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和各州长的电话会议录音曝光:我们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回答
特朗普与各州长电话会议录音曝光一事,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我们成了全世界的笑柄”的说法也反映了许多人对此事的感受。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事件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录音曝光的具体背景。这通常发生在某个特定时期,例如新冠疫情初期,特朗普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批评。录音的内容,尤其是特朗普在电话会议中与各州长的对话,可能暴露了政府内部在信息共享、资源分配、以及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协调方面存在的问题。

录音曝光可能引发的解读和“笑柄”论:

1. 联邦与州之间的冲突与甩锅:
总统的推卸责任: 特朗普在电话会议中可能表现出不愿意承担主要责任,而是将应对疫情的重担推给各州,甚至暗示各州应该自己解决问题。比如,他可能抱怨各州对联邦政府的支持不够,或者指责州长们夸大其词。
州长的抱怨和不满: 相反,州长们则可能在录音中表达对联邦政府资源不足、信息滞后、以及缺乏明确指导的担忧和不满。他们可能在电话会议中呼吁联邦政府提供更多支持,例如医疗物资、检测能力、甚至是财政援助。
“笑柄”的来源: 这种联邦与州之间的公开推诿和相互指责,可能会让外界(包括其他国家)看到美国在应对危机时的混乱和内部分裂。当一个国家在关键时刻无法形成统一战线,反而内部互相埋怨时,很容易被视为效率低下、领导力不足,从而在国际上显得有些狼狈。

2. 总统的言行和国家形象:
不合时宜的言论: 特朗普总统以其特立独行的言论风格著称。在录音中,他可能发表了一些不合时宜、缺乏同情心、甚至带有政治色彩的言论,例如为了政治利益而轻描淡写疫情的严重性,或者将应对疫情的成效归功于自己,而忽视了州政府和一线人员的努力。
对专业意见的忽视: 有时,总统的言论可能与科学界和公共卫生专家的建议相悖,或者表现出对专业意见的不重视。这种不一致性会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国家形象受损: 当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言行被公众广泛传播,并被解读为不专业、不负责任时,这无疑会损害国家的国际形象。其他国家可能以此为依据来评价美国的领导能力和治理水平,认为美国在关键时刻显得混乱不堪,甚至“丢人现眼”。

3. 对民主制度的质疑:
内耗与低效: 这种联邦与州之间的矛盾和公开争吵,可能会让一些人质疑美国民主制度的运作效率。当国家机器在面对重大危机时,内部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博弈压倒了合作和效率,这会让外界产生“民主制度是不是不行”的疑问。
政治极化: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的政治极化问题非常严重。这种录音曝光,也可能被解读为这种极化在危机应对中的体现,即政治立场甚至盖过了国家利益和民众生命安全。

4. 信息公开与透明度:
录音的公开性质: 录音的曝光本身就涉及到信息公开和透明度的问题。谁泄露了录音?其目的是什么?这些都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的解读。
公众知情权: 一方面,录音的公开可以让公众了解政府内部的真实运作情况,从而更好地监督政府。另一方面,如果信息被选择性地公开或歪曲,也可能误导公众。

“全世界的笑柄”的含义:

“全世界的笑柄”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全球嘲笑,更多的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用来形容以下情况:

国际社会对美国领导力的质疑: 在全球性危机中,人们期望领导者发挥作用,提供解决方案和支持。如果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在应对危机时表现出内耗和无序,其他国家可能会对其领导能力产生怀疑,认为其“靠不住”。
对美国治理能力的担忧: 其他国家可能会认为,如果美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内部协调和危机管理上都出现如此大的问题,那么其他国家在面对类似挑战时,也可能遭遇类似困难,从而对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担忧。
政治宣传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于那些与美国存在地缘政治竞争的国家,它们可能会利用这种负面信息来宣传本国制度的优越性,或者贬低美国的民主模式。

