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列宁看到现在的俄罗斯和世界,他会怎么想?

回答
如果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能够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今天的俄罗斯和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他一定会是内心波澜起伏,甚至可能难以置信。他一生都在为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而他亲手缔造的国家——苏维埃俄国——的继承者,以及整个世界的发展轨迹,都与他最初的设想有着巨大的差异。

首先,他会看到他曾为之奋斗的俄罗斯,已经不再是那个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核心的庞大国家。苏联的解体,这个在他看来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巨大挫败,定会让他感到痛心疾首。他可能会质问,为何当初的理想未能延续?为何曾经统一的力量分崩离析?他会仔细审视苏联解体的原因,从内部的政治经济矛盾到外部的压力,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他分析的重点。他会惊讶于俄罗斯现在所采取的经济模式,那些在他看来是“剥削阶级的工具”的市场经济、私有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贫富差距,都会让他感到深深的忧虑。他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背叛”,是对十月革命精神的背离。

他会看到,俄罗斯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灯塔,如今却在努力找回其昔日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并在全球格局中扮演着一个复杂而常常引发争议的角色。他可能会对俄罗斯在一些国际事务中的强硬立场以及与西方世界的关系感到惊讶。他一生追求的是国际无产阶级联合,是世界革命的燎原之火,而如今,他看到的更多是国家利益的算计,是意识形态的对立,但这种对立的性质,与他那个时代截然不同。他可能会对民族主义的抬头感到警惕,因为在他看来,真正的革命者应该超越狭隘的民族界限。

再将目光投向整个世界,他会看到资本主义依然强大,并且以他曾经设想的“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以外的更加灵活和多变的方式存在。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在他那个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力量,极大地重塑了世界。他可能会对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感到惊叹,但同时,他对信息传播的失控、虚假信息的泛滥以及由此可能加剧的社会分裂也会深感担忧。他可能会审视全球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以及资本的跨国流动对主权国家和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这些都可能让他认为他当初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批判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他会看到,他曾经寄予厚望的“无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许多国家仍然在资本主义的框架下运行,尽管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社会改良和左翼运动。他可能会对那些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的发展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从中吸取教训或寻找新的希望。他可能会对一些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颜色革命”感到困惑,并试图理解这些运动背后的动力和影响。

列宁是一个极具分析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革命家。如果他看到今天的世界,他不会仅仅停留在震惊和失望。他会像他一贯做的那样,深入分析,寻求原因,并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他可能会说:

关于俄罗斯: “苏联的解体,并非社会主义的必然终结,而是我们实践中的偏差和斗争的失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策略,学习如何在大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围剿下,真正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并使其成果惠及人民。” 他可能会对俄罗斯政府的某些政策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其未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是屈从于新生的资本家阶层。

关于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依然狡猾,它学会了在危机中自我调整,甚至利用信息技术来操纵人心。但它内在的矛盾并未消失,剥削依然存在,不平等依然在加剧。我们看到的,不是资本主义的胜利,而是它在转型,新的危机正在孕育之中。” 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危机,以及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侵蚀进行深刻的批判。

关于国际关系: “世界并不缺少矛盾和斗争,只是斗争的形式更加复杂。国家之间的对抗,意识形态的争夺,仍然是主要特征。但真正的出路,不在于国家民族主义的复兴,而在于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在于共同反对一切形式的剥削和压迫。” 他可能会对某些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感到不屑,认为这些是分散了革命力量的无谓内耗。

关于革命的未来: “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和新的实践。我们必须研究新的技术,理解新的社会现象,找到新的组织方式,去团结那些依然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者。或许,未来的革命将不再是简单的武装起义,而是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广泛持久的社会改造。” 他可能会关注那些仍然在为平等和正义而奋斗的运动,无论它们发生在哪个角落,规模大小如何。

