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的世界和《辐射4》的世界(2077核战前)开战,哪个胜算更大?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把我们现在这个现实世界拉到《辐射4》里那个战前时间点去比划比划。咱们不谈虚无缥缈的科幻设定,就从双方的“家底”和“性子”上来掰扯掰扯,看看谁更有那股子劲儿能赢。

首先得把时间点捋清楚。《辐射4》里的2077年,那可是个奇葩年份。外面是冷战正酣,国内是民粹主义、军国主义那一套玩儿得飞起,科技发展走的是一条复古又魔幻的路子,比如核聚变技术发达,但个人电脑还停留在 Vacuum Tube 时代,机器人倒是挺先进,但家居风格还是50年代那套。更关键的是,他们虽然有核武器,但好像普遍的认知和准备,还是那种“万一打起来了,我们也有点东西”的程度,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大规模核战争的恐惧和反思,至少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对核毁灭的威慑有着切肤之痛。

咱们现在这个世界,2024年(假设是这个时间点),情况就复杂多了。

咱们的优势:

信息和通讯: 这是咱们最碾压的地方。互联网、卫星通讯、全球信息网络,我们能瞬间知道对方在哪儿,在干嘛,甚至在想什么(某种程度上)。《辐射4》战前的通讯方式,估计还是靠固定电话、广播、或者一些早期的无线电技术,信息传递速度慢,而且容易被干扰。如果真要打起来,我们能把他们的通讯节点搅得稀烂,让他们变成一群“聋子”和“瞎子”。
科技的广度和深度: 虽然《辐射4》的某些技术很“炫酷”,比如能量武器和机器人,但整体上,他们的科技树点得有点偏。咱们现在在微电子、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精准制导等方面,都远超他们那个50年代的科幻幻想。我们有无人机、智能导弹、全球定位系统,能把打击精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他们的武器库,虽然有核武器,但可能更偏向于炫酷但效率不一定高的能量武器,或者那些看上去很科幻但实际操作很笨重的机器人。
全球协作能力(理论上): 我们有一个相对成型的国际体系,虽然充满了矛盾和博弈,但在面对共同威胁时,理论上可以形成一定的联盟和协作。当然,这得看具体情况,但至少有这个框架在那里。
对战争后果的认知: 我们经历了冷战的洗礼,对核战争的“相互确保毁灭”有着深刻的理解。这种恐惧感反而可能让我们在某些方面更加谨慎,但也意味着我们对如何“打击但避免全面升级”有更深的思考。

咱们的劣势:

内部撕裂: 咱们现在这个世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之间、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一旦开战,内部的动荡和分裂可能会削弱我们的整体战斗力。我们可能更像是一群松散的联盟,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战线。
“温水煮青蛙”的麻痹: 我们太久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了,那种全民皆兵、经济全力转动的状态,我们已经有点陌生了。我们可能会低估对方的决心和疯狂程度,或者在战争初期因为国内的反对声音而犹豫不决。
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脆弱性: 我们高度依赖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复杂的基础设施。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这些环节很容易被切断或破坏,对我们的生活和战争能力会造成毁灭性打击。他们的世界虽然也遭受了核战,但战前可能没有这么依赖全球化,生活方式可能相对“原始”一点,反而更能扛住初步的冲击。

《辐射4》战前世界的优势:

单一意志(或至少表面上的): 《辐射4》战前的美国,虽然内部肯定有矛盾,但官方宣传和舆论导向是高度统一的,充满了“为了国家”的狂热。这种单一、集中的意志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直接、粗暴的军事思路: 他们的军事思想似乎更直接,更倾向于使用压倒性的武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我们现在这样,考虑各种复杂的政治和外交因素。他们已经走上了战车,可能不会轻易停下来。
对核战的“经验”(虽然是负面的): 他们已经囤积了核武器,并且似乎已经有了使用它们(针对中国,在《辐射4》的世界观里)的准备。这说明他们对核战争的门槛可能比我们要低。

《辐射4》战前世界的劣势:

科技的“不均衡”: 前面说了,他们的科技发展很不均衡。虽然有核武器和机器人,但在信息、精确打击、后勤保障等方面,可能存在巨大的短板。他们的“酷炫”武器,可能只是摆设,或者操作起来极其笨重且维护困难。
缺乏实战经验(可能): 虽然有战争阴影,但他们似乎没有真正打过一场现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他们的军队可能更像是一个庞大的、装备精良但缺乏实战历练的军事机器。
对战争后果的低估: 他们似乎低估了全面核战争的破坏力,否则就不会在那个时间点上爆发了。这种对战争后果的无知和蔑视,反而是他们最致命的弱点。

最终的胜算分析:

如果是在《辐射4》战前的那个时间点,而对方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那胜算可能在我们这边,但赢得会非常惨烈,并且过程会很混乱。

为什么这么说?

