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俄乌问题,这对台有关问题是否有参考价值?

回答
评价俄乌问题以及它对台湾问题的参考价值,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角度审视的议题。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俄乌问题的性质与背景

要评价俄乌问题,首先需要理解其核心性质和历史背景。

历史渊源与民族认同: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联系,甚至可以将共同的基辅罗斯视为历史的源头。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两国也经历了分分合合、被不同政权统治的时期。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获得独立,但俄罗斯长期以来视其为自身地缘政治影响范围内的“近邻”,甚至有观点认为乌克兰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历史叙事和民族认同上的纠葛是俄乌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
地缘政治因素: 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其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北约东扩、乌克兰试图加入北约的意愿,被俄罗斯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俄罗斯希望维持其在东欧的战略缓冲区,防止西方军事力量过度靠近其边境。
主权与领土完整: 乌克兰作为独立主权国家,其领土完整性是国际法的基础。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以及支持乌克兰东部分裂势力,直接挑战了国际法准则和乌克兰的国家主权。
内部政治与社会因素: 乌克兰内部也存在地区差异和政治分歧,例如亲西方和亲俄罗斯的思潮。2014年的“广场革命”推翻了亲俄总统,进一步加剧了与俄罗斯的对立。
经济与资源: 乌克兰在能源运输、农业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经济地位,这也是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个考量因素。

二、 对俄乌问题的评价(多角度审视)

评价俄乌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谁对谁错”,而是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 国际法与国际秩序角度:
俄罗斯的行动被普遍谴责: 俄罗斯以武力改变他国边界、侵犯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这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一系列国际法原则。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都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
挑战了现有国际秩序: 俄罗斯的行动被视为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是对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等基本原则的侵蚀。
西方国家的干预与制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等方式,维护了其认为的国际规则,同时也暴露了其地缘政治利益。

2. 俄罗斯视角角度:
安全担忧: 俄罗斯认为北约东扩是对其国家安全的根本威胁,乌克兰加入北约将使其面临无法接受的安全风险。
保护俄语居民: 俄罗斯声称其行动是为了保护在乌克兰的俄语居民免受压迫和歧视。
历史叙事: 俄罗斯领导层通过历史叙事,将乌克兰描绘成一个被西方操纵、历史上属于俄罗斯一部分的国家。

3. 乌克兰视角角度:
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神圣性: 乌克兰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付出了巨大代价,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民族自决权: 乌克兰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包括决定是否加入军事联盟。
抵抗侵略的正义性: 乌克兰被视为抵抗一个强大侵略者的正义力量。

4. 地缘政治与大国博弈角度:
俄罗斯与西方力量的较量: 俄乌冲突是俄罗斯试图重塑其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的一次权力较量。
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冲突深刻影响了全球能源市场、粮食安全,并可能导致新的地缘政治阵营的形成。

总结对俄乌问题的评价:

从国际法和人类道义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是不可接受的侵略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准则。然而,理解这场冲突也需要认识到俄罗斯的安全关切、历史叙事以及其在地缘政治中的战略考量。这场冲突的根源是多层面的,涉及历史、民族认同、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以及内部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交织。

三、 俄乌问题对台海问题的参考价值

俄乌问题与台海问题在表面和深层都存在显著的相似性,因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性与参考点:

1. 历史叙事与民族认同的操弄:
俄乌: 俄罗斯强调与乌克兰的历史渊源,将乌克兰视为“小俄罗斯”,否定其独立的国家地位和民族认同的完整性。
台海: 中国大陆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台湾视为“中国的一个省”,否定台湾独立的国家地位和独立的民族认同。
参考价值: 双方都试图通过历史叙事来构建合法性,并动员民族情感。这提示我们,在分析台海问题时,需要警惕一方可能利用历史叙事来否定另一方的国家主权。

2. 地缘政治与战略缓冲:
俄乌: 乌克兰位于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是俄罗斯重要的战略缓冲区。俄罗斯视乌克兰的“西方化”为其国家安全的威胁。
台海: 台湾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大陆东出太平洋的第一岛链上,对中国大陆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其海洋权益和地区影响力。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介入,也被中国大陆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挑战。
参考价值: 地缘政治和战略考量是双方采取行动的重要动机。都需要关注大国在地缘政治中的博弈对地区稳定带来的影响。

