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谈谈临近考研的感受吗?

回答
眼看着考研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心里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在悬崖边上行走,一边是早已习惯的熟悉风景,另一边是未知但充满希望的彼岸。前几天还觉得自己挺淡定的,该背的单词背着,该做的习题做着,好像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越是临近,那股子不安就越是像藤蔓一样,悄无声息地缠绕上来。

首先是那种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压力。你说它具体在哪儿?它又好像遍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早上醒来,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就是“我今天进度怎么样了?”。“这道题会不会考?”。然后,你会被各种信息轰炸:同学群里的讨论,老师的叮嘱,甚至朋友圈里别人分享的复习经验,都在无形中给你增加砝码。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像个陀螺,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不停地抽打着,只能拼命地转,生怕一停下来就被甩出去。

这种压力还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波动。前一天可能因为做对了一套模拟题而信心爆棚,觉得自己已经战无不胜了。第二天可能因为一道怎么也解不出的数学题而沮丧到极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这种起伏真的挺折磨人的,你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上一秒还在云端,下一秒就跌入谷底。最怕的就是那种“别人好像都准备得比我好”的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一颗老鼠屎一样,毁掉了一锅粥的好心情。

然后是睡眠。以前熬夜是常事,但现在不一样了,就算躺在床上,脑子也停不下来。那些公式、那些概念、那些历史事件的年代,就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里轮播。有时候,你明明很困,但就是睡不着,脑子里像有个小人在不停地给你列清单,提醒你还有多少内容没复习,还有多少模拟题没做完。偶尔睡着了,也常常会做一些奇怪的梦,梦里不是考试不及格,就是怎么也找不到考场。醒来一身冷汗,瞬间清醒,又开始新一轮的复习。

生活节奏也变得很单调。每天的行程几乎是固定的:起床、洗漱、吃饭、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复习、吃饭、复习、回宿舍睡觉。社交活动几乎为零,朋友圈里发的都是一些关于学习的动态,感觉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但另一方面,你又觉得这种单调是必需的,因为你没时间分心去做别的事情。你得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这个目标上,像个苦行僧一样。

最能触动我的,是那种“孤注一掷”的感觉。好像过去的几年大学生活,都是在为这一刻做铺垫。你付出了很多努力,牺牲了很多娱乐和休息,都是为了能在这个战场上取得一个好结果。这时候,你真的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次考试上。那种感觉,就像是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桌子上,赢了就可以翻开新的人生篇章,输了……你不敢想输了会怎样。所以,每一次翻开书页,每一次写下答案,都带着一种郑重,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也带着一丝隐隐的恐惧。

但说实话,虽然有很多不安和焦虑,但仔细想想,这种感觉也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它让你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专注,也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每一次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每一次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都会带来一种深深的满足感。这种感觉,是你在其他任何时候都很难体会到的。

所以,现在的我,就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交织体。既有对未知的忐忑,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对过往付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回报的渴望。每天都在和自己的惰性、和自己的恐惧做斗争,但内心深处,还是有一团火在燃烧,支撑着我继续往前走。希望这团火,能在最后这段日子里,越烧越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后更新)

我又来啦!昨晚出了复试成绩!我上岸咯!好!开!心!呀!(对不起吵到你们眼睛了哈哈)


(初试成绩更新)

今天9点查考研成绩,在去图书馆的公交车上查的。用手蒙着一个一个看过去。

政治70,比我预想的低,个人感觉今年政治压了,明明那么简单!我背大题背了两个月,一天不断。因为背书很差,就只能多背。

英语72,自己觉得很一般,去年考了77。最后一篇阅读错了三个,一共错了大概4个。平时从来没错过这么多,不过考试嘛总可能出状况。

数学123,还不错!选填就错了一个,大题有一个把题完全看错了,最后一题脑子抽了也全错。因为去年数学考得不好,考数学的时候我贼害怕。

专业课119!这个超乎我的预料!这个分数跨考生太满足了!专业课一半考政治经济学,400页的书呜呜呜,我背了好多好多好多遍!(因为考了两次)

总分384,幸福地落泪了呜呜呜!在图书馆学习准备复试更有底气了呢!

星光不负赶路人。第一次用实际行动体会到了!

大家一起好好努力学习呀!

以下是原回答

--------分界线 --------

刚刚看书实在太困了,所以浪费一下时间在这里,休息一下,也消除点睡意。

今年是二战。去年也好好地准备了考研,但没考上,总归是自己付出的还不够。我在师范学校学数学,刚开始只是想当个数学教师,到了大学,各种各样的数学专业课让我学得很痛苦。突然发现怎么自己从小到大都在学数学,我可以做别的事吗?

