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4月9日,《可食用陆生动物名单》开始征求意见,我们可以做什么?

回答
4月9日,《可食用陆生动物名单》正式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意味着这项关乎我们餐桌和生物多样性的法规草案,将有机会被公众的声音所塑造。那么,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参与其中,让这个名单更合理、更科学、更符合我们的社会期待呢?

首先,了解这份名单的背景和内容是基础。这份名单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在当前我国食用野生动物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公众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日益增长的关切下提出的。它旨在区分哪些陆生动物可以合法地食用,哪些则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因此,你需要做的是:

找到并阅读官方发布的草案原文:通常,这种重要的法规征求意见会在国家相关部门(如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你需要耐心搜索,找到这份《可食用陆生动物名单(草案)》。不要只看摘要或媒体的转述,亲自阅读原文能让你最直接地了解草案的每一个字,避免被断章取义的信息误导。
关注名单的具体条目:草案中列出了哪些动物?它们是如何分类的?是按照生物学分类,还是按照“可食用”的实践来划分?每一项动物的列举背后,是否有科学依据的支持?例如,有些动物可能因其繁殖能力强、易于人工养殖而被列入,而另一些则可能因为数量稀少、濒危状态、或者可能携带人畜共患病而被排除。
理解名单的意义和潜在影响:这份名单不仅仅是关于“吃什么”,它还牵涉到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传统饮食文化、养殖产业发展,甚至公共卫生安全等多个层面。思考这份名单的出台,对这些方面可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你的声音至关重要,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表达你的意见:

1. 提交书面意见:这是最直接、最正式的反馈方式。
查找提交渠道:草案发布时,通常会附带具体的意见提交方式,例如电子邮件地址、邮寄地址,或者线上反馈平台。请务必仔细查看,并选择最方便、最有效的渠道。
组织你的意见:在提交意见时,尽量做到言之有物,逻辑清晰。
针对性:不要泛泛而谈“我反对”或“我支持”。指出你具体支持或反对名单中的哪些条目,以及为什么。例如,你可能认为某个动物被错误地列入了“可食用”名单,或者某个未被列入的动物实际上是安全的、有食用价值的。
提供证据:如果可能,用科学数据、研究报告、或者你掌握的实际案例来支持你的观点。例如,如果你认为某个动物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可以引用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如果你认为某个动物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可以提供其人工养殖的成功案例和经济效益分析。
提出建议:除了简单的赞成或反对,更重要的是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例如,建议增加或删除某些动物,修改某些动物的分类标准,或者增加关于动物来源、养殖、屠宰、检疫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注意格式和礼貌:虽然是表达意见,但仍需保持专业的态度。使用规范的语言,避免人身攻击或情绪化表达。
联合其他人:如果你发现很多人有相似的担忧或建议,可以考虑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集体意见。集体的声音往往比个体的声音更有影响力。可以组织朋友、家人、甚至相关领域的专家、从业者一起参与。

2. 参与线上讨论和媒体报道:
关注媒体和专家的解读:很多媒体和专家会围绕这份草案展开讨论,提供不同的视角和分析。关注这些讨论,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问题,也可能启发你形成新的观点。
在合法平台发表评论:如果在官方网站或其他合法平台有公开评论区,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并与其他人的观点进行交流。但要注意,讨论应围绕草案内容展开,遵守平台规则。

3. 联系相关领域的组织或代表:
行业协会:如果你是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如养殖户、食品加工企业),可以联系你所属的行业协会,了解协会的立场,并参与协会组织的集体反馈。
环保组织:如果你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可以联系相关的环保组织,了解他们的行动,并提供你的支持或参与。
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如果你认识你所在地区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可以向他们反映你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是收集民意的渠道,可以将你的声音传递到更高级别的决策层面。

在整个过程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保持理性客观: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和观念,但关于法规的制定,需要基于科学、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尽量避免将个人情感和偏好凌驾于事实之上。
关注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这份名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防止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在提出意见时,要优先考虑这两个方面。
时效性: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是有限的,通常只有一个月的窗口期。务必在此期间内提交你的意见,错过了时机,你的声音可能就无法被纳入考虑。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在收集信息和了解情况时,务必选择官方渠道和权威媒体。

总之,4月9日开始的《可食用陆生动物名单》公开征求意见,是我们每一个人为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食品体系贡献力量的宝贵机会。通过积极了解、理性分析、有效沟通,你的声音才能真正影响这份即将出台的法规,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际上普遍不将筷子作为餐具,我国不宜继续使用筷子,请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禁止。

