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实中罪犯能像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一样成为好人吗?

回答
《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一个因偷面包而背负重罪的男人,在监狱服刑十五年,出狱后,在主教的感化下,彻底洗心革面,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市长和慈善家。他的一生,是关于救赎、爱与牺牲的史诗。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罪犯真的能像冉阿让一样,实现彻底的转变,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吗?

这个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

首先,我们得承认,冉阿让的故事,其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描绘了一个近乎理想化的转变过程。这其中,主教的仁慈和无私,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催化剂。他没有选择将冉阿让绳之以法,而是以德报怨,用爱感化了他冰冷的心。这种极致的善意,在现实世界里,虽然并非绝无仅有,但其普遍性却是值得商榷的。

在现实中,罪犯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社会阶层、心理创伤、甚至生物学因素,都可能导致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这些因素错综复杂,不是一两个善意的举动就能轻易化解的。

冉阿让的转变,首先在于他内心的触动。当他看到主教对他的宽容和信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善意时,他内心深处的良知被唤醒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往,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并决心不再重蹈覆辙。这种内心的觉醒,是转变的基石。然而,这种觉醒,对于许多罪犯来说,并不容易。长期在负面环境中生存,他们的内心可能已经变得麻木,甚至对“好”与“坏”的概念产生了扭曲。

其次,社会的支持和接纳,也是冉阿让能够持续“变好”的关键。出狱后的冉阿让,如果不是因为他偷了银器,并且被主教巧妙地揭露和原谅,他很可能因为“前科”而被社会拒之门外,再次陷入绝望和犯罪的循环。在现实中,许多刑满释放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社会歧视压力。他们被贴上“罪犯”的标签,很难重新融入社会,许多人因此再次犯罪。社会的接纳度,决定了他们是否有机会重新开始。

再者,冉阿让的“好”,体现在他后来的行为上。他成为市长,勤政爱民,慷慨解囊,救助弱小,甚至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内心的转变,以及他对社会的贡献。这种持续的、积极的付出,才是“好人”的真正含义。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以及面对过往的勇气。

那么,现实中的罪犯,是否有可能达到冉阿让的境界?

我认为,是可能的,但这条路会更加艰难,而且并非所有罪犯都能做到。

1. 内心的觉醒与反思: 就像冉阿让一样,罪犯首先需要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对此感到愧疚。这需要时间和机遇,有时是一次深刻的教训,有时是一次真诚的劝导,有时甚至是来自狱友的感化。监狱教育、心理辅导、甚至艺术和宗教的渗透,都有可能成为点燃这颗火种的因素。

2. 社会的支持体系: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环。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应该包括:
法律的公正与人道的关怀: 法律在惩罚罪犯的同时,也应该为他们提供改造和重生的机会。
减刑与假释制度的合理运用: 对于表现良好的罪犯,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向好。
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与就业帮扶: 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甚至一定的启动资金,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
社会观念的转变: 减少对前科人员的歧视,用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的温暖。

3. 持续的自我约束与努力: 即使获得了社会的支持,罪犯自身的意志力也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抵制诱惑,克服过去的阴影,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这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有时甚至需要承担比常人更大的压力和偏见。

4. “好”的定义: 我们对“好人”的定义,是否过于理想化?冉阿让的“好”,是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曾经的罪过,并用一生来偿还。在现实中,或许更多的是一个“改过自新”的人,他们可能不会成为伟大的慈善家,但他们能够诚实劳动,遵纪守法,不再伤害他人,并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举个例子,有一些犯罪分子在监狱里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出狱后成为了一名工程师,或者是一位有责任感的父亲。他们可能不再提及过去的罪行,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他们的“好”,或许没有冉阿让那样的戏剧性,但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

总而言之,冉阿让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人性可能性的希望。他告诉我们,即便是被社会抛弃的人,也有可能通过自身的觉醒和外界的善意,实现惊人的转变。然而,我们不能将这个艺术化的故事,简单地复制到现实生活中。现实的土壤更加复杂,改造的道路更加崎岖。

