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孩一年级,情商很低,很喜欢说话,说出来的话又不好听,父母已经费心的教他怎么说,可都不听,该怎么办?

回答
孩子一年级,情商低,爱说不好听的话,家长用心教导却不听,这可真是让家长头疼的难题!不过别灰心,一年级正是情商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这需要耐心、策略和持续的努力。

首先,我们得理解孩子为什么会“不好听”地说话。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的认知能力还在发展中,很多时候他们说的“不好听”,并不是恶意,而是:

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 他们还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情绪管理不成熟: 激动、不满的时候,语言会直接反映出来,顾不上是否得体。
语言表达技巧不足: 他们可能想表达的意思和实际说出来的有差距,或者不知道怎么委婉地表达。
模仿和试探: 有时候,他们可能是在模仿听到的某些话,或者通过说一些“出格”的话来试探大人的反应。
急于被关注: 有些孩子说话“不好听”是为了引起注意,即使是负面的关注。

既然家长已经用心教导但效果不佳,说明直接的“说教”可能方法不太对路。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更落地、更温和,也更有趣的方式来引导:

一、 建立“好听”的沟通模式,从模仿开始

孩子的情商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和学习来的。如果家长在家里的沟通方式就是直接、尖锐,或者容易抱怨,孩子很容易会学去。

父母成为“好听”的榜样:
注意自己的言辞: 和孩子说话,甚至在孩子面前和伴侣、家人说话时,都要注意语气、措辞。比如,不要轻易说“你真是笨死了!”而是说“这个方法好像不太好用,我们换个试试看?”
表达欣赏和肯定: 即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先肯定他的努力或者优点。比如,“我知道你很想把这个拼好,虽然这里有点难,但你刚才试了好几次,真棒!”
示范“拒绝”和“表达不满”的技巧: 比如,当别人说一些让孩子不舒服的话时,家长可以示范:“妈妈觉得你这样说,让小朋友会很难过。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或者,“你这样说让我觉得有点不舒服,下次我们能不能先问问看?”

“情商练习时间”——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游戏: 找个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设定一些常见的情景,比如:
分享玩具: “你的玩具很好玩,我也想玩一会儿可以吗?”而不是“给我玩!”
拒绝别人: “对不起,我现在不想借给你,下次可以吗?”而不是“不给你玩!”
表达不满: “你这样抢我的东西,我有点生气。下次请先问我。”而不是“你坏死了!”
故事引导: 找一些关于友情、合作、换位思考的绘本故事,或者动画片。读完后,和孩子讨论里面的角色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他们说的话会让人舒服,或者让人不舒服。

二、 放大“好听”的行为,忽略或引导“不好听”的行为

这是一种经典的正面强化和消弱策略。

捕捉和赞美“好听”的话:
及时表扬: 当孩子偶尔说了句得体、有礼貌、能考虑别人的话时,一定要抓住机会,立刻夸奖!而且要具体地指出好在哪里。“宝贝,刚才你主动把零食分给妹妹,还问她要不要吃,你这样做真有分享精神,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这种具体的表扬比笼统的“你好棒”更有力量。
营造“被看见”的氛围: 让孩子感觉到,当他尝试用“好听”的方式说话时,家长是会认真倾听和回应的。

处理“不好听”的话:
冷静处理,不要立即发火: 孩子说不好听的话时,家长的强烈反应可能会让他觉得这种行为反而能引起注意。深呼吸,先控制自己的情绪。
温和而坚定地纠正:
直接点出问题(不带评判): “你刚才说的话,让爸爸/妈妈/小朋友觉得有点不舒服。”
引导思考: “你觉得你这样说,对方会是什么感受呢?有没有别的说法会更好呢?”
提供替代方案: “如果你想表达你的不开心,可以试试说‘我希望你这样做’或者‘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不纠缠,适时结束: 如果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不愿接受,可以暂时放下,等他情绪平复后再进行引导。避免在他情绪激动的时候反复说教,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偶尔“忽略”非原则性问题: 对于一些无伤大雅、只是不够委婉的说法,如果不是特别频繁,可以暂时先不过度纠结,把精力放在强化正面行为上。

三、 帮助孩子理解情绪和他人感受

情商的核心是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

教孩子认识和命名情绪:
“情绪词汇表”: 和孩子一起看绘本,或者通过日常生活,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情绪:“你现在看起来有点生气,是不是因为玩具被拿走了?”“你刚才笑得那么开心,是因为发现了小虫子吗?” 帮助他学会用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开心、难过、生气、害怕、失望、得意等等。
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 要让孩子明白,感到生气、难过是可以的,但表达方式很重要。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发泄,比如打枕头(但不能打人),或者画画来表达。

引导孩子观察和理解他人情绪:
“猜猜看”游戏: 在看电视或者读故事的时候,指着人物的表情问:“你觉得他现在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同理心练习: 当孩子说了让别人不舒服的话后,可以引导他设身处地:“如果有人这样对你说,你会是什么感觉?”

四、 循序渐进,耐心是关键

孩子情商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一年级孩子,他们的大脑还在快速发展中。

设定小目标: 不要期望孩子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善解人意。可以先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今天和妹妹分享玩具时能说一句“你先玩”,或者和小朋友说话时能用“请”和“谢谢”。
反复练习,保持一致性: 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地进行这些引导和练习,并且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等)要保持一致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毕竟是孩子,偶尔说了不合适的话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让他们从中学习和成长。

总结一下,面对一年级孩子情商低、说话不好听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做榜样: 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说话得体、有同理心。
2. 玩中学: 通过角色扮演、绘本故事等方式,生动有趣地教导沟通技巧。
3. 正面强化: 大力表扬孩子说的“好听”的话,让他知道这样做是被鼓励的。
4. 温和纠正: 当孩子说错时,平静地指出问题,提供替代方案,引导他思考。
5. 情绪教育: 教孩子认识、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
6. 耐心与坚持: 情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耐心。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支持,让他们知道无论说了什么,父母都会无条件地爱他,但同时也要教导他如何与人更好地相处。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时,他才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改变。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他说的不好的话,用正确方式重述一遍。比如他说:“他走路好丑”你重述说:“你是说他和我们不一样么?”

首先你不能直接批评他,直接否定他说得不对,这样会引起情绪,更听不进你说的。一年级的孩子他说的话就是他的真实感受。但他还不会正确表达。也不能不管。

你可以平述你的感受,比如“你刚才的……话(很具体),让我感觉很受伤……”“如果你能……说我就很乐意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