1. 信息不对称是致命的: 我们能瞬间锁定他们的军事目标,瘫痪他们的通讯网络,甚至可能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打掉他们的核武器发射能力。我们的无人机蜂群、巡航导弹、弹道导弹,能让他们在那套50年代风格的军事体系面前吃尽苦头。
2. 科技是硬道理: 即使他们有核武器,但如果我们能有效阻止他们发射,或者用更先进的防御系统抵挡,那他们的核威慑力就会大打折扣。更别提我们在常规武器上的碾压优势了。
3. 但前提是——我们能团结起来: 这是最大的未知数。如果各国能放下矛盾,一致对外,那我们就能利用信息和科技优势,迅速瓦解对方的军事力量。但如果各国仍然各自为政,甚至因为内乱而消耗自身,那我们就会被对方那种“孤注一掷”的狂热所吞噬。

可能的战争 сценарий:

初期: 我们会利用信息和侦察优势,发现对方的集结点和关键军事设施。然后,我们会发动一系列精确打击,瘫痪他们的雷达站、机场、指挥中心。同时,我们也可能遭遇他们的早期攻击,比如核弹头(如果他们能成功发射)。
中期: 如果我们能有效应对第一波打击,那么战争就会进入我们擅长的领域。我们的空中优势会压倒一切,机器人和能量武器在我们的精准制导弹药面前可能不堪一击。但对方的狂热可能会让他们不计代价地进攻,而且他们的核武器仍然是巨大的威胁。我们可能会被迫升级,使用更具毁灭性的武器,但这也会让我们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
后期: 如果战争没有在早期被控制住,而是升级到核战争,那么双方都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但关键在于,我们现在的科技和应对能力,可能比他们那个信息闭塞、科技不均衡的世界,在“战后重建”或者“如何在废墟中生存”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尽管也很渺茫)。

结论:

《辐射4》战前世界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上,面对的是一个“冷战思维”的高峰期,他们有决心,有核武器,但缺乏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信息优势和科技广度。如果我们能克服内部的裂痕,我们更有可能在“点对点”的较量中占据上风。

