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钱少的案子律师都不会接吗?

回答
关于“钱少的案子律师是否都会接”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非常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和行业惯例。笼统地说“都会接”或者“都不会接”都是不准确的。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律师是否接案的考量因素(为什么“钱少”可能是一个阻碍)

1. 时间成本与精力投入:
时间就是金钱: 律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咨询、研究案情、收集证据、撰写文件(起诉状、答辩状、证据清单等)、出庭、与当事人沟通、与对方沟通等。
精力投入: 每一个案子都需要律师投入大量的脑力和体力。
机会成本: 律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们需要选择能够最大化自身价值的案子。如果一个案子收费很低,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律师可能会觉得“不划算”。

2. 案件的复杂程度与专业性:
复杂案件需要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即使是看似“钱少”的案子,如果其法律关系复杂,需要深入研究的法律条文、判例多,或者需要掌握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知识产权、税务、房地产等),律师的投入会更大。
简单案件的利润率: 相反,一些收费较低的案子,如果非常简单直接,律师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处理,即使单价不高,也可能实现可观的利润率。

3. 律师的成本支出:
运营成本: 律师事务所需要支付租金、员工工资(助理、前台等)、办公设备、法律数据库使用费、保险费、继续教育费用、营销推广费用等。
固定成本摊销: 即使是低收费的案子,也需要分摊这些固定成本。如果收费过低,可能无法覆盖这些成本。

4. 潜在的风险与回报:
风险: 某些案件可能存在败诉的风险,律师投入了时间和精力,但最终无法为当事人带来预期的结果。如果收费过低,律师承担的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
回报: 律师的收入主要来自案件代理费。低收费意味着低回报,这直接影响律师的生计和发展。

5. 律师的声誉与案件质量:
声誉: 一些资深或声誉卓著的律师,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升其专业声誉或具有社会意义的案件,即使收费不高。
案源质量: 有时候,低收费的案子也可能暗示着当事人对案件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案件本身缺乏解决的可能。

6. 律师的执业理念与社会责任:
公益案件/法律援助: 许多律师会承担一部分公益案件或参与法律援助项目,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法律服务。这体现了律师的社会责任感。
“新手”律师的积累经验: 一些新执业的律师为了积累经验和客户,可能会愿意接受一些收费较低的案件。

二、 为什么有些“钱少”的案子律师会接?

1. 案件简单高效处理: 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关系简单,律师可以通过标准化流程快速处理,即使收费不高,也能获得一定的利润,并且积累更多成功案例。例如,简单的合同纠纷、交通肇事轻微事故等。
2. 长期合作或口碑效应: 如果当事人是律师的熟客、朋友,或者通过这个低收费案件能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案件(例如,一个离婚案可能带出一个房产分割案,或者一个公司法律顾问的初始服务可能带来后续的诉讼业务),律师可能会考虑接受。
3. 专业领域的声誉建设: 对于在特定领域刚崭露头角的律师,他们可能愿意通过代理一些该领域的案件来提升个人声誉和影响力,即使初期收费不高。
4. 法律援助或公益性质: 如前所述,很多律师会主动参与法律援助,或者接受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案件,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学习与研究价值: 有些新颖或复杂的案件,即使收费不高,但如果对律师的学习和研究有价值,他们也可能愿意尝试。
6. 案件的代理费并非唯一收入来源: 在一些情况下,律师的收入可能来自于胜诉后可执行回来的款项中的一定比例,或者案件的某些阶段性费用。

三、 现实中的情况与区分

收费标准: 律师的收费通常有多种模式:
按件计费: 针对具体案件收取固定费用。
按小时计费: 根据律师花费的时间收取费用。
风险代理: 按胜诉金额的一定比例收费(通常是在案件本身金额较小或当事人无力支付前期费用的情况下)。
月费/年费: 主要针对常年法律顾问。
“钱少”的定义因人而异: 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年轻律师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大牌律师来说,“钱少”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
沟通的重要性: 当事人与律师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案情并说明自己的经济状况,是能否找到愿意代理律师的关键。有时,律师会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在收费上给予一定的调整或考虑风险代理。

