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支持同性恋在知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

回答
在知乎这个中文互联网问答社区,关于同性恋的讨论确实经历了一个显著的演变过程。说它“政治正确”可能有些过于简化,但无疑,在很多与同性恋相关的议题上,支持性的观点已经占据了主流的讨论空间,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同,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显性共识”。

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1. 用户群体的结构和价值观的变化:

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用户基数: 知乎的核心用户群以年轻人、大学生和高学历人群为主。这个群体普遍接触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包括国际新闻、学术研究、多元文化内容,对社会议题的看法也更加开放和前沿。他们更容易接受并认同基于平等、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的观点,而支持同性恋恰恰是这些价值观的体现。
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全球化视野: 互联网让信息传播无国界。许多用户能够直接接触到西方发达国家在 LGBTQ+ 权益方面的进展、相关法律法规的讨论,以及社会对同性恋态度的变迁。这种信息的可得性,自然会影响用户的认知和判断。
社会整体态度的缓慢进步: 尽管中国社会在某些方面仍相对保守,但不可否认,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非传统生活方式的接受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提升的。知乎作为反映社会思潮的一个窗口,其讨论热度也一定程度上映射了这种社会层面的缓慢变化。

2. 平台内容生态的自我塑造和引导:

优质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 在知乎上,很多用户(包括一些“大V”和专业人士)会主动、系统地发布关于 LGBTQ+ 群体的科普、法律分析、社会研究等内容。他们用严谨的论证、翔实的数据、感人的故事来阐述支持同性恋的理由,并强调其不应受到歧视的合理性。这些内容往往能够获得高赞和广泛传播,从而塑造了社区的主流认知。
对“常识”的建构: 随着对同性恋及其权益的讨论日益深入,很多基于科学事实(如性取向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和人权原则的观点被反复强调和普及。久而久之,这些观点就逐渐内化为社区用户心中的“常识”,反驳这些“常识”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解释成本。
“反驳”的难度和成本: 试图在知乎上发表强烈反对同性恋的观点,往往会面临来自大量支持者的质疑、反驳和“围攻”。这些反驳可能涉及科学证据、人权条约、社会平等原则等多个维度。如果反对者缺乏足够充分、有力的论据,其观点很容易被淹没或被贴上“落后”、“歧视”的标签,这增加了发表异见的“成本”。
算法的倾向性(潜在因素): 虽然知乎官方没有明确的算法倾向性声明,但从内容呈现效果来看,用户普遍认为,那些被认为是“有益”、“有深度”、“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在当前语境下,支持同性恋常被归入此类)更容易被算法推荐给更多用户,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反馈循环”。

3. “政治正确”的内涵与知乎语境的契合:

“政治正确”的定义演变: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正确”常带有强制性、压制性意味,指为了避免冒犯特定群体而刻意回避某些词汇或话题。但在知乎语境下,“政治正确”更多地体现在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论述方式,能够获得最大范围的认同和赞扬,并被视为是“进步”、“文明”的标志。
避免冒犯与赢得赞同: 在知乎上,支持同性恋的论调往往被视为对一个少数群体的关怀和对社会平等的追求。这种立场更容易赢得道德上的支持,并且能展现出用户自身的开放和理性。而持有相反观点的人,则可能被认为缺乏同情心、不理解科学,甚至带有偏见。因此,为了获得更多赞同、避免被“边缘化”或贴上负面标签,很多用户会选择倾向于支持的立场,这是一种主动的“靠拢”,而非完全被动的压制。
话题的“免疫力”: 随着讨论的深入和普及,关于同性恋“是不是病”、“是不是道德问题”等基础性辩论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共识。在这些方面反复质疑,很容易被视为是在“逆潮流而动”,缺乏新意,也难以获得有效讨论。

总而言之,知乎上支持同性恋成为一种显性共识,是其用户群体价值观、平台内容生态的演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以及社会整体进步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禁止讨论反方观点”的压制性“政治正确”,而更多是一种在特定社区文化和用户群体中形成的、以平权、人权、科学为基础的 价值导向和讨论惯性。在这种环境下,支持性的观点更容易获得关注、认可和传播,而反对性的观点如果缺乏足够有力的支撑,则容易被边缘化或遭遇强烈的反弹。