如何更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1. 区分政治立场: 对这件事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政治立场。支持特朗普的人可能会认为录音被恶意剪辑,或者州长们夸大了问题;而反对特朗普的人则会认为录音暴露了总统的真实面目和政府的严重问题。
2. 关注具体细节: 要理解“笑柄”一说是否成立,需要仔细分析录音的具体内容、上下文以及时间点。不能仅仅因为一两句话就下定论。
3. 对比其他国家: 也要考虑到其他国家在应对同一危机时的情况。如果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的内部矛盾和问题,那么“笑柄”一说就不那么绝对。
4. 长期影响: 这种事件的长期影响不仅在于短期内的国际观感,更在于对美国国内政治生态、政府公信力以及国际地位的潜在侵蚀。
5. 反思与改进: 无论录音曝光是出于何种目的,它都提供了一个反思联邦与州政府之间关系、总统领导力以及危机管理机制的机会。

总结来说,特朗普与各州长电话会议录音曝光引发“我们成了全世界的笑柄”的说法,反映了对美国政府在关键时刻出现的内部冲突、推卸责任以及总统不当言行的担忧。这种担忧源于对国家形象、领导力以及治理能力的损害,尤其是在全球性危机面前,这种内部的混乱更容易被放大,并可能对美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对此事的评价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录音内容、政治背景以及更广泛的国际比较,才能形成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闯贼李自成入宫,得烈皇帝血书于干清殿,书曰:

“朕自登极一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朕虽德薄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丧心误我,非朕之罪。每抚心自揣,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也。朕死无面目见二祖、列宗于地下。今朕去衣冠,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以报天下苍生重征滥敛之苦。若贼中有忠义豪杰之士,代朕将文官尽戮,武将全诛,甚勿伤朕百姓一人也。”

user avatar

大概是两个意思:

第一,你们都是渣渣,都该去喂斯大林。

第二,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user avatar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老特一直是白人至上、种族主义者,他的支持者嘴上反对他,心理非常认可他那一套的。

老特前三年虽然不靠谱和出格的事情干了一堆,但是大部分影响是长期的、短期也不显著。他的贸易战、国际抢钱、减税和逼美联储降利率的组合拳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美国经济和失业率都比较好看,假如没有新冠疫情,今年连任毫无问题。

然而,初期对新冠的不重视,导致疫情超预期发展,变成世界第一;股市闪崩、逼得美联储无限宽松救市;失业率创记录的往50%以上狂奔;还没复工,又引发超大规模的种族冲突,而且老特的立场导致不强硬得罪死忠粉,强硬那暴乱一定是没完没了。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过不了多久,经过激烈的群众运动后,又将迎接一轮新的疫情高峰....

在搞乱美国上,真的找不出比老特更出色的总统了....

user avatar

懂王成功地将世界的认知从“只有特朗普是个笑话”过渡到“全美国都是笑话”了,将全美国拖下水,可喜可贺。

user avatar

cnn是著名的假新闻网站,这个录音大概率是假的。cnn的主要职责是黑中国,所以头版头条都是香港,怎么会有这种新闻。


ps,我是特朗普黑,但我就是看不惯国内有些人,怎么说呢,升米恩,斗米仇。人家说你点不好,就是fake news,洗脑,偏见,双标,等到想黑人家国家的时候,自己没本事,又不得不用人家媒体的新闻报道。吃相有点太难看。

user avatar

特朗普这算盘打得精明过头了。

你要镇压,又要各州自己出兵?

钱是小事,还得要各州州长手上沾血?

各州州长都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你要他们对自己的选票下手,然后成就你铁血总统的美名?

做梦吧!

要出兵你特朗普自己派,花联邦的钱,自己想办法洗地!

user avatar

特朗普当总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看他坐在美国总统的位置上指挥,很多时候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设想一下,一个从来没有行政经历的人,坐在决策者的位置遇到全国范围内的大游行和暴动,是不是手足无措,然后惊慌地叫别人赶快去解决这个问题?

