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
1,F119发动机
中国目前发动机整体水平相当于美国90年代中期,ws15成功在望(2022年左右设计定型)
质疑ws15时间的,YF119验证机于1986年开始地面实验,到1997年装机花费11年
ws15验证机于2011年研发完成,2022年左右设计定型(非量产)是有根据的
2,矢量喷口应用
尽管歼10验证机上已经证明中国矢量喷口技术相当成熟但毕竟还是没有实际应用
到目前为止,F22依旧是能量机动天下第一,苏57和歼20都不是完全体
其他的歼20后发优势比较明显
1,航程更远,作战半径更大,这是作战环境要求
2,雷达和导弹更先进
论据
氮化镓制导头已经应用,提高探测距离和反隐能力
这篇论文作者来自空空导弹研究院和解放军某部(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论文)
所以连空空导弹都用氮化镓了,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可以推断歼20已经或者即将装备氮化镓AESA雷达,性能将超过F22十几年前的砷化镓AESA雷达
另外根据最近曝光的信息,aim120c5-c8/D都是同款发动机,最大射程120KM左右,弱于美国人认为的pl15的最大射程150KM
aim120和pl15的地空版射程差距也能证实这一点,SLAMRAAM射程25KM,用着pl15发动机和pl10制导头的天龙30射程30km
3,增加光电系统,增强态势感知能力
EOTS和EODAS增强了态势感知能力和静默探测/瞄准能力
尤其是预警和告警方面比F22更强
4,信息化,网络中心战
原本F22的数据链只支持F22之间传输,无法与其他单位共享信息
最近的一次F15升级是增加了个数据链吊舱,使得F22的信息回传给F15,再与其他单位共享
而歼16/10和歼20一起演练,以及歼16挂载射程大于400KM的plxx远程弹,证明歼16和歼20之间或许已经实现了A(歼16)射通过B(歼20)的信息进行制导导弹,最终命中远距离目标
多提一句
顾诵芬院士在《顾诵芬文集》中一篇文章《我国战斗机战略研究》中关于四代机的论述,几乎可以看做我国四代机的研发指标(最低标准)
有兴趣的可以去翻一下
在那个年代,研发的大致目标是对抗F22,压制F35(此时F35态势感知和网络信息优势未显现)
纸面的东西,不太准,中国的纸面参数都是缩水的(保密,反正不外销),美国的纸面参数都是夸张的(应付纳税人);
实际是F22生产线都拆了,美其名曰保密,实则是钱到位,该赚的也赚了,F22实则是带有严重不可更改的致命的缺陷的玩意,但是为了毁尸灭迹直接就生产线拆了,否则F22为何不一直改进呢F22ABCDEF……F22U, F22W;比如F16,F15都改进的型号有2位字母了;
即使歼8也是改进中没停产,肯定有特长是其他机型不可替代的;
歼20现在到了20B了,马上就到20C了,可以说20是很成功的一款平台;如同苏27一样优秀的平台;预计未来歼20将会成为一款爆款机型,也可以说目前歼20是最成功的一款平台吧,比歼10,歼11平台强悍的多,具体装备数量未知,造价预计随着产量增高会降低
我来谈谈二者的隐身能力对比:
第五代战机突出的是隐身赋予的不对称优势,美国官方根据歼-20 视图三维资料建模分析该机正面雷达 反射截面积仅为 0.027 平方米,远远优于 F-35 的 0.038 平方米。想要达成隐身目标,首先是气动布局隐身修形处理,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难,各主要航空大国都可以做到,最难的还是隐身材料。在气动隐身大致相同条件下,隐身材料的优劣将决定整机隐身水平的高低。