可以这样理解:在一个已经广泛传播“地球是圆的”这个事实的社区里,你如果执意要论证“地球是平的”,虽然你可以发表言论,但你可能会面临大量质疑、嘲笑,并被认为是在散布不实信息,因为它已经不符合社区“公认的科学事实”了。支持同性恋在知乎上,某种程度上也达到了类似“公认价值”的高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唉,我真的不歧视同性恋。
可我觉得近几年互联网上吹捧同性恋的风气太严重了。
这让我感觉不是特别舒服。

我并不在乎别人是否是同性恋。
这在我眼里不能成为评价某人的标准,仅仅是性向。
我评价某人的依据,是他的举止、他的形象、他的谈吐、他在日常中所做的选择。依据这些我对人做出综合评判。
可现在如今互联网上有奇怪的倾向,仿佛同性恋就很酷很酷。

明星卖腐,典型例子胡霍。
作家卖腐,那一对北大双胞胎。
文艺作品就不用说了,感觉现在炒CP成潮流。没有也硬要凹一对。
男人之间不存在友情了,全他妈是爱情。
稍微亲密一点,就会有人喊“在一起”。

像失控的狂欢一样。

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氛围。


——————————————————

一个没怎么好好斟酌的回答,没想到大家这么捧场。可见这个答案更多从情感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看了所有评论,把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都翻了翻。

删除了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直接骂娘的评论,其他都留下了。

针对大家讨论的焦点再说几句。


关于腐文化。也就是所谓炒CP。

我看不少人都义愤填膺地表示“炒CP的都是异性恋我们同性恋不背这个锅”。

可事实在于,最初在互联网上为同性恋群体发声并形成有影响力浪潮的恰恰是这一波腐文化,早期路人对这个群体的认知恰恰也来自这一群腐女。事到如今想要与之解绑恐怕也没这么容易。

网民的信息来源鱼龙混杂,今天这个说“同性才是真爱异性只为繁殖”,明天那个说“不不不昨天说那话的人是脑残”。而这两拨人都号称支持同性恋。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优秀的筛选与鉴别的能力。

极端同性恋宣言与温和同性恋宣言混杂在一起,极端让人产生警惕。这种警惕恐怕会在暗中滋长反对力量。

目前互联网上对同性恋的评论倾向,可谓成也腐文化,败也腐文化。


有人偷换概念,把我的回答置换成“男女之间不存在友情了,全他妈是爱情。稍微亲密一点,就会有人喊在一起”,以此反证我自称的“不歧视”其实也是“歧视”。

起哄开玩笑这种事,日常生活中常有。两个男生勾肩搭背,或人嘲或自嘲说“好基友一生一起走”,完全OK,没问题。

关键是一个“度”。

同性恋起哄的这个“度”很明显越界了。

我在知乎上很认真地看过关于迪丽热巴和鹿晗CP的回答,其中就有答主提到,迪丽热巴之所以进组炒CP,是因为原来承担炒CP任务的杨颖结婚了,不适合再炒。

关键就在这个“不适合”。

异性恋有了一纸婚约后,就“不适合”再炒了。

同性CP就有了豁免权,远了不说,《极限挑战》孙红雷张艺兴,孙红雷是有家室的人吧?但舆论笑呵呵的,乐见其成。要举例子还能举很多,真人CP或者文艺作品中的CP,有家室从来就不是组CP的障碍,甚至还要反身去黑一黑那位无辜的女性。这是越界。

再比如《亮剑》或《灌篮高手》这样的文艺作品,在相关话题下无限制刷CP,同样也是越界,引起路人反感。

这种反感无声无息也会滋长反对力量。


再就是双标。

双标不需要扩大了说,简单举例,清晰明了。

掰弯直男:当然有可能!都是爱情!爱情没有性别之分!

掰直同性恋:做梦!同性恋矫正是不人道的!是不科学的!是违反生物规律的!