特朗普也是这样,整个录音只说了三件事:

卧槽这是啥

卧槽我么被嘲笑了这可咋整

卧槽你们得解决好这个事


所以,珍惜这一段时间吧,再也不会出现一个这样的美国总统。

一个每天发出推特之后,都和看到他推特的人一起感慨:“嘿,原来总统可以这样当啊!”的总统。

user avatar

(白宫地下掩体内)

彭斯(用手比划地图):叛乱的烈火已经蔓延到全美140个城市,在圣路易斯他们打伤了我方四名警察,位于芝加哥的川普大厦已经被暴民占领,而在华盛顿,他们已经攻至约翰教堂附近,要是我们再不采取行动就要骚死个男的了~

川皇(手风琴启动):没关系,等到国民警卫队发动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彭斯(抽气):总统阁下,国民警卫队……

蓬佩奥(接下话茬):国民警卫队说你拖欠他们的福利,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放下防暴盾牌,准备和示威群众一起取你狗命了~

(……沉默……)

川皇(颤抖地摘下MAGA帽子):以下人留在房间里,彭斯,蓬佩奥,库什纳

(众人离开)

川皇(暴怒):that's why I 悲愤!你们都是撤硕里的粪!这星期,我们已经沦为全世界的笑柄!所有人都在欺骗我,包括FBI和CIA!照这么下去我还怎么像富兰克林一样连任!

库什纳:父皇,话不能这……

川皇(歇斯底里地):闭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干的那些破事!妨碍咱的渣渣!

库什纳:?这还不是您吩咐我……

(伊万卡紧张地在屋外听着)

川皇(手风琴再次启动):你们这些无能的混蛋就应该像老八一样都吃粪去(摔笔),气死偶咧!!!

川皇(激动地):我早就说过,这些反法西斯团体就是恐怖组织!tmd,国家成了这个样子,必须派出101空降师重拳出击,卧槽让你们没事搞比利!多少年了,这些州长只会和我作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在通共,it's 韩大狗打烂个蛋!我早该把这些人装进冷藏车,丢出去喂普京!

川皇(逐渐鸡冻):我到河北省来,没有人比我更懂当总统,天朝好棒好棒的~反了他,结果全被这群猪队友搞到躲进地下室,我不草泥巴!我要把他们按在地上挨个x了,(消音),七万个嫂夫人挨个biu~

伊万卡(屋外安慰另一个少女):together,萝莉岛和童子军选一个吧~

(迷之沉默)

川皇(颓废地):完了,全完了,复工完了,连任完了,都结束了……

(——分割线——)

所有希望转载或二次创作的朋友不必再征求我的同意,注明引用来源即可 (*^▽^*)

user avatar

都说了些什么啊,简直语无伦次。

以前在知乎好像有一个论调说是川总故意用一些很简单的词汇发推,用意是煽动那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的红脖子。现在看起来大概率是他肚子里就这点货。碰巧而已。

user avatar

我英语极差,就听出来个,倒你霉的,倒你霉的,这河南人是谁?

user avatar

特朗普这段话的录音在这里:

https://www.zhihu.com/video/1251136583698411520

user avatar

他的核心意思是

暗示纽约州要调用国民警卫队保护纽约的特朗普大厦,就是他的住的地方,否则就成了全世界笑柄了。

user avatar

这些话我们正常人听着感觉很奇怪。

因为我们没有进入红脖子的思维。

只要把我们带入红脖子的思维,特朗普的话不奇怪,甚至于这种说话方式才是real的,加分的。

因为在红脖子看来,非裔美国人=下等人,等于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些人死了就死了,凭什么要为这些人的死退让。

当然要国民警卫队介入,当然要用他们搞定暴动,才能有面子。

什么妥协,什么退让,都不是great的国家☝️应该做的,手风琴大师更不能退让。

否则就是软弱,是sucker。

一开始暴动蔓延就是因为不够强力,不够暴力。

这就是红脖子的想法,特朗普并不是简单的取悦红脖子,他思维的一部分:白人至上部分和红脖子是一致的,可以说他和某个带“特”的德国领导人一样本质上就是种族主义。这点不是演戏,他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才能取悦红脖子。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暴动会降低特朗普的支持率,这句话半对半错,黑人对于他的支持本来就微乎其微,但是只要他不“软弱”,够tough,够顶,那么白人的票还是会给他,因为他们诉求的就是强硬的维护白人利益的总统。