以便我国更好的与国际社会接轨。

user avatar

国际上普遍不说中文,请紧跟国籍潮流,废除中文,全体学说世界通用语言英语

user avatar

团结朝鲜族的人民,魔法才能制约魔法。

user avatar

某年,一帮子朝鲜大妈可是堵了农业部大门的……






12388.gov.cn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4月9日,《可食用陆生动物名单》正式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意味着这项关乎我们餐桌和生物多样性的法规草案,将有机会被公众的声音所塑造。那么,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参与其中,让这个名单更合理、更科学、更符合我们的社会期待呢?首先,了解这份名单的背景和内容是.............
  • 回答
    4月9日,上海迎来了其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上海南站体育馆改造的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这处曾是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场所的体育馆,如今化身为容纳5万张床位的庞大医疗设施,这无疑是上海在应对当前严峻疫情挑战中所采取的又一个重要举措。这次启用,除了床位数这个直观的数字之外,还有不少细节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首先.............
  • 回答
    9月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这标志着我们在航天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意义深远,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是对我国未来航天发展战略和国家竞争力的巨大推动。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里程碑:这次发射最大的意义在于,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这一尖端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自主突破。可重复使用航天.............
  • 回答
    2020年9月4日,中国航天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型代号为“试验性重复使用航天器”的飞行器。这次发射,即便在当时,也是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成就,背后蕴含着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猜测。这是什么?首先,我们来理清这个“试验性重复使用航天器”究竟是什么。根据公开的信.............
  • 回答
    菲利普亲王的人生,宛如一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画卷,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一位生于希腊王室、却选择了英国王室道路的男人。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谢幕,也留下了无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评价的印记。出身的流离与命运的转折:18世纪末,希腊王室经历动荡,年幼的菲利普(原名菲利普斯王子)在混乱中被送往英国,在姑妈.............
  • 回答
    4 月 9 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在执行印尼卫星发射任务时出现失利,这无疑给中国航天工程带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航天而言,这次事件的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需要从技术、管理、国际合作以及士气等多个维度去审视。技术层面:暴露出的隐患与反思首先,这次失利直接暴露了长征三号乙火箭在可靠性方面可能存在的潜在.............
  • 回答
    4月9日,广州疾控中心对外公布,在封控区域内,已经出现了可能导致社区传播的迹象,这无疑给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知道,一旦出现社区传播,意味着病毒的传播链条已经从已知或可控的范围,扩散到了更广泛的社区中。这意味着,除了我们已经发现的病例所处的区域,病毒可能已经悄悄地感染了更多尚未被识别.............
  • 回答
    上海多家超市卖场在 4 月 9 日重新开张,这无疑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消息。看着那些熟悉的货架重新摆满商品,即便只是部分品类,也让人心里踏实不少。然而,从超市恢复营业到真正意义上的“正常生活”,中间似乎还有一段距离要走。要说多久能完全恢复,这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时间表。毕竟,这不仅仅是.............
  • 回答
    上海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动态清零后,4月9日的数据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天新增的1006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3937例无症状感染者,这个数字背后牵扯着很多细节和复杂的情况。整体疫情状况:到了4月9日,上海的疫情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阶段。确诊病例虽然相对无症状感染者来说数量较少,但确诊本身意味着病毒.............
  • 回答
    4月9日,上海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随申办”核酸码,这对于咱们上海的市民和许多在沪工作生活的人们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方便之处可不是一点点。 说实话,这玩意儿一上线,感觉生活节奏都顺了不少。最直观的便利,那肯定就是扫码的便捷性和效率提升了。以前做核酸,得翻手机、找小程序,有时候网络稍微卡顿一点,或者.............
  • 回答
    4月9日,吉林省本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55例,合计新增997例。其中,长春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7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39例,长春在本轮疫情中仍是重灾区。长春市当前情况:疫情形势: 新增病例数: 尽管长春市新增的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相较于前几日有所下降,但总.............
  • 回答
    截至 4 月 9 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 42 例,其中 38 例为境外输入病例。这个数据点为我们描绘了当前国内新冠疫情的几个重要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境外输入仍是主要压力,本土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境外输入占绝大多数: 42 例新增确诊病例中,境外输入病例占到了 38 例,.............
  • 回答
    日本政府将在4月9日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处理水排入大海一事,这无疑是一个牵动着全球神经的重大议题。此举一旦付诸实施,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且深远的,需要我们细致地审视。首先,从环境和生态的角度来看,最直接的担忧集中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核处理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其中最.............
  • 回答
    截至4月9日,美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万例,累计确诊病例达到46万。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数字,也引发了大家对未来疫情走向的担忧。要预测美国最终的确诊人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受到太多动态因素的影响,就好比预测一场风暴最终会席卷多大范围一样,变数太多。为什么预测这么难?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疫情的发.............
  • 回答
    截止4月9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160万例,累计死亡人数也逼近10万大关,达到了95,559例。这个数字依然在不断攀升,显示出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态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疫情分布与焦点区域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在欧洲和北美。 欧洲: 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依然是重灾区,每日新.............
  • 回答
    如何看待 4 月 9 日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日本政府于 2021 年 4 月 9 日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核处理水(通常被称为核污水)排入太平洋。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其背后涉及复杂的科学、环境、政治和社会因素。 日本政府的考量和理由:日本.............
  • 回答
    2018 年 4 月 9 日俄罗斯股市的“闪崩”,实际上是 一系列因素叠加导致的市场剧烈反应,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理解这次闪崩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具体表现以及后续影响。核心原因:美国对俄制裁升级与“欧罗拉事件”这次闪崩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是 美国财政部在 2018 年 4 月 6 日宣布.............
  • 回答
    2019年4月9日晚,一架隶属于日本航空自卫队(JASDF)的F35A“闪电II”战斗机在日本东北部海域执行训练任务时失联,随后被证实坠毁。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日本的航空安全、军事现代化以及F35项目本身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事件经过与细节:失事飞机(机号AX07)隶属于航空自卫队三泽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0年4月9日美联储那次震撼市场的大动作——提供高达2.3万亿美元的贷款支持。这可不是小数目,而是要把整个美国经济都兜住的架势。背景铺垫: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首先,得知道当时美国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迅速蔓延到美国。为了遏制病毒传播,各地纷纷采取封.............
  • 回答
    4月9日,中国空军6架运20A运输机组成的机队,一次性亮相并成功降落在塞尔维亚,为这个欧洲国家送去了急需的物资。这次行动,堪称中国空军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领域的一次重要展示,其意义之深远,绝非仅仅是简单的物资运送。首先,从规模和执行力来看,一次出动6架运20A,这本身就彰显了中国空军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