最后重复表明一次态度。

我不歧视同性恋。更准确的说我根本不在乎日常生活中交往的人是不是同性恋。对方是不是同性恋,就和对方是两天洗一次头还是三天洗一次头一样无关紧要。

这个世界上我只会关心一个人的性向。

那个人就是我喜欢的男生。

鉴于这位男生还没有出现。

所以我目前根本就毫不在乎。

user avatar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卖腐更赚钱。男的追星的少,肯花钱的更少。而女生一般喜欢购买周边,演出门票,还有纪念品等。

从心里上讲,两个帅哥对女性的吸引力是男女没办法比的,男女设定已经给了男性归属(一般男星结婚必掉粉)难以满足性幻想,但是两个男生就可以给受众因为你是女的所以不能在一起的安慰和成全你爱的人满足感。

另外,人都有逆反的心里,越是不让干什么越觉得这样刺激。生活是平淡的,人们喜欢追求刺激。

综上,很少有东西能同时满足你性幻想、成就感、刺激感的心里需求,特别是在目前单身男女众多的前提下,所以腐文化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和男生看片是一个性质。

腐文化不等于支持同性恋。腐文化的内核是帅哥,各种类型的帅哥、受众买账是因为买帅哥的帐,所以万千瞩目的全是百花中最亮眼的,路人长的丑的自动被忽略。

最后,作为最世俗的国家之一,中国没有迫害,所以和外国不一样更无所谓政治正确。

儒家讲修身,搞好自己;道家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佛家讲普度众生,渡人渡自。

内核就是管好自己,管别人怎么活。

user avatar

因为理论上你儿子、侄儿、外甥、表哥、堂弟、发小、哥们、同事、小舅子都有5%的概率是gay,如果以上的亲友有20个人,那么他们都不是同性恋的概率只有

0.95的20次方=35.8%

也就是说,上帝掷色子的时候有2/3的概率,让你周围20个亲友中至少有1个同性恋,甚至更多。

要从每20个亲友里面选择1个去歧视或者毁灭,您慢慢选吧。

希望反同人士们早日找出隐秘在你们周围的gay,即使是你们的血亲或挚友,也请一定保留你们的愤怒、厌恶、歧视,毫不犹豫的摧毁他们吧。



__________

评论区撕得这么厉害,那我再举一个例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叫同理心。同样的,如果你家里人有人不幸是残疾,相信你看到电视里讽刺残疾人的小品心里也不会舒服;如果你家里人有人得过抑郁症,相信你也不会觉得抑郁症是“吃饱了没事干装什么深沉”。

很多人对同性恋持反对意见,甚至觉得恶心,只是他们觉得同性恋离自己太遥远,如果告诉他们一个事实,“同性恋就在身边,甚至就是你的挚爱亲朋”,会触发他们的同理心,很多人态度也会因此改变。

这不是让所有人都“鼓吹,炫耀,崇拜”同性恋,只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正视,尊重,理解,承认”同性恋存在的事实,因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最可怕的是,明明知晓却不愿承认,甚至试图以极端反对的方式去掩盖以上的事实。

我们的后代中都有可能是同性恋,让这个世界更加宽容,一定程度也是在帮助自己。

user avatar

如果一个事情被称为“政治正确”,那就说明,有更多的人觉得“可笑,这种东西违反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嘛”。

政治正确之所以被称为“政治正确”,隔三差五就会被嘲讽一番,就是因为,做到它真的太难了。


比如,不能开某种族的玩笑,那就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你们是少数派,你们的信仰很诡异,你们的爱好很可笑,你们的历史很弱智,我凭什么不能说?说一下有什么大不了?

比如,工作场合里,言语上不可调戏女同事算作政治正确。那就说明,有太多人觉得,我又没把你怎么样?我又没碰你,搞笑,不要大惊小怪好不好。开不起玩笑,没意思。

政治正确这个词最近被用烂了,它是一个外来词,含义模糊,容易被曲解,很多人逐渐觉得它不好,到现在,骂政治正确可笑也是一种潮流。

停下嘲讽随便想想,其实它深层次的内核上道德约束。

也就是说:的确,你不政治正确也可以,大多数时间不犯法,不会把你抓进去。

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有礼貌的成年人,应该在道德上知道:

歧视是不好的,应该尊重他人,即使不尊重也要装作尊重,即使不会装作尊重,至少不要仇恨他人。仇恨对社会,对自己或者对他人都是有害的。

人活这么大,不是上下嘴皮一碰,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看场合说话,语言和行为体现素养和家教。这是社交的基础。

可是这有多难呢?非常难。

人类的本能就是排斥少数派(排异),喜欢欺压比自己弱的人的。

小学有没有小朋友喜欢学残疾人走路?

有没有大个子的同学喜欢欺负个子矮的同学?

如果一个小朋友不合群,是不是就会被排斥?

如果一个小孩没有爸爸,是不是有可能被欺负?

