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普通人印象不同,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在面对绝大多数事情的时候,是不理智的。
换句话说,99.9%的人,面对社会的时候,脑子是放在家里的某个保险柜里,上了锁,设置了好几道密码,生怕给人偷走了。
农业以及食品加工业是谣言重灾区,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下脑子扔保险柜的严重程度。
1、塑料粉丝谣言。
有一种谣言,说我们日常做的粉丝有些是塑料做来冒充的。
可是塑料比粉丝贵啊大哥……2.7万一吨的塑料,拿去冒充11250元一吨的粉丝?
哪有拿贵的东西冒充便宜的东西卖的……
你哪里买得到塑料的粉丝,有多少我买多少……
2、纸箱包子谣言。
纸箱子泡水的口感要做到跟肉馅一样让人吃不出来,你知道要花多少成本吗?
3、避孕药黄鳝谣言。
一口典型的养黄鳝的鱼塘面积大概在1200平米,能够养殖4吨黄鳝/年,水深一般在1米,总水量是1200吨。避孕药在自然环境下很容易分解失效,每天都得投药。想要在这个水里达到并且维持有效浓度,我们也不说多了,50ppm,够少了吧?
你每天得投药60公斤纯孕激素,多少钱呢?4吨黄鳝卖的钱无论如何都不够的。注意是每天哦!
好,咱们不管水体的事情,饲料投药,这总行了吧?
我们按照人体体重有效剂量来算,每公斤体重1毫克,不高吧?4吨黄鳝,有效剂量是4克,一年365天,1460克而已。貌似成本差不多了。
慢着,饲料可不是你撒多少黄鳝就吃多少,是有损耗的,大约30%的饲料其实是浪费掉的,你投放的药还得除以0.7,你需要2085克的药。
再慢着,饲料也不是撒下去立刻就吃光,黄鳝也得慢悠悠的吃,这个过程中药物是要发生光解、水解等等损耗的,损耗率咱们往低了估计,也是30%,再除以0.7,你需要3000克的药。
3000克药,需要多少钱?也不贵,市场价去氢孕酮,5200元一公斤,才区区15600元而已。
问题是你还有饲料成本、鱼苗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光一个“锦上添花”的避孕药就干出去15600元,你还赚钱不赚钱了?避孕药其实是有毒性的,黄鳝吃了体重不会增反而会减,胃口严重受影响,还有的直接就被毒死了,你是失心疯了才会给你家黄鳝吃这玩意儿。
出门带上脑子,心算不行的话再带个计算器,手机里面就有,就是个四则混合运算的事情,很多谣言就明显扯犊子了。手机百度那么方便,阿里巴巴查价格也不是什么高难动作,别整得自己跟个受迫害妄想症患者似的。
是,我没说食品里面没有猫腻,问题是远远没有舆论宣传和你想象的那么普遍那么厉害那么无可救药。不带脑子、听啥信啥,搞得自己天天惶惶不可终日,苦的是自己。
因为人们对自己不熟悉的所有行业的成本都毫无概念。
相信那个谣言的人显然不知道鸡胸肉的价格比鸡翅贵几倍,肯德基做鸡翅鸡架之类的快餐纯粹因为这些东西比鸡胸肉便宜。培育出翅膀多的鸡纯粹是亏本生意(因为能卖出去的鸡胸肉变少了)。
然而中国人不喜欢吃鸡胸肉,所以就以为鸡胸肉没人要,应该不值钱。
很多其它的谣言也是如此,谣言中用来替代的产品往往成本比替代品还高,然而很多普通人不知道,所以才相信谣言。
因为轻信谣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人的本能。
一百万年前,你和你的族人一起在河边休息,突然有个人高声一喝:“快跑!”你是跑还是不跑?
