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杨振宁是现在活着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之一。篮球迷都能把美国的一些黑人篮球运动员吹的神乎其神无人不知,那么学物理学的吹一吹杨振宁有什么问题呢?合着黑人篮球运动员一边拿着高额的工资,一边私生活混乱不堪,就能吹,老杨作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娶个年纪小的姑娘,就该被黑的体无完肤?好人就该被拿枪指着?
杨振宁的确是被过度吹捧了。
第一,宇称不守恒李先生的功劳最大,杨是搭便车毫无疑问。(证据之一:李政道有了这个思想后,在美国高能物理学会上提出后,杨振宁振振有词地予以抨击,守护宇称守恒思想;逻辑证据:世人都说杨振宁搭李的便车,而从未有人说李政道搭杨振宁的便车;名人言论:奥本海默针对李杨之争说过,“李政道不适合再搞高能物理,杨振宁应该去精神病院”,很显然奥本海默是抨击杨振宁投机到精神妄想了,怀疑老杨自己都相信了自己的谎言)
第二,杨米尔斯理论几乎被推翻,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理论。W±、Z0玻色子和中微子的质量必须为零是杨-米尔斯理论和规范场论逻辑自洽的前提条件。但是,中微子震荡理论(2015年诺奖)证实发现中微子具有质量的,因此麦克唐纳与梶田隆章因证实中微子具有质量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预言中微子没有质量的杨-米尔斯理论当然不会获奖。
第三,规范场和杨振宁的关系是什么?现在杨吹们提到规范场就说是老杨建立的,其实规范场理论是1918年外尔提出来的,那时候杨先生还没出生。不可否认,杨米尔斯理论对规范场理论的贡献,但是它漏洞百出,根本不可能再次获得诺奖。从1979年以来,直接与规范场有关的物理学诺奖共有5次,13人获奖。
有人把这些诺奖也归功于老杨,真是可笑至极。比如1979年物理学诺奖获得者谢尔登和萨拉姆,都在研究初期尝试过杨米理论,但是都失败了,该换思路后,基于Su(2)*U(1)规范群,再加上对称性的自发破缺理论才成功;
再从如,2013年诺奖,授予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描述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其预测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通过实验发现。因此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证实希格斯场和希格斯粒子使规范场粒子自然地获得质量,再一次打脸了杨米尔斯理论。杨振宁一直是强烈反对希格斯机制的。
还比如,杨振宁一直反对量子色动力学,他太追求物理理论的完美性了,与现实差距太大,他反对的恰恰在200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美国物理学家因为创立强相互作用SU(3)规范场渐进自由理论(强相互作用量子色动力学的渐近自由)而获奖。再次打脸可怜的杨先生。
这也是为何杨振宁无法凭借杨米尔斯理论再次获得物理学诺奖的原因。有的杨吹说,诺奖不会在同一个领域授予一个人两次奖,那么好,杨振宁得不了,那么米尔斯为何也获得不了呢?呵呵
第四,吹杨和杨吹感觉目前是一股势力,一股利益集团。杨先生目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界特别是理论物理、高能物理领域的专家评院士哪个不得杨先生点头?所以为了利益徒子徒孙们就猛吹、大吹、海吹、神吹。真令人无语。
我从不否认杨先生的贡献,但是杨吹们吹的太过,所谓比肩爱因斯坦之类的言论可以休矣。
——————————————————————
对杨米尔斯理论的客观评价:该理论在基本粒子理论发展中肯定有其历史作用,这以理论从新的角度去推动规范场理论的发展(请大家清楚:规范场理论是外尔、克莱因和泡利等学者建立,不是老杨建立的);但是,由于杨米尔斯理论的存在先天的不足,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理论,也没有帮助新一代的学者,反而让新一代的学者认识到杨米尔斯理论的不足之处,从而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并且这些新的方向最终导致了20世界六七十年代一些列诺奖成果铸就了基本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总之,杨米尔斯理论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恰恰因为它的错误,激发了新的基础物理的成就产生。
————————————————————————————————————————
既然那么多人围攻我,我再问问你们:
很多人说杨先生现在回来是投机,你们说他岳父的原因,那么我问问:为何WG后他不回来,1978年就改革开放了,祖国需要杨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回国效力,但是没有回来。1988年,改革开放已经深入推进,急需科技高端人才,杨先生依然没有回来。再过10年,1998年,杨先生依然没有回来,2008年,杨先生还没回来。等到2017年,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了,国力已经崛起,这个时候95岁的杨先生回来了,一个95岁的老人颤巍巍恢复国籍,各种名利,各种吹捧,还硬生生感动了中国。你要是真爱国至于95岁了才回来吗?发挥余热还是收割名利?请杨子杨孙们给予说明,谢谢。
——————————————————
再补充一句:我从不反对杨先生本人,但是需要反对无脑和别有用心的杨吹,现在杨吹疯狂到已经令人发指的地步了,马上直接碾压牛顿爱因斯坦了,下一步有可能碾压钱老了。可笑,可悲,可耻。
——————————————
【还原历史真想——宇称不守恒理论到底谁是主要建立者,杨振宁还是李政道?】1956年4月,杨振宁和同事佩斯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理论物理前辈惠勒争执,并打赌2美元,杨振宁坚持声称宇称守恒,最终惠勒赢了老杨2美元。