知乎有多人觉得绝对不该原谅校园霸凌者(这在知乎是政治正确),认为应该变强后狠狠报复回去。

为什么当初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充满怨气,站在施害者的角度又恬不知耻呢?

所以,“政治正确”“道德界限”才会出现,它的出现约束的是大多数人,也就是相对的强者。

它告诉站在安全立场上的大众,对弱者和异者应该有一定的保护。

尽管它只建立在道德层面上。

如果还不懂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们少数派是那样这样的?”“为什么我就非得这样?”

不需要理解他们,不需要帮助他们,不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正确,不要评判和伤害他们,就可以了。


有个说法是: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看他对少数群体(残疾人)怎么样。

这就是政治正确的价值,不论是同性恋、少数民族,伤残、各类病人(抑郁症患者等)、性别障碍者、孕妇、乞丐、无产者、贫困人口、弱势的女性等。保护他们的政治正确,应该被遵守。

因为也许有一天,你,或者你在乎的人落在少数阵营里,你也会期望他人对你这样做的。




某种程度上。

也只有理解这些,当有一天,你作为受害者出现的时候,因为了解到人性的恶。你才不会被仇恨和怨气控制,原谅施害者。

这样的原谅,不是圣母,也不是白莲花。

只是因为我本自私,我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能理解他人的自私。

我受到了伤害,我知道有多么痛苦,所以我不再希望你也受到伤害了。即使你伤害过我。

或者当有一天,你掌握了权力,财富,面对他人的痛苦才不会冷漠。才不会耻笑弱者,傲慢偏见。

人类真的非常有意思。

user avatar

很少再上知乎。

也尽力克制自己不要把同性恋和异性恋两个阵营对立起来,毕竟,我们人少。

这个问题以及下面的答案,以及排在最前面的答案,无非是说当今同性恋风气太盛,还给扣上了一顶“政治正确”的帽子。

可是你们知道吗?

同性恋文化是哪些人在宣扬,你们所谓的腐文化,又是谁在制造,在消费?

我认识很多网文作者,写腐文的,尤其是赚钱的,一个男同性恋都没有,全是女的,而且全是结了婚的直女。她们的读者群里,腐女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左右。我没有科学的论断,但是我相信腐女里面是不太可能有女同性恋的。

去年很火的网剧《上瘾》,我周围的gay看过的很多,但是看完的很少。《上瘾》的作者是谁?男的女的?直的弯的?搜一搜就知道。许魏洲黄景瑜机场接机尖叫的有多少同性恋,有多少gay?你们随便搜个视频看一下,有时候甚至没有一个男性的影子。

“这么丑做什么同性恋”这种话,我可是听腐女亲口说过的。

下面有个答案 @例不虚发探花郎说的很好。我也曾在gaycation这部纪录片里面深刻感受到过,中国现在这些所谓的腐文化,和真正的男同性恋世界,根本是脱节的。你以为网上铺天盖地的这些东西全都是同性恋者们在自high甚至想要洗脑入侵你们异性恋的世界,亵渎转变你们的性取向,其实这些东西,至少九成,是你们异性恋自己搞出来的。

至于政治正不正确,那更可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中甚少提及“同性恋”三个词,所以诸位zhihuer不要坐在天朝梦在美国,希拉里当年对同性恋态度友好是没错,但是希拉里是同性恋吗?她为什么选择站在同性恋这边?

因为加州的选票她丢不起啊~

把同性恋当作赚钱、上位的工具,经济政治好处都拿了,拿完了反过头来骂,你们同性恋太高调了,为什么我们要支持你们啊?为什么我们要“政治正确”?

在天朝你谈什么同性恋政治正确?

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你们戏还能更多一点吗?

