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年轻人敢手撕领导?

回答
年轻人敢手撕领导,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它背后涉及了时代的变迁、年轻人的成长逻辑,还有职场生态的演进。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现在不少年轻人好像“不按套路出牌”,敢跟领导正面硬刚。

1. 信息爆炸时代的“视野开阔”与“价值重塑”

首先得承认,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从小接触的网络、社交媒体,让他们能轻易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看到的是各种创业故事、职场吐槽、甚至是一些公开讨论的“不公平现象”。这种信息获取的便利性,打破了过去那种“信息相对封闭”的环境。

过去,很多人可能一辈子就待在一个单位,周围的人际关系圈子也很固定,领导的权威很多时候是基于经验、资历和信息差建立的。但现在,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看到更广阔的职业选择,了解更多元化的成功路径。他们知道,领导不是唯一的“权威来源”,职场也不是唯一的“生存战场”。这种“视野开阔”让他们不那么容易被单一的权威所束缚。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也带来了“价值重塑”。很多年轻人不再像父辈那样,把“稳定”、“服从”看得比一切都重。他们更看重的是自我实现、个人成长、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是否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当领导的行为或者公司的文化与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冲突时,他们就更容易产生“不爽”,甚至去挑战。

2. 成长环境的“自主性”与“独立思考”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相对优渥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父母通常愿意给孩子更多的教育和资源,也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成长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不像过去一些年代的孩子,从小就被教导“听话”、“懂事”、“不要给大人添麻烦”。相反,他们更习惯于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提问、寻求解释,甚至参与决策。这种从小养成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自然也延伸到了职场。他们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指令,更希望理解指令背后的逻辑,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领导的要求显得不合理、不合逻辑,或者仅仅是“凭什么你说就得听”的时候,年轻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质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默默承受。

3. 职场环境的“变化”与“挑战”

职场本身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很多公司在追求效率和创新,需要员工作出贡献、提出想法。另一方面,有些领导可能还保留着过去“家长式”的管理风格,习惯于发号施令,不尊重下属的想法。这种“新旧观念”的碰撞,就容易激发矛盾。

年轻人可能觉得,既然公司鼓励创新,为什么要压制我的想法?如果领导的决策明显有问题,而我看到了,为什么不能指出来?他们认为,如果领导的领导方式阻碍了我的工作效率,或者打击了我工作的积极性,那我为什么不能表达我的不满?

而且,在一些互联网公司或者新兴行业,扁平化管理更普遍,层级关系相对没那么森严。在这种环境中,员工与领导的沟通可能更直接,也更容易出现“平等对话”的场景。年轻人习惯了在这些环境中成长,一旦到了传统行业,这种“直接沟通”的习惯就可能被误读为“不尊重”。

4. 经济基础与“底气”的增长

过去,很多人“一人就业,全家吃穿”。所以为了保住饭碗,很多时候不得不忍气吞声。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家庭经济条件比父辈更好,他们可能有父母的支持,或者自己本身也积累了一定的积蓄。这意味着,他们不那么容易因为失去一份工作就“一无所有”。

这种经济上的相对独立,给了他们更大的“底气”。他们更敢于为自己的权益发声,更敢于离开让他们不舒服的环境。当领导的行为触及到底线,或者明显侵犯了他们的权益时,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哪怕是直接“手撕”领导,事后大不了换个工作。

5. “情绪表达”与“边界感”的清晰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情绪健康和个人边界。年轻人普遍比过去更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不认为在职场上就应该压抑所有负面情绪,也不认为领导可以随意侵犯自己的个人空间和尊严。

当领导的批评方式过于苛刻、带有侮辱性,或者在公开场合让自己难堪时,年轻人可能会感到极大的不适,并选择当场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对个人尊严的维护,也是一种对不健康职场文化的抵制。他们认为,职场关系不是奴役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6. “网络发酵”与“群体效应”