虽然红脖子的数量并不是那么多,但是这涉及到投票积极性问题,红脖子的投票积极性如果更高,少数族裔不想投票,加上美国的选举人制度,特朗普还是有可能当选的。

user avatar

这件事情我是从这个角度看的:科学技术的普及如何影响着政治

时间回到上次全球大危机中的总统选举:1932年美国总统竞选,凭借着经济危机中胡乱出牌的、寻求连任的、”史上最差总统“(注:截至2016年)——猪对手胡佛的同行衬托,凭借着民主党养蛊般激烈竞争的考验,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几年前,美国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收音机的普及,富兰克林·罗斯福通过在收音机投放广告,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且由此开始,创造了美国总统的几个记录:四次当选,唯一连任超过两届,最长任期。

1960年,乘着战后美国经济崛起一路高歌的东风,电视逐渐在美国普及。这年,美国总统候选人首次进行竞选辩论并通过电视广播,参战双方分别是肯尼迪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尼克松。对比二位的颜值,很难反对电视广播为肯尼迪吸了一波粉。竞选结果出来,二者的差距并不明显。考虑到肯尼迪天主教的出身(在新教为主的美国算是minority了,至今仍是美国唯一的天主教总统),以及尼克松当时已经担任了8年的副总统,我们可以大胆推测,通过电视露脸让原来拥有丰富优势的尼克松攻守之势异也。在后来尼克松的两次竞选中(1968、1972),尼克松也没有采用电视辩论的形式,可见1960对他的心理阴影。

1980年,再一次的展现了电视辩论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当时的竞选双方分别是时任总统卡特,以及出身演员的里根。里根的颜值加持,风度翩翩,加上他作为演员的自我修养以及演讲口才,博得了大面积的支持,顺利当选总统。当然说到这里不禁要感叹一句,上面这三位总统之路都不太顺利(FDR遇上二战、任上去世;JFK被刺身亡;里根也挨了一枪)。

时间来到2016年,政治素人川建国,通过推特竞选、推特治国,愣是把上过美国总统的希拉里拉下马,唯一一位没有担任过任何美国要职的总统。他要感谢的,一定有普及的移动通讯网络和智能手机

纵观上面四次选举,广播、电视、推特,都在目标人群中(拥有收音机、电视的中产阶级、红脖子普罗大众)吸引了大量的注意,提高了他们的投票率,引导了当时的选举结果。对于当选的一方来说,基本体现了科学技术普及对政治的正面影响

但是,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发现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许多协议和商讨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开展了,这当然有大家精力被分散的缘故,但是视频会议还是开的很多呀,为啥最近没能达成一些协议呢?

看过《纸牌屋》的朋友应该有印象,下木夫人作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和许多国家的代表商议时,经常是需要面对面,屏退左右,进行一些桌面下的交易。这些交易本质上,出卖了国内一些人的利益作为筹码,来换取统治阶级更大的利益,所以绝对不能公开。

但是在大家都用视频会议的情况下,任何一段视频都可能被录下来,作为日后要挟的筹码。没有了从前“我们俩上个厕所聊聊”的这种桌面下的交易,许多的协议都无法达成。因此,在各国政要不能大规模正常见面交流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的是世界外交将出现重大停滞。

这,恰恰是视频技术普及对政治的反向影响。

否则,就算危险再大,各国也会想办法偷偷派特使进行各种沟通,甚至不惜亲自秘密沟通交流。如果没有普及的视频技术,这种沟通会被视为维持国际外交的正常操作,不得已而为之,都能理解。而在视频技术普及的今天,疫情蔓延全球,各国纷纷封锁,视频会议已经成为了默认操作。此时,一个特使或者领导,放着上好的5G-8K-Zoom套餐不用,要跑去另一个国家,那么无论他有没有达成协议,都相当于是告诉全世界“我有个秘密交易要搞搞”。