觉得“政治政策”不好了?这是你们自己搞出来的啊。

真如王小波所说:“自己屙屎自己吃”。

我甚至支持那些不支持同性恋的人,只要你有自己的说法,只要你有自己的理由。

但是一方面自己心底反对同性恋,一边又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理由,拿个自以为高大上的“政治正确”帽子拐弯抹角阴阳怪气地往别人头上扣。

懦夫。

不担心房价上涨,不担心经济下行,不担心自己看不起病,反倒开始责怪同性恋要毁掉自己的国家,要毁灭全人类。

是啊,你看德美,澳英这些国家,他们对待同性恋这种态度,马上就要毁灭了。

不过毕竟房子一辈子不吃饭都买不起,说经济有的人工资还够不到个税线,看病么实在不幸又能怎么办呢,医院有保安的,医生不好欺负。

那只能敲敲键盘,讲政治不行,有网警,讲科学肚子里又空,那就只有喷啊,指着同性恋喷,他们人又少,现在又不敢见光,又弱势,像妇孺一样的弱势群体,多好欺负。

大家可能在答案里看不到这些人的身影,你们点进有些答案的评论区,就知道这类人有一大把。他们甚至怯懦到怕成为众矢之的而不敢写答案,只能在某一个答主的答案下面满口污言秽语。

这些人,你们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user avatar

能问出这种问题已经证明了至少在知乎 挺同尚不是“政治正确”

那么在中国 对同性恋的态度已可知大概

user avatar

如果一个群体想要特权,比如高考比你们简单,补贴比你们多,犯了法比你们从宽处理,这叫不要脸,政治正确矫枉过正。


如果一个群体要求平权,想和们拥有同样的权利,这叫合理诉求,黑人要和白人同样有坐公交的权利,很多人觉得就应该这样,难道就成了政治正确。


有一个国家,人们都穿素色衣服,

但有一些人就是喜欢色彩斑斓的衣服。


大家觉得丑吐了,太辣眼睛

后来国家规定穿这种衣服太丑了,不符合国家民众的审美,所以购买这种衣服不受法律保护,不能开发票,不享受购买补贴,也不给他们售后和清洗服务,被骗政府也不管。

但是这些人是天生基因里就喜欢色彩斑斓的衣服,改不了


后来,

人们的思想慢慢开放了一些,很多只敢在家里穿这种衣服的人慢慢的敢在大街上穿,除了偶尔碰到一些保守人士的讽刺,大多数人还是保持克制或与我无关的的态度。


但是买这种衣服依然不给开发票,不受法律保护,所以造成了很多问题。

他们高呼:我们要合法化!我们要发票!我们要享受同等的售后服务!



这样一来,很多本来克制或者视而不见的人受不了了

他们说:我们已经努力的克制自己不去批判指责他们,为什么他们非但不感激,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进尺呢?



但是也有另外一些声音说:为什么我们穿素色衣服的人可以去决定他们的喜好受不受法律保护呢?这是他们的自由,和我们无关啊!我们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的权利?



然后就有人冷嘲热讽的说:真是时代变化快!现在的社会都发展成什么样了啊,

难道支持那种选择穿多彩衣服的人,现如今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了吗?

user avatar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做你为什么讨厌同性恋。大家可以看一看,还会不会觉得同性恋是政治正确。

很难想象在政治正确的情况下会公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而且里面的回答不堪入目,很难想象这是知乎的答案。

我简单说几点:

1,滥交。

有人因为滥交所以讨厌同性恋,这个真有趣,异性恋不滥交吗?你会因为接触了几个滥交的异性恋就讨厌异性恋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因为接触了滥交的同性恋就讨厌同性恋呢?

说比率问题。

为什么同性恋滥交的比率高,还不是他们只能躲在社会阴暗的角落里,不被主流承认接纳,既然是边缘人群,难以拥有稳定的恋情甚至婚姻,只能被迫选择这种生活方式。

2,艾滋病

因为同性恋高发艾滋病,所以可以讨厌他们。

这个真是无力吐槽了,他们这群人有艾滋病,或是高发艾滋病,所以我们可以讨厌他们,甚至歧视他们?

那么艾滋病同样很高的职业例如缉毒警察或是外科医生,他们因故感染了艾滋病,是不是也应该被讨厌,被歧视?

你说他们是被迫的?哪个同性恋是主动找上艾滋病病毒,故意往自己的身体里传染的呢?他们难道不是受害者?

你说有人故意传播,难道异性恋就没有吗?

你说他们不带套,难道异性恋就没有吗?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异性恋同样存在的行为,放在异性恋那里只是少部分人坏,不能说异性恋坏,可是在同性恋这里就成了他们可以被公然讨厌乃至于歧视的理由?!!!

我小的时候,被教育艾滋病病人需要我们的同情理解接纳,可现在我还没有长大,怎么就变化了呢?

