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并没有死,它可能会在以后的某个时候回来。
863计划讨论载人飞船的方案,各个院所都倾其所能提供方案,据一份网上流传的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方案的区别。
从左往右分别为:大型空中平台起飞的中型空天飞机(左一),形如“能源-暴风雪”的侧挂式火箭动力航天飞机(左二),顶托式中型航天飞机(左三),顶托式小型航天飞机(右二),载人飞船(右一)
后来根据初筛,大概是在右边的两个中选择,不过考虑到当时我国航空方面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宇宙飞船成为了最终选项,并且在2003年成功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而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的退役,2015年欧空局航天飞机IXV最后出现在新闻中,这些似乎判了航天飞机的死刑,让我们从今天看来,飞船的路子是无比地正确。
但航天飞机没有就此进入历史的尘埃中:大的航天飞机太贵,小的不就便宜了嘛!
所以X-37B上上下下数次,在航天飞机还没退役的时候,这个小飞机就上去了。
兜兜转转这么多,归根结底还是要复用,不论是运载器还是轨道器。
马斯克提出了火箭垂直回收,飞船再利用,这是垂直起飞+垂直回收的思路。
但还有另一条路:利用飞行平台发射航天飞机,也能够实现重复利用,这是水平起飞+水平回收的思路。在2018年,航天科工披露“腾云工程”,利用180吨起飞质量的空中平台实现LEO 2吨的载荷投送能力——863方案的“左一”可能将在几十年之后出现在人们面前。
而且航天飞机不需要抛弃掉载人飞船的服务舱,可以带着它回来。
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可能的竞争者即将出现,我们不去讨论它的战争意义,小型化航天飞机的存在将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太空运载工具的发射成本。
对于此次任务而言,我认为轨道器任务完全成功的概率很大,其所需要的全部技术背景,包括超高声速再入、落区控制、无人起降、长期太空生存等等,已完全实现或早已实战检验。
期待它返航的那一天。
20200906更新:
返航了,很好,下次再飞一次吧!
说两句大雁还在天上飞,就在想清蒸还是红烧的话。
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是一张大牌,这张牌几乎让强敌在东亚的舰队逐渐变成了存在舰队,极大的降低,或者说几乎抹消了强敌在某些关键性地缘政治事件发生时武力介入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可能性。
但是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其打击效能比较依赖其它平台,特别是天基平台提供的制导服务。
虽然也有地形匹配,惯性制导,星光制导等辅助制导手段,但若是缺少其它平台的综合协同,其打击效能毫无疑问会大幅下降。
也就是说,大炮需要一双眼睛,而当前的情况是,一旦有事,很有可能双方会起手先互相打一轮卫星。
现在我们拥有了这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毫无疑问便大大加强了关键信息节点的战时补位能力,就算空天飞机本身不携带任何战斗载荷,仅仅凭借其自身的测控导航系统,也能有力保障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在互相打卫星环境下的打击效能。
从而保障某些重大历史进程正常发生,确保太阳照常升起。
当然,空天飞机本身的战术乃至战略价值远不止于此,用空天飞机来保障弹道导弹或许有些金锄头了,但此事足以证明,某些地区的某些人,该死心了。
这是一次确保和平利用太空的试验,而确保和平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净化那些抗拒和平的妖孽。
赤 光 女 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