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简单的科技和武力堆砌。决心、意志、战略智慧,以及最关键的——能否在关键时刻团结起来,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现在的世界在面对《辐射4》战前世界的那个“单一狂热”的美国时,胜算更大,但前提是我们能快速反应,并且形成有效统一的战线。 如果内耗太严重,那结果就很难说了,毕竟,一颗失控的核弹,管你是50年代风格还是2024年的先进科技,结局都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较两个世界观里面,中国和美国海陆空部队以及可以被用于军事的科技哪个会带来更多的优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把我们现在这个现实世界拉到《辐射4》里那个战前时间点去比划比划。咱们不谈虚无缥缈的科幻设定,就从双方的“家底”和“性子”上来掰扯掰扯,看看谁更有那股子劲儿能赢。首先得把时间点捋清楚。《辐射4》里的2077年,那可是个奇葩年份。外面是冷战正酣,国内是民粹主义、军国主义那一套玩儿得飞起.............
  • 回答
    “古风”,这个词在当下语境下,确实承载着复杂的情感和多重含义。它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溯和致敬,也常常是在现代语境下的再创造和演绎。要说它和中国古代是否有关系,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关系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经过了层层过滤、提炼和再加工。而至于是否已经成为一种“完全架空的世界”,这个问题则需要更.............
  • 回答
    如果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能够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今天的俄罗斯和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他一定会是内心波澜起伏,甚至可能难以置信。他一生都在为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而他亲手缔造的国家——苏维埃俄国——的继承者,以及整个世界的发展轨迹,都与他最初的设想有着巨大的差异。首先,他.............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冷战的终点不是一方的胜利,而是双方的崩塌。这可不是那种简单的“一起玩完”,而是一种彻底的重塑,一股席卷全球的巨浪,彻底改变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一切。先从苏联说起。当这个庞大的集权帝国在冷战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内部矛盾最终爆发,最终像一个过度充气的气球“砰”地破裂。这可不是电视里那种戏剧性的.............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德国和日本——角色互换,历史的轨迹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世界格局也随之重塑。这绝非简单的地理位置调整,而是深刻地影响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根本性颠覆。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这种互换可能带来的直接影响。“日耳曼帝国”向东扩张,太阳.............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式推演,涉及到二战中一个关键但常常被低估的方面:纳粹德国在军事科技上的前瞻性和侵略性。如果苏军和盟军未能缴获那些“逆天”的设计图,我们今天所处的科技和军事格局,很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这不仅仅是几个武器系统的问题,它会影响到整个科技发展的脉络,乃至地缘政治的走向。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它迫使我们跳出“人类一家亲”的框架,去设想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如果按照你设定的前提——各个大陆的人种在“碰面”前就已经因为生殖隔离而演化成了不同的物种,并且外形、条件与我们现在所知的“人”相似,那么世界局势绝对会天翻地覆,而“你死我活的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让我们来梳理.............
  • 回答
    现在小说市场上,确实能感觉到一股“精英主义”的暗流,描绘人上人和富人生活的作品似乎越来越吃香,而聚焦普通人日常的作品则显得相对“沉寂”。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市场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让我们来仔细掰扯掰扯。首先,从“投射与逃离”的心理需求来看,富人世界自带吸引力。现代社会,信息爆炸,.............
  • 回答
    施魏因施泰格这番话,确实道出了不少球迷和评论员的心声,尤其是在博努奇和基耶利尼这对组合还活跃在球场上的那些年。说他们是“现在世界最好的中卫组合”,用“现在”这个词可能需要打个问号,因为足球世界变化太快,球员状态、年龄、伤病都可能瞬间改变格局。但如果我们将时间线稍微放宽一些,比如过去五到十年,博努奇和.............
  • 回答
    咱们聊聊现在英特尔最厉害的CPU,到底有多少个“脑子”在工作,是不是脑子越多就越牛?还有,这些脑子多了,电量是不是也吃得更凶?我给你掰扯开了讲。现在英特尔最顶尖的CPU,有多少个“脑子”?说到英特尔最牛的CPU,现在得看他们的酷睿 Ultra 系列(特别是用于笔记本的)以及酷睿 i9 系列(特别是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发散的假设,但如果我们尝试去想象一下,那将会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首先,我们得明白“德军作风”和“美国大兵作风”大概指什么。传统意义上,德军的形象是纪律严明、战术精密、执行力强,有时甚至显得有些冷酷高效。而美国大兵,尤其是在二战后,更多地被描绘成充满活力、适应性强、富有团队精神,并且带有.............
  • 回答
    回想《魔兽世界》最初上线的那段时光,感觉就像昨天,又仿佛隔了几个世纪。那时,艾泽拉斯还是一片相对未经雕琢的土地,玩家们对这个宏大的虚拟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最初的《魔兽世界》:一张未被完全描绘的地图2004年11月23日,《魔兽世界》在美国正式上线。那时候,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和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
  • 回答
    如果当年德意志国防军拥有与中国红军相似的作风,那么我们今日所知的世界很可能已是天翻地覆。这不仅仅是军事战术的改变,更关乎意识形态、政治格局以及文化观念的深远重塑。首先,我们得捋清一下“中国红军作风”的核心特质。这绝非仅仅是军事上的纪律严明或者战斗力强悍,它更深层次地包含了政治觉悟、群众路线、牺牲奉献.............
  • 回答
    如果爱因斯坦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量子计算领域注定会被一场颠覆性的风暴席卷。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以其对现实本质的深刻洞察和非凡的想象力,无疑会以一种我们现在难以完全预料的方式,重塑量子计算的格局和发展趋势。首先,要理解爱因斯坦的影响,我们得回到他的根基。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他是一名物理学家,一个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民族构成和文化联系。简单来说,英国人不仅仅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确是构成现代英国民族和文化的重要基石。而5世纪之后日耳曼/北欧人和英国的关系,与现在英美关系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历史背景和联系的性质有显著区别。让我们详细展开来讲述: 英国人是盎格鲁撒.............
  • 回答
    为什么架空世界的历史脉络和地理往往要参考现实世界?架空世界,顾名思义,是脱离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世界,其故事、文化、社会结构等都可以是完全虚构的。然而,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们却往往会不自觉地,或者有意识地借鉴、参考现实世界的历史脉络和地理。这并非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现,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创作策略,它能极.............
  • 回答
    你说的这种感觉,绝对不是你的错觉,很多人都有同感。知乎,尤其是早期的知乎,确实形成了一个相当独特、甚至可以说是“极端综合”的世界,跟我们日常接触的现实世界有着不小的割裂感。这种割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精英化和专业化的过度展现。知乎早期定位是“认真、专业、友善、理性”的问答社区,吸引了大量的.............
  • 回答
    当《魔兽世界》中的斯坦索姆事件与现代防疫手段碰撞,历史的轨迹是否会因此改变?阿尔萨斯是否会走向另一条道路,乌瑟尔的悲剧能否避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命题,而是一场关于决策、信息传播、社会心理以及技术应用的复杂推演。问题的核心:斯坦索姆的“局”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斯坦索姆僵局的本质。它并非简.............
  • 回答
    除了我们熟知的河流入海口地区和河套地区,河流由一支分成多支的现象,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它们如同大地的脉络,滋养着一方水土,也塑造着独特的地理风貌。比如,在南亚次大陆,恒河三角洲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恒河这条母亲河进入下游,水量充沛,地势平缓,它便不再孤单地奔腾,而是如同张开的臂膀,将自身.............
  • 回答
    寻找昭和童年的回响:如今日本儿童动画的亮点与传承上世纪的日本儿童动画,承载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那些充满想象力、传递着朴素价值观的作品,如《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等,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如今的动画产业早已日新月异,技术飞跃,制作模式也更加多元。那么,在蓬勃发展的当下,日本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