3,骗婚。

有同妻同夫,他们被同性恋骗婚,非常可怜,可是可怜的不止他们,那个骗人的同性恋同样是有罪的“可怜人”。

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伤害的不止同妻同夫,另一个人也收到伤害。

要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生活,甚至还会发生性生活。对于双方都是压力与伤害。

造成大面积骗婚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异性恋中很少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渣在同性恋群体中聚集了吗?还不是因为同性恋群体不能结婚,甚至这辈子都不能告诉别人自己的真实取向。

迫于社会的压力,他们或是她们只能这样做,成为一个别人眼中的正常人。

4、受不了同性恋的骚扰。

你是一个男的,有个女性看上你了,你明确地表示拒绝,可是她仍然苦苦追求,甚至做出许多下三滥的事情来,

这种情况下,你最多讨厌这个女性,而不会讨厌所有的异性恋。

你是一个男的,有个小gay看上你了,你明确地表示拒绝,可是他仍然苦苦追求,甚至做出许多下三滥的事情来。

这种情况下,你推而广之,认为所有同性恋都是这样的骚扰狂,都是变态。

这样想真的对吗?

5,异性恋只为繁衍后代,同性恋才是真爱。

这句话确实有病,我一gay听着真尴尬,但我愿意往好的一方面想这句话。

同性恋在我们这个社会仍然不为主流社会容纳,他们或是她们要在一起,恋爱结婚相守一辈子面对的困难远远超过各位异性恋的想象。能够冲破这么多束缚与困难,选择与爱人相守一生的真的很难得,说一句真爱不为过。

另外多说一句,你们异性恋中多少真的只是为了繁衍的,请自己想一想。

6,什么自然之道啊,阴阳调和啊,天道啊之类的,还有同性恋得势了,就会导致人类灭亡的,我就不说了,实在太夸张。

7,我还看过一个答案,说不理解同性恋,因为在中国明明不存在任何对于同性恋的歧视。

这个回答是最让我难过的。

两个相爱的人因为社会舆论的阻碍不能相爱,原因仅仅是他们的性别相通。这不是歧视?

相爱的人冲破了重重阻碍获得了亲朋好友的接纳与理解,正想要相守一辈子的时候,却发现不能结婚,仅仅是因为婚姻法规定只有男女才能结婚。这不是歧视?

同性恋要被拿在知乎上问是不是政治正确,哪里可以被讨厌,而异性恋却不见这样的问题。这不是歧视?

在那个答案里(我找不到了),作者很显然把同性恋当成了非人的存在,同性恋只不过是阴沟里的蟑螂和老鼠而已,我们这些正常人大发慈悲让你们活着已经是天大的恩赏了,你们还要怎么样呢?

我们的立法机构由没有公开认定你们有罪,我们已经将你们除病化(仅限于几本书或是文件,真正在人民群众脑海中的除病化还早。。)

我们也没有把你们活着烧死,或是拿石头砸死,或是从高处扔下去摔死。

你们都可以活着了,这是多么大的恩赐啊,怎么还不知道感恩呢?怎么还不感激涕零地停止所有争取同性恋平权的活动呢?

你们就永远做阴沟里的老鼠与蟑螂就好了,为什么要到阳光下来?为什么要在我们的身边存在?

8,打压别人表达观点,我可以不支持同性恋,这是我的自由,你不能不让我说话。

诚然,你有你不支持同性恋的理由,可是请你想一想,你的理由成立吗?如果不成立,你的观点为什么要存在?

9,我觉得同性恋做爱恶心。

首先,没有任何一个同性恋会当着你的面做爱,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人这辈子只能想象同性恋是怎么做爱的。可是你为什么要想象呢?别人关起门来做爱当你什么事了?你就要想象?真是不理解这个理由。

说实话,我也觉得异性恋做爱恶心,女性的身体,尤其是生殖器部分还有乳房让我感到恶行。可是我不会因此特意花时间去想象异性恋是怎么做爱的,然后自己恶心自己。这是病,要治。

10,我觉得同性恋恩爱的样子很恶心,尤其是一些电影电视剧。

讲述异性恋爱情的电视剧电影远远多过同性恋的,可是我看异性恋的爱情并不会恶心,相反我会祝福,会感动,会羡慕。

11,综上所述,你歧视讨厌同性恋的理由都是不存在的,不成立的,站不住跟脚的。

这些都不是你的理由,只是你先歧视了,先偏见了,然后你为自己的想法或是行为找到的理由罢了。

12,政治正确是怎么来的?