一旦有年轻人在职场上“手撕”了领导,这件事很容易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和发酵。围观群众的评论、类似的经历分享,都会强化这种“敢于反抗”的认知。这种“群体效应”会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去效仿,也让他们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敢“手撕”,但这种现象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职场关系的看法,也让一些领导在行事时会更加顾忌年轻人的反应。

总结一下,年轻人敢手撕领导,不是说他们天生叛逆或者不尊重权威,而是:

他们站在信息更开放、视野更开阔的时代巨轮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认知。
他们的成长经历让他们更重视自主性和独立思考,不习惯被动接受。
职场本身也在变化,新旧观念的碰撞让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诉求。
经济基础的改善让他们有了“敢说不”的底气。
他们更关注个人情绪和边界,不愿忍受不公平对待。
网络的发酵和群体效应也助推了这种现象的出现。

当然,这并不是说“手撕领导”就是最佳的解决方式。很多时候,成熟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更能带来长远的好处。但这种“敢于表达”和“不轻易屈服”的精神,却是这个时代年轻人身上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着职场关系和个人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哼,少吹牛皮了。

互联网上一直有股诡异的“八十年代好”的声音。

我这么说吧,回到八十年代,哪个敢手撕领导的,站出来我看一下?

随便穿个小鞋,哭都没地方哭,对不起,没互联网。

想出单位?出单位能干啥?私营经济刚刚起来,马云说996是福你们骂,回八十年代,打黑工就是福,不要不服气,不服气回农村种田去。

知乎一天到晚就是“八十年代的人把钱赚了”,“现在阶层固化了”云云,也不想想那是一个什么年代,那会才叫阶层固化,现在算个屁。

你今天敢手撕领导,是因为你有出路,大不了就XXX,80年代你大不了一个试试?

user avatar

90后有个性?00后不服管?

别傻了,君不见流水线厂妹,为了去贴标签不搬大电机,轮流跟作业长开房睡觉?(不然你以为一个个产线小老头,脏累的作业长工作干十几年为了啥?)

君不见厂仔为了晚上能加班(是的你没看错是加班,不然一个18岁小哥准备攒几年回家娶媳妇,晚上一个人回宿舍玩手机干毛?)给线长塞红包。

那为啥网上社会上领导嘴里的90、00后不服管呢?

为啥?因为领导权利还没一个产线作业长大呗!

校招待遇集团统一,社招待遇刚进来人力给的,你别说跟你领导,就算跟事业部总监,集团经理喝酒,他能给你涨工资?唯一可能的,是你在阿里巴巴跟马云喝酒,在某企业和创始人女人攀上关系,这你才有机会平步青云。

反过来说,你跟领导干架,有什么损失?一个区区小组长,能有什么权利开除你?给你个优化机会,反倒你自己偷着乐了。

领导唯一有的权利,就是一年或者半年一次的绩效评审。可是你要记得,资本主导的公司,只讲排名、绩效这些玩意。

通俗来说,就是你干得再好,也不可能把蛋糕分大,只可能把别人蛋糕分给你。那增加的蛋糕呢?领导吃了呗。

你为了年终那虚无缥缈的绩效,为了那多出来的一两个月工资,去拼命加班、巴结领导、酒桌上喝吐血,最后领导把绩效先分给关系好的、资历深的、有海归或高校背景的、公司花大价钱招来的、脾气爆的一言不合就跑路的、比你还能跟领导干架的,剩下一个就会拼命的老实人,当然把最差绩效留给你,不出意外年底劝你自离。

所以,90后、00后年轻人听你麻痹话?给你奉献,你给不了我任何实质的回报。

父母,或者00后爷爷那代,大人们都是铁饭碗,裁不了也跳不了。但领导一句话,下个月老爸就不用到处借钱补贴家用,年中就有可能分到两室的大房子,隔壁那个老实巴交的还得一家四口挤独间住筒子楼,还有可能换个岗位,夜班可以睡觉。

所以,父母那代凭什么不巴结领导?

对于人们恶意划分出的90后、00后,领导如果承诺你下个月涨2000工资,你是不是天天干到12点?领导承诺把你从40平的廉租房,年底换到100平的人才房住,你是不是整年周末都不休了?领导如果让你上班可以玩手机,半天时间可以躺着,你是不是酒局跟领导喝到吐血?