回到本题,在见面交流危险费劲的近期,在远距离的电话会议、视频会议不断普及的今天,美国又出现了这样的乱局,许多指示都要通过电话或者视频上传下达。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类曝光的录音、录像会越来越多,不断作为两党在竞选期间扔向对方的子弹,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且逐渐影响2020美国总统大选的格局。(2020年6月3日15:45更新:或者,基于这种被曝光的顾虑,利益冲突方达成协议的概率变小。而当外部的增量蛋糕吃不到的时候,内部的存量蛋糕争抢会更加剧烈,不同利益集团、社会阶级进一步撕裂,社会内部冲突可能会更多、更激烈。)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而是不断的beatbox。利用移动互联网普及成功吸引大量红脖子关注从而当选的建国同志,是会再次通过技术普及的红利成功连任,还是会栽倒在这里,我们拭目以待。

【2020年6月8日更新】

这才不到一周,我之前说的“内部的存量蛋糕争抢会更加剧烈,不同利益集团、社会阶级进一步撕裂,社会内部冲突可能会更多、更激烈”就出现了。今日,建国手撕前国务卿鲍威尔,揭露当年的“洗衣粉事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另一个回答~

user avatar

看了一下其他答题,可能大家都没认真听,其实内容蛮恐怖的。


川普指责州长们太过软弱,应该立即镇压,抓住抗议的人十年起刑。


还说:这以前也发生过,发生过很多次,你们软弱他们才会成功,而你们(州长)大多数人都是软蛋。


川普所说成为全世界笑柄是前提,而结果是要动用武装力量立即解决问题,这才是川普和州长们争执的核心。


若是局势再严重,抗议者不肯退步,川普可能真的要强制用武装力量解决,如果是那样,那就真的是大事件了。

user avatar

还挺有自知之明的,我以为他真的不知道呢?

是的,从新冠感染、死亡世界第一,美军航母、潜艇趴窝,退出太平洋开始,美国早就是天下笑柄了,欧洲盟友甚至开始“可怜美国”了。

上个月,《爱尔兰时报》专栏作家芬坦·奥图尔在评论特朗普言论时表示:“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让世界人民可谓是百感交集:爱与恨、恐惧与希望、嫉妒与蔑视、敬畏与愤怒。

可现在,人们正对美国抱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可怜。

本来美国的信用就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特朗普的粉丝,红脖子白人警察还给他添乱,非要在这个时候干出当街杀人这种蠢事,害死的还是有色人种少数族裔,这不是找死么?

人们本来觉得,这美帝顶多就是水平不行、不再是什么科技第一、医疗第一、生产力第一……人们顶多也就是对美帝实力有所怀疑,但毕竟数十年世界老大积威在此,人的名,树的影,心里还是怕的。

但这一回,大家发现它不但是实力不行,就连自己国家的民心都丢了,种族歧视、警察暴力、马踏民众、全境封锁、40城宵禁……堂堂一国总统,面对危机,张皇失措,慌得一批,只会躲在地堡里大呼小叫,威胁要“放狗咬人”。这还不如当年的元首呢……

美国人从前的爱国情怀还是很强烈的,屁大点事就抱在一起喊USA,现在呢?人家黑人、白人、拉丁裔一起烧星条旗了,全美数十个大城市一起暴动了,这说明什么?“美国”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已经在心理上分崩离析了。

要想当世界灯塔,要想当山巅之城,起码要保持道德上的优越性,现在大家发现,美国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全TM是放屁……


前几天,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发了个推特,把之前美国批评伊朗人权问题的一份文件放了上来,把所有“伊朗”的字样,全部换成了“美国​”,简直毫无违和感。

这次被曝光的电话录音中,特朗普语无伦次、暴跳如雷,令我想起了历史上那位“地堡奇人”,不过人家是被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打到躲在地堡里发飙,特朗普是被自己的的人民吓到躲在地堡里无能狂怒,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这样涉密的总统电话会议,都被曝光了,说明美国政坛真的是四分五裂,毫无凝聚力,一方面特朗普暴跳如雷,另一方法,​他的政敌、同事们,正在看他的笑话。

​至于他说:“美国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倒是一句大实话,美国有史以来,还没有这么丢人过,他创造了历史,我们都得感谢他。

确实,全世界都在嘲笑美国。

1630年在阿贝拉号横渡大西洋的途中,约翰·温斯罗普是怎么说的?

