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将成为美国史上第三位弹劾总统的说法?

回答
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弹劾的总统,这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弹劾的程序、特朗普被弹劾的具体原因,以及这一事件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

弹劾程序:一道严谨的政治门槛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弹劾并非简单的“解雇”总统,而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政治程序。在美国宪法中,弹劾条款旨在防止总统滥用权力,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 众议院的弹劾(Impeachment): 这是弹劾的第一个步骤。众议院负责调查总统是否存在“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或轻罪”。如果众议院的司法委员会(或专门设立的弹劾委员会)认为证据确凿,会起草弹劾条款。随后,这些条款会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进行投票。如果获得简单多数票通过,总统就被正式“弹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被免职。这就像是向参议院递交一份“起诉书”。

2. 参议院的审判(Trial): 弹劾后,案件就移交参议院。参议院负责对总统进行审判。在此过程中,首席大法官会主持会议。参议员们扮演“陪审员”的角色,听取众议院的“控方”(通常由指定的议员担任)提出的证据和论点,以及总统的“辩方”(通常由总统的律师团队组成)提出的辩护。最终,参议院将就每一项弹劾条款进行投票。要将总统定罪并免职,需要参议院三分之二的多数票(即至少67票,如果所有100名参议员都投票的话)。

特朗普被弹劾的两次经历

特朗普总统任内,曾两次被众议院弹劾,虽然最终都在参议院的审判中被判无罪:

第一次弹劾 (2019年12月): 众议院以“滥用权力和妨碍国会调查”为由弹劾了特朗普。具体而言,指控涉及特朗普政府在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问题上,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施压,要求其调查潜在的政治对手乔·拜登及其儿子,并将此作为解除援助的前提。众议院认为,特朗普利用总统权力谋取个人政治利益,并阻碍国会对其行为的调查。然而,在2020年2月的参议院审判中,由于未能获得三分之二多数票,特朗普被判无罪。

第二次弹劾 (2021年1月): 在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后,众议院再次对特朗普进行弹劾,罪名是“煽动叛乱”。众议院认为,特朗普在国会正在认证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时,发表煽动性言论,鼓励支持者前往国会大厦,从而导致了暴力冲突。这次,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弹劾条款。然而,在2021年2月13日的参议院审判中,虽然有部分共和党参议员倒戈,但最终未能获得三分之二的多数票,特朗普再次被判无罪。

为何是“第三位”?

在美国历史上,除了特朗普之外,还有两位总统被众议院弹劾,但最终都在参议院的审判中被判无罪:

安德鲁·约翰逊 (Andrew Johnson): 在林肯总统遇刺后继任的约翰逊,因在重建时期与国会发生激烈冲突,特别是违反了《官职任用法》,试图解雇战争部长斯丹顿,而被众议院弹劾。然而,参议院的审判结果是49票赞成定罪,47票反对,未能达到三分之二多数,因此他得以留任。

比尔·克林顿 (Bill Clinton): 克林顿总统因其与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的私情,以及在相关案件中作伪证和妨碍司法公正而被众议院弹劾。然而,在参议院的审判中,他同样未能获得定罪所需的多数票,得以免于被罢免。

因此,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众议院弹劾的总统。

深远影响与争议

特朗普两次被弹劾,其意义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政治极化加剧: 特朗普的执政本身就伴随着高度的政治极化。他的两次弹劾案更是将这种极化推向了极致。每一次弹劾投票都成为了党派立场的鲜明体现,加深了美国社会在政治上的裂痕。

对总统权力的制约与反思: 弹劾制度的设立,本就是为了制约总统权力,防止其滥用。两次弹劾程序,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引发了对总统权力的边界、弹劾的实际效力以及政治动机在弹劾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广泛讨论。

政治遗产的定义: 弹劾经历无疑会成为特朗普政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者认为他是遭受政治迫害的代表,而批评者则认为这是对其行为失当的必然回应。这两种叙事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历史的先例: 作为第一位两次被弹劾的总统,特朗普的经历为未来处理类似情况提供了历史先例,尽管其结果(均被参议院判无罪)也引发了关于弹劾作为政治工具的有效性以及参议院投票门槛的讨论。

对宪政秩序的挑战: 批评者认为,特朗普的行为,特别是煽动国会山骚乱,是对美国宪政秩序的直接挑战。尽管参议院的判决未能将其定罪,但弹劾本身所揭示的问题,对于美国民主的健康发展仍然具有警示意义。

总而言之,特朗普被弹劾为美国政治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不仅仅关乎一位总统的个人命运,更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当下政治生态的挑战,以及对宪法制度的持续考验。这场政治风暴的真正长期影响,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显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三有什么意思?按照我普的性格,不搞个第一怎么能显出自己能来?