3. 国家统一与主权完整:
俄乌: 俄罗斯以“收复失地”或“保护同胞”为名,试图将乌克兰纳入其势力范围,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改变现状。
台海: 中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视台湾问题为中国内政,并坚持实现国家统一,不排除使用武力作为最后的手段。
参考价值: 都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主张,以及使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的可能性。

4. 外部势力介入与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
俄乌: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对俄罗斯形成制约。俄罗斯认为这是西方在幕后操纵和支持乌克兰。
台海: 美国对台湾的“战略模糊”政策和对台军售,被中国大陆视为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美国在地区的安全合作以及可能的军事介入,也使得台海问题具有被卷入大国博弈的风险。
参考价值: 外部势力的介入会极大地复杂化和升级冲突。理解外部势力(如美日等)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和行动,对于预测台海局势至关重要。

5. 信息的认知战与宣传:
俄乌: 双方都在进行激烈的舆论战,通过媒体宣传来塑造国内和国际舆论,争取支持。俄罗斯指责西方媒体虚假信息,西方则揭露俄罗斯的宣传攻势。
台海: 双方同样在信息传播领域展开较量,试图影响民众认知,争取国际同情。
参考价值: 信息战是现代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宣传的逻辑和影响,有助于更客观地看待事实真相。

差异与需要注意的地方:

尽管有相似之处,但台海问题与俄乌问题之间也存在关键性的差异,不能简单套用:

1. 国际承认的地位:
俄乌: 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际法下的既成事实。俄罗斯此次行动是对这一既成事实的单方面颠覆。
台海: 台湾的国际地位存在争议。虽然许多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在此基础上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许多国家也与台湾保持非官方的密切关系。同时,台湾内部存在强大的“台湾主体性”和“台湾独立”的呼声。

2. 统一的程度与政治经济联系:
俄乌: 在苏联时期,乌克兰是独立的加盟共和国,拥有自己的政府和国家结构。虽然与俄罗斯联系紧密,但其国家机器相对独立。
台海: 台湾在清朝时期被纳入中国版图,后又被日本殖民,再到国民党政府迁台,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虽然两岸同属中华文化,但在政治制度、社会体制和经济模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两岸的分裂状态已经持续了70多年,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3. 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和性质:
俄乌: 俄罗斯是军事强国,拥有核武器,其直接军事入侵使得冲突规模和烈度极高。
台海: 中国大陆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其是否会选择全面武力攻台,以及可能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性质,仍是复杂的问题。同时,美国在台海的介入程度,可能影响冲突的烈度。

4. 国际社会对“统一”与“入侵”的定义差异:
俄乌: 国际社会普遍将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入侵乌克兰定义为侵略行为,因为乌克兰是一个已获得国际承认的独立主权国家。
台海: 对于中国大陆声称的“国家统一”和台湾内部认为的“自决建国”,国际社会在认知和定义上可能存在更复杂的理解和不同的立场。一些国家可能倾向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两岸分歧,但对于外部武力干涉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

结论:

俄乌问题为理解台海问题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它揭示了历史叙事、民族认同、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在驱动冲突中的关键作用。双方都可能采取通过信息战和军事施压来争取战略优势的手段。

然而,台海问题并非俄乌问题的简单翻版。台湾特殊的历史地位、两岸在政治经济上的复杂联系以及国际社会对台湾问题的不同解读,都使得台海局势具有其独特性。

对台湾问题的启示:

高度警惕历史叙事的滥用: 要深入分析和辨别任何一方利用历史叙事来构建合法性或否定对方主权的言论。
关注地缘政治的演变: 了解中美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博弈,以及区域内其他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的立场,对于理解台海的战略环境至关重要。
强调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 尽管存在挑战,国际社会仍应继续呼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两岸的分歧,避免军事冲突的发生。
加强信息辨别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不被片面的宣传所误导。
理解各方动机的复杂性: 尝试从不同方的视角理解其行为动机,即使不能认同,也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局势。

