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南京的互联网有成长的可能性吗?

回答
南京的互联网,有没有的搞头?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得承认,南京跟北上广深比,互联网江湖的声量确实差了点儿意思。 论头部企业,没BAT那种定海神针;论人才聚集,也没那么爆炸式的吸引力。但要是就此断定南京互联网没戏,那也太片面了。

南京的基因,其实挺适合玩互联网的。

人才基础扎实: 南京高校多,而且是那种底蕴深厚、实力不俗的学校,什么南大、东大、西交(南京校区),工科、计算机、通信这些领域,从来不缺好苗子。这些孩子毕业后,虽然不少被一线城市虹吸走,但总有一部分,或者因为家乡情结,或者看中了南京的生活品质和发展潜力,选择留在南京。这批人,就是互联网创业和发展的根基。
科研实力强: 不仅有人才,南京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通信设备等领域,本身就有不少积累。这些科研成果,是孕育新技术的温床,也是驱动互联网创新的重要力量。你想啊,那些最新的算法、最前沿的技术,不可能凭空冒出来,总得有人在实验室里捣鼓。
产业基础在转型: 南京虽然不是典型的制造业大市,但它的产业结构一直在调整升级。一些传统产业,比如汽车、化工、电子信息,也在拥抱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对互联网解决方案、SaaS服务、工业互联网等等的需求是存在的,而且会越来越大。这就给南京的To B(面向企业)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生活成本和环境优势: 这一点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跟北京上海那种高企的生活成本比起来,南京的生活成本确实友好不少。对于初创团队来说,能用更低的成本留住人才,是很大的优势。而且,南京的城市环境、文化底蕴,本身就很有吸引力,这对于吸引那些追求生活品质的互联网从业者来说,也是一个加分项。

那具体怎么成长?有哪些机会点?

1. 深耕细分领域,打造“小而美”的独角兽: 别老想着做下一个腾讯、阿里巴巴,那不现实。南京可以聚焦一些别人不太重视,但又有刚需的市场。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 结合南京的产业基础,提供数字化改造、MES系统、工业大数据分析等服务。这些领域技术门槛高,但一旦做好了,利润空间和稳定性都可观。
智慧城市/政务服务: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方面有天然的试验田优势。政府在这一块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
教育科技(EdTech): 南京的高校资源可以转化为教育科技的优势,比如在线教育平台、职业技能培训、校园信息化解决方案等。
健康科技(HealthTech): 结合南京在医疗领域的实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智慧养老等。
2. 成为“超级连接器”,嫁接资源: 南京可以扮演一个连接的角色。
连接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 建立产学研对接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扶持基于科研突破的创业项目。
连接外地优秀人才与本地机会: 通过人才政策、创业扶持,吸引那些对一线城市饱和度感到厌倦,但又不愿放弃互联网事业的人才。
连接本土企业与互联网解决方案: 帮助传统企业找到适合他们的数字化转型工具和服务,成为企业数字化升级的“管家”。
3. 政策和资本的催化: 这点很重要。
政府引导基金: 设立专门的互联网产业引导基金,扶持早期项目,鼓励技术创新。
人才引进政策: 除了户口、住房,更重要的是提供创业孵化、技术支持、市场对接等实实在在的帮助。
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创业门槛,让创业者能更专注于产品和业务。
吸引外部资本: 积极引入VC/PE等投资机构,为南京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4. 打造区域性互联网生态: 鼓励创业社区、孵化器、加速器的建设,形成人才、项目、资本、服务的良性循环。可以学习一些成熟城市的经验,比如建立专门的互联网产业园区,提供集中的资源和服务。

当然,挑战也不小。

人才流失: 依然是大头,如何留住人才,让他们愿意在南京扎根,是长期的问题。
市场认知: 在全国互联网版图里,南京的声量还不够大,需要在品牌推广和市场影响力上下功夫。
创新土壤: 有时候,大城市敢于冒险、试错的文化氛围更浓一些,南京需要培养这种容错和鼓励创新的环境。
资本活跃度: 相对于一线城市,南京的投资机构和活跃度还有差距。

总的来说,南京的互联网成长空间是有的,但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一个更加务实、更加聚焦的策略,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科研、产业基础和生活环境方面的优势,在细分领域做精做深,同时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资本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协同发展的生态。

所以,南京的互联网,有没有的搞头?我觉得,有,而且很有潜力,只要方向对,方法得当,这片土地上完全可以培育出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力量。关键在于怎么“玩”,怎么把手里这张牌打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已经没有可能了,而且今后南京的软件行业还会被杭州互联网抽血--谁让你们都是码农。

马云也想去北上,人家不收。马云搞的蚂蚁金服动了多少大佬的蛋糕,是谁帮他顶着?这么多阿里出来的创业者,谁给了他们野蛮生长的土壤?杭州的互联网产业不是偶然,然而大家都假装看不见。