特朗普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被弹劾的情况下仍然成功连任的总统。

而民主党的那位候选人,别管是谁吧反正不重要,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对方被弹劾了的情况下都选不赢的候选人。

涡轮大妈,我觉得您党已经看上了您来背这个黑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弹劾的总统,这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弹劾的程序、特朗普被弹劾的具体原因,以及这一事件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弹劾程序:一道严谨的政治门槛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弹劾并非简单的“解雇”总统,而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政治程序。在美国.............
  • 回答
    拜登总统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误将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呼为“特朗普”,这一事件,以及近期他出现的一些其他口误或被认为状态不佳的情况,引发了关于“拜普会”(指拜登总统与普京总统的会晤,虽然这里实际是拜登在讲话中出现的口误,而非与普京的直接会晤)后美国总统状况的广泛讨论。要详细分析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审视.............
  • 回答
    关于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美军现役军人支持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这一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因为它触及了军事政治立场、军队的象征意义以及国家政治生态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审视:一、 为什么美军可能会倾向于某位总统候选人?首先,理解一个普遍的道理是,任何职业群体,包括军.............
  • 回答
    特朗普将美国描述为“人类的粪池”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担忧。这种说法不仅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应,也深刻地反映出当前美国社会内部以及其在全球地位上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境。要全面看待这一言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言论的背景和可能的意图首先,理解特朗普使用如此激烈言辞的背景至关重要。 .............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病毒是中国人的”这一说法,以及其“只要我还当总统,这个说法就不成立”的表述,可以说是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尝试剥离那些可能带有个人色彩或政治动机的成分,聚焦于事实、逻辑和更广泛的国际关系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确特朗普在说什么,以及他为什么会这.............
  • 回答
    美国众议院在历史性的投票中,第二次通过了对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指控他在国会骚乱事件中煽动叛乱。这一事件不仅让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两次遭到弹劾的总统,也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当下政治的高度分裂和紧张局势。事件回顾与核心指控:2021年1月6日,在国会认证乔·拜登赢得总统选举结果的当天,数千名.............
  • 回答
    特朗普在2020年大选中关于可能落败的言论,以及他提到“拜登将成为你们的总统”,这其中包含着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解读。要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访谈的背景和内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特朗普的确在某些场合,尤其是在其总统任期后期以及卸任后,表达过类似承认“大选存在不确定性.............
  • 回答
    巴西媒体关于“成本问题和特朗普即将下台导致巴西重新考虑华为”的说法,确实触及了当前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几个关键的交织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巴西在5G网络建设上一直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一方面,国际上对于华为设备的安全性存在顾虑,尤其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
  • 回答
    关于特朗普称赞中国疫情防控成果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光看表面。首先,我们得回到当时那个大背景。特朗普在任期间,中美关系是相当紧张的,贸易战、科技战那是闹得轰轰烈烈。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突然公开称赞中国疫情防控成果,这本身就挺让人意外的,也容易让人多想。为啥会这么说?可能有.............
  • 回答
    特朗普与各州长电话会议录音曝光一事,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我们成了全世界的笑柄”的说法也反映了许多人对此事的感受。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和主要内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录音曝光的具体背景。这通常发生在某个特定时期,例如新冠疫情初期,特朗普政府在应对疫情方.............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一波三折,让不少人看得眼花缭乱。特朗普政府那边,在宣布“成功资助新疫苗研发”的时候,语气那是相当的肯定,好像这疫苗就因为他们的钱,一夜之间就问世了似的。这种说法,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可以说是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也让很多人觉得,政府的行动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你想啊,全球疫情肆.............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的做法,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其是否“合适”:1. 科学与事实层面: 病毒溯源与命名: 科学界普遍遵循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的命名规范,通常以病毒的特征、宿主、地理位置等命名,但不倾向于将病毒与特定国家或地区关联。例如.............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特朗普总统当年发布的那个“旅行禁令”,就是那个暂停向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叙利亚和也门这七个伊斯兰国家公民发放签证的命令。这事儿当时可是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可以说是相当有争议。从支持者的角度来看,当时白宫的说法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政府认为,这些国家政局不稳,或.............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取消对印度和土耳其的最惠国待遇,这无疑是其“美国优先”外交政策的一个标志性举动,背后牵涉到多重经济和政治考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原因、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反应。最惠国待遇(MFN)的本质与背景首先,需要明白“最惠国待遇”并非“最优惠”的待遇.............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将示威者称为“下等人”(lowlifes)和“失败者”(losers),这一言论无疑激起了轩然大波,其背后反映出的政治操弄、社会撕裂以及对民主参与的侵蚀,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语言的本质来看,特朗普的用词极具煽动性和贬低性。他选择的词语并非是基于对示威者个体行为的理性评判,而是直接上升.............
  • 回答
    “我将比你们想象的更快夺回白宫。”特朗普这句掷地有声的宣言,无疑又一次点燃了美国政治舞台的战火。对于这句话,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解读一:对支持者的激励与重塑自身影响力对于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而言,这句话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传递了两个关键信息: “更快”: 暗示着一场蓄势待发的、快速而有力的.............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宣布将“极端反法西斯行动组织”(Antifa)列为恐怖组织,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政治动机、法律依据、实际影响以及各方的不同解读。1. 背景与动因:政治风暴中的“定性”在2020年美国社会动荡的背景下,特别是弗洛伊德事件引发.............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特朗普当年那个让全美国都跟着揪心一把的“封禁TikTok”事件,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背后牵扯的利益和矛盾那叫一个错综复杂。特朗普宣布“封禁TikTok”的背景和动机首先得明白,特朗普政府之所以这么干,最直接的理由是他本人和团队反复强调的那几点: 国家.............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将抓捕阿桑奇的举动,无疑是在国际舆论场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轩然大波。看待这件事,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背后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回到事件的源头。维基解密(WikiLeaks)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因为在其平台发布了大量被视为.............
  • 回答
    特朗普突然改口,表示将“全力支持全民戴口罩”,这绝对算得上是他疫情应对策略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无疑会给美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要理解这次转变的意义,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这背后可能有哪些动因?别把特朗普想得太简单,这种公开表态的转变,绝不是心血来潮。最直接的原因,很可能还是现实的压力和对选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