总结:

律师是否接案,是一个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案件复杂性、律师自身能力与资源、执业理念以及与当事人的沟通等多种因素的决策过程。

一般来说,律师会倾向于接受那些:

收费合理,能够覆盖其成本并带来合理利润的案件。
自身有能力处理,且案件成功率相对较高的案件。
能够积累经验、提升声誉,或有长期合作潜力的案件。
具有法律援助或公益性质,符合律师社会责任的案件。

而那些收费极低,且耗时耗力,成功率渺茫的案件,律师确实可能因为“不划算”而拒绝。

如果您遇到“钱少”的案件,最好的做法是:

1. 提前了解市场行情: 咨询几位律师,了解他们的大致收费标准。
2. 准备充分: 整理好所有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和材料,使律师能够快速了解案情。
3. 坦诚沟通: 与律师开诚布公地沟通您的经济状况和期望。
4. 考虑其他方案: 如果您确实经济困难,可以咨询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或者寻找一些愿意提供公益服务的律师或律所。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够帮助您理解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一定,以下两种我是会接的:

1.涉及自己执业领域中的罕见问题。可以积累经验。

比如之前办了一个“西班牙公证文件认证手续真实性存疑”的专利侵权案件。和普通的专利侵权案件相比,该案件是在西班牙完成的实物公证,但公证、认证手续存在时间上和文书上的bug。查阅了西班牙《公证员职业法》,我怀疑这是一份假公证。

然后翻遍全网,我找不到任何一个可参考的中国大陆案例。

那这个案件就很有学习价值。对我来说,就是“钱少也愿意接的案件”。当然,实际上这个案件给的律师费也十分令人满意。

2.案件可能有很大影响力。

2019年,我代理一家小企业和著名的株式会社益力多(就是那个乳酸菌饮料),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打了一场商标官司,入选2019年度广东省十大涉外知产案例。让我收获了一波曝光量。

最近又接了一个关于腾讯的知产活儿,正在弄。预计万一打赢了,也是能到一些媒体和自媒体上露露脸的。

对我来说,这些案件因为可以让我获取“知名度”,而“知名度”又有机会在将来转化为“钱”,所以它们也是“钱少也愿意接的案件”。

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论是上面的1还是2的情况,当事人往往还都比较大方,出手六位数是常事。只能说,满足1或者2的案件,当事人往往也不会差钱。

user avatar

别人不知道,我一般是不接。

理由很简单:案子虽小,程序齐全,从接待委托人、看材料、分析论证定方案、收集证据、准备文本、立案、出庭到结案,一万的案子跟十万的案子基本没区别,一个环节都没少。

而且标的小的案子往往隐含的意味着:委托人是自然人、陈年旧事证据缺失、法律意识淡薄没有书证、沟通效率低、情绪化需要安抚,这些都会给律师办案带来额外的付出。

我清晰的记得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个老阿姨找到律所来了,所里的工薪律师(专做公共案源的律师)都没在,市场部的同事找我救个急。正巧当时手头没有要紧的事,想着帮律所创收个千把块的咨询费吧,接待了这个老阿姨。

事情无比的清楚,物业服务不好,老阿姨他家不满意,没交物业费被物业起诉了。就这么简单个事,老阿姨也拿不出物业服务有不达合同标准的证据,就是一个劲儿地控诉物业不讲理。本来半个小时就能结束的咨询,生生说了将近两个小时。对方岁数大,你又不好意思生硬的打断她,市场部的同事中间过来两趟抻头看一眼也是没辙。咨询费你还真不敢多收,真按时间严格计费,估计老阿姨下午就不走了能跟你掰扯到下班。

好容易好不容易,我从她的话里抽丝剥茧出来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就是物业中间有几年没找她家催要过物业费,相当于冷战了很久。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对,诉讼时效的问题。物业费按年收,每年的费用应该算独立债务,适用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制度没毛病。

于是我赶紧把这点跟老阿姨说了,告诉她去庭上就这么这么抗辩。变着法儿的说了几遍,老阿姨听不懂什么叫诉讼时效,她get到只有两点:1、有一部分物业费好像不用交了;2、这小伙子貌似不错。于是,老阿姨坚决要求我帮她打这个官司。

