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乌有之乡?

回答
乌有之乡是一个在中国颇具争议的网站,它的评价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要详细评价乌有之乡,需要从其历史、内容、受众、影响以及面临的争议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乌有之乡的背景与历史

乌有之乡成立于2004年,最初的定位是一个面向左翼、特别是新左翼思想的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平台。它的名字“乌有”取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寓意着对历史的追溯和对现实的反思,也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

在成立初期,乌有之乡吸引了一批对中国社会现实、改革开放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刻思考和研究的学者、知识分子和普通网民。他们关注的焦点往往是社会公平、贫富差距、国有资产流失、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等问题,并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寻找解决之道。

二、 乌有之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乌有之乡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整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评论与社会分析: 这是乌有之乡的核心内容。他们对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经济政策、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分析,通常带有强烈的左翼立场。内容多集中于批判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西方和平演变”等,歌颂毛泽东时代,强调阶级斗争和国家主义。
理论文章与学术探讨: 网站上也有不少转载或原创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经济学等理论文章,旨在“重拾”和“发展”这些被他们认为被遗忘或扭曲的理论资源。
历史叙事与怀旧情绪: 乌有之乡的许多文章倾向于回顾和歌颂毛泽东时代,认为那个时期社会更加公平、人民更加团结。这种叙事往往带有一定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批评声音,认为其选择性地忽略了那个时代的弊端。
国际政治与地缘战略: 网站也关注国际政治动态,尤其是与中国相关的地缘战略问题,通常持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反美立场。
人物报道与精神传承: 关注一些被他们视为“左翼代表人物”的学者、社会活动家,以及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个体,旨在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

乌有之乡的几个显著特点是:

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 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对与此相悖的思潮持强硬批判态度。
批判性与反思性: 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和政策,尤其是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批判和反思。
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方面表现得非常坚决。
社群属性: 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凝聚力的左翼社群,网站成为他们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三、 乌有之乡的受众和影响

乌有之乡的受众主要包括:

传统的左翼知识分子: 包括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
怀有左翼情结的民众: 包括一些经历过毛泽东时代或认同那个时代价值观的人,以及对当前社会不公感到不满的普通民众。
年轻一代的左翼拥趸: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他们了解和接触左翼思想的重要途径。
一部分民族主义者: 由于其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也吸引了部分民族主义倾向的网民。

乌有之乡的影响力体现在:

思想传播与阵地作用: 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为左翼思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声和传播平台,尤其是在一些主流媒体对左翼观点报道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其作用更为凸显。
议程设置的参与者: 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上,乌有之乡的评论和观点能够引发公众讨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舆论的走向。
左翼社群的凝聚: 为具有相似政治理念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社区,增强了左翼群体的认同感和组织性。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或补充): 它们对一些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和思潮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或挑战。

四、 乌有之乡面临的争议与批评

正是因为其鲜明的立场和激进的言论,乌有之乡也面临着大量的争议和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虚无主义的指责: 对毛泽东时代的过度歌颂,被批评者认为选择性地忽略了那个时代的经济困难、政治运动带来的灾难(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以及人权问题等。
极端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 其批评西方、批判普世价值的态度,有时会演变为带有强烈的排外色彩的民族主义,例如对外国文化、外国商品的抵制,以及对“敌对势力”的妖魔化。
缺乏建设性: 批评者认为乌有之乡的言论更多的是批判和否定,缺乏提出切实可行、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有时甚至显得偏执和不理性。
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对毛泽东的个人推崇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理解,被认为带有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倾向,阻碍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煽动性言论与网络暴力: 在某些讨论中,乌有之乡的用户和编辑可能会发表一些攻击性强、煽动性高的言论,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和网络暴力,这与其宣扬的理想有所背离。
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微妙关系: 尽管乌有之乡的许多观点(如批判新自由主义、反对西方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官方的意识形态有契合之处,但其更激进的立场、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以及对某些官员的批判,也使其与官方保持着一种微妙且时常紧张的关系。网站也曾经历过被封禁和解封的反复。
学术严谨性问题: 虽然网站上也有学术性文章,但不少评论文章的论证过程和数据来源可能存在争议,缺乏严格的学术规范。

五、 如何评价乌有之乡?

