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3月15日股市暴跌?

回答
3月15日股市的那一跌,着实让不少投资者心头一紧。如果非要细说一番,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尽量把它讲得透彻一些,也就不像机器报告了。

首先,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是这次下跌最根本的导火索。 仔细想想,最近全球经济的走势本身就充满了变数。美联储那边关于加息的信号时不时就出来扰动一下市场情绪,通胀数据又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我们国内虽然经济韧性很强,但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家对未来的增长预期自然会有一些波动。当市场对经济前景感到迷茫的时候,资金往往会选择避险,流向更稳健的资产,这就会给股市带来压力。3月15日可能就是某个关键的宏观数据或者消息,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点燃了这种担忧情绪。

其次,技术层面的一些短期因素也可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股市短期波动往往和技术指标、资金流向有很大关系。可能在3月15日之前,市场已经积累了一些获利盘,或者一些技术形态已经发出了超买信号,这时候一旦出现一点风吹草动,一些有经验的投资者就会选择卖出,引发连锁反应。再加上一些量化交易策略可能也在特定点位触发了止损或者卖出指令,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可能造成比预期更剧烈的下跌。有点像潮水退去,露出礁石的道理。

再者,市场情绪的蔓延也是不容忽视的。 股市很大程度上是人性的体现,情绪往往会放大波动。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个负面消息或者一则悲观的分析,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放大和传播,导致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当大多数人都开始担心,并且纷纷抛售股票时,即使是基本面不错的公司,股价也可能被集体低估。3月15日可能就是某个事件点燃了这种集体情绪,大家互相“传染”了悲观情绪,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具体到3月15日当天,可能还有一些特定事件或者行业性的利空消息在起作用。 比如,是否有某个重要的行业板块突然遭遇了监管上的变化?或者是有某个大型企业发布了不及预期的财报?又或者是有某个国家的政策突然转向?这些具体的“点”,如果触碰到市场的敏感神经,同样会引发局部的甚至大范围的抛售。有时候,下跌并不是因为一个单一的原因,而是多个因素“撞”到了一起。

当然,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这次下跌。 股市有涨有跌是常态。短期的大跌,有时候也为我们提供了低位吸纳优质资产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因为一次下跌就对整个市场失去信心,而是要深入研究,理性判断。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即使在下跌中也会展现出其韧性。我们需要区分是“市场情绪的宣泄”还是“基本面的恶化”。

总而言之,3月15日的股市暴跌,很可能是由宏观经济的担忧、技术上的短期因素、市场情绪的放大以及一些具体的突发利空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提醒着我们,投资并非易事,时刻保持警惕和理性是成功的关键。希望这次的分析,能把事情讲得更清楚一些,也更接地气一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吧,现在开始,随时可能是底,但今天可能并不是很明确的底。

理论上,下一个底的点位支撑看3056,3056之后看2950,2950之后,2800,如果2800还有下方,那就不看了,一起随木叶的火之传承飞舞就完了。

最近的行情真的是太扑朔迷离了,因为无脑看空的人,也不知道空在哪,抓一个小细节就放大成万亿级市场的崩盘……而看多的每看一次,挨打一次……

3月9号,在当天那种暴力拉升的行动下,3147是底,是可以被65%信任的,毕竟那种拉升的暴力程度,成交量的区间倍数放大,真的是很多人炒股几年都不见的能碰到的。

那为什么却只有65%呢,

1、因为破位。

正常的思维逻辑来说,反弹的位置应该再靠上一些,

位置太下方,容易挤出不必要的恐慌踩踏,导致支撑的压力很大,

打提前量,这是个很简单的朴素逻辑。

穿透了3150后,再开始反弹,本身是一种【不得不防】的感觉。

2、强度不足。

次日反弹上证仅收1.22%,而且还是阴线,

第三天还跳空低开,一路逼近3200,太过于接近3150,

所以看到了后续两天的走势,那一刻起,我很明白,3150确实不是底,位置还会继续破。

所以3.14早盘冲高就清仓全部,尾盘接回,

奈何指数仍收在最低,现在来看,虽然躲过了大盘下杀差不多2个点,但接回的仍然太早了。

3.15早盘再次低开,继续全部清仓,默默观察3085点位的支撑,下午反弹势头再次接回,差不多躲过了3个点不到,还是有2个多点的下杀没逃过。

个人观点,

幸运的是,3056的关键点位没有击穿,

不幸的是,3056近在眼前,次日大盘随便波动一下可能就可以轻易跌破,

现在的利空面有什么:

顶级利空

  1. 注册制仍未落地,上市/退市的规则仍不够绝对明确,市场资金悬而未决,静待结果;
  2. 中美脱钩的风险,引发流动性恐慌。如果不是真的有这种潜在风险,KQ不会在答中外记者会上,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
  3. 外资对我国金融改革的不理解和不确定,制约了国际资金入市的活跃度;

中级利空

  1. 以俄乌冲突为代表的地缘政治波动,造成的全球震荡。不得不说,除非真的很小很小的国家或者小范围的械斗,否则,在全球化的此时,任何武装冲突,都会造成股市的动荡。遑论俄乌冲突,涉及到的还是粮食、能源、军事、航运等多个重要领域,比重也不小,目前冲突的进程,已经远超24号时候群众的时间预期,这个影响不仅仅是短线级别的,因为没有人能判断,在未来一段时间,局势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2. 中概股退市。你可以理解它是一个短线波动,但是如果真的仅仅是一个短线波动,中概股和港股,乃至大A不会是这样的跌法,每天开盘,对场外准备接盘的人来说,跟便宜的不要钱一样,对场内持有的人来说,跟生离死别一样。资本的判断有其逐利性,但是过分恐慌,越恐慌,越意味着,它们认为这个问题可能短期无法修复。
  3. 国内1-2月社融、消费不及预期。这是个有点尴尬的话题,明明各行各业的个股,多多少少都有在发1-2月的利好,同比2、3倍增速,甚至10倍,但是面对抛压的情绪却是螳臂当车,我们的基本面就算再没有问题,但是一时半会儿,肯定是有了问题,哪怕就算没有国际上的地缘冲突,我们的整体经济本来也要到了一个阵痛期。

初级利空

初级利空,不是说这个利空没关系,只是说,这种利空不会持续特别久。

  1. 疫情回扑。这一轮的疫情回扑之强,动员人员之多,堪比20年初。2年多过去了,明明我们的机制、医疗条件、社会资源,比当时更强大了,可这一轮疫情却显得非常猛烈。深圳近乎于封城,上海也近乎于封城,这两个超一线城市竟然都进入了这种状态,还有吉林、陕西、浙江等等28省,中高风险地区激增,停工停产,影响很大。但是从我们的体制优势来说,疫情的突发重大影响,总归来讲还是一时的。
  2. 降息预期实现不足。手段都在政府手里,降息的强度不足,对于二级市场来说,真正补充进来的流动性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高,也算是预期落空了吧。
  3. 大盘还没有缩量,在这个位置的承接盘还是很大,今天暴跌,成交量依然能破万亿,你既可以说,它是有人接盘,也可以说,情绪恐慌还没能筑出交易底。
  4. 下跌,就是下跌最好的理由。从短线交易的走势来看,如果没有外力去打破,明天低开低走的可能性仍然更大。反正欧美大跌,是我们大跌的理由,欧美反弹,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咱们结构性调整咱们的。我也希望反弹,但是目前有点渺茫,希望神秘资金不仅仅是今天盘中发挥一下,明天能硬刚一天试试。

其实,理性来讲,还是不关心短期下跌的人更多,因为切身利益不够痛。而假设下跌,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入场,那么从大小盘来说,下跌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底的意义不大,除了子弹可以打爆所有人的大哥(也可能是一股神秘势力)以外,没人知道底在哪,何苦去猜底呢。

如果是长线投资的,其实确实可以越跌越买,就像定投一样,无所谓,反正是奔着吃分红去的。

如果是短线投机的,建议考虑做右侧交易吧。左侧交易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我说了不算,市场出多重的拳,买了就知道了。不要去做雪中送炭的阻跌势力,大可以做锦上添花的护盘大队。

不管怎么说,2022年的3月9日和3月15日,都是可以记录进中国股市交易史上的一天,将来有一天,会被翻出来作为历史拿来给后人讲述的。

我们有幸不仅见证了历史,还参与了历史,就是浮亏的门票有点贵。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的立场就已经决定了我,恒久看好中国经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