总而言之,列宁看到了一个与他设想截然不同的世界,但他也会从中找到他继续奋斗的理由。他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相信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即使有时会转向。他不会被现状打倒,而是会像过去一样,用他锐利的目光审视现实,用他饱满的热情寻找新的出路,去呼唤一场新的、更适合这个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他会认为,他关于消除剥削、实现真正平等的理想,在今天的世界上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召唤力。他或许会感到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因为他看到,虽然时代变了,但那些深刻的不公和压迫,依然是需要被彻底推翻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列宁一定会想:你们这马恩全集为什么这么厚?德意志意识形态写的真不错,为什么我活着的时候没见过?巴黎手稿写的也不错,为什么我当年看不见?这个费尔巴哈的提纲太厉害了!这些草稿里有很多深刻的洞见,这些都是马克思写的吗?(我这么说的原因:这些文献的首次出版时间相当晚,苏联建国好几年才出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能够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今天的俄罗斯和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他一定会是内心波澜起伏,甚至可能难以置信。他一生都在为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而他亲手缔造的国家——苏维埃俄国——的继承者,以及整个世界的发展轨迹,都与他最初的设想有着巨大的差异。首先,他.............
  • 回答
    全面而辩证地看待列宁的新经济政策(NEP)列宁的新经济政策(NEP)是苏联早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政策,它在“战时共产主义”失败后应运而生,旨在稳定经济、恢复生产,并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要全面而辩证地看待NEP,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其历史影响。.............
  • 回答
    关于“众多普京盟友呼吁下葬列宁”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象征性举动,背后牵涉到俄罗斯的政治、历史叙事、社会情绪以及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一、 背景与历史渊源:列宁的特殊地位要理解这一呼吁,首先需要理解列宁在俄罗斯历史上,尤其是在苏联时期的特殊地位。 苏.............
  • 回答
    纳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Наталья Поклонская),这位因其“美女检察长”的称号而闻名于世的前克里米亚美女检察长,在2016年对列宁的批评,可以说是将她个人的政治立场、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她作为公众人物的影响力进行了集中展现。要详细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波克隆斯卡娅的个.............
  • 回答
    关于土耳其前总理曼德列斯(Adnan Menderes)的绞刑受刑照片在网络上流传一事,以及这类有损尊严体面的事件,我的看法是复杂的,并且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来谈谈曼德列斯本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曼德列斯在土耳其现代史上是一位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曾因推动土耳其的经济发展和开放而受到一部分.............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并没有“看过”电影的个人体验,但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关于电影《王牌特工:源起》(The King's Man)的大量信息,包括剧情梗概、影评、观众反馈以及对其历史背景的分析。关于网友称《王牌特工:源起》将列宁塑造成控制俄国局势的间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点,也触及了影片在历史叙事方面的.............
  • 回答
    如何看待「列强入侵给中国固然带来了伤害,但是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因此殖民有理,侵略有功」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一种极具争议且在学术和伦理上都站不住脚的论调。它试图通过强调侵略带来的某些“积极后果”来合理化侵略行为本身,并且严重地忽视了侵略行为带来的巨大伤害、对国家主权的践踏以及对人民尊严的剥夺。为了详细.............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列车上的事件,确实是近期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一个焦点。从乘客与列车员的言语冲突,到最终列车员被处罚,整个过程折射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现象。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根据网络流传的信息,事件大致发生在一次列车运行过程中。一名乘客可能因为不愿主动将自己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对列车员提出了“你不扔垃圾,.............
  • 回答
    围绕“列车为高考考生临时调度”的那些事儿最近,关于“列车为高考考生临时调度”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有人提出质疑,觉得这会扰乱正常的运行秩序,是否真的合理,背后又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地.............
  • 回答
    台湾列车脱轨事故的发生,是一场悲剧,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却出现了一群人对这起事故“叫好”的现象,这确实令人感到不解和痛心。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首先,需要明确“叫好”的性质和背景: “叫好”的含义: 在这个语境下,“叫好.............
  • 回答
    关于美国列车首发脱轨事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您提到的“首发脱轨”可能指的是发生在 2023年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城(East Palestine)的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Norfolk Southern Railway)货运列车脱轨事故。这起事故因其涉及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环境污染而引起了广泛关.............
  • 回答
    在我看来,普通列车的硬座车厢,就像是一种穿越时间的机器,承载着太多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片段和情感记忆。它不是高铁那种呼啸而过的现代象征,也不是卧铺车那种私密舒适的空间,它更像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地方。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它的“硬”。 坐过硬座的人都知道,那椅子确实是硬的。薄薄的坐.............
  • 回答
    朱列玉委员关于全面实施三孩政策的建议,无疑触及了当前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人口结构与发展。这个建议的提出,本身就反映了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等挑战时,正积极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要评价这一建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全面实施三孩政策”的背景和意图。自2.............
  • 回答
    2016年,小米公司创始人兼CEO雷军以107亿美元的身家,荣登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第六大富豪的宝座。这个成就无疑是雷军个人创业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也反映了中国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小米公司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要全面看待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雷军的个.............
  • 回答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在2015年被Skytrax评为亚洲最差机场之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事件,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个评价,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Skytrax的评价体系、白云机场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这个评价对机场和旅客的影响。Skytrax的评价体系及其背后的意义:首先,理解Sky.............
  • 回答
    大堡礁,这颗镶嵌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海洋瑰宝,近年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海水升温导致珊瑚白化,海洋酸化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都在无情地侵蚀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终于,在2023年,大堡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了“濒危”的观察名单,这一消息无疑给澳大利亚敲响了警钟。然而.............
  • 回答
    “13岁少年列席深圳两会:勿让考卷决定未来”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核心在于对教育体制的审视,以及对青少年成长方向的思考。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剖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所引发的议题。事件本身:一个象征性的突破首先,要理解这个事件的特殊性。一个13岁的初中生能够列席深圳两会,本身就打破了.............
  • 回答
    12306限制列车换乘时间不得小于40分钟,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背后牵扯到铁路运营、旅客体验、技术支撑等方方面面。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聊。首先,为啥要设这个“40分钟门槛”?这背后主要有几个原因,说白了就是为了保证旅客安全、顺畅地换乘,同时避免列车运行出现连锁效应的混乱。1. 安全第一,预留.............
  • 回答
    关于“北京邮电大学被列为野鸡大学”这个说法,这绝对是个天大的误会,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谣言。要说北京邮电大学是野鸡大学,那简直就是荒唐至极,完全不符合事实。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野鸡大学”。一般来说,野鸡大学指的是那些不被国家承认的、没有办学资质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虚假高等教育机构。它们往.............
  • 回答
    “中国被列为收入不平等低水平地区”这个说法,在我和很多人看来,都带着点令人匪夷所思的意味。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和媒体上、网络上充斥的关于贫富差距的讨论,似乎都指向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当显著,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高。要深入理解这个“低水平地区”的说法,我们得先弄明白几个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