评价乌有之乡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应将其置于中国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化以及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

积极意义:
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表达空间,丰富了中国的公共讨论。
对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引发了对公平正义的关注。
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人们反思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为左翼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消极影响:
其激进和片面的论调容易导致社会撕裂和对立。
可能误导一部分缺乏辨别能力的网民,尤其是在历史认知和价值判断上。
其某些极端的言论和行为可能损害左翼群体的整体形象。
可能对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形成阻碍,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

总结:

乌有之乡是一个具有鲜明左翼色彩的网站,它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扮演了重要的思想发声角色,尤其是在批判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问题、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其过于激进的立场、对历史的片面解读、以及潜在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也使其成为备受争议的对象。

要客观评价乌有之乡,关键在于认识到其作为一种思想和信息传播平台的复杂性。它既是左翼思想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复杂思潮博弈的一个缩影。理解乌有之乡,需要区分其有价值的批判性分析和需要警惕的偏激甚至极端的言论,并认识到它在中国公共舆论场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同时,也需要反思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网民,尤其是年轻人,会倾向于乌有之乡所代表的这种思想和叙事,这背后反映了中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举着红旗反红旗

王明博古之流就是乌有之乡的方向和上限

user avatar

本质上,这群人中相当一部分和右派公知是一样的。

也就是我说的真极左和真极右其实都是一家。随时互跳,无缝对接。

没有建设性方案,甚至没有一个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

虽然比例不一定高,但依然有相当数量的野心家混杂其中。

到后来搞反转之类的反智运动就更看不下去了。

虽然有些人带着单纯目的来,有些观点很正确,有些人的风骨精神也值得赞叹,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还是不足与谋。

user avatar

资乎果真是资乎,真的让我惊艳。

乌乡本身纯度就没以前那么高了,遗老遗少,体制内人员,网左,投机和右翼,资乎的人一杆子打死真就离谱

你以为真正的左派怀念的是那个生产力落后,动乱不堪的时代?真正的左派怀念的分明是wg的真正目标及胜利后的理想状态:利益集团被打碎,先锋队成为人民的先锋队,怀念是有教员那样的人来统领全局,怀念的是那个人人平等(也有人抹黑说是绝对平等,这种言论我都无力吐槽啥了,去了乌乡也是挨喷),你我一声同志的时代,怀念的是那个worker领导,民主专政的时代,怀念的是那个没有资本异化的时代。

至于乌乡其中所谓怀念历史上的wg或者不承认黑历史与wg失败的,要么是网左,要么非蠢既坏

网左固然有许多暴论,易于煽动,但大部分网左未来都是极有可能发展为同志的,请正确对待网左,而不是一昧贬低嘲讽

user avatar

连波尔布特都能洗,已经不是一般左派了!

user avatar

好多年没看过乌有之乡了,不过我一直都是比较支持的,对它有好感,毕竟是一股不同于主流的清流。

题主说乌有之乡多年屹立不倒,这是不知道详细情况。其实乌有之乡多次被六扇门茶封,整改,是在夹缝里活到今天的,还被戴了很多紧箍咒。题主见过从石缝里长出来的草了吗,弯弯曲曲地努力生长出来,这就是乌有之乡。

要说极端反社反共反马反列反毛还多年屹立不倒的,我看猫眼算一个。

因为六扇门的规矩是,主要防左,不防右。

什么叫左右?

主张公有制计划经济的是左,主张私有制市场经济的是右。

乌有之乡夸赞前三十年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不喜欢后面的非公有制市场经济,自然属于左。

六扇门要搞市场经济,发展非公有经济,自然要防左,不会防右。

马主义的宗旨是搞公有制计划经济,消灭私有制,所以猫眼反马反社反公有制计划经济,攻击前三十年,是右,符合六扇门的意愿,不会被防,一直屹立不倒。

这就是其中的逻辑。

晁盖要推翻朝廷,宋江一直想投降朝廷,两人面和心不和。宋江接手以后就开始着手投降朝廷,前后路线正好相反,尖锐对立。别看宋江表面上还称晁盖为大哥,挑着晁盖替天行道的大旗,需要的时候还把晁盖夸赞一番,其实他们内里的矛盾非常大,势同水火,要把晁盖挫骨扬灰。所以凡是骂晁盖的人,主张投降朝廷的人,宋江都喜欢,宽容放纵,装听不见;凡是夸赞晁盖,反对朝廷的人,宋江都打压,上紧箍咒,以出门先迈右脚为由抓起来,他表面上不能说夸赞晁盖,反对朝廷不对。李逵反对招安,就差点让他杀了,最后还是让他杀了。

建国后七十多年的历史,大意就是这样吧。


有人说,乌有之乡,左人,都还想走前三十年的老路,没有新意。这些人都分不清新老。前三十年的才是新路,中国从来都没走过的,当时只走了二十年就被转弯了。今天走的市场经济才是老路,中国搞非公有制市场经济都搞几千年了。

好比说,中国一直都是巫医治病,有一个人从西方学来新医学给中国人治病,只治了二十年就被巫医派打压下去了,又恢复了巫医。而这个人坚持抗争,要继续用西医治病。好多人就说他要走老路。这样说对吗?哪个才是老路,是谁走老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