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挺好的,现在水平高的本科生大二进实验室,毕业的时候论文发表都够拿博士了,再读个博士完全是被剥削6年廉价劳动力,水平不行的6年拿个硕士走人也不亏。
只要不延期,就是好文明。
根据我本人和北大物理学院本科生的接触来看,很多人的确具备了开始科研的条件:完成了线性代数、高等数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这四门在我看来在凝聚态理论科研中会大量使用的内容。从大三开始进行科研,四年之后获得博士学位,这当然不是不可能的。
虽然如此,我对这个培养计划还是有一些隐忧。原因如下:
毕业于同样有揠苗助长嫌疑的少年班,正常情况下(希望不yanbi)差不多也是23~24岁左右phd毕业,特来bb两句。
Hmmm……首先我感觉有些非北大的学生把大家的水平吹过头了。看到有人举自己的北大朋友申上牛校来证明北大学生特别强,进而说明他们四大力学水平很高、不需要学四大力学什么的……这……我本科时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申上了顶校,搞竞赛的也不少,但我们四大力学还是要好好学的(可能我们太菜?),科大作为国内物理top2给分很严,稍有疏忽就特么一个滑铲(划掉)滑铁卢。比如,我大二就开始做量信项目,量力绝对不弱,但是我大三考量力前跑去复习某变态课,量力没复习好,最后考了八十多分,老师也很正直,直接给了个八十多。
ok回归正题。
言不由衷地说,人家才不羡慕这个进度呢!(傲娇脸)
个人觉得压缩大学时间是有道理的。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大学真的浪费了不少时间,普物真的作用大吗?目测一学期六十学时的英语课真的有用吗?还不是要报托福gre的培训班。横跨四个学期,极大地污染了吾的心情,连资本论都不教的zz课有用吗?啥课都没有只能游山玩水的大四有用吗?把这些都压缩一下,我感觉大学的有效时间也就两年吧,巩固一些数学,cs,四大力学,场论,广相,差不多够了,顺便谈七八个女朋友什么的也不耽误。
剩下四年紧锣密鼓地分流到更细的专业,然后学相关的小课,同时做项目。这样看时间确实有点紧,所以博士期间可能会比较痛苦。我个人还是喜欢慢悠悠地读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总有人不那么想嘛!头发可以植,青春不再来嘛。
六年读完本博,一定只适合少数人。
物院除了那些竞赛生,还有高中生旁听,有些学了一两年。大学前两年的课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浪费时间,要求人家按照正常四年毕业,亏大了。火箭计划很适合这一类天才童鞋。
毕业预备走选调的童鞋,考虑这个项目,年龄优势太明显,搞得好25岁就能升副处。像我这种本博读九年且不知道能不能如期毕业的普通人,看都不要去看。
有个担心,这比正常途径少了好几年,科研成果和能力会不会差一些,毕竟科研需要时间来沉淀。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不管怎么加速人才培养,应该尊重客观规律,而不是唯意志论。
燕园风景秀丽,学生天真烂漫,生活巴适,我不愿意省去这几年,按正常时间毕业就好了。
欲速则不达。北京大学难道会为此降低博士学位授予的标准吗?
结论:慎重考虑。能毕业就是成功,不延期毕业就是奇迹了。
太慢了,众所周知竞赛保送生上来就可以读大三,而大四只有毕业论文,大三大四显然可以合并,本科一年。这么出色的学生,显然本科论文能达到博士标准,考虑到发表期刊论文、写博士论文等paper work需要一点时间,博士读一年缓一缓。两年本博松松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