所以,哪有什么垮掉不垮掉,听话不听话,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你能不能等价交换我想要的!


主页有更多高质量回答,欢迎浏览

user avatar

我一个同事,直冲高层例会,把领导骂了个狗血淋头。嗯,她现在还是我的同事。

我和A姐都在某公立学校工作,我在一线教学,她教非中考科目,兼任处室工作。

事情的起因是,同办公室的小姑娘没经过的她的同意登录了学籍网站。这种网站不是随便可以登的,必须有合理的理由并打报告等批示才可以。

小姑娘也不知道事情这么严重,毕竟是领导要求她操作的。但是没按程序操作的后果就是教育局来电话批评、问罪、要求交解释材料,被问罪的是A姐。

A姐一脸懵逼被骂一顿,大为光火。满办公室问了一圈,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明情况、协助解决问题——尽管大家都知道。

没人说是吧?A姐气冲冲抱着一叠材料,一脚踢开楼上会议室的门,啪一声摔在了校长面前:“我不干了!平时喝茶的喝茶追剧的追剧,就我一个人干活,我都忍了。现在惹祸了还躲起来甩锅就过分了吧!”

校长忙问处室领导B,B忙装疑惑,说:“不知道呀,当时我上课去了!一定是C主任让他们这么干的。”

C此时就在B身边坐着,一脸吃了苍蝇的表情。

A姐又一拍桌子:“我告诉你们我不干了,不是申请。行政的事,干不干国家也不少我的工资!但是局里追责也追不到我头上,该是谁的谁自己顶着吧。也别在这儿揣着明白装糊涂,你清楚的很!”

言毕,摔门走了。

后来?后来A姐成功甩了行政工作的包袱,开开心心上班去,轻轻松松回家来。而且经此一役,从上到下也没人敢触她的霉头了。

为什么?无欲则刚。体制内黑暗吗?黑暗,但是黑暗是留给一心钻营的人的。现在的年轻人,明白自己要什么。比如A姐,我就要个轻松稳定,端国家的饭碗教别人家孩子,一不要升官二不要发财,领导算个屁?

user avatar

因为工资买不起房。

计划经济时代领导负责分豆油,甚至分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必须讨好。

市场经济早期,上班为了还房贷,起早贪黑的工作。领导骂几句,看看按揭贷款余额只能忍气吞声。

2015年以后,单位发的那几千元能干啥?就是个饭钱和零花钱。最好让领导主动开除我,最好陪个n+1。休息几个月。

user avatar

年轻人,求你们别吹了。

你们九零后真是太能吹这事儿了。

看了几个答案和评论发现还有零零后刷存在感的。

动辄什么7080后比你们怂,不敢怼领导,屈服于生活什么的,

只有你们九零后零零后怎么怎么的。

你们见过八零后在你们这个岁数时什么样子?

第一波70后玩那票大的时,你们都还没出生呐!

我一个八零后刚工作头半年就目睹多少次七零后八零后当面刚领导了,

你们还手撕领导?用哪只手撕的举起来我看看?

我是真见过一言不合直接动手打上司的,

被批评两句直接摔桌子说老子不干了转身去人事辞职的,

部门扫除时划水领导多看了一眼都直接摔拖把的,

工资发错了直接抓起电话跨部门骂人事财务的,

上午调岗位下午就辞职的,

毕业半年跳了四次槽、干几天觉得不爽就走人的,

等等等等,统统都是刚工作头半年亲眼目睹的,还只是在我那部门里,

放眼全厂那就更多了,还有带着一帮手下去揍另一个部门的领导的呐~

二十刚出头的年纪,干这种事情的成本太低了,有什么好炫耀的呢?

上面说的那几个例子你们以为是在小厂么?以为都是站流水线可以随时提桶跑路的民工干的么?

nonono,都是正经好大学毕业进入大厂、辞个职要走一遍各种冗繁手续的高材生干的。

题主问题最后职场前辈那句,这的确是这个年龄该做的事。

你以为就是指九零后么?