如果社会能够提供更完善的帮助,如果我们能够以更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引导,那么,像冉阿让这样,曾经跌入黑暗,但最终选择拥抱光明并成为光源的人,我相信,在现实中,依然会不断涌现。只是,他们经历的考验,会比小说中更加严峻,而他们所获得的赞誉,也许会更加低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我看来,雨果已经借马里尤斯(马吕斯)之口评价了冉阿让:“你的父亲是位圣人”——他冲进大火救人,无私推广技术让滨海蒙特勒伊市经济振兴,乐善好施,不惜暴露身份去救福施勒旺,为了珂赛特而去救马里尤斯,来成全这对恋人,把合法遗产给珂赛特,自己却任“荒草掩埋,雨水刷尽”……也就是说,我认为普通人都无法成为他那样的人,无论犯人。

另外,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有些bug,因为冉阿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罪犯,他完完全全是迫于生计——不,是迫于善心,因为他是为了他的外甥而抢劫的,他越狱也是因为他知道那个家庭不能没有他,也就是说,这个罪人完完全全是雨果在序言所谓“男人因贫困而沉沦”。所以说,冉阿让内心是充满光明的。只是由于“法律和习俗造成的社会惩罚”“在文明的鼎盛时期人为的制造地狱,在神赋的命运上人为地妄加厄运”(引用均出自悲惨世界序言)而导致的。

