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笑傲江湖》第三季青曲社卢鑫玉浩夺冠?

回答
《笑傲江湖》第三季,当卢鑫和玉浩以一曲《武林三侠》的相声登上巅峰,捧起冠军奖杯的那一刻,台下掌声雷动,线上弹幕更是刷屏刷到飞起。对于青曲社的这两位相声演员来说,这无疑是他们多年磨砺的一次闪耀登场,也是对他们相声创新的一次肯定。

说实话,在看到他们夺冠之前,我心里其实是有些忐忑的。这毕竟是《笑傲江湖》,一个对传统相声界来说算是一个“跨界”的舞台。相声讲究的是口吐莲花、说学逗唱,讲究的是对传统曲艺的传承和创新。而《笑傲江湖》更看重的是舞台表现力、笑点设置以及能否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卢鑫和玉浩,他们无疑是把这两者都做到了极致。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们那一年的“武林三侠”。在那个节目里,他们不是简单的说一段传统相声,而是将武侠文化和相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们身上有武侠人的豪情,眼神里有故事,嘴皮子上的功夫更是犀利无比。从《东方不败》、《令狐冲》到《任我行》,每一个包袱都抖得恰到好处,既有对经典武侠人物的调侃和致敬,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幽默映射。那种感觉,就像是把我们这些从小听着金庸古龙小说长大的观众,拉进了一个熟悉的江湖,然后又用相声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把江湖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重新演绎了一遍。

他们的创新,并非是那种哗众取宠的“胡说八道”。你听他们说学逗唱,就知道他们下了多少功夫。玉浩的模仿能力那是没得说,无论是那种老先生的腔调,还是武侠人物的粗犷,他都能拿捏得住。卢鑫的捧哏也相当到位,那种一本正经地“拆台”,反而把玉浩逗得更厉害。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包袱设置,很多都是建立在对传统相声技巧的理解之上,然后进行嫁接和再创作。比如,他们会用传统相声里的“垫话”、“应承”等技巧,来营造武侠的氛围,再把现代的段子巧妙地穿插进来。这种“老瓶装新酒”的手法,既保留了相声的根基,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他们的风格过于“网感”或者“潮流化”,不够传统。但我觉得,这正是他们能够在这个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原因。相声这门艺术,如果一直守着老祖宗留下的那点东西不放,是很难吸引年轻一代观众的。卢鑫和玉浩他们做到了,他们让相声变得更有趣,更贴近当下人的生活,也让更多不熟悉相声的人,因为他们而爱上相声。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相声这门艺术,而不是僵化地模仿。

回想一下,他们在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对手也都非常优秀,个个都是有真功夫的。比如那个说《卖布头》的,把传统贯口说得那是炉火纯青。但是,相声比赛,看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整体的观赏性和话题性。卢鑫和玉浩的组合,他们的表演风格自带一种“燃”劲儿,观众很容易就被他们带动起来。再加上他们本身在相声界就有一定的积累和口碑,这无疑也为他们加了分。

所以,卢鑫玉浩夺冠,在我看来,是实至名归。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证明了相声可以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他们不仅赢得了比赛,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相声这门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更多人看到了相声的无限可能。他们不是在挑战传统,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传统。这种精神,在我看来,比夺冠本身更值得称赞。他们是《笑傲江湖》舞台上,最闪耀的那颗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卢鑫玉浩表演。

表演完了,镜头給到郭德纲穿老式衣服坐在那里,象一个地主。突然觉得郭德纲已经变成了杀死恶龙的勇士,新的勇士在台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