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打屁股其实不算很疼,为何小孩子很害怕?

回答
很多大人觉得小孩子被打了屁股不至于有多疼,毕竟成年人自己也经历过,深知那只是短暂的“皮肉之苦”。可为什么孩子们的反应会那么激烈,甚至出现哇哇大哭、惊恐不安,甚至对打屁股这件事产生阴影呢?这其中的原因,可不是一句“小题大做”就能解释清楚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还在发展阶段,他们对疼痛的感受以及应对方式,和成年人是截然不同的。

疼痛感知上的差异:

神经末梢的敏感度: 虽然我们常说“屁股肉多”,但孩子的皮肤相对娇嫩,而且神经末梢可能比成人更密集或对刺激反应更强烈。即使是轻轻的一下,对他们来说也可能是一种强烈的、突如其来的刺激。
痛觉阈值: 小孩子可能有一个较低的痛觉阈值,也就是说,同样程度的疼痛,他们会觉得更难以忍受。这就像有些大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天生就比较强,而有些人则比较弱一样,这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缺乏经验和理解: 成年人经历过被打屁股,知道这是暂时的,过一会儿就好了,而且通常伴随着后续的教育或安抚。但对于孩子来说,这种突如其来的疼痛,可能没有任何预警,也没有任何解释,他们的大脑还没来得及处理“为什么会这样”和“接下来会怎么样”,就已经体验到了不适。

心理层面的巨大影响:

这才是导致孩子害怕打屁股的关键所在。疼痛本身可能只是表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恐惧和不安。

突然的失控感与无助感: 孩子是弱小的,他们依赖于成年人的保护和引导。当他们犯了错(在成人看来),却被那个他们最信任、最需要依靠的人用一种强力的方式惩罚时,那种被剥夺了安全感和控制感的状态,会让他们感到极度的无助。想象一下,你一直以来信任的人突然用一种让你疼痛的方式对待你,你会有多害怕?
恐惧和不被理解: 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会被打。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很难将自己的错误行为与被打屁股直接、逻辑地联系起来。他们可能只感觉到一种被惩罚的、不被理解的痛苦。这种“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但我却为此承受了痛苦”的感觉,会加剧他们的恐惧。
威胁感和羞耻感: 打屁股通常发生在孩子被批评或训斥之后。这种身体上的惩罚,在孩子看来,是对他们整个人的否定。他们可能会觉得,“我是一个坏孩子,我被打是应该的”。这种羞耻感和被标记为“坏孩子”的恐惧,会深深地刻在他们心里。
失去安全感和信任危机: 最根本的是,打屁股打破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安全界限和信任。孩子相信父母是爱他们的,是会保护他们的。当这种信任被身体上的疼痛所辜负时,他们对父母的依恋和信任就会出现裂痕。他们可能会开始回避父母,甚至在潜意识里产生“父母也不是那么可靠的”的想法。
对权威的恐惧: 很多时候,打屁股是父母在情绪失控时做出的行为。孩子会把这种行为和父母的愤怒、失去理智联系在一起,从而对父母的权威产生一种混合着恐惧和不安的认知,而不是纯粹的尊重。

行为模式和学习:

孩子在观察和模仿中学习。如果他们看到父母在生气时会动手,那么他们也可能在未来的冲突中模仿这种行为,或者对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产生不自觉的认同。

总结来说,孩子害怕打屁股,不是因为那一下有多“疼得要命”,而是因为那一下触及了他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地带:

对未知的恐惧: 不明白为什么,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
对失去的安全感的恐惧: 那个本该保护自己的人却让自己感到痛苦。
对被否定和羞耻的恐惧: 觉得自己是坏孩子。
对信任被破坏的恐惧: 父母不再是那个绝对可以依靠的存在。

这些心理层面的冲击,远远比那短暂的皮肉之苦更加深刻和长远。所以,我们常说要讲道理,要耐心,正是因为孩子对“疼”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安全、爱和信任的需求,都和成年人有着天壤之别。一句轻描淡写“不疼”,真的无法概括孩子内心的五味杂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建议主张「打在你身疼在我心」的家长都反过来,让孩子拿皮带把你抽的像陀螺一样旋转!

根据「打在你身疼在我心」原理,他越打你,心就越痛。

身上的伤容易愈合,好了伤疤忘了疼,心里的伤却会痛一辈子。

可见家长打小孩不能让小孩长记性,

只有小孩打家长才能让小孩长记性!