这个年龄四个字是指所有这个岁数时的年轻人。

可是当年的八零后不会跑到网上吹这个,当时网络刚兴起,要吹的事儿太多了,怼领导排不上号。

再当年的七零后国家还没有网络,可人家比八零后刚烈多了,八零后当年是仰望他们的。

而再再之前的五零后六零后他们是正经的工人阶级,不是你们这帮打工人,

他们年轻的时候手撕领导那叫运动。

当网上一堆堆九零后吹嘘正面手撕领导并以此阴阳怪气七零八零后时,

就问问你们,

身份证被扔了一地只能默默弯腰捡起的是不是当下的年轻人?他们手撕扔身份证的人了没有?

既然你们这代人普遍这么刚,为什么他们还敢扔年轻人的身份证?

再说现在这波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出校门之前就已经被学校治得服服帖帖了,和之前两代学生没法比,能真刚到哪去?七零后大学生身上有股子雄浑的草莽气,八零后大学生见了都要尊声大哥大姐,你们现在有什么?有的不过是你们的七零后父母给了你们的(多半是经济上的)底气,以及过剩的实则经不起烈火考验的自我意识罢了

当你们九零后到了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一身房贷+父母养老+孩子教育数个负担时,

再提你们这一代人手撕领导这命题的真伪好了,

愿你们一身负担尚有手撕之勇。

user avatar

现在职场中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怕领导了,从当年领导夹菜,绝对不转桌,领导不走,绝不下班转变为到点就走,不再跪舔领导。究其根本原因,就四个字:舔你何用?

现在的职场和父辈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上一辈,分房、涨工资、提干的权利,或多或少都掌握在领导的手里。领导一句话,你可能从贫困家庭直接跃进中产家庭,毕竟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

但是现在呢,随着高昂的房价,疯狂的内卷下,舔领导既不能升职、加薪,也不能让我马上拥有房子、车子。没有能立刻到手的既得利益,为什么还要舔?

随着去中心化时代的到来,收入不再局限于工资卡的收入。大把年轻人白上班,晚上回家各种副业创收,尤其是很多人副业收入早就超过了主业,更是没有舔的理由。

同样在父辈时代,找到一个工作可能就会干一辈子,而现在呢?长的3至5年一换,短的可能几个月就跳槽了,更没有巴结领导的必要。

从生活到职场,都没有舔的必要性,遇见无脑、低水平的压榨,不撕他干嘛!

————————有人对转桌感兴趣,实际上是源自于一个顺口溜——————————

领导夹菜你转桌;
领导打牌你自摸;
领导讲话你唠嗑;
领导没喝你先嗦;
领导开门你上车;
领导喝水你刹车;
领导泡妞你唱歌;
领导敬酒你不喝;
领导洗澡你先脱.

user avatar

因为现在咱们也开始有点日本内味了。

前几年还喊喊佛系,喊丧文化,喊颓废,你看现在?抱歉,现在喊都懒得喊了,而是身体力行地执行。

如果晋升、拼搏、努力,并不能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甚至反而会毁了自己的生活,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比如日本,去便利店打工跟当白领的收入差距没有明显差别,那为什么不随性点呢。

而很多领导还在拿着过期经验在套现在的年轻人,自以为年轻人还会拼会努力会急于晋升,自作多情地拿着自己那点小权力拽的跟个二五八万似的,那可不就碰钉子了么。

年轻的人当然是富有朝气而有冲劲的,但现代资讯发达,大家早就在网上把预防针打了个齐全,也许刚工作还很热情,但做了一阵子,发现领导、经理、老总就跟网上描绘的黑心资本家的行为一个样,那当然就直接转节能模式了。

这不是说年轻人就彻底冷淡了,在疫情期间冲在一线的志愿者、医护人员,抢险救灾时的解放军,真正能够实现价值的地方,绝不缺少年轻人。年轻人又不傻,真正有用的事他们怎么会不做呢?不然怎么解释内卷。只是,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努力只是为了领导的晋升”,那当然就躺平任尔东西南北风了,逼急了当然直接硬钢。

user avatar

打开《宪法》,第一页第一条

日本有一部神剧叫《半泽直树2》

这部剧我一开始以为只是一部发泄剧,给日本底层发泄情绪用的,

可是,没想到半泽直树居然还有第二部,

第二部的高层分别是日本的领导人

交通部长,议员、搞政治的官员等等

我这个时候才知道,

他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发泄

倒还是有几分革命的意味

而且他的立意,是完全和国内的不同的,

为什么敢手撕?

