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顺其自然就好,孩子生活在那里,自然就会习惯那个地方的语言。
没必要去预设他们应不应该学方言。
以上个人观点
我爸是北方人,说的是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我妈是湖南人,说当地方言,而且方言是稍微有点难听懂的那种。我家里一般说普通话,我爸不让我们在家讲方言,也不是很愿意跟我妈的娘家人说话,我爸是电大的老师,我妈的娘家人基本都是农民。
综上,我小时候生活在北方,所以母语应该算是有点东北味的普通话。我6岁那年跟着他们搬到了南方,正式生活在说湖南方言的环境里,小学和初中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当地教育局要求不高,所以老师们普通话不标准,甚至有方言上课的情况,学生们聊天也有很多说方言的情况。
可能是小孩对于语言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吧,反正我很快就能听懂当地方言了,不过我没自己开口讲过,我的小同学们都很善解人意,他们都尽量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来跟我交流,我也没有被排斥,他们反而觉得我普通话好,很高级。一年后因为我妈的工作原因,我换了一所小学,在这所小学我就没有暴露自己以前在东北生活的事,我在家里依然说普通话,但在学校试图开始跟同学们说湖南方言,而且还基本瞒过了我的新同学们。
后来初中高中一直都在湖南,也一直顺畅地跟同学们用方言私下交流。
后来我考普通话,裸考轻松二甲,我的东北小伙伴也基本都是轻松二甲。而我的湖南同学们,第一语言是方言的,很多人二乙都稍微有点艰难,二甲更是需要练习很久。
个人意见吧,我觉得第一语言还是讲普通话比较好,家里也尽量讲普通话。先把普通话讲好了,然后方言的话,如果平时有这个语境,听多了其实就会了,不用特意教特意学,小孩的语言学习能力真的很强。而且,以后在外面工作的时候,普通话标准很重要,很多行业也需要考普通话证,而方言的话,你能听懂就好,会说更好,可没有人要求你说得多标准,更没有人要求你去考证,能用就行,真没必要当作第一语言去特意教特意学学太早了会影响普通话发音的。
如果认为只是听听方言就能学会说方言,那真是太天真了。
我从小时候我妈和舅舅姨姨说话都是用方言的,我可以听懂简单的,但是基本一句都不会说。
显然通过看美剧就可以口语特溜这种操作是行不通的,顶多就是下次出现这个短语的时候能听懂。
可见,要想学会说方言,只有多说,多练习,才能学会。
个人认为你老婆是打心眼里面瞧不起你和你家这个穷地方的出身。因为你老婆绝对不会坚决的阻止孩子学习富裕地方比如说美国的语言的。
至于你为什么选择了这种势力的老婆,这得问问你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小孩和你爸妈没法交流,本来就是你老婆的最终目的?
小孩子多学一些语言或者方言不是问题,不耽误交流为主要目的。方言里有许多很有意思的表达方式,对将来的写作也有帮助。口音这个问题就更不应该放在心上,本身各种语言都存在口音的现象,就像编程风格一样,是客观存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的建议是,学就学的地道。普通话可以学的标准,方言务必地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