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个故事,就是说苏联的官员多么腐败的,然后说苏联的官员支持苏联是因为苏联让他们更好的腐败··
然后······实际上苏联解体就是苏联官员们推动的。然后摇身一变成寡头,美滋滋。因为以前就算是总书记的女婿也就走私点东西赚点钱,现在寡头的儿子养老虎豹子买球队开无遮拦大会屁事儿没有。
印度的情况就是:他是真正的,对官员和贵族好,有利,所以才一直存在。
比如,印度某国企,然后国企的老板的儿子开了一家私企
那么,国企的资源想都不用想肯定就往儿子那里走了
因为国企老总不能保证儿子能接班。国家的资源哪怕一千卖一块,这一块也是自己的
是吧,有计划经济,但是制定经济内容的人,把资源往自己家里放或者往自己的金主的那里放···
全国人民交的税,往自己怀里捞,你干不干?
所以说,没有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只能沦为商人的盛宴罢了。
我是市长,我小姨子开一家烘衣器的工厂,大姨子开电厂,我把股份给市议会的老爷们大家一分,然后让计划经济委员会制定计划,加大电力投入,然后在花钱雇几个环保的公知记者鼓吹外边晾衣服这不好那不好,然后强制立法严禁在外边晾衣服.
是不是很爽?
所以,要等到国家资源差不多都到手了,吃干抹净了,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市场经济了。
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就是一个二流列强俄罗斯,变成世界二强之一
而且!
印度也不错了,大家看表,印度还是保持在世界百分比不变的
说明计划经济真是好啊真是好,连半吊子计划经济都能保持不变·····
一二十年以来,一直听到有人说印度是计划经济。
说印度是计划经济的,不是蠢就是坏。
猫的样子像老虎,但是它是老虎吗?不是。艾滋病好多地方像感冒,但是它是感冒吗?不是。
一个真正高明的医生,不是能治多么严重的病,而是能够根据非常细微的差别分辨出两种很相似的疾病,然后对症下药。庸医没有这种明察秋毫的本领,常常把相似的疾病搞混而下错药,或者拿病人当试验品,这种药不行再换那种药。
在经济学领域,这样的庸医车载船装。
印度的经济模式因为和苏联的有那么一点像,就有很多人,包括大牌经济学家都说印度是计划经济。他们只看到了印度和苏联相似的地方,却没看到差别的地方,而重点是差别的地方。哲学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事物彼此互相区别的原因;共性和个性,都要关注,不可偏废。鸡为什么是鸡而不是鸭子?是因为鸡的个性和鸭子的个性不同。两种疾病,你只看到相似的地方,看不到差别的地方,就会认为是一种疾病。
那么印度的经济形式和苏联的差别在哪里呢?有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差别,印度是私有制,苏联是公有制。而公有制是计划经济的基础,只有公有制才能搞计划经济,要搞计划经济,必须先实行公有制。判断是不是计划经济的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看是不是公有制(公有制不是国有制),不是公有制就一票否决。而印度是私有制,不是公有制,这一差别就注定印度不能搞计划经济。
例如,苏联的计委说,建筑部门三年内要建造1000万套住房,免费分配给人民。建筑部门就得这么做。而印度的计委要给建筑公司下达这个指令,建筑公司鸟都不鸟。免费分配给人民,本钱谁给,利润谁给?你计委出这个钱不?
再例如,苏联的计委要轮胎厂今年生产4000个轮胎,轮胎厂就要执行这个计划。可是印度的计委要给某轮胎公司下达这个指令,这个轮胎公司肯定不听。你凭什么要我生产4000个轮胎?去年我生产了1000个轮胎还没卖完,今年你让我生产4000个,卖不完你能包销吗?或者说,去年我生产了40000个轮胎还不够卖的,你今年只让我生产4000个,我减少的利润你给补贴不?所以,私有制下的企业都各顾各的利润,各有各的计划,不可能听计委的指令。而企业都不听指挥,各干各的,政府还计划个屁!所以印度不可能是计划经济,只是和计划经济有点像,形似而神非。
印度虽然有国企,但是国企不是公企,国有制不是公有制,国有制是私有制的一种,国企也是要利润的。而公企是不赚钱,不要利润的,国企和公企不同。国企是属于政府的,公企是属于人民公有的,不属于政府。改革前中国的公有制在改革后被改成国有制,公企被改成了国企。这就是改革的内容之一。
印度是国有制和私有制的混合体,是国家资本主义,没有一丝一毫公有制的成分,印度不可能是计划经济。印度实际是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后的中国一样。
说印度是计划经济的那些人,可能不知道这些道理,把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误认为是计划经济,这是蠢;也可能知道印度不是计划经济,但是故意说印度是计划经济,然后把印度的贫穷栽给计划经济,让全世界人都害怕计划经济,这是坏。
印度是计划经济(不为利润而生产)??某些人思维短路了么????一个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国家,可以实行“不为利润而生产(计划经济)”??????
印度不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而是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加种姓制度残余的国家。计划经济的本质是“不为利润而生产”,即用“有计划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取代利润驱动生产,说白了就是直接的社会逐级下拨预算取代利润驱动生产和取代利润为目的的运转方式,而不是市场的卖钱(利润)驱动生产和生产的目的是卖钱(利润),计划经济中无真正的企业,国营生产联合体等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最少预算与最大化使用指标的考核、竞赛,如相应的预算更高的使用产量,完成更多的项目; 或者相应的项目、使用产量少使用预算(劳动时间)。
而一个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国家,逻辑上怎么能进行非商品化生产(不为利润而生产)?只有社会控制绝大多数生产资料,生产资料都国有化或者说公有化,那么整个社会才能像一个人使有自身的劳动时间一样,使用社会的总劳动时间,这时才能无需考虑赢利与否,而成本标准上只考虑个人(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与浪费。
当然由于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推导,使得政府在军事工业等采用了一定非商品化的生产方式建立起了一定的军事工业和一切利润机制不能去设立的工业行业。但无疑在商品化(市场化)外的外环境下,政府的用于这些的财政支出都是入不敷出,因为商品化的外环境下,什么都要利润,使得支付的项目、工程成本极高。
正如商品化的医院要利润,生产药品的厂商要利润,生产药品制度原料的资本,出租厂房的资本和,每一个环节都要利润,这等于政府的公共开支、军备、社会福利或采用的一点点福利及非商品化因素都要反过来对资本的利润上税,这使得非商品化的因素投入工业的规模极其有限。印度不是计划经济国家,它是不可能为不利润而生产的。
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下,社会制度才能不为利润而生产。
如果印度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那么毛派游击队造个毛的反,60年代开始毛派游击队就在印度全国范围内发动武装起义,要起来摧毁印度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及其依附在其之下的市场经济,而建立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国家,显然印度不是什么计划经济国家,而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