当然是跑,毫不思索的撒腿就跑,而且跑的时候还会大声嚷嚷提醒其他同伴。
远古时期人类时刻受到其他捕食者的威胁,所以进化出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应激反应,一有风吹草动都是先跑为敬。其他人看到你跑了,应激之下肯定也是跟着跑,冷静下来思考该不该跑的人早就变成午餐了。
即使一开始可能是假警报,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策略总的来说是有利于族群生存的。
当初网上流传的肯德基六翅照片,其实就相当于这一声“快跑!”你不加思索的轻易的相信了,那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在支配着你。
这种本能不仅人类有,大多数群居动物都有。
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类能用理智控制那些不合适的本能。
所以,做一个更加理智的人,别让本能轻易支配你。
这个本人文不对题的扫盲一下吧。
前些年,本人去过北方搞养殖。因为北方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产业链都是上上选。
中国在北方有十分成熟的养殖产业链,而且对于现在养殖业的育种,已经远远超出了常识。
我们印象中的鸡和鸭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才算长大了,而且所谓的大也不过是十斤以内,超过十斤的少之又少。
但是,养殖出来的不可能养这么长的周期,根本养不起。所以,就得依赖专业的养殖公司提供育种后的鸡苗或者鸭苗。成长周期是45天,没错,就是两个月内,从几两长成十几斤。
因为早年山东等地都出现过激素养殖催生的情况,加之媒体的妖魔化,导致中国大量的养殖业躺着中枪。
其实,这些鸡鸭即使不吃激素,两个月也能长到近十斤。
首先,鸡苗是专业的养殖公司提供。合同签过之后,公司会在指定的时间内,机械孵化出足够的鸡苗,并且接种疫苗。随后专门的运送车送达养殖场。
同步来的还有饲料加工厂,饲料分为三类,幼苗,两周,四周。其实饲料成分大致相同,不同的只是颗粒大小的区别。(本人曾经怀疑过饲料是否有催生的成分,用来专门养过土鸡,一点反应都没有,该长多慢还是多慢。)
养殖户开始养殖的时候,养殖公司会有一定的路损和养殖死亡比例的补偿,一般都在千分之三左右。养殖过程中,有个别死亡是很正常的。
这是养鸭时候,第一天死掉的,体质弱的,基本上在第一周内都会自然淘汰掉。
养殖户进入正轨之后,需要严格的按照养殖公司提供的环境来。温度,湿度,通风,防疫。
灯光亮度是有要求的,每个灯的灯距也是严格按照养殖公司指定的来。把环境控制在让鸡鸭昏昏欲睡的范围内,鸡鸭不会过度兴奋,四处跑动消耗体重。
两周之后会有专门的防疫公司组织人来给鸡鸭做防疫,一般为滴眼和入水,以及一些护肠道用的维生素冲剂。
四十天左右的时候,鸡鸭因为太过肥胖,会出现一定数量的猝死,多是心脏病。因为体型太大,心脏太小,加之生长太快,脏器压力大。
45天之后,养殖公司会派专人过来验收。体重达标了会联系屠宰场开始排号,指定日期出栏。
屠宰场有十分专业的流水作业,一人一刀的工艺流程,最后鸡鸭解体过的成品分类,每个造型都不相伯仲,有专门的车间负责分类成各种等级。一些特别次的和身体上有淤青的都会被淘汰掉,有专门的焚化炉处理。
这最后的去向流入全世界不同的饮食业,其中肯德基麦当劳这类的快餐店也是流入地之一。
最后再回到这个问题上。
为什么有人当时会相信肯德基的鸡有六根翅四条腿?
主要原因是,疑问者对于鸡的认知,停留在成长周期很长的农村土鸡水平上,养一年才吃的鸡,肯德基是如何弄到这么多鸡的。而实际上,世界上早就有了成长周期短得不可思议的肉鸡存在。同时还有,肉狗,猪,牛,鸭,鹅,鱼等等,皆有专门的杂交育种,有相应成熟的产业链在维持。如果全部都依赖野生自然生长,那地球上的食物是养不活这么多人的。
所以,问题的本身不在相不相信,而在于对身边的养殖业过于陌生。
昨天家族群的一个长辈发了一个视频,视频原文大概如下:教大家如何辨别地沟油,准备两个杯子,在其中一个杯子里放入正常的食用油,在另一个杯子里倒入地沟油,然后准备一粒大蒜,将大蒜切成六片,其中三片放入装有正常食用油的杯子里,另外三片放入装有地沟油的杯子里, 10分钟后就可以看到结果,结果显示,装有正常食用油的杯子里的大蒜没有任何变化,而放入地沟油中的大蒜则产生了霉变。原因是因为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会导致大蒜子发霉。
我就在群里说了如下的话:地沟油确实含有黄曲霉素,但黄曲霉素不会导致发霉。而且从没有霉变到可以目视到霉变现象,10分钟是肯定不够的。所以这是假的。
然而,所有的人都选择忽视我说的,没有任何表示。。。
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相信。。。
改了几个不恰当的地方,谢谢各位的指正。
首先很谢谢这么多人的赞,和一些知乎用户的关注,但可能会让你们失望,毕竟我来知乎就是看看别人的回答和找表情包,然后我也不是个有趣的人,不能给各位带来什么欢乐。。。所以,但再一次对各位的赞和关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