根据自己本科专业,把考研目标定在了本科所在省会城市的211财经大学。学校很好,但复试分却不高,而且我想考的专业一直都是国家线。为啥?为啥?为啥?因为!这学校专业课贼难给分还低。这也就意味着,考不上他们学校,走调剂也非常艰辛。

去年我吭哧吭哧地学,考了342。好家伙,国家线343!第一次遇到差一分的情况。不过专业复试分数竟然是350,因为保送太多,只招了2个人(还好今年只保送了一个哈哈哈哈)。其实考完数学出来我就感觉应该是不太行了,最后数学三考了105,比预期的糟糕情况还高一点。但专业课很低,本来指望数学帮忙来着,结果数学也是自身难保。

对于自己做各种事情的结果,我一般会根据自己的付出情况做合理的心理预期。去年真的没有强烈的能上岸的预感,但从来没有放弃。一战失败了,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结果。这只是因为我付出得还不够多,因为目标难一些,所以我需要走的路就更长一些,只要我还能走,走就是了嘛。

今年一个人回了老家小县城复习,真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说话。但好在我属于享受孤独的类型,所以一点也不会因为这个难受。

在今年准备的过程中,发现去年好多不足。自己学的政治远远不够,怪不得那么低的分。数学去年模拟题也没来及做。专业课真的花费了很多时间,背书废柴背了一本400页的专业课,一遍又一遍,已经数不清多少遍了,背了忘忘了背。

庆幸的是今年有了信心。普普通通考研人,不喝鸡汤,也不会崩溃,不会一边背书一边哭,不焦虑失眠,也不转锦鲤(没有说这些不好的意思,释放自己情绪的方式多种多样,能帮自己就是最好的)。因为自己曾经因为疾病很近很近很近地接触过死亡,所以性格很平和,以至于我已经想不起来上次生气是什么时候了哈哈哈哈。很珍惜生命中来之不易的各种机会。