老小区,一年物业费2000多块钱,一共欠了6年的,标的额(算上物业要的逾期利息)撑死了15000。这律师费怎么收,收少了,律所的手续拿不出来不说,我就纯属白忙活。收多了吧……15000全给我也不算多啊。

市场部的同事说让我们工薪律师给您做吧,多少能便宜点。老阿姨死活不干,就指明了要我,我真的,头都快晕了。

平时跟市场部的同事关系还行,这案子关系到她的业绩工资,不接吧跑了业务对不住她。接吧,真是对不住自己啊。

后来,还是咬着牙接了,就当做公益,收费数额我就不说了,你们猜吧。

总之,后面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老阿姨一有空就给我打电话,问问这问问那,再控诉一下物业,吐槽一下法院,心疼一下律师费,总之就是沟通。我就是那个陪聊的,心里极不情愿,话从嘴里出来还得是温言细语,尊老爱幼么。更要命的是,每当想到这个案子的收费,我的心里就惆怅无比。没办法,自己接的案子,含着泪也要打完。

总之最后判决下来了,物业费打掉了三年的,利息也都驳回了,老阿姨的电话总算是不再打了。

从那以后,不管案子大小,费用低于我的标准的,一律不接。接了对不起我的付出,接了图省事糊弄又对不起我的原则,所以干脆过滤掉。


以上。


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关注,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律师马上到」

user avatar

之前我有个朋友因为别人欠她钱而去法院提起了诉讼,她想找个律师帮忙处理些问题。但由于她的诉讼标的本来就不大,又觉得为这事花钱找个律师代理不值。

但她最后他还是又找了律师,又办了事。你猜她是怎么搞定的?