而1956年4月底,李政道基本上完成了超子衰变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分析。当时在布鲁黑文进行实验最后冲刺的斯坦伯格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介绍了相关成果,杨振宁在现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事后李政道还专门给杨振宁打电话,请他不要公开反对)
1956年5月初,杨振宁到哥伦比亚大学纽约校区找李政道,并在西125街的白玫瑰咖啡店沟通此事。杨振宁是抱着反对李政道的想法去的,但是经过李的不断解释和讲解,杨开始认为李可能是对的,直至最后被李政道说服。同时杨振宁提出先不要发表这篇质疑超子宇称守恒的论文,而是尽快把贝塔衰变也研究清楚,这样可以把整个弱作用力下的宇称不守恒问题都占领下来。(大家注意,我们有理由相信老杨这时候动了心思了——他被李说服,开始知道这个成果的伟大,从反对开始琢磨着搭便车了,于是劝李先不要发表,等他补充点贡献一起发表,这样就搭上便车了,成为两人的成果啦!——牛牛牛!妙妙妙!老杨心眼太多,善于投机,看来是实锤了!)李政道表示同意,并讨论了合作分工。
因此,历史就是历史,老杨从一开始反对弱作用力下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到最后被李政道说服,到最后老杨加入合作,这都是历史事实。杨吹们再吹也无法改变李政道先生在宇称不守恒理论中的首先发现者的历史地位。宇称不守恒理论提出者和最主要的贡献者是李政道,杨振宁就是当了个论证助手而已。
——————————————
再聊聊82vs28的事情
杨先生第一任妻子是高官的女儿也是他当中学老师时候的学生——时任国军中将军衔的杜聿明司令的女儿杜致礼。杜致礼曾是杨振宁在昆明西南联大附中教书时候的学生。没有史料证明当时杨老师对一个女中学生下手。1947年杜致礼来到纽约上学,这时候杨先生目光犀利,就开始追求杜致礼,并专门买了一辆轿车用于追求高富美,后终成眷属,1950年8月两人结婚。
关于翁帆。
知乎网传翁帆是1995年暑假在汕头大学当接待时候认识杨的,那时候杜女士陪同。双方留下联系方式。2003年翁帆离婚后,给杨振宁写了一个明信片,并留下手机号码。2003年10月,令人尊敬的杜女士溘然长逝,她陪同并见证了杨振宁从一个小青年教职成长为世界知名的诺奖物理学家。并为他生儿育女。
但是杜女士去世仅2个月(网传是2003年底)杨振宁拨通了小美女翁帆的电话,便很快忘记了刚去世两个月的结发妻子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翁帆也是借着安慰杨先生的名义开始进入杨的精神世界。呵呵,很完美!
(53年的结发妻子最多在心里惦记60天,就开始寻找下一任了,多么令人感叹和唏嘘)
2004年2月,在杜女士去世4个月后,翁杨二人开始奔现,之后情愫陡增,2004年5月黄金周,在杜致礼女士去世仅6个多月,翁杨二人开始结伴一起旅游去了(XXOOXXOOO***&^XOXOXOXXXooo)
2004年二人结婚,祝贺祝贺!!!
总结:合法的事情不一定合乎公序良俗,羡慕妒忌恨的市井会骂一句不要脸,当然这是不文明的,但是杨先生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挑战世人的底线,也是非常令人敬佩,虽然是合法合规,但是也有点违背底线,不能说不要脸,但是为老不尊是百分百的,好歹中国文化还有礼义廉耻四个字!
———————————————
更新一波杨吹语录:
1、他是现在唯一活着可以和爱因斯坦媲美的科学家
2、我觉得,超过牛顿和爱因斯坦也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杨老还没死,还有无限的可能性,前两人已经死了,被定格了。物理界的第一必定是杨振宁的。
3、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不是他的光荣,而是诺贝尔奖的光荣。
5、现代物理学认识论的革命完成,在这个革命链条上,有四个人的名字流芳百世,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
6、完全可以比肩牛顿,爱因斯坦。并不是吹的,而且杨振宁对我国的贡献也是非常大。
7、杨老在物理学史上是有座次的,坐五望四的级别。
8、杨振宁是物理学界开山宗师级别的人物,其对物理学的贡献可跟波尔、麦克斯韦这样级别的物理学家相提并论。
9、杨老是像爱因斯坦颠覆牛顿力学那样颠覆了物理学体系的人。
10、除了杨振宁自己获得的诺贝尔奖外,先后还有7个诺贝尔奖,是直接利用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有几十个诺贝尔奖,是和杨振宁提出的理论有关;此外还有6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也就是菲尔兹奖研究的对象,是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和“杨-巴克斯特方程”……这些含金量极高的奖项,都是他伟大的证明。不夸张地说,杨振宁的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战后物理学的研究范式。不是每一代人都有机会和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生活在同一时代。能和杨振宁生活在同一时代,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
11、从大一统来说,杨是比肩牛顿与爱因斯坦的,不过爱因斯坦牛逼的是广义相对论,个人觉得中国对爱因斯坦的描述太过正面。
12、如果评选三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无疑分别是牛顿、爱因斯坦和杨振宁。
13、杨振宁确实是爱因斯坦同级别的科学家甚至更高。
(不断更新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