"我们将如山巅之城,为万众瞻仰。因此,我们如果在已经着手的事业中欺蒙我主,使主收回目前赐予我们的庇佑,我们将成为笑柄,天下丑闻。"

user avatar

听了这段音频。

特朗普语无伦次的说了些什么啊。除了世界把美国当成笑柄以外,他似乎啥都感知不到。

这段儿时间说不清,地点说不清,权责说不清的音频,恍惚间让我想起了《帝国的毁灭》里的元首。大厦将倾时,还以为自己手中还剩点战斗力。而每个汇报的官员都满脸是汗互相瞧瞧看看,几个人轮换说单词才拼成一句完整的话去汇报。怎么?得知真相时得特朗普抖着手放下那并不存在的手风琴?然后叫蓬佩奥和彭斯以外的人都出去.....?

不过论起笑柄,特朗普本人才是前辈,这个国家只是尽力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总统罢了。

这四年来我一直是佩服美国的,比很多公知都佩服。

美国让一个神智失常的巨婴总统在位那么多年,国家一直都没崩溃,这国家究竟有多深厚的底子够他们祸祸?有多少人猜到今年疫情他们会崩成这样?(还好再深的家底也有浪费完的一天。)

反过来说,如果美国没有世界首屈一指的医疗资源和军事能力,你觉得现在的疫情数据和暴乱情况会是如何?

可能早就惨到令人笑不出来了吧。

如果这段音频所传无误,请总统先生珍惜当笑柄的时光吧。


另外,评论很多人认为特朗普不傻,说我我太低估他了。

诸位,特朗普得到职位的能力很强甚至过于强了。可不代表他在职位上发挥作用的能力强啊。这能是一码事吗?一般来说大公司咋走下坡路的,不就是这样的人得到职权了么。第一天进社会?才不配位德不配位的人你们没见过?

对于衰落的帝国来说,这在正常不过了。

反倒是一个人对升职毫无心机手段,只在工作和专业上绝对优秀,如果这样的人纯粹靠酒香不怕巷子深来居于高位,那说明这个组织已经如日中天不可撼动。

要论夺取不适合自己职位的能力,特朗普历史第一。要论这职位有多不适合,他也是历史第一。

你们那么吹特朗普,死活分不清在职的能力和夺取职位的能力,好,假设特朗普是你的国家领袖,你怎么想?让你喝消毒剂你喝么?你能平静的赞颂他么?你生命都有危险的好么。

美国这么多资源,被他利用成这样,全国暴动,瘟疫最惨,四次熔断,这四年的答卷已经交完,已经没有观察期了,诸位都醒醒。

user avatar

先来说一件往事。

十年之前的一次白宫晚宴,川普也去了,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西装革履、衣香鬓影的场合,奥巴马居然对他公然羞辱,而且早有预谋。

摘抄奥巴马的部分原话如下:

各位请入座!川普今天也在这儿。

川普比任何人都要更骄傲、更开心地纠结着出生证的事情(川普怀疑奥巴马出生在非洲)。

那是因为他总能重新关注一些重要的事情。

比如,我们的登月是不是在造假,罗斯威尔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奇和图派克在哪(1997年说唱歌手遭枪击事件)……

当时,在哄堂大笑中,川普的表情是这样的:

据与会的来宾事后透露,当时的川普板着一张扑克脸,一言不发,非常严肃,但是整个人却气得簌簌发抖。

而更过分的是,奥巴马嘲讽川普如果能入主白宫,肯定能给白宫带来一些变化,这时候他展示了一张PS过的图片:

不仅暗讽川普会将他浮夸的生活方式带入白宫,还可能在其中提供色情服务……

后来川普参加了总统竞选,并且成功取代了奥巴马,应该说还是一件挺励志的事情。而且不仅如此,现在的我们都知道了,川普四年的总统生涯,一直在致力于抹去奥巴马的政绩,到了今天,好像奥巴马从没有当过美国总统一样。这就比较狠了!还记得川普新造的词汇“奥巴马门”吗?