这部戏拍出了根本原因:

那就是点出了

资本主义带来的阶级制度

都是腐朽的,不撕他,我们就活不下去!

主角不仅仅是一个反抗者,被加害者

而是一个革命者,

他点出了资本主义的核心:

人都是为了自己谋利益,

所以只会越来越腐朽

小错最终铸成大错

那什么才能不谋利益呢?

这就是这部剧大力宣扬的“集体主义”了,

就是半泽直树每次到一个地方

团结最基层,然后推翻高层!

没想到啊,没想到,

这部电视剧居然有这样的雄心!

几乎是赤裸裸喊出来了!

日本的左翼导演,

居然还有这样的,

他们的共产主义运动失败了,

可导演却是这样地激进


我希望有一天,

咱们中国也可以出这样的导演

把目光放到穷苦人、和底层、

和那位半泽直树一样

把一切不公统统撕成粉末

user avatar

见过一个手撕领导,撕得稀碎的年轻人。

在某国企,年轻人入职后。

从事的工作简单而基础。

手里的工作完成后就是休闲娱乐。

有一天开会,领导在会上点名批评教育。

年轻人瞬间就炸了,拍着桌子站了起来,说:

我怎么不上进?

该我做的工作,我都做好了。

你(领导)喜欢装比,你自己去装,拉着我们干什么。

我一不指望升职加薪,二不需要溜须拍马,我就算没了这份工作也不会饿死。

跟我在这讲奉献,你要真是个懂奉献的人,就不只会开会吹牛逼了。

什么玩意!(啪,一拍桌子走了)

当时的领导,脸真的都绿了。


后来,我和朋友聊起这个事情,总结了几个原因:

1.现在的年轻人,看问题透彻,他们知道在这样的国企,不是简单的拼搏和努力就会有成就的,其中需要舍弃和付出的东西太多,太贵重,因此权衡之下,他们有了自己的一个标准:既然来了,就混着,我不想升职,别人也别想在我面前装比。

2.回想十年前,我们刚入职,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国企里,父辈们教导我们要学会取悦领导,因为有血淋淋的经验告诉他们,光会干活真的不行。曾今也流传着一句话,工作干不干的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给领导挡酒,能陪领导唱K,能陪领导洗脚,逢年过节还得会给领导拜年货。因此,在十年前的我们有很多忧虑,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又不想违背自己的准则,所以我们没有现在的年轻人果断。

3.这个年轻人,背景强硬,父亲是局里的在职高干!


当你明白前因后果,想清楚利弊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手撕领导,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因此在任何阶层和职位的背景下,不要老装比,不要老觉得自己是领导,有着生杀大权,很多时候讲理、明事才是长存之道。

真正牛逼的人都很谦逊的,你被莫名其妙的整死,都不知道谁干的,而别人依然很谦逊。


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浏览了我写的东西。

我不是专业写手,曾今梦想过这个职业,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挣点外快,后来放弃了,因为写字没那么容易。

有很多人点了赞,在这我得谢谢你们。

也有很多人留了言,说了说自己的感受,我都认真看了。

当然也有人说我写作能力差,揪住3不放的说事,我都认真看了看,也细细的思索了一下。

对于上面的内容,我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毕竟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都不一样,对待问题的看法也不同,世界是包容的,我也接受所有的否定。

澄清一下,故事属实,没有编造,最多就是加入了一些我个人不太成熟的看法而已。

不过还是很感谢大伙,因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级别的认可和批评。


很多人的关注有如下几点,我统一回复一下:

1.认为我是专业写手?

