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国内女生穿衣打扮是否存在用力过猛的现象?为什么?

回答
国内女生穿衣打扮“用力过猛”的现象,我觉得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成因也挺复杂的。咱们就别说“AI痕迹”了,就用大白话聊聊。

怎么理解“用力过猛”?

在我看来,“用力过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过度追求潮流,缺乏个人风格: 好像一股脑把当下最火的元素都往身上堆,比如oversize西装配小吊带,再加上荧光色配饰,再来个今年流行的包包。结果就是,每个人看起来都差不多,缺乏辨识度。衣服穿在身上,不是为了表达自己,而是为了“迎合”某种潮流。
不考虑场合和自身条件: 有些场合明明需要低调或正式,却打扮得过于夸张、性感或者说随意。反过来,一些休闲场合,又穿得像要去走秀一样,妆容精致得不像话。还有就是,硬要模仿明星或者博主的身材、风格,结果穿出了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衣服并没有真正衬托出她的美。
“标配化”的审美疲劳: 比如万能的“白幼瘦”审美,或者某个特定博主带火的穿搭模式。很多女生为了达到这种标准,在穿着上会投入大量精力、金钱甚至去模仿某种身材管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审美模式,让人觉得缺乏新意和生命力。
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 现在的社交媒体太发达了,各种穿搭博主、美妆达人层出不穷。每天刷下来,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我不够美”、“我不够时尚”的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就容易过度地去模仿和追求,把穿衣打扮变成了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不是一种享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一来捋一捋:

1. 消费主义的盛行和品牌营销: 现在的消费主义非常厉害,各种品牌、商家都在不断地“制造需求”。比如“今年春夏新款”、“必备单品”之类的说法,很容易让消费者觉得不买就落伍了。再加上明星代言、时尚博主种草,很多女生在冲动消费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品牌所塑造的某种“理想化”的形象,并试图通过购买同款来达到。
2. 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把“精致生活”和“完美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在这里,颜值、身材、穿搭几乎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为了在虚拟世界里获得认同和点赞,很多女生会不遗余力地去打造完美的个人形象。这种“表演性”的穿着打扮,往往会脱离实际生活,变得有些“表演过度”。
3. 自我认同的探索和不确定感: 对于很多年轻女生来说,穿衣打扮是她们探索和建立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青春期或者人生的关键转折点,她们可能会通过模仿、尝试不同的风格来寻找“我是谁”。在信息爆炸和外部评价过多的环境下,这种探索过程有时会显得有些迷茫和“用力过猛”,容易过度依赖外部的标准。
4. “女性内卷”的体现: 在一些语境下,这种对形象的极致追求也被视为一种“女性内卷”。因为社会对女性的外貌要求更高,女性之间也会产生一种无形的竞争。为了不被落下,就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穿衣打扮上。
5. 缺乏引导和审美教育: 很多时候,大家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关于“如何得体地穿着”、“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的引导。很多信息都是碎片化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盲目跟风、用力过猛也就成了相对容易的选择。

举个例子,让感受更直观:

比如,前几年非常流行的“辣妹风”,各种露腰、露腿、紧身的衣服,搭配厚重的妆容和高跟鞋。这种风格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有人在寒冬腊月为了凹造型,硬要穿个吊带短裙;或者在上班日穿得比夜店还要性感,那就有点过了。再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学院风”,结果大家一窝蜂地穿上了格子裙、马甲,但搭配起来却显得很不协调,要么太学生气,要么又显得有些廉价。

所以,怎么看呢?

我觉得,“用力过猛”不一定是坏事,它可能源于对美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但如果这种追求变得机械、盲目,甚至成了压垮自己的负担,那就不太好了。真正好的穿衣打扮,应该是建立在了解自己、爱惜自己、尊重场合的基础上,让衣服成为你表达自我、增添自信的工具,而不是让你变成一个被潮流裹挟的“木偶”。

最终,穿衣打扮的目的是让自己开心,让自己舒服,并且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得体地展现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或者为了迎合某种虚无缥缈的“完美”标准而牺牲掉自己的个性和舒适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年在尼斯天使湾看到一群躺尸晒肉的欧美人,一般人都穿着比基尼,有个阿姨坦胸露乳胸部下垂很严重。
人多如下饺子,如果她是中国人你会不会觉得有伤风化?可她是法国人,评价就变成了会享受生活,潮流大胆?

作为章子怡粉儿,她有一组沙滩照广为人黑,可貌似那个是私人沙滩,恋人之间卿卿我我无可厚非吧。狗仔出现,于是章子怡就被黑成xx章...如果主角换成抖森和霉霉,你又怎么看?

奢侈品商场里抢货的不仅仅只有中国人,会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的也不是只有中国熊孩子。


一黑黑一片这种地图炮真的很讨厌...试问你可否给用力过度下个明确的定义?以前我们上课时,有个男生撩开委内瑞拉女生后面的衣服开始摸,那节课内衣带清晰可见...后来同行的女生说,南美人太开放,几乎把班上男生撩了一遍,经常跟对方回家。

你又如何定义外国人?以前听一个上海人讲,只有发达地区白人才能叫外国人,美国农村郊县,东欧穷鬼阿三阿拉伯人都不算的。要是哪个人敢吹嘘自己女儿嫁到东欧给外国人当老婆,要被街坊邻居笑死的。

说来刻薄,但深以为然,地球是圆的,洗洗退散吧。刚发现提问者是男的,我对究竟是欧洲哪国很好奇...如果是法裔或者德裔,应该会直接写明白,感觉东欧国家或者小国居多。而且所谓的欧洲华人,是说居留卡还是移民?遁...


