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 18 至 45 岁近视人群做激光手术,如何看待这一建议?可行性如何?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 18 至 45 岁近视人群做激光手术,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需要深入探讨的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它:

一、 建议的出发点与潜在益处

首先,理解这个建议的出发点很重要。提出者可能希望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国民视力健康和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 摆脱眼镜和隐形眼镜的束缚,对许多人来说是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尤其是在运动、工作、社交等方面。
减少视觉疲劳和并发症风险: 长期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可能带来不适,如眼干、眼痒、镜片过敏等。某些情况下,高度近视还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风险,激光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这些风险。
提高社会生产力: 改善视觉功能,可能有助于提高某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促进眼科医疗发展: 普及激光手术,可以进一步推动眼科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发展。

二、 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将此建议视为一项广泛推行的政策,其可行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1. 技术成熟度与安全性:

技术成熟度: 目前的近视激光手术(如LASIK、SMILE、PRK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全球范围内已成功实施数千万例。手术效果在矫正中低度近视方面非常理想。
安全性与风险: 尽管技术成熟,但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
并发症: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干眼症加重、眩光(夜视能力下降)、角膜瓣移位或感染(LASIK特有)、角膜扩张(EKP)、感染、视力回退、视力模糊等。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对个体而言后果可能很严重。
适应症与禁忌症: 并非所有近视人群都适合激光手术。例如,有青光眼、角膜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屈光度不稳定、眼部炎症等情况的人群通常不适合。因此,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评估至关重要。
个体差异: 患者的眼球结构、角膜厚度、泪液分泌等存在个体差异,对手术的反应也不同,术后效果和稳定性无法保证百分之百。

2. 经济成本与可及性:

手术费用: 目前近视激光手术属于自费项目,价格不菲,一次手术通常在几千到几万人民币不等。如果推广到全国范围,对大多数家庭而言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医保覆盖: 现阶段,近视激光手术绝大多数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要让一个庞大的近视人群普遍接受手术,医保政策是否调整将是关键。如果医保不覆盖,这项建议的普及性将大打折扣。
医疗资源分布: 高质量的激光手术需要先进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生。目前优质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偏远地区和基层医院的普及程度可能不高,存在资源不均的问题。

3. 医疗监管与质量控制:

市场乱象: 一旦手术被大规模推广,可能会吸引大量资本进入,存在一些不良医疗机构为了追求利润而降低服务标准、夸大宣传甚至进行不必要的医疗行为。
监管体系: 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对开展手术的医疗机构、设备、医生资质进行严格审批和监督,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术后随访: 手术的成功不仅在于手术过程,更在于术后的恢复和长期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术后随访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4. 人群健康意识与决策能力:

知情同意: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必须充分了解手术的益处、风险、局限性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做出自主、理性的选择。
年龄界定: 将年龄限定在1845岁,相对而言是眼球发育成熟且仍有较好恢复能力的年龄段。但近视度数、眼部健康状况、职业需求等因素更为重要,单纯以年龄作为标准可能过于片面。例如,一些年长的近视人群可能因为其他眼部疾病不适合手术,而一些年轻人可能因近视度数过高或角膜条件不佳而不适合。

三、 如何看待这一建议?

积极的愿景,但需审慎推进: 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改善国民视力健康。然而,考虑到其复杂性和潜在风险,不宜将其视为一项强制性或一刀切的政策。
个体化医疗的重要性: 近视矫正方案应坚持个体化原则。对于是否进行激光手术,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近视度数、散光度数、角膜厚度、屈光稳定性、生活习惯、职业需求、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后,与患者共同决定。
信息透明与科普教育: 在推进任何近视矫正技术之前,加强相关的科普教育至关重要。让公众了解各种矫正方法的优缺点、适用人群、潜在风险以及术后注意事项,避免盲目跟风。
逐步推广与政策配套: 如果要推广,可以考虑逐步进行,例如:
加强对现有激光手术的监管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医院,逐步探索将部分激光手术纳入医保报销的试点项目,但需严格限定适应症。
鼓励研发更安全、更经济的近视矫正技术。
关注中老年近视人群的视力健康问题,因为他们可能更需要其他形式的视力改善。

四、 总结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18至45岁近视人群做激光手术的建议,体现了对国民视力健康的关注。技术上,近视激光手术是成熟的,但仍存在风险和局限性。从可行性来看,需要解决经济成本、医保覆盖、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市场监管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审慎、循序渐进、以人为本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建议。不宜将其视为一项立即可以全面实施的普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推动全社会对近视问题的关注,加强科学的视力保护和矫正知识的普及,确保个体在充分知情、评估后,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视力矫正方式。与其说是“建议做激光手术”,不如说是“鼓励符合条件的人群在充分了解后,考虑激光手术作为一种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强烈反对。

这是我今年听过的最为可怕的一个关于健康的提议。

如果这个代表不是与相关行业有很深的利益关系,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害人建议。

我查了一下百度,我发现他是眼科医院的院长。最直接的利益相关。

再给你说个乐子事儿,这人提倡给近视人做手术,但是你看看他自己不是在发表建议的时候不是也带着眼镜吗?

很多平台上写过很多做过激光手术的害处。如果你在一些平台搜索“做近视手术后后悔吗?”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绝大多数都痛恨自己曾经的决定。因为原来博文禁止转载所以你可以自己去搜索来看。

做近视手术后后悔吗? - ivyyyyyyyy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6467

这个问题下有4021个回答,题目下有257条评论,我给你截个图看看。

很多人介绍了自己曾经做过近视手术的恶果,甚至现在也一直受到影响。

眼睛的激光手术是不可逆的,一旦后悔你是根本没有反悔的余地。

如果近视你带上眼镜就可以。但是一旦做过手术,部分组织被切除后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后遗症。最多的是飞蚊症,模糊,不能长时间视物,将会带来终生的痛苦。其中飞秒手术的后遗症更大。很多人还在进行艰难的维权之路。

我希望所有想去做激光手术来解决近视的人都来看一看,这些内容。对了,千万不要相信广告内容。广告内容大多是近视医院的广告,不能信的,你要多看看做过手术的人是怎么说的。

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慎重.

希望各位朋友大力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这个问题下面的广告类的尽量不要看,看那些正在经受痛苦和维权的人的切身经历。

做近视手术后后悔吗?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6467


另外,认识这个人吗?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戴眼镜。

这个人呢?香港首富李嘉诚,戴眼镜。

你都想想他们为什么不做手术。

user avatar

这位提建议的史伟云怎么自己戴着眼镜呢?

且不说费用问题,哪怕你就是免费给大家做,

后遗症这些的呢?总没有百分之一百的事情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