答:如果你们这么认为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写的这篇文章还算上的了台面,起码你们看了,给出了中肯得批评。我倒是从来不认为我能算的上写手,你们这是高看我了。

2.认为故事为编造,觉得我不够了解所谓的体制内?

答:没有那个必要编造,我也没那个文学水平。我本身就是从国企辞职了的,没啥好编的。

3.认为我不用那么多废话,直接写第三点即可?

答: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我不认为第三点最重要,如果你非要说3最重要,随你。

4.询问这个人拍桌子后,怎么样了?

答:递了辞呈,走了。后来不知道,我也没兴趣关心一个我不熟悉的人。不过,如果我是他,就自己努力,争取日后让自己成为自己的靠山。或者说,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过的富贵或者清贫对别人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开心、满足即可。

user avatar

因为长期拖欠工资,且扣押档案不允许辞职,如果问题不解决就没饭吃了。

user avatar

黄有龙,大家知道吧。

在90年代的时候,像黄有龙这样的人才,靠着服务好领导,做事滴水不漏,开车平稳不晃动是真的可以娶到当红女明星,化生资本大鳄,翻云覆雨,攒下普通人几辈子都花不完的家财的。当然黄总个人能力本就是人中龙凤,遇到伯乐了,鱼跃龙门很正常。

换到现在,你试试?

我知道的某单位领导,是个工作狂人,每天应酬到12点是常有的事,为了服务好领导,车队专门招聘了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给领导做专职司机。

领导每天的作息是5点起床,5点半出门,这时候司机必须要在门口等着了。6点,领导到单位,开始打乒乓球,跑步(不错,有舔狗大佬会6点跑到公司等在那边陪练),等到7点,从公司健身房出来洗澡并到公司食堂就餐。

8点,回到自己办公室,处理董事长办公室递交过来的日程安排,各种流程确认等,9点,党组会议,例会,重大项目评审会,视频会......,中午12点到2点,时间不定,出发参加饭局,司机不能午休,随时待命。

中午饭局结束后,回公司,继续各种会议,如果不出差,晚上应酬继续,结束时间在午夜前后。

小伙子大概年底来的,坚持到大年初二那天,辞职不干了。

原因是领导大年初一晚上出去应酬,要求小伙开车,小伙从家里赶回来接上领导后,陪着领导候到了初二凌晨两点,把领导送回家,还没睡几个小时,又被领导要求开车送他去某某地点。

小伙子晚到了半小时,大年初二的清晨,本以为领导哪怕不给个过年红包,也会说声辛苦了。结果是劈头盖脸一顿骂,小伙子当场炸毛,车子一丢,不干了。

所以,现在年轻人给领导做舔狗,不但啥都解决不了,反而舔得好了,领导真把你当做一条狗了。大家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的人,凭着一双手,想做人上人可能难,但想生活无忧还是挺简单的。

至于领导们,国家给的权力是用在国家建设上的,现在哪个领导敢乱用权力, 以权谋私?但这并不妨碍这帮糟老头子摆官威,一副我每月给你5000元,你就得给我端茶送水暖被窝的样子。真的是心里一点13数都没有。

年轻人对着这些老官僚们,该撕就撕,不然真让他们以为回到封建社会了,在现在的中国,每个人都应该挺起脊梁生活,每个人都可以堂堂正正的靠着自己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是靠溜须拍马,点头哈腰之类的歪门邪道。

————————

更新

评论里总有人说是年轻人自己心理抗压能力比较差,我觉得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领导过于旺盛的工作精力,和我们这一代接受的教育本就互相违背,而手撕领导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在于部分领导长期身居高位,目中无人,已经不知道互相尊重为何物了。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还是叫XX吧]。