DIY申请美国硕士,也曾游历欧洲十多国,偶尔会对比一下中外。

一个欧洲交换生需要的攻略贴,从信用卡到旅行攻略。

user avatar


说真的,我觉得用心打扮的妹子都很棒

用心也许不会获得审美的认同,但有这份心会越来越漂亮



偶尔皮了一下,没想到大家的评论都贼可爱

对强迫症的朋友们道歉,字数没有完美贴合曲子,给大家贴几个选择。



我看评论也有同好,谢谢你们的支持。

我穿lo,也穿汉服和制服,也穿潮牌和软妹装,也穿优衣库和回力。

随着年龄增长,我不再把自己划分为某种风格,我只是享受自由搭配的乐趣。

我的体重因为药物治疗经常起伏,但打扮之后的我哪怕显胖十斤,我也觉得快乐。

我尊重所有人的喜好,包括不喜欢我的穿衣风格这一点。

但我希望大家保持安全距离,我不接受你对我的纠正和刻薄的评价。

不太理解这种骂完自己还来骂别人的,过分敏感了?

让你“”内在成长”的意思是,希望你精神强大一些,不容易被外在影响,怎么就变成骂你了?莫名其妙,我看不懂你一长串贬低自己的话是什么意思,但私信我看懂了,你其实就觉得自己很好看,想别人来夸你,可惜我没有满足你。


最后一句,想告诉你们——

做自己,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

user avatar

几年前,带一位美国老教授游杭州西湖。

游人如织,女孩儿个个仙裙飘飘。

老教师是摄影爱好者,拿出一个很大的单反(我不专业,不知如何描述)狂拍不已。


边拍边兴奋地跟我说:我运气真好!能正好碰到特殊的日子,盛大的活动!看哪!每个女孩子都穿得非常美丽!今天是中国的什么节啊?


我:今天是很平常的一天,你什么时候来都能看见。


多美好的事儿。


穿得好看悦己悦人,也是自尊自爱尊敬别人的表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日本韩国的女生也很用力(我更趋向于说用心),朝鲜肯定不会。而且最起码在美国,我见过打扮最用力(用题主的词儿)的女孩群体绝不是中国人,而是韩国人。我以前的韩国同学跟我说,一想到出门要涂八层粉儿打造一个裸妆,她就不想回国发展。(我至今没搞明白怎么凑出八层)


至于题主问题下描述的,我也见过。我来美国第一年的时候到波多黎各旅行,满沙滩的人都玩得特别开。只有一位中国女孩儿妆容较浓,穿着很美的比基尼一直在摆拍。她的男朋友也充满耐心地拍。我当时都玩疯了,后来被一个大海浪拍在沙滩上,腰全肿了,隐形眼镜摔丢了。盛装拍照的女孩儿和我有什么不同呢?我们都没有做任何妨碍他人的事儿,我们都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了旅途中一个美好的下午。我自然私心里以为我的方式更刻骨铭心,她的不足取。但是,这纯粹是个人偏好,谁也不比谁更高明。

user avatar

哈哈哈

简直就是说出了我的心声。

我写时尚公众号的初衷就是回国时发现,国内的女孩都很舍得在衣服穿搭上砸钱,平时出去吃烧烤都能用力过猛穿得很盛大,却惨不忍睹,不忍直视!

法国的女孩是可以用很平价的衣服,穿出“毫不费力”的优雅感的。

我曾经在巴黎的老佛爷百货看一个女孩,穿着十几公分的细跟高跟鞋,拖地晚宴长裙加小礼帽,在男朋友的搀扶下艰难前行逛商场....老佛爷的店员和顾客说被惊到了,窃窃私语的讨论她......我不理解白天穿成这样逛街是为啥....


用力过猛是穿衣打扮的大忌,比完全不用力还糟糕!

但是我写了一点时尚穿搭的东西,又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些穿搭类问题之后,我才发现,国内女生问题不仅仅在于审美有待提高和穿搭技巧上,更重要的是,缺乏自信!

这和社会大环境有很多关系:国内社会网上都在说,这是看脸时代网红时代,漂亮的女人可以少努很多力就得到很好的生活....这是一种很有害的价值观。

穿成这样的女孩很多就是想吸引眼球,没准儿能混成网红。

感觉这是很病态,很没有自我的行为。

讲真,国外的很多时尚博主,网红,也会穿得很时尚拍照发ins,但是那只限于“工作时间”。平时出去玩,逛街,都会穿“正常”的衣服。


而且之前中国女孩化妆并不多,而这三五年,大家似乎突然觉醒,动不动就“整容级化妆”.....满街看到的都是美瞳,大浓眉,面具似的底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