政治正确应该是由黑人平权运动来的。

现在我们在批判政治正确的时候,都会举出怎么偏向黑人,怎么偏向某宗教群体。

这个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发源而来的,根源在于美国,在于西方的历史上存在着对于黑人,对于少数族裔,对于某宗教群体的偏见,压迫,奴役,甚至是迫害屠杀。

政治正确应该是一种反弹,在弹簧被压倒最薄之后的反弹。松开了压住弹簧的手,弹簧一定是会跳起来的。这是物理规律,难以避免。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同性恋本认为是疾病,是生理的或是心里的疾病。被认为是变态,是恶魔。

出现大量治疗同性恋的方法,甚至出于某种意识形态,公然迫害同性恋。

现在压着弹簧的手已经松开,弹簧正是向上反弹的时候,超出一些界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当你因为这种情况感到不快的时候,请你想一想,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历史中,你们现在的痛苦无奈与同性恋过去遭遇的,甚至是现在正在遭遇的痛苦与无奈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你们生活的这样幸福美满,我们生活的这样痛苦无奈,你们在哀嚎什么啊,该哀嚎的难道不该是我们吗??

13,讨厌卖腐。

所有卖腐都是商业行为,主要见于娱乐圈。

一方面这是商业公司炒作,为了自家明星吸引人气,尤其是腐女还有同性恋人群的关注和他们的购买能力消费能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商业行为?因为有市场存在,在我们身边存在大量同性恋以及对同性恋感到兴趣的人,你说你不喜欢,可以,请杀了他们所有人。你说一句你不喜欢,,就不准别人喜欢?这是什么蛮霸道理????

还有,同性爱情关系的影视作品受限,不能自由表现爱情这一关系。

中国最火的一部同性恋电视剧之一应该曾经的上瘾,改变自小说。

电视剧出版之后,火了当中两个主演,可是自从他们太火之后,电视剧被下架,两个人再也不能同框出现。

现在还有一部挺受欢迎的,叫做盛势,同样是改变自小说,可是据说(还没公开,只在淘宝卖优盘,巨贵!!!!!!!!)两个人的爱情关系也变得暧昧不清,似乎迟迟没有彻底点明。

在真正的同性恋爱情影视作品受限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转移目标了,毕竟情感需求仍然在,这是改变不了的。

另外,除了商业行为之外,还有观众,粉丝自己的制作。据我观察,这些东西以腐女制作的居多。还是那个原因,情感需求在正常的影视作品里满足不了,只能自己来了?

