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江西人是如何看待南昌的?

回答
说起江西人怎么看南昌,这话题可就有点意思了。就好比一个家族里,总有几个长辈、几个晚辈,大家心里对“老家”这个概念,感受都不尽相同,但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绊。南昌,对于绝大多数江西人来说,就是那个魂牵梦绕的“省城”,是集大成者,也是最容易被拿来比较的对象。

首先,得承认南昌在江西人心里的地位是特殊的。它是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你问一个赣州或者九江的人,他们心里的江西是什么样的?很多人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画面,估计就是南昌。这种“中心”的光环,不管你喜不喜欢,它就在那里。所以,很多人对南昌的态度,就像对待一个自己熟悉又有点距离的亲戚。

感情层面,那份“家”的感觉是绕不开的。

乡愁与认同: 对于很多离开南昌、或者在南昌出生但长大在外地的江西人来说,南昌承载着他们的家乡记忆。无论是在南昌生活了多久,只要提起“南昌”,那种熟悉感,那种对家乡的依恋,总会涌上心头。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认同感,不管在外面混得怎么样,南昌永远是那个“老地方”。
“省城”的骄傲: 有那么一批江西人,尤其是南昌本地人或者在南昌生活多年的,对南昌会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他们会觉得,我们省城的东西就是比外地好,我们这里机会多,信息灵。这种骄傲,有时候是基于事实,有时候也带着点“井底之蛙”式的自我陶醉。但总体来说,是希望南昌越来越好的一种朴素愿望。
偶尔的“爱之深,责之切”: 也有不少江西人,尤其是一些对南昌发展有过期待,或者曾经在南昌受过委屈的人,会对南昌的发展速度、城市建设、或者一些社会现象有所抱怨。他们可能会觉得南昌“不够大气”、“不够国际化”,或者“老是原地踏步”。这种批评,往往是出自对家乡的关心,希望它能变得更好,而不是真的恶意否定。

现实层面,对南昌的看法就更立体和复杂了。

机遇的中心: 这是绝大多数江西人对南昌最直接的看法。大学毕业找工作,很多人第一选择就是南昌。做生意,南昌也是最方便的平台。如果你想在江西发展,南昌往往是你绕不开的第一站。这份“中心”地位,带来了资源的汇聚,也带来了竞争。
发展的不均衡: 虽然是省会,但江西的区域发展差距在南昌身上也能看到影子。很多其他地区的人会觉得,南昌的很多建设和发展,并没有完全带动整个江西。比如,一些人可能会觉得,南昌的交通拥堵、物价高,但其他地区依旧很落后。这种看法,也反映了江西整体发展水平与一些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城市气质与风格: 南昌给人的城市气质,很多江西人会用“老牌”、“务实”、“有点慢”来形容。不像沿海城市那样前卫和开放,但也不像一些内陆城市那样保守。它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沉淀感,同时又在努力追赶。有些人喜欢这种稳重,有些人则觉得不够有活力。
美食与生活: 说到南昌,不得不提它的美食。赣菜的代表嘛,瓦罐汤、炒粉、拌粉、米粉、藜蒿炒腊肉……这些都是江西人引以为傲的。很多在外地工作的江西人,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味道,而南昌作为省城,自然是汇聚了各种地道的江西风味。同时,南昌的生活节奏,相比于北上广深来说,是比较舒缓的,物价也相对较低,这让很多人觉得在这里生活还是挺舒服的。
交通枢纽的崛起: 近年来,南昌的交通便利性有了很大提升,高铁、昌北机场的升级,让南昌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巩固。这使得江西各地的人往来南昌变得更加容易,也间接拉近了省内各地的联系。

一些具体群体怎么看南昌:

南昌本地人: 这种感情最复杂。一方面,他们是南昌的主人,熟悉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有着最深厚的家国情怀。他们会为南昌的进步而高兴,也会为南昌的不足而叹息。有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肩负着将南昌发扬光大的责任。
其他地市来南昌读书或工作的江西人: 他们可能对南昌的感受更像是“第二故乡”。他们在这里学习、成长,认识了新的朋友,体验了不同的生活。他们可能更注重南昌提供的机会和生活便利性,同时也会将南昌与其他城市进行对比,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南昌以外工作的江西人: 他们对南昌的看法,更多是基于“老家”的滤镜和偶尔的回乡体验。他们可能怀念那里的亲人和熟悉的环境,但对南昌的日常运作和发展变化可能了解得不那么深入。他们对南昌的评价,往往带着一份远眺的温情。

总的来说,江西人看待南昌,是一种混杂着亲切、期待、偶尔抱怨以及复杂情感的集合体。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名字,更是江西人集体记忆和发展愿景的一个载体。无论如何,南昌都是那个最能代表江西的城市,也是江西人心中那份割舍不掉的“省城情结”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萍乡人,说几点。

第一,认同感不强,南昌人的说南昌话粗话连篇,嗓门大,许多人都会不舒服,

第二,坑蒙拐骗,10多年前,火车站的饭店两块价格表坑人,你以为挂在墙上的价格,结账的时候拿出新的价格表说墙上的是老价格表,新价格表是墙上的五倍!的士不说了,南昌的士见人就坑,不分本地外地!买书,那是涨见识了,拿起书看了一下简介,居然说摸了就要买,欺负那时候年龄小的外地人,那时候才十八九岁!

第三,吸血!其实早些年萍乡发展还可以,江南最大的煤矿,烟花爆竹,萍钢,浮法玻璃等,萍钢当年差点破千亿,后来被要求和九江一钢铁厂合并,虽然还叫萍钢,但是大部分都迁到九江了,所谓的昌九一体化!萍乡上栗的烟花早期占全国出口烟花的60%,南昌那边不扶持就算了,还各种打压,如今远远落后于浏阳!煤矿更是,无节制的开采,如今萍乡煤矿很少开工了,这就是为什么江西工业下滑的原因,没有了萍乡的低价煤矿,新刚,江铜都开始走下坡路了!

第四,文化,交通。很多萍乡人说自己是湖南人,很正常,拿我来说。奶奶是醴陵人,在湖南很多亲戚,加上方言差不多,饮食习惯基本一致,萍乡米面在长沙,株洲都吃的到,长沙那边也叫粉,而且萍乡人去长沙,株洲,那边一听萍乡人,老表,特别热情,你去南昌,一说萍乡,南昌人就是一句乡巴佬!交通就别说,我家在市区,开车到长沙南站一个半小时,南昌是4个半小时,离机场不到120公里,不堵车一般一个小时!高铁半个小时!

第五,教育,江西的教育基本集中在南昌,南昌大学,江财等,但是这些大学挺有意思,就是省内比起省外基本差不多,有些还要比外省还少!相对来说萍乡人去长沙,武汉读书的更多!

南昌天天要别人认同他,那请拿出行动来,长沙带着周边城市大力发展,房价低,教育支出相对压力低,长沙均价一万,湘江,岳麓那边贵一点,南站,雨花低一些,基本不到一万!你大南昌的房价均价快两万了,整一个炒房的城市,工业?科技?有全国知名企业?一个炒房的城市想吸引人才?一个IT行业月收入不到一万,其他行业更可想而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