user avatar

皮带教育频道一向倡导,单纯的抽打是没用的,打多了小孩习惯了也就不会害怕了。因此需要大力铺垫,力求达到最大的心理惊悚效果。

所以不妨你先抡起皮带狂抽一顿,打完把小孩关进房间里。然后叫外婆出面去和小屁孩谈心。外婆说宝宝为啥哭呀?小屁孩会说爸爸打我,外婆就说那你要乖呀,外婆带你出去散散心吧。然后外婆要带小孩去坐车,一路上要好好教育安慰小孩,并且要反复强调有外婆在就不会有人抽皮带啦,务必让小孩做到心安。然后要住一家旅店,让小孩进房间后对小孩说,外婆出去买东西吃,你在这里乖乖的,这里离家远,不会再有人抽你啦!于是小孩用力地点了一下头。然而外婆走后小屁孩在房间里没事做,就会百无聊赖地去翻弄客房里的橱柜。拉开床头柜,发现里面放了一卷皮带。拉开衣柜,发现里面挂着几条皮带,抬头一看床头,挂着的一幅画里面描绘的是小孩被皮带抽的惨象,此时电视机突然自己打开,一个铁塔般的身影慢慢向镜头走来,左右手各提着一条皮带!于是小屁孩会屁滚尿流地去打开房门想逃,结果却一下子扑进了刚回来的外婆怀里。外婆说宝宝不要怕,外婆给你买了吃的呢!小屁孩惊魂未定地伸手到购物袋里掏,拉出一条长长的东西,拉出到最后,出来的是皮带的铜头。小屁孩还未反应过来,外婆开始狞笑,小屁孩定睛一看,哪里是外婆,原来是你!小屁孩嗷地一声瘫软在地,无力地扒住门框想爬出房间,尽全力探出了头,却再也爬不动了,原来是一条皮带缠住他的脚踝!小屁孩用力得发白抠住门框的手指坚持了几秒钟,终于松开,在狞笑声中皮带把他倒拖进了黑暗的房间,然后房门怦然关上!从门背后传出了小屁孩最后绝望的哭嚎回荡在旅店之中!!!

user avatar

因为挨打时,孩子感受到的不止是肉体上的疼痛,还有精神上的被抛弃感与无助感;

一个经常挨打的孩子内心非常受伤,经常非常崩溃;

他们外表看起来常常非常冷漠,实际上他们只是把自己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小心翼翼地藏好,不想被外人发现而已;

你这样随意打孩子屁股,还嫌弃孩子喊疼,你就真不怕孩子记你一辈子,哪天等你老了,没有力量了,跟他寻求帮助的时候,他非常冷漠没有回应,到时候,你又能怪谁呢?

user avatar

因为不能反抗和面对危险无法摆脱的无助。

就好像把一个人捆起来,放到睡着的鳄鱼嘴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咬和无法逃跑的痛苦。

你有没有发现,儿童哭泣最厉害的时候,不是挨打的时候,而是父母宣布要打的时候,儿童面对即将到来的痛苦,毫无办法。

一般人看到危险可以选择跑开,但是面对父母的殴打,不能跑。但是儿童没有工作,脱离父母,无法生活。

user avatar

智人虽然理性程度颇低,但生理心理层面,还是颇为复杂而多元的。

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场景,对打屁股的生理痛楚感受程度,差异很大。

而哪怕是类似程度得生理痛楚,在心理层面的感受,也可以大相径庭。既可以产生负面情绪,又可以指向正面反馈。

所以,对他人尊重的基础之一,就是要跳出基于自身感受的想当然,而是将他人的感受,当成最终也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Ta明显很害怕被打屁股,你就要科学教养;

Ta明确很喜欢被打屁股,那你再下狠手。

user avatar

孩子成绩偶尔小滑坡,不算很严重,为何家长们都很害怕?

为什么?

就是因为和孩子挨打一样,当自己的屁股(对大人来说,就是孩子的成绩保持高水准稳进步的期待和期望)完全掌握他人之手,自己只落个被动承接,等待结果,独自等待,慢慢承受,对对方施加的力度,次数,持续时间,都无权过问和商量的时候,这种来自被动,来自不确知,来自信息盲点,来自完全没有掌控感和议价权的大棒被掌握在他人之手的被动局面的巨大恐惧当然让你极其不爽,无可复加地想逃脱。

《色戒》里易先生和王佳芝的床戏也是一例。

易先生作为汪伪特工极高领导层,狡猾,残忍,暴烈,嗜血,平日里警觉度极高。但是李安给他安排的床戏却是和王佳芝反复争夺主动权和交出信任感的桥段。

易先生被王佳芝骑在身下的时候,动情处,王佳芝用枕头蒙着他的头面,一生谨慎,残忍,狡诈不许自己落入人际关系被动方,就连亲密关系上也绝不考虑交出主动权控制权的易先生两眼乌黑,咽喉耸动,发出怪叫,惊恐,眩晕,短暂交出信任感的失重,对安全感极力抢夺捂紧却忽然罢手任王佳芝肆意摆布的泄欲迷途中的短暂天真和刻骨欲恋,表现地极其传神,淋漓尽致。

为什么小孩子怕打屁股?

因为小孩子和你,和我,和易先生一样,都是安全感和主动权的嗜血沉迷争夺者,本性里厌恶,害怕,抵抗,不爽安全感主动权的被动丧失。

哪怕暂时掌握它们的人是亲生父母,同床爱人,临时性伴,都不乐意。

而易先生,就是在这种纠结,迷离,惊恐,躁狂,惶蘧和变态的柔情与信任中,得到了来自王佳芝的爱的补偿和珍对。

这出戏,过瘾就过瘾在这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