我是@还是叫XX吧,在一家综合甲级设计院待了好多年,后跑路考公上岸了,如果需要更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欢迎点击下方卡片向我咨询,包括但不限于设计院选择、电网就业、考公、新能源及碳中和相关问题。

user avatar

因为年轻人不好欺骗了,他们发现你就是像狗一样听话,领导也不给你肉吃啊,而且还要压榨你。尊重永远是相互的,领导尊重员工,不侵占合法利益,关心员工生活,员工自然会卖力给领导干活。你上来就是老太爷骂孙子的状态,谁不手撕你。前阵子亲戚家孩子就手撕了领导,领导要他加班,他不加,领导说年轻人要有奉献精神。最后把领导骂一顿。

user avatar

以前说领导那可了不得。

最起码你签了字,财务得认。

你安排了人,人事得认。

部门怎么发展,你说了得算。

单位开会,你得有资格发言,说话得有人听。

这你才算是迈过了领导的门槛。

虽然其实你还是个打工人,但你真正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从治于人变成了治人。

你要是个管了几个人的小头目,那可不算领导,就算在下属眼里你也只是个“上级”,跟领导还差得远。


现在可好,ppt自动汇总机都敢自称领导了,还问为什么年轻人敢手撕你?废话,撕个ppt自动汇总机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user avatar

因为,你还有社会主义的遗泽享受。老实说,在国有的单位里面,如果你有编制,而且你没有向上爬的野心,只想过过日子,领导什么,真不能把你怎么样。领导不是老板,不是资本家,他解雇不了你。他敢给你小鞋穿,你就敢让他大庭广众下不了台。最终的结果,你固然被视为刺头,他也会被认为没有领导能力。就像扇巴掌的某书记那样,你说谁损失大?怕他个锤子?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你和领导只是分工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