user avatar

主要有两点

1,自由。

即别人有表达自己性取向的自由。同性恋这几年发声很多,这是这个群体的自由,也是对传统压制的对抗,毕竟从歧视走向正常看待,不容易。

2,沉默的大多数。

这一点我觉得更关键。我们看到的同性恋运动高涨,并不是代表成为主流,只是大部分人沉默而已,因为犯不着去争论这个。

总之这事情吧,各有各的空间,别互相干扰就行。

同样,政治正不正确本身就是个人主观的判断。喜欢的喜欢,反对的反对,各行其是就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知乎这个中文互联网问答社区,关于同性恋的讨论确实经历了一个显著的演变过程。说它“政治正确”可能有些过于简化,但无疑,在很多与同性恋相关的议题上,支持性的观点已经占据了主流的讨论空间,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同,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显性共识”。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用户群体的结构和价值观.............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战的复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简单地说,虽然将一战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德国是过于简化的说法,但德国在外交、军事和国内政治方面的某些行为,确实导致它在国际舞台上相对孤立,支持不如协约国广泛。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 战争的导火索与责任划分的争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一战的爆发是.............
  • 回答
    支持克罗地亚队夺冠的人数众多,这背后蕴含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足球本身带来的魅力,也有克罗地亚国家队特有的故事和精神感召。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格子军团”精神(The NeverSayDie Spirit of the Vatreni)这是克罗地亚队最动人、最吸引人.............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需要明确说明:我没有个人政治立场或偏好,因此不会“支持”任何特定的政治制度(如君主制或共和制)。我的职责是提供客观、中立的信息和分析,帮助用户理解不同政体的利弊及其历史背景。不过,如果你对君主制的历史、文化意义或现代存续的原因感兴趣,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君主制的历.............
  • 回答
    苏联支持东德和西德的统一,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和地缘战略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冷战时期的背景,以及苏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苏联 并没有 积极主动地去“支持”两德的统一,至少不是在早期或者按照西方所期望的那种方式。相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
  • 回答
    方舟子之所以坚定地支持转基因产品商业化,这背后有着一套清晰且一贯的逻辑,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对科学真相的坚持与对谣言的批判:这是方舟子一贯的出发点。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其本身是中性的,其安全性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评估。他批评国.............
  • 回答
    楚国君主之所以会支持吴起变法,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楚国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要理解楚国君主支持吴起,就不能不提当时楚国的国情。楚国虽然在春秋时期已经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但到了战国初期,它面临着来自北方强国的严峻挑战,尤其是魏国。魏国凭借李悝的变法,国力蒸蒸日上,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与此同.............
  • 回答
    关于微信为什么目前似乎不直接支持维吾尔语、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输入,这背后可能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技术实现、市场需求、运营策略以及政策考量等。要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技术实现层面: 输入法的复杂性: 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像维吾尔语、藏语这样拥有独特文字系统(如阿拉伯字.............
  • 回答
    潘基文先生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与中国有过长期且深入的互动。他确实对中国的实力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关于他是否支持“萨德”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并澄清一些可能存在的误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潘基文先生在“萨德”问题上的官方立场和公开表态.............
  • 回答
    司马南和联想的这场“罗生门”,与其说是商业上的较量,不如说是普通民众与大型企业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以及价值观上的博弈。这件事如何收场,以及为何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民意分化,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动因。这件事会怎么结束?要预测结果,得先分析一下当前这场风波的几个关键点: 司马南的核心诉求: 司马南.............
  • 回答
    吃狗肉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那些支持吃狗肉的人,他们的理由往往根植于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对动物不同角色的认知。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到这些不同的层面去理解。首先,从历史和传统的角度来看,狗肉消费在一些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韩国、越南等地,有着悠久.............
  • 回答
    任天堂Switch作为一款掌机和主机二合一的设备,在设计之初就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和目标用户群体。而“无线投屏”这个功能,看似与电视连接的“TV模式”有些关联,但实际上,它并不是Switch设计中优先考虑或者不可或缺的元素。要理解为什么Switch不支持无线投屏,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设.............
  • 回答
    太平天国,这股席卷半个中国的洪流,其兴盛绝非偶然,背后是那个时代无数渴求改变的人们,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了强大的力量。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么多人投身其中,他们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这背后,是一幅复杂而生动的社会图景。首先,我们得说说当时的社会背景。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对外割地赔款,对内.............
  • 回答
    最近围绕联想的讨论确实非常激烈,从网络到各种场合,几乎都能听到大家在谈论这家公司。作为联想的一名员工,如果有人问我的真实想法,那心情大概会是五味杂陈,既有压力,也有一些不吐不快的感受。员工视角下的“真实想法”首先,压力是肯定有的,而且是全方位的。 网上舆论的沸沸扬扬,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氛围。无论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的现象。同样是“逻辑”、“实证”、“良心”和“判断力”,为什么有人用来“黑”中医,而你这位中医粉却用来“挺”中医?这其中的缘由,说起来可就复杂了,涉及很多层面,绝非一两句话能道尽。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同词异解”的情况。1. 对“逻辑”的理解差异:是.............
  • 回答
    美国支持台湾的原因,可以从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共同价值观等多个层面来理解,这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多种力量交织的结果。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段漫长的历史和复杂的国际关系演变。历史渊源的纠葛:国共内战的遗留首先,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冷战时期地缘政治格局的产物。在国共内战后期,.............
  • 回答
    iPhone 11 在国内电商预约量当天破百万,苹果市值重回万亿大关,这背后并非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尽管它不支持5G,但这些因素足以让它在中国市场掀起一番抢购热潮,也让苹果股价再次站上高峰。一、 强大的品牌惯性与市场基础:首先,苹果在中国市场拥有极其深厚的品牌基础和用户群体。.............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事儿。市面上120W快充手机确实越来越多,但要说能把充电时间压到15分钟内的,iQOO 7当初那一波操作,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堆砌参数,而是涉及到好几个层面的技术突破和精心调校。你问为什么别的120W手机做不到,或者说做得没那么极致?这里面门道可不少,我给你掰扯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