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Defense News/防务新闻”的2020年4月24日的源头报道:
这篇报道开篇就说,“F-35联合项目办公室/JPO认为这个‘损伤尾翼’的问题‘不值一修/not worth fixing’”。
实际上,这个“不值一修”的问题,“Defense News/防务新闻”在2019年就报道过,洛克希德马丁/LM在当时也回复过。
回到“营销号”文章本身。
“美国F-35战机联合项目办公室(JPO)承认F35战机存在“一级类型缺陷”(既无法通过后续维修来消除的缺陷)”——真相:JPO认为这个问题不值一修;LM也已通过在Lot 8批次后改进涂层消除这种担心。
“已经生产出来的500架各型F-35战机发现严重问题”——真相:问题只在测试中出现过,实际使用中从未复现;且这问题早在2019年JPO就在自己的报告中提到过;且问题只涉及F-35B/C,且顶多认为涉及Lot 8批次前的F-35B/C;截止到2020年5月1日,F-35A/B/C三型已累计交付520+架,而Lot 8批次前的F-35B/C分别是48/22架。
“长期超音速飞行时会导致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破损,甚至会导致飞机失控解体”——真相: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是隐身涂层起泡,推测“risk of structural damage increases/结构损伤的风险增加”——这个营销号把“结构损伤”推论为“失控解体”,我个人觉得还是对F-35客气了,不如说“凌空爆炸”更刺激一点。
营销号的文章我就看了个开篇;“Defense News”的报道(及报道中链接的报道),我也仅仅草草浏览了下。
但挑出来相关内容,写出来上面这些,其实前前后后也花了一个多小时........原因在于,英语水平有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