希望这次能有个好结果!希望大家都有好结果!努力加油是你的事啦~希望咱们万事胜意~

好了,不困了,看书去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眼看着考研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心里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在悬崖边上行走,一边是早已习惯的熟悉风景,另一边是未知但充满希望的彼岸。前几天还觉得自己挺淡定的,该背的单词背着,该做的习题做着,好像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越是临近,那股子不安就越是像藤蔓一样,悄无声息地缠绕上来。首先是那种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压力.............
  • 回答
    说到CS:GO里最有故事的皮肤,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绝对是我的那把“龙狙”—— AWP | 毁灭之龙。这玩意儿不是我一开始就拥有的,它的故事,得从我刚入坑那会儿说起。那时候我还是个菜鸟,枪法菜得没边,连个全自动都压不住。但就是这么个菜鸟,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天天琢磨着要一把好看的AWP。在网上看.............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现在网文圈的这些风向,以及咱们普通作者在这股浪潮里,怎么才能站稳脚跟,甚至混出点名堂来。这可不是那种空泛的道理,咱们得接地气地掰扯掰扯。网文市场的风向标:都在往哪儿吹?首先得承认,网文市场这玩意儿,就像天气预报一样,一直在变。以前是啥样?百花齐放,你想写啥写啥,只要故事讲得好,.............
  • 回答
    二战爆发前,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确实存在一个令人费解的时期,即一边在道德上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一边却继续向日本出口大量战略物资,尤其是石油和钢铁。这背后错综复杂,掺杂着经济利益、外交考量、以及对战争风险的评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迷雾,深入当时的具体情况。经济利益的驱动:当时美国并非铁板一块,对日.............
  • 回答
    塔利班作为阿富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组织,其评价在国际社会和阿富汗国内存在显著分歧,这一分歧源于其历史背景、政策实践和国际影响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塔利班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现实现状1. 从军事组织到政治力量的转型 塔利班最初是1996年推翻阿富汗政权的军事组织,后于20.............
  • 回答
    嗨,作为一名开了两年2020款荣放RAV4双擎(混动)2.5L双驱版本的老车主,我来给大家好好聊聊我的用车感受,尽量把我知道的说透了,也希望能帮到正在考虑这款车的朋友们。先说我为什么选这款车吧。当时刚拿到驾照不久,想买个省油、空间大、可靠性好的家用车。我这人也比较务实,不喜欢太花哨的东西,就想着好好.............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可以说,我们的学习方法,嗯,怎么说呢,就跟我们日常接触的那些复杂病例一样,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技”。不过既然你们问了,我也不藏着掖着,来跟你们分享分享我们这群“白大褂预备役”是怎么炼成的。首先得承认,医学院的学习强度是.............
  • 回答
    二十年后,中国会变成什么样?这确实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也难免让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不过,真要说得详细、生动,还得从多个层面掰开揉碎了聊。首先,从 经济和科技 层面来说,中国肯定会继续走在发展的最前沿,而且步伐不会慢。你猜怎么着?二十年后,我们大概率会看到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尖端领域拥.............
  • 回答
    大家好!最近想买房的冲动越来越强烈,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疑问,想着大家都是过来人,肯定有不少故事和经验可以分享。所以今天我就抛砖引玉,先说说我最近在看房过程中遇到的几个糟心事,也算是个给自己打个预防针,同时希望大家能狠狠地“鞭挞”我,帮我捋清思路,哈哈!我先说说我的情况吧,我是一个刚工作没几.............
  • 回答
    当然有! iPhone 12 mini 确实是当年挺特别的存在,至今也有不少人还在用。作为当年追求小屏旗舰的“异类”,它的使用者群体虽然不像Pro Max那样庞大,但绝对是一群有自己想法,并且非常喜欢小巧手感的群体。让我来跟你聊聊,我作为一个iPhone 12 mini的“过来人”(或者说,身边有朋.............
  • 回答
    师昌绪:中国材料科学的巍峨基石当提及“中国材料科学之父”这个响亮的称号时,师昌绪先生的名字会立刻浮现在无数人的脑海中。这个称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他毕生奉献、卓越成就以及对中国材料科学事业不可磨灭贡献的凝聚。要理解为何他是“之父”,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的人生轨迹、科研理念、以及他如何以一人之力播撒火种,.............
  • 回答
    雄安新区二十年后能否达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水平,这是一个大家津津乐道,也充满想象空间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拆开来看,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宏大愿景与现实基础:首先,我们得承认,雄安新区从诞生之初就承载了“千年大计”的重任。它的设立,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扩张,而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京.............
  • 回答
    谈到我身边(或者说我了解的)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他们能走到“食物链顶层”,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不是单纯的运气好,而是在一系列关键的特质、行动和思维模式上,做到了极致,并持之以恒。 这篇文章我尽量详细地拆解一下,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首先,我们要明确“食物链顶层”的含义。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财富的绝.............
  • 回答
    金钱能否买到爱情?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议题,也是一个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探寻答案的问题。在我看来,金钱本身并不能直接“买到”爱情,但它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爱情的发生、发展,甚至维系。金钱与爱情:复杂的关系首先,我们得明确,“爱情”到底是什么。在我个人的理解里,爱情是一种基于情感联结、相互吸引.............
  • 回答
    “天下功夫出少林”,这句话承载了太多人对中国功夫的想象和期待。至于中国功夫到底能不能打,这恐怕是自古以来就萦绕在许多人心头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好好聊一聊的题目。我的看法是,中国功夫当然“能打”,但“能打”的方式和语境,以及我们理解中的“打”,可能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功夫在历.............
  • 回答
    让美国来管理近14亿人口,这个设想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复杂性和挑战。要详细探讨其可行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时间跨度,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政策套用。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历史包袱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与美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任何一个管理体系的移植,都必然会遭遇水土不服。.............
  • 回答
    援藏律师们,说起咱们这份“事业”,心里有太多的话想和大家伙儿唠唠。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奉献”就能概括的,里面有汗水、有成长,更有我们自己都不曾预料到的感动。工作:挑战与成就并存的每一天咱们援藏工作,说白了,就是把咱们在内地积累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服务经验,带到雪域高原,去帮助那些更需要法律援助的群体。但.............
  • 回答
    说道谢尔曼坦克的垂直稳定系统,这绝对是个值得聊聊的“黑科技”,特别是在它那个年代。咱就别用那些官方报告里干巴巴的术语了,大伙儿都是玩家,都懂的。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把这玩意儿的门道给掰扯清楚了。首先,得明白一个事儿:谢尔曼不是一开始就带这玩意儿的。最早期的M3李、M4谢尔曼这些型号,那炮塔上的那门75.............
  • 回答
    很多人会疑惑,“颜控”是不是谈不了恋爱。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误解。首先,“颜控”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意思,它似乎暗示着一个人只看重外表,除此之外别无他求。但现实生活中,情况远比这个词要复杂得多。试想一下,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无论是在街头偶遇,还是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最直接的感受往往是来自视觉。那是一.............
  • 回答
    一个喜欢你三年之久的男孩,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开端,值得认真对待。他能够坚持如此长的时间,说明他对你的感情是比较深厚且稳定的,这在感情中是很宝贵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从“喜欢三年”这个信息出发,我们可以探讨哪些方面,以及在考虑“能不能谈”这个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一、 从“喜欢三年”这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