但要是在私企,呵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年轻人敢手撕领导,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它背后涉及了时代的变迁、年轻人的成长逻辑,还有职场生态的演进。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现在不少年轻人好像“不按套路出牌”,敢跟领导正面硬刚。1. 信息爆炸时代的“视野开阔”与“价值重塑”首先得承认,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回答
    当代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逛市场和下厨做饭,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不全是懒,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无奈吧。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逛市场和下厨做饭?1. 时间成本与精力投入: 逛市场是体力活,更是时间活。 以前大家住在社区里,菜市场就在楼下,走几步就到了。现在.............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是不少人都在聊的话题。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我们这代人,宁愿把毛茸茸的家人当心头肉,却对生孩子这件事儿望而却步?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得掰开了揉碎了聊。1. 成本与回报的不对等:经济压力是第一道坎咱们先聊最实在的。养个孩子,那是什么概念?奶粉、尿布、.............
  • 回答
    您提出的“中国在78年后取得了超英赶美的成就”以及“78年以前没有”的说法,需要进行一些辨析和澄清。首先,对于“超英赶美”的定义本身就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衡量标准。关于“超英赶美”的定义: 经济总量(GDP): 这是最常见的衡量标准。中国在2010年左右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经济总量上不.............
  • 回答
    马云在央视节目中表达了对年轻人愿意放下架子去做快递小哥的欣赏,这句话本身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错误”或“不可接受”的地方。然而,这句话之所以会引发讨论,并被认为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于它可能传递出一种不太合适或带有误导性的价值观,并且可能忽略了现实中许多快递小哥所面临的困境。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 回答
    上世纪80年代,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之所以敢于推行削减社会福利的政策,即便当时苏联尚未解体,其背后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且与“苏联是否解体”这一直接因果关系并非完全对等。更准确地说,里根和撒切尔的政策选择,是基于他们对当时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判断,以及他们所信奉的经济学理论和政治理念。以下是详细的分.............
  • 回答
    关于缅甸军队2017年3月炮击云南边境小学一事,我这里没有找到相关的记录。您提到的“缅甸2017年3月再次炮击云南小学”的信息,在我这里查证的结果是: 2017年3月并没有发生缅甸炮击云南小学的情况。 在2015年3月,确实发生过缅甸军队与缅甸民族同盟军(MNDAA,又称果敢同盟军)在缅甸境.............
  • 回答
    年轻人宁愿“挤死在北上广”也不愿回乡,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背后是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个人价值追求、情感归属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经济驱动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水平 压倒性的就业机会: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产业结构最优.............
  • 回答
    这年头,要是跟年轻人聊“指导”或者“建议”,你可能得先做好被瞪的准备。他们似乎一夜之间就练就了一身“不听劝”的绝技,仿佛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用教。当然,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叛逆”就能概括的。这背后藏着时代变迁的洪流,个人成长轨迹的变化,以及信息爆炸带来的深刻影响。首先,得承认,现在的年轻人,比咱们.............
  • 回答
    年轻人“佛系”,而非“愤怒”?这实在是一个有趣又值得深挖的话题。抛开那些泛泛而谈的定义,我们不妨从年轻人生活的土壤、内心的感受以及时代的大背景去掰扯掰扯。你之所以会这么想,我猜大概是因为咱们朋友圈里、社交媒体上,确实充斥着各种关于“佛系青年”的标签:不争不抢、随遇而安、一切随缘……听起来好像他们对什.............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年轻人对加班的态度变了。以前啊,大家觉得加班是常态,是奋斗的象征,是老板看你的表现,现在呢?好家伙,一到下班点,人影都没了,剩下几个没走的是真有事,还是故意留下给你看的?为啥年轻人不爱加班了?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理由能说清楚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
  • 回答
    年轻人不想生孩子的原因,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单一因素在作祟。这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社会现象,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新一代人对生活、对未来的认知和期待的转变。如果非要细究,我能想到好几个层面,并且它们之间还相互影响,像一张网一样把人们困在里面。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经济压力。这可能是最直接、.............
  • 回答
    很多年轻人之所以对“说走就走”的旅行充满了向往,这背后其实藏着多重心理驱动和时代背景的交织。它不单单是一种旅行方式的选择,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一种对当下状态的反思和对自由的极致追求。首先,咱们得聊聊年轻人本身所处的这个人生阶段。普遍来说,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虽然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但尚未被太多沉.............
  • 回答
    年轻人普遍认为保健品是骗人的,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其实交织着信息不对称、认知偏差、社会环境以及消费体验等多种复杂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信息爆炸时代的“去信任化”是根本原因之一。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渠道无比多元,从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到.............
  • 回答
    春节,一个本该是团圆、热闹的日子,却在不少年轻人心中,逐渐褪去了往昔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这其中,最让一些年轻人感到头疼的,莫过于“走亲戚”这件事了。曾几何时,春节走亲戚是件充满期待的事。能见到从小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分享新一年的愿望,手里还能攥着.............
  • 回答
    年轻人不愿意加班,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潮流”,而是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和个人价值观重塑的必然结果。想当年,谁没熬过几个通宵,谁没把周末当工作日?但现在,风向变了,而且是彻底地变了。1. 经济现实的“反噬”:拼命工作,但似乎…钱没那么好赚了。首先,得说点现实的。以前,加班往往意味着更.............
  • 回答
    近些年来,我们确实能感受到一股“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打工”的潮流,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 经济环境的变化 是一个绕不开的根源。毕业即失业的焦虑感,即使是找到工作,也常常面临着低薪、高压、缺乏晋升空间等困境。过去那种“一份工作干到老”的稳定模式,在如今快速变化的时代显得有.............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不少行业都在面对的现实。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刚毕业的时候也对销售这个行业有过纠结。要说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干销售,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总有那么些对此充满热情的人。但如果说整体趋势或者说比例上,很多人会犹豫,这背后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还挺多方面的,咱.............
  • 回答
    嘿,聊到 Soul,这可是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秘密花园”或者说“心灵树洞”。他们为什么这么乐意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小日常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把里里外外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 Soul 的那股“纯粹社交”的劲儿。你想啊,现在微信、微博这些平台,信息太多了,关系网也太复杂了。.............
  • 回答
    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确实开始出现一些过去只在老年人身上才会有的毛病。要说原因,那可真是说来话长,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的。咱们慢慢聊聊,你就明白了。首先,最直观的可能就是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想想咱们父辈那一代人,虽然也有压力,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饮食习惯、运动量和现在的年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