这件往事暴露出川普身上很真实的一面,他渴望被认真对待,他害怕被羞辱,他害怕丢脸。

回到话题,暴乱已经蔓延全美,甚至出现了“国传国”现象,曾经的盟友小弟,他们国家的民众也围堵在美国大使馆前面进行示威抗议,这一切让川普觉得“我们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大家还会觉得奇怪吗?堂堂总统被逼得像一只鼹鼠一样躲进了白宫地下掩体,而他的产业特朗普酒店却在遭受打砸抢,这是不是又是一桩奇耻大辱?

要我说,这恰恰是川普这位网红总统最为真实的内心感受。

对于这场莫名其妙的暴乱,川普其实只想尽快平息下去,而根本不想去深究其因,不想在政府层面做任何改变。

离着重启美国的目标越来越远,而无限QE印的钱快要花完了,他被困在白宫,而拜登那个老迷糊却好无廉耻地在抗议群众当中恶心作秀,川普怎能不急,怎能不急得语无伦次?

缺乏领导力,没有政治素养的网红来当今日之美国总统,简直是一场不啻于“新冠”和“暴乱”的大灾难。古有周处,今有川普!

user avatar

看了高赞 @安好心 @蓝蓝路3368 @申鹏 的回答,发现人人都提到它,也没人发一下和《帝国毁灭》二次制作的视频。

不才,悄悄做一个

温馨提示:搭配高赞回答内容食用体验更佳哟!

灯塔根基挖掘者的绝密录音曝光 https://www.zhihu.com/video/1251491731214315520

你们要的b站链接↑

我是 @林二

一个喜欢用镜头看世界

用视频回答问题的摄影师

user avatar

美国成为笑柄是有原因的,如图

来自东方的神秘势力。

user avatar

民愤未见平息的理由,政治上两党没有达成妥协,这个时候匆忙动用武力可能是最坏的办法。

这是要火上浇油么?