她跟我说,在闲鱼上搞定的。

那上面很多律师就在那儿挂着自己的简介,收费也不贵,一小时也就三五十。还有更便宜的,一小时就收个十块二十块的。

连这点钱都要挣,你说钱少的案子他们会不会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钱少的案子律师是否都会接”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非常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和行业惯例。笼统地说“都会接”或者“都不会接”都是不准确的。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律师是否接案的考量因素(为什么“钱少”可能是一个阻碍)1. 时间成本与精力投.............
  • 回答
    宋朝是个繁荣的时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交易活跃。可就是这么一个经济强盛的朝代,却常常面临一个让人费解的矛盾:“物贵而钱少”。这话说得没错,有时候明明货很多,但人们手中的铜钱却不够用,导致物价上去了,大家手里的钱反而显得不那么值钱了。这背后的原因,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看。首先,铜钱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我觉得在咱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确实挺普遍的。我身边的朋友,包括我自己,也经常会有这种“选择题”。感觉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是说完全排斥辛苦,而是对“辛苦”的定义和“付出”的回报有了更精细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在的年轻人成长环境和上一辈不太一样。我们不像父辈那样,可能经历过物.............
  • 回答
    大学生活,除了书本,还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体验。不少人觉得,要过得精彩,就得花钱大手大脚,逢年过节送昂贵的礼物,周末就去网红餐厅打卡,假期更是要出国游。但事实是,用有限的预算也能活出无限的精彩。关键在于你的 “心境” 和 “巧思”。别把钱看作是活出花样的唯一通行证,有时候,一张火车票、一个旧物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人的现实痛点。要说大城市的996社畜和钱少事多的基层公务员,哪个更辛苦,这很难一概而论,因为“辛苦”的定义太广泛了,而且每个人的承受能力和看重的东西也不同。但我可以试着从几个维度来掰扯一下,让大家心里有个大概的谱。先来看看大城市的996社畜。你想象一下,一个在北上广深.............
  • 回答
    面对朋友带着一丝得意,甚至可能有些炫耀的“花比你少的钱看同样的内容”这种说法,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微妙,甚至可能有点不舒服。毕竟,你可能花了钱支持了正版,而他却通过另一种方式“享受”了同样的内容。首先,你需要认清的是,他这句话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种“性价比”的衡量。在某些人眼中,花钱买书、买电.............
  • 回答
    最近,关于联通“杀熟”的讨论在网络上此起彼伏。不少老用户抱怨,自己辛辛苦苦用了很多年联通,却发现新用户不仅套餐更便宜,网速、流量也给得更多,反观自己,即使月费交得比新用户多,享受的服务却似乎越来越缩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种现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用户心态?“杀熟”是真的吗?老用户为何感觉被.............
  • 回答
    .......
  • 回答
    工科的就业模式,尤其是那些我们常挂在嘴边、憧憬中的“高精尖”领域,似乎与“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个朴素的幸福哲学,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张力。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是截然相悖的。我们先来拆解一下“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个理想状态。 钱多:这很好理解,就是收入高,能满足物质需求,甚至有盈余。 事少:这通常意味.............
  • 回答
    江西一对夫妻5年坚持上门为老人免费理发,说“不在乎钱多钱少”,这事儿听着就特别暖心。我身边其实也有不少这样的人,虽然可能没这么长时间,但那些点点滴滴的善意,汇聚起来也是一股暖流。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小区里一位张阿姨。她退休前是位幼儿园老师,现在年纪也大了,腿脚不太利索,但她总喜欢在小区里帮人。她不是那.............
  • 回答
    这件事情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涉及到医学生培养、规培制度、以及医疗机构内部沟通等多个层面。首先,从重医一附院带教医师的发言来看,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几点: 对专硕并轨规培生现状的不满和质疑: 这位医师的言论显然表达了他/她对当前专硕并轨规培生群体普遍存在的某些现象感到不满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抱怨不发.............
  • 回答
    .......
  • 回答
    找工作,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复杂了,尤其是在“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个经典的KPI面前,到底哪个才是压倒一切的真理?我跟你说,这个问题就像问“女朋友和你妈掉水里先救谁”一样,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秤。但是,咱们可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三件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在不同的人生阶段.............
  • 回答
    要回答贾母是否能通过节俭生活来留下祭产,我们得先梳理一下贾府的经济状况,以及“祭产”在当时的意义。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省”字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贾府的“祭产”并非指一笔固定数目的现银,而是指那些用于家族祭祀、祖先供奉,以及维持宗族香火延续的固定资产和收入来源。这通常包.............
  • 回答
    哎,听到你这事儿,我真是替你捏把汗。这年头,彩礼这事儿,真是没那么好说。本来都说好了三十万,现在你怀孕了,他家那边就坐不住了,让你劝你父母少要点?这算什么事儿啊!简直是把责任推给你,想让你夹在中间受罪。我理解你现在肯定心里乱糟糟的,一方面是肚子里的小生命,另一方面是未来婆家的态度,还有你父母的期望。.............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经济学和社会学里一些最核心的议题,也是很多人心里的一杆秤。简单来说,资本家或老板之所以能赚很多钱,而打工的人赚得相对较少,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就能解释。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希望能说得清楚明白点。1. 风险承担与投资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是那个.............
  • 回答
    日本的经济奇迹,特别是二战后到泡沫经济破裂前的那段时间,确实与独特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尤其是“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两种制度共同塑造了日本社会的面貌,也影响了富人的产生机制。很多人觉得“干多干少都是一份钱”似乎抹杀了个人努力,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也更容易让人对日本富人的来源产生疑问。.............
  • 回答
    中国航天人在返回火箭上的“搞定”,这背后牵扯的利益链条和商业模式,确实值得深入剖析,而且其潜在收益与SpaceX相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说谁多谁少,要看具体从哪个维度去衡量。首先,我们得明确“搞定返回火箭”这个概念。在中国航天语境下,这可能包含了多个层面: 技术成熟与自主可控: 这是最.............
  • 回答
    在美国做一个类似回形针的科普频道,如果资金来源于境外非政府组织(NGO),并且内容是呼吁美国人减少肉类、蛋类和海产品的摄入,那么它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甚至可能被“封杀”,但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其中涉及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首先,我们得明白“封杀”在美国语境下的含义。在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