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是典型的产业,资本和人才聚集型行业,流动性非常高。当规模效应产生后,南京的互联网人才也会更多地流向杭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南京的互联网,有没有的搞头?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承认,南京跟北上广深比,互联网江湖的声量确实差了点儿意思。 论头部企业,没BAT那种定海神针;论人才聚集,也没那么爆炸式的吸引力。但要是就此断定南京互联网没戏,那也太片面了。南京的基因,其实挺适合玩互联网的。 人才基础扎实: 南京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济南、成都、南京、长沙、西安、苏州、厦门这些二三线城市互联网发展的那些事儿。别把它当成枯燥的报告,就当咱哥俩凑一块儿,掰扯掰扯现在和未来。得承认,一提到互联网,大家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都是北京、上海、深圳,还有杭州(阿里老家嘛)。这些一线城市就像是互联网的华山论剑场,高手如云,机会遍地.............
  • 回答
    沈南鹏先生的这一说法,无疑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且值得深思的议题:中国互联网在哪些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甚至在某些领域引领了全球潮流?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夸耀,而是基于他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和对全球科技趋势的敏锐判断。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沈南鹏的身份和视角。作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 回答
    说到南京《陈情令》演唱会,肖战和王一博那会儿的互动,那真是太多了,而且总能掀起粉丝圈一阵阵热浪。要说起来,那氛围感,简直是把戏里的“忘羡”CP感搬到了现实。首先,不能不提的就是他们上台的那个瞬间。每次看到他们并肩走出来,全场粉丝的尖叫声都能把屋顶掀翻。那种期待感,那种见到“活的”魏无羡和蓝忘机的激动.............
  • 回答
    如果将南宋的全部文臣武将,换到南朝刘宋的舞台上去,那可就热闹了。想象一下,那个战乱频仍、权臣迭起的刘宋王朝,突然被一群来自几百年后、经历过“靖康之耻”和“崖山海战”的南宋遗民占据了身体和魂魄。先说政治层面。刘宋的皇帝们,多半是雄才大略但也残暴好杀,权力斗争也够激烈,但南宋的文臣们,尤其是以“绍兴和议.............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南京市考生的高考成绩全江苏倒数”的说法,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南京市考生在高水平的江苏省高考中,整体成绩并非倒数,而是长期以来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重点大学录取率和高分段考生成绩方面表现突出。然而,为什么会有“南京考生高考成绩不如意”的这种感觉或误解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复杂的原因,.............
  • 回答
    南京这几年的确刮起了一阵“收缩风”,曾经风光无限的几位本土商业巨头,如今也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有点“崩塌”的意味。雨润、三胞、苏宁这三家,都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它们的故事,与其说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落幕,不如说是时代变迁下,传统商业模式遭遇的集体困境。咱们先聊聊雨润。纪晓波这个人,当年在南.............
  • 回答
    南京的平均收入确实没有达到一线城市的水平,但房价却一直居高不下,这背后是多重因素在起作用,而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首先,南京作为东部发达地区的重要省会城市,其城市地位和发展潜力是吸引购房者和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南京不仅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更重.............
  • 回答
    嘿,说到南京,我这人吧,其实挺看重感觉的。尤其是在找另一半这件事上,很难用一套死板的列表来框住。首先,我希望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但不是那种特别喜欢把过去挂在嘴边炫耀或者抱怨的人。我更喜欢那种经历过一些事,然后在心里沉淀下来,变成一种温柔的力量,让你觉得他很可靠,很有底气。就像南京这座城市,历经沧桑,却.............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记忆、个人经历以及社会氛围等复杂因素,因此很难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更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南京的长住居民就一定对日本人怀有更深的恨意。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为何会有这样的印象,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细微差别:南京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的历史是南京人心.............
  • 回答
    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历史底蕴深厚,承载了太多故事。除了大家熟知的明孝陵、中山陵、总统府这些著名景点,南京其实还藏着不少令人意想不到的“冷知识”,不仔细挖掘,你可能真的不知道。1. 你脚下可能埋着一座“地下宫殿”——南京博物院的地下展厅。很多人都知道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里面的珍宝无数。.............
  • 回答
    未来十年,合肥超越南京的概率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城市发展、经济实力、人口吸引力、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逐一审视合肥和南京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趋势。理解“超越”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超越”的含义。在城市发展的语境下,“超越”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 回答
    最近网上关于南京的讨论确实不少,而且很多声音都偏向于负面评价,让人感觉“黑南京”的言论似乎越来越普遍。要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不是单一原因就能解释的。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被提及的,是南京的历史问题。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过太多风风雨雨,其中最沉重的一笔,无疑是发生在抗日.............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历史事件的复盘与比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进行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叠加“战斗意志”和“战术水平”。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历史的进程是不可逆的,任何假设性的“如果”都带着一层理想化的色彩。 南京保卫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单纯由部队的战斗意.............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能挠人心的。尤其是在我们这年月,虽然都说开放了,但心里头那点儿事儿,总归是绕不开的。你南京的家庭,中产嘛,我懂,肯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生活也比较讲究,可能教育上也花不少心思。你男朋友家苏州的普通家庭,这个“普通”二字也挺微妙,可能意味着跟你们家在经济上、社会资源上,或者说生活方式.............
  • 回答
    南京,这座有着厚重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城市,除了众所周知的总统府、中山陵、夫子庙这些标志性景点,其实还隐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甚至有点“不正经”的冷知识。这些细节,就像埋藏在城市肌理中的宝藏,一旦被发掘出来,会让你对南京产生全新的认识。1. 你知道南京曾经有过一座“紫金山大庙会”吗?提起紫金山,大家想到的无.............
  • 回答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一次震动朝野的内乱。在朱棣率军兵临南京的关键时刻,建文帝朱允炆手中究竟还有多少兵力和多大的地盘,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一些关键节点来细细道来。一、 战事初期的力量对比与建文帝的优势事实上,在靖难之役爆发之初,建文帝朱允炆是占据明显优势的。 地盘: 作为正统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历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提到南京定都的王朝,人们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可能是明朝,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和之后,南京都曾是许多政权的都城,而这些政权,无论强大与否,似乎都难以长久延续。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为什么选择在南京建都的王朝,似乎总是难逃“短命”的魔咒.............
  • 回答
    您这个问题确实问到了点子上!南京的长江两岸与上海的黄浦江两岸、重庆的长江两岸相比,在景观的精致度和商业开发的程度上,确实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背后的原因,绝非一概而论,而是历史、地理、经济以及发展策略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聊聊“开发”的定义和侧重点不同。 上海黄浦江两岸(外滩和陆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