今天,城市枪战警察4人受伤,军人还没出营盘就被枪手干掉两个。高度戒备的状度下出来实施高压,天晓得会有什么后果。

离开营盘的士兵没有明确的行动方案,在城市呆两天............,怕是会爽得不要不要的。

前苏解体时,苏联大妈可以拦住坦克,就不信美军没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与各州长电话会议录音曝光一事,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我们成了全世界的笑柄”的说法也反映了许多人对此事的感受。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和主要内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录音曝光的具体背景。这通常发生在某个特定时期,例如新冠疫情初期,特朗普政府在应对疫情方.............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京东取消全员周报的消息,说除了特定级别和管理者,其他员工都不再需要写周报了。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在议论,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在我看来,京东这个做法挺有意思的,值得咱们好好聊聊。 首先,如果消息属实,这肯定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过去很多公司,包括我们自己的工作经验里,周报都几乎是标配.............
  • 回答
    2016年6月9日,唐纳德·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之间的推特战,就像一场政治硝烟弥漫的战场,通过那个简短而充满力量的平台,将他们各自的竞选策略、个人攻击和政治立场赤裸裸地呈现在了数千万选民面前。那一天的推文,与其说是政治辩论,不如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人物,利用推特的即时性和爆炸性,试图在信息爆炸的.............
  • 回答
    关于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对话内容,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话题,无论从政治博弈、国际关系还是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一旦这些对话内容被公开,它就立刻从一个相对私密的交流,变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公共影响力的事件。这种转变本身就包含了多重意义。从政治博弈的角度看,信息的公.............
  • 回答
    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8月发布行政命令,计划禁止TikTok(抖音国际版)和微信在美国境内的运营。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封锁,更触及了地缘政治、经济、技术竞争、数据安全和言论自由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特朗普政府封杀TikTok和微信的举动及其.............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称赞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乔治·S·巴顿,并提及1932年华盛顿特区驱逐退伍军人的事件,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 事件背景:"奖金家庭军团"事件 (Bonus Army) 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
  • 回答
    特朗普向俄罗斯外长和大使泄露机密信息的事件,无疑是其总统任期内最受争议和关注的事件之一。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其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事件的背景和经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机密信息”指的是什么。根据当时的报道,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以及俄罗斯驻美大使基斯.............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 25% 和 10% 的关税,这无疑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最受瞩目也最具争议的举措之一。这件事的复杂性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数字,它牵涉到国内产业保护、国际关系、经济理论以及长远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特朗普政府此举的核心动机。用官方的说法,这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家.............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取消对印度和土耳其的最惠国待遇,这无疑是其“美国优先”外交政策的一个标志性举动,背后牵涉到多重经济和政治考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原因、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反应。最惠国待遇(MFN)的本质与背景首先,需要明白“最惠国待遇”并非“最优惠”的待遇.............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将示威者称为“下等人”(lowlifes)和“失败者”(losers),这一言论无疑激起了轩然大波,其背后反映出的政治操弄、社会撕裂以及对民主参与的侵蚀,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语言的本质来看,特朗普的用词极具煽动性和贬低性。他选择的词语并非是基于对示威者个体行为的理性评判,而是直接上升.............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提名本·卡森(Ben Carson)担任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部长,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和审视。卡森本人是一位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以其在医疗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在保守派政治中的影响力而闻名,但他此前并没有在住房政策或政府行政管理方面拥有直接的、显著的经验。支持者们通常认为,卡森.............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海地、萨尔瓦多和非洲国家是“屎坑国家”(shithole countries)的言论,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发广泛批评的事件。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时间点: 这次言论发生在2018年1月,当时特朗普在白宫与国会议员讨论一项旨在保护来自萨尔瓦多、.............
  • 回答
    特朗普在宣布卡塔尔为地区恐怖主义源头后,又与卡塔尔达成巨额军火订单,这一系列举动确实引人深思,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要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外交和国家安全领域,尤其是军售,往往是高度政治化和交易性的。特朗普政府将卡塔尔定位为恐怖主义的“融资国”或“.............
  • 回答
    特朗普关于拆除罗伯特·李雕像的言论,并将此与华盛顿和杰斐逊的雕像相提并论,触及了美国历史、纪念碑争议以及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冲突。要理解这一言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理解特朗普言论的背景和目的: 针对罗伯特·李雕像拆除的反应: 特朗普的言论直接回应了美国各地(特别是夏洛茨维尔)因种族主.............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他曾承认淡化新冠疫情严重性的言论,无疑是当前美国政治和公共卫生领域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件事的复杂性在于,它触及了领导力的本质、信息透明度以及在危机时刻的公众信任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它的影响,我们需要分几个维度来剖析。首先,从特朗普个人层面来看,这一承认将如何影响他? 信任危机加.............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99%的警察都是非常棒的人”,并表示不会解散警局或撤销对警局的资助的言论,可以说是他在当前美国社会背景下,围绕执法部门和警察改革议题上,一个相当明确且有力的立场表态。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的社会政治语境中,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这句话本身传递了一个强烈的支.............
  • 回答
    特朗普将中美贸易与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挂钩,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交易型”外交策略,也是他标志性的“美国优先”思维的体现。理解这一策略,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策略的核心逻辑:交换与压力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思想是,没有什么不能交易的。如果中国想在中美贸易战中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关税减免、市场准入的松.............
  • 回答
    扎克伯格宣布封禁特朗普Facebook和Instagram账户,直到美国总统权力和平过渡完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事件背景: “冲击国会山”事件(2021年1月6日): 美国国会大厦在当天遭到特朗普支持者冲击,旨在阻止国会认证乔·拜登的总统选举胜利。此次事件造成多人.............
  • 回答
    巴西媒体关于“成本问题和特朗普即将下台导致巴西重新考虑华为”的说法,确实触及了当前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几个关键的交织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巴西在5G网络建设上一直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一方面,国际上对于华为设备的安全性存在顾虑,尤其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
  • 回答
    普京近期公开驳斥了关于他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甚至是秘密关系的说法,称这是“无中生有”。这一表态是俄罗斯高层对于一些西方媒体报道和政治分析的回应,其中充斥着对俄美关系以及普京个人意图的揣测。普京的驳斥核心逻辑:普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 缺乏事实依据: 他认为这些关于他和特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