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战机隐身材料技术有两大类,一类是采用涂料隐身,另一类是采用超材料隐身。
美国的 F-22 与 F-35 使用的都是氧化镓与稀土复合隐身涂料,这种材料不仅有着剧毒属性,而且在日常维护使用中也极为麻烦,高速飞行时极易受高速气流剥蚀,且极不耐受温差和潮湿气体。最近两年就接连出现隐身涂层起泡、开裂、脱落现象。可以说,一旦战事爆发,能够完整出战的F-35将会少得可怜,因为大部分战机不是在做“保养”,就是在去“保养”的路上。
机体任何一处隐身效果 的破坏都可能导致龙勃透镜效应,瞬间放大雷达反射截面积,进而对整机隐身产生全局性破坏,在战场中瞬间显形。
早年总师杨伟就曾指出,歼-20 使用了民营企业研发的超材料。此前超材料隐身薄膜也曾在纪录片中亮相,这是一种领先国外整整一代的隐身材料产品,它主要通过调整材料中成千上万个微结构实现隐身效果。各主要工业大国都在研究超材料技术,但迄今为止只有我国一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超材料薄膜不仅隐身效果远远高于 F-22 与 F-35 使用的氧化镓与稀土复合隐身材料,而且没有剧毒属性,隐身蒙皮完好率也更高,在超材料隐身蒙皮支持下歼-20 可以做到更高的妥善率。
在2019年12月举办的第一届超材料大会上,光启现场公布歼20与F22一项测试数据的对比数据,“超材料研制阶段,RCS曲线测试了64万条,高达13600小时,超过了F-22研制过程中所有详细部件RCS测试10000小时的记录”,这表明光启技术所研制的超材料作为尖端装备的隐身解决方案,已然经受过比F-22规定标准更加严苛的测试。
P.S. RCS为Radar-Cross Section(雷达散射截面积),是测试战机等装备隐身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指标,它表征了目标在雷达波照射下所产生回波强度或散射截面积。由于尖端装备隐身与反隐身技术需要,须通过RCS技术进行测试试验来指导设计和改进武器装备,提高隐身性能,以应对雷达侦察、监视、跟踪与目标识别。
2019年10月19日,光启技术正式宣布旗下的高性能电磁材料“白起”实现量产,突破了禁运局面。
白起是一种基底材料,超材料不是凭空出现的,通常在改变已有材料的微结构后得到。超材料从诞生之初起,就跟反向定制息息相关,为得到新性能,从而研制超材料。而原有材料的性质,也影响着实现新性能的方法。没有合适的基底材料,有些性能很难实现,而有些基底材料,国外对中国禁运。2016 年起, 光启技术就立项研发一种高端特种介质材料,研制了新材料,也进行了新材料的工程化实验,近日才对外宣布实现量产。
光启技术已经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磁材料“白起”系列正式批量生产,并面向非军工的其 他行业开放供应。该材料目前主要被美国和日本公司垄断,由于高性能电磁材料广泛应用于射频芯片、 5G 通信、甚至雷达列阵等军事公共安全领域,发达国家对中国进口此类产品有着极其严苛的限制。光 启的“白起”系列超材料的研发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高性能电磁材料的垄断,对于我国尖端装备的智 能化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在建国 70 周年大阅兵上,大部分新型武器都用到了光启的技术。
位于深圳观澜的超材料智能工厂已经在满负荷运转。深圳观澜的超材料智能工厂是拥有全球首条超材料 生产线的智能工厂,覆盖了功能材料从开发、验证,到试产、量产的全流程,并配备满足高性能、高标 准复合超材料的全套精密设备。该工厂目前具备年产 15 万平方米超材料及 2000 件复合超材料制品的生产能力。