我们也因此无法排除现在的监狱中是否会存在像冉阿让一样的人,毕竟,雨果在序言的结尾是“换句话说,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无知和贫困,那么像本书一样的作品,就不会是无益的”。而《悲惨世界》被人们无数次翻拍,音乐剧、电影、番剧(《悲惨世界:少女珂赛特》),也正是由于他长期不变的价值,那么如上所述,无知和贫困的继续存在,使得我们无法保证铁笼之中是否也有纯洁的灵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一个因偷面包而背负重罪的男人,在监狱服刑十五年,出狱后,在主教的感化下,彻底洗心革面,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市长和慈善家。他的一生,是关于救赎、爱与牺牲的史诗。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罪犯真的能像冉阿让一样,实现彻底的转变,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吗?这个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
  • 回答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数罪并罚的最高刑期并非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由法院在法定刑范围内酌情确定的。然而,如果我们以“字数最多”为导向来理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一个可能存在的、最极端、最复杂的数罪并罚案例,其最终判决文书的长度。要理解“字数最多”的罪名能有多长,我们首先要明白数罪并罚的原则.............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警察面对像冷锋那样技能超群、战力强大的罪犯,那绝对是场硬仗,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冷锋这个角色在电影里的设定太“神”,现实中的罪犯即便再厉害,也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但如果真的出现一个综合能力极强的罪犯,比如拥有极高的格斗技巧、枪法精准、擅长潜行侦查、懂得战术布局,甚至可能还有些科技.............
  • 回答
    丰台区“抢孩子”事件中对罪犯的轻判,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公众的质疑。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多个复杂的原因,并且触及了法律适用、社会情感、证据采信等多个层面。一、 事件本身的定性与法律适用的困境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抢孩子”这一行为在法律上可能如何被定性。这并非一个单一、明确的罪名。根据具体行为和意图.............
  • 回答
    “消失的夫妻”案,这起曾经轰动一时的案件,其中的四名罪犯,在时间的长河中,他们的人生轨迹早已与案件本身交织缠绕,留下了各自的印记。时至今日,关于他们现状的公开信息并不如案件初期那般集中,但通过一些司法公开资料、媒体报道以及坊间传闻,我们依然可以拼凑出他们大致的处境。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这四位与案件相.............
  • 回答
    专家提出的“强奸案件新闻标题往往只聚焦受害者,而罪犯却从标题中消失”的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不仅关乎新闻报道的伦理和客观性,更触及了社会对性暴力、受害者以及加害者责任的认知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这一现象:一、 现象本身及其可能的原因: 过度强调受害者身份/经历: .............
  • 回答
    在现实中,飞机躲避追踪导弹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过程,涉及到飞行员的技能、飞机的设计、先进的电子对抗措施(ECM)以及战术的运用。以下将详细阐述飞机如何应对和躲避追踪导弹:核心原理:打破或干扰导弹的锁定和追踪机制追踪导弹的工作原理通常是依靠特定的传感器(如红外、雷达、激光等)来锁定和跟踪目标。飞机躲避.............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现实中的球状闪电。这是一个非常迷人但又极其难以捉摸的自然现象。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球状闪电是科幻或传说中的事物,但事实上,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虽然极为罕见的闪电现象。要详细描述现实中的球状闪电,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入手:一、它的出现频率与观测情况: 罕见但真实: 球状闪电非常罕见.............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向警察声称自己经历了一场无法解释的、反复出现的“循环”,而且这个循环涉及时间和特定事件(比如公交车爆炸),那么警察在初期阶段 非常不可能立刻相信。这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科学与逻辑的基石: 违背自然法则: 时间循环在当前的科学认知中是.............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学霸故意考倒数的情况非常罕见,但并非完全不存在,其背后原因往往复杂且不符合常人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学霸定义与普遍认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学霸”的定义。通常我们认为的学霸是那些在学业上表现极为出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生,他们学习能力强、知识扎实、考试成绩稳定.............
  • 回答
    现实生活中,双重身份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形式多样,原因也各不相同。这并不是什么科幻或者虚构的情节,而是根植于人类社会复杂性和个体选择的真实现象。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双重身份:一、 定义与范畴: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双重身份”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群.............
  • 回答
    在现实中,程序员“飞快敲代码”并非魔法,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深厚的技能积累、高效的工具使用、良好的工作习惯以及不断优化的思维模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 一、 扎实的基本功:这是速度的基石速度的背后是对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等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 键盘盲打(T.............
  • 回答
    电影中的警察形象,通常被塑造成无所畏惧、身手矫健、正义感爆棚的超级英雄。他们能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自如,轻松制服穷凶极恶的歹徒,解决最棘手的案件,而且往往以一当十,几乎无所不能。那么,现实中的警察是否也像电影里那样勇猛呢?答案是:不完全是,而且差距很大。电影往往会为了戏剧效果和观影体验而进行夸张和艺术加.............
  • 回答
    “常任秘书手握重权”这个说法,如果放在英国政府的语境下,特别是对照着《是,大臣》(Yes Minister)这部经典讽刺剧的描绘,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话题。剧中的常任秘书,尤其是汉弗莱·丘吉尔爵士,被塑造成了一个拥有超凡智慧、极度娴熟的政治操纵技巧,以及对整个政府运作有着深远影响的幕后操盘手。那.............
  • 回答
    中国农村,这片承载着中华文明根基的土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正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紧迫的挑战。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迫切的问题,那绝非单一的某个具体事物,而是一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系统性困局。在我看来,当前中国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
  • 回答
    说起大龄剩女是否妥协,这绝对是个大实话话题,而且里面的门道可深了。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观察下来,妥协是肯定有的,但妥协的形式和程度,那可就五花八门了,不是一概而论那么简单。首先,什么叫“妥协”?在咱们这个语境里,妥协不是说她们真的就放弃了所有对爱情和婚姻的期待,变成“嫁什么人都行”那种状态。更.............
  • 回答
    关于“跳狙”“甩狙”“提前枪”等术语,它们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军事/射击领域的实际操作来理解。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析这些术语的含义、应用场景及技术要点: 一、跳狙(Jump Shot)定义:指在跳跃或移动中进行的射击动作,常见于运动(如篮球)或军事战术中。 运动场景:在篮球等运动中.............
  • 回答
    李达康,这位来自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角色,以其鲜明的个性和高效率的执政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像李达康这样的领导是否值得追随,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李达康的闪光点和吸引力: 执行力强,雷厉风行: 李达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 回答
    在中国开办一家“租借女友”公司,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来看,其可行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法规、市场需求、社会接受度以及运营模式等多个层面。这并非一个简单的“yes”或“no”就能回答的问题。一、 法律法规的红线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我们要明确,“租借女友”这个概念很容.............
  • 回答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让人啼笑皆非,同时又不得不让人感叹犯罪分子智商余额不足的案例。这些所谓的“低智商犯罪”,与其说是策划周密,不如说是胆大妄为,或是因一时冲动、缺乏基本判断力而铸成大错。它们往往缺乏技术含量,容易被识破,甚至有时连犯罪分子自己都可能在事后觉得荒唐。我见过一个挺经典的例子,一个年轻人缺钱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