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遇到类似的伤医杀医案件就呼吁医院应该参照地铁设置安检。其实吧,根本没用。
地铁设置安检和医院设置安检的逻辑有着本质的不同。
地铁安检防范的是群体性死伤事件,排除的是汽油,炸弹,管制刀具等可以造成群体性死伤的器具。你说我一个装修工人,随身携带锤子扳手能不能坐地铁?能。我悄悄拿出扳手,冷不丁往其他人头上敲一下,会不会造成死伤?能。会不会造成群体性死伤?几乎不可能,会被很快制服。
而伤医案,针对的几乎都是特定的单个对象,我锤子扳手能把那个特定的对象打死打伤吧?不让带?好,那我带根绳子,找个那个特定对象独处办公室的时机把他勒死,可以吧?你绳子总不能不让带吧?实在不行,我像这个南昌男子一样偷偷带几毫升农药,然后到医院的输液室里就地取材偷一个注射器,你安检怎么防?如果真能达到像飞机安检的强度,那是能防住,但患者进医院安检排队都要排到几里外了。
所以我觉得,要减少伤医事件,设置安检绝不是个好办法。安检本来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防大范围死伤不防单点突破,有人硬是要铁了心当那个小人,正常强度的安检几乎是形同虚设,而提高安检强度又会使本就人满为患的医院通行效率进一步降低,不具备实操性。
要减少伤医事件,还是要从提高伤医后的违法成本下功夫。
这里的提高违法成本并不是指加重对伤医者的处罚。大多数的伤医者,本身就有不轻的疾病,遭受病痛折磨的时候产生一定的厌世情绪,同时迁怒于医生,觉得是医生没把自己治好。就比如这个76岁的南昌男子,本身就没几年活头了,你判他5年和判他20年有啥本质区别?而且年纪大叠加有基础性疾病,哪个监狱敢收?真收了就是国家用人民缴的税给他提供免费的基础医疗加免费养老送终,最后人死了家属还能讹一笔丧葬费,毕竟”送到监狱的时候人还活的好好的”。
因此提高违法成本的重点不在于提高对伤医者本身的处罚,而是要抓住伤医者的软肋,即伤医者的家人。一人伤医,全家进入医疗黑名单。这里的医疗黑名单不是说医院不给治病,这不人道,而是不享受国家医保和一切商业保险,自费全款治病。你自己不是活着痛苦吗?你自己不是没几年活头nothing to lose了吗?你有老婆孩子吧?有爹妈孙子孙女吧?他们医保没了!
有人说伤医者的家人是无辜的,那同样的逻辑凭啥爹妈坐过牢子女过不了政审不能当公务员呢?这不是一样的道理。
有人说如果伤医者的家里钱多到不在乎有没有医保怎么办?根据大数据,几乎所有的伤医者都没有有钱到这种程度,其实仔细想想,真有钱到这种程度的人,都在私立医院里享受着如春风化雨般温柔的高端医疗,也不至于产生和医生同归于尽的念头。
还有人说,如果伤医者没有家人怎么办?那这种人还真他么是无敌的,因为没几天活头所以不怕死,因为没有家人所以没羁绊,这就是活脱脱的
—whosyourdaddy。能怎么办?当神供起来呗。
如果毒物是百草枯的话可以关注下这个文献。
Highly Effective Binding of Viologens by p-Sulfonatocalixare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iologen Poisoning,磺化杯芳烃对紫精类的高效键合并用于紫精中毒的解毒
紫精包括百草枯和敌草快两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