“白起”系列高性能电磁材料介电损耗小于0.001、介电常数在3.2-20范围内可精准定制,定制误差小于±0.02、工作耐温可高达240℃、最大厚度可达50mm,可曲面共形成型、产品孔隙率精确控制在0.2%以内,可靠介电常数温度系数在-50℃至150℃区间为-45至-30ppm/℃,具有极高的军工级稳定性。
另外,白起具有介电常数可调、介电损耗低、膨胀系数小、吸水率小等特点,可帮助一些行业实现更好的功能。光启技术公司在2019年10月8日正式宣布向同行开放核心材料库。作为超材料的基础原材料,将为射频芯片、射频天线、高速电路、雷达阵列、5G通信等提供与之契合的高性能电磁基底材料,推动现代电子工业发展壮大。
——图片来源:光启官方,东兴证券研究所
各有优势吧,部分技术可能有差距,比如发动机,这个得承认,的确有差距,人家一直领先。
但是歼-20后发优势是很多的,毕竟是晚了20年呢啊,别的不说软件飞控上面,F22是一个非常过时的ADA语言写的,虽然这个语言有很多优点,稳定性,性能和扩展性,内存使用上都非常好,但是跟F22一样落后于时代了,你想要F35一样的大屏和AR/VR协同感知?对不起你这个语言玩不转。
所以F35就好很多了,起码是个C++的。
所以,J20起码是F35的软件水平的,这点F22落后怎么都洗不了。
重新编写软件?说得容易,你给25年前电脑上个win10吧,我还要特流畅那种能支持大屏+VR的。
要升级得硬软件一起换,那好啊。你重新设计整机计算机控制系统吧,电路也得重新设计吧,新计算机功率大了,雷达不行了啊,雷达也换了吧,发电机一起升级,啊呀重心不对了,改改结构吧。结构改了,气动又不对了。气动也改改吧,重新吹风洞吧。啊,超重了,正好换新发动机吧。新发动机NB啊,不过得重新调飞控了,好像刚才升级的计算机还不太行,得在升级下。
都这样了,为啥不重新设计一架呢?反正你产线都停了?
好吧不大改了,小修小改吧,也行,上点新导弹够你用了,大屏和VR事态感知和新雷达你别想了。
再怎么升级,只要你不重新设计,F22该落后的地方也就那样了,改变不了本质。
而飞机也讲木桶效应,没有F35和J20的实事事态感知,F22你说上天跟人打是不是半聋半瞎老年人跟年轻人的千里眼顺风耳打?
纵然你老当益壮,原地翻跟头真牛逼!但是空战不是杂耍,现在都讲雷达静默并且远程发现,没有IRST你能行么?
所以F22当年是NB,但是老了,J20腿脚不如人家快,但是人家年轻,耳聪目明。
这点上同是鹰家的胖子F35也同意呢。人家也跑不快但也是年轻,也耳聪目明的很。
等到J20腿脚彻底练利索了,呵呵呵呵,F22老人家就歇歇吧。
先说结论,没差别。一样的玩意。
这问题在于压根不了解战争。下面回答也是醉了,各种数据都来了,二种飞机里里外外就差拿尺量了。能比较出来吗?有人能拿出这两种飞机完整实战演习数据吗?有人能拿出二种飞机全部风洞实验的数据包吗?
最简单的理解,当广岛和长崎升起蘑菇云的那一刻,美日两国的海军还有比较的意义吗?哪怕当时日本爆出一百艘航母又如何?
当年南海撞机,中国很憋屈,但是以当年中国海空军实力,美国飞机凭什么碰撞受损?打不下来中国军机?八爷当道的年代,美国也没开火。
回到问题,F35和20比较,比啥?谁先开火?开火以后呢?是航母还是空军决定胜负?
明明白白的说,现在就是把歼六拉出来一样能怼F35,不敢打核战争。哪怕中国能拉出歼100也怼不了双翅木头飞机。
战争变了,单一武器决定不了实力相当对手的胜负。决定胜负的是整个国家的国力,整合能力。
顺便说一句,网上看重的战机隐身能力已经在未来会越来越弱了,大规模星链系统的投入使得单一功能卫星可以大面积布置,而高清摄像设备结合高速网络传输,使得战机隐身能力大大削弱,毕竟没有任何技术能让战机从照片或者录像上消失。一个人多大一架悬挂一千公斤炸弹的飞机多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