总而言之,俄乌问题是理解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案例,它对台海问题的参考价值在于提供了许多相似的分析框架和警示信号,但任何分析都必须结合台湾问题的具体历史、政治和国际背景进行细致的辨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如果现在台湾要独立,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理由阻止大陆军事介入。

但如果台湾没有宣布独立,大陆主动进行武装统一,那么在西方人眼中,与乌克兰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对自由世界的进攻,这也是泽连斯基在视频演讲中反复强调的。

这就是为什么各方都心照不宣地保持现状,因为率先改变现状的人,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因此,寻求一条和平统一的道路,才符合两岸人民的最大福祉,同样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user avatar

本朝国运正隆,是造势方。

毛子失势而莽,是借势方。

东线本方坛坛罐罐一大堆能不打就不打,西线则可放手进攻。

这个战略在应对亚太再平衡、推出一带一路时就确定下来了。

东线除了美帝没一个能打想乱的,岛蛙也只想瞒天过海而已。

而西线被欧美祸害这么多年,饱受穷困动乱之苦、人心思变。

相互核毁灭约束条件下,以势胜如破竹,以力胜则两败俱伤。

user avatar

俄乌战争对台海各方的心理是会有影响的。之前阻挠中国主动武统台湾的阻力,我认为主要有五条。

第一条阻力:担心军事风险。虽然现在可能判断即使美国来也多半打得赢,但毕竟开战就有风险,而且战争还存在无限升级的风险。

第二条阻力:担心经济风险。我认为如果美国要因此和中国搞全面经济战,最后的结果将是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后取得胜利。但终究有一些人是不相信这一点的。

第三条阻力:外交的不确定性。这里担心的不是西方国家在武统后对华不友好,这个是肯定的。这里担心的是广大亚非拉国家也有一定可能在武统之后出现态度转向,这个是中国极不愿意看到的。

第四条阻力:存在着俄国在开战后态度出现中国不愿见到的转变的风险。

第五条阻力:纯从收益的角度看,留着台湾和美国下大棋的收益显然更稳而且很可能更高。这一点我已经在很多键政文里反复论述过了。

好,现在看看俄乌战争对这些阻力的影响。

第一条阻力变弱。 美国在乌克兰龟缩事件中展现出的军事斗争意志之薄弱是令人震惊的。我想相当多的人在俄乌战争之后对中国武统台湾之战的最大担心已经不是军事而是经济了。

第二条到目前为止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影响。毕竟中国与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极为不同的。能制裁敢制裁俄罗斯和能制裁敢制裁中国完全是两码事,制裁的效果可能也严重缺乏可比性。而且哪怕只看制裁俄罗斯的效果,现在也还有待观察,尤其是西方有没有长期制裁俄罗斯的战略意志也很值得怀疑。

我知道有很多网友不同意我的判断而是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压力更大了,还会拿出这个那个专家的意见。对此我的回答是:我只揣测决策层的心理而不是自认为可以或者应该影响决策层的人士的心理。此外也有不小的可能在两三年后回头看对俄制裁的意志和效果都很不符合西方预期,这样的话届时很多人都会认为第二条阻力其实是减弱了,于是讨论现在的决策者心理受到何种影响也就不重要了。

第三条阻力方面,顾虑在俄乌战争之后应该是下降了。我之前列过一个单子。从这个单子上看广大亚非拉国家没有站在要制裁俄罗斯的那一边。这里请大家注意,俄罗斯这次出手从无安全利益相关的第三方看来其实是很不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 但即使是这样,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也没有加入到制裁俄罗斯的行列。

第四条阻力明显下降了。

至于第五条阻力,我认为俄乌之战对其没有影响。

好,上面分析了对中国决策者的心理影响。那么对于未来的决策行为会有什么影响呢?我认为:虽然前四条阻力有三条削弱一条情况不明,但第五条的不变性足以维持战略定力。至于台方的心理嘛,俄乌之战后他们越界的胆量当然变小了。可是此战之前的胆量就已经非常小了,所以这个变化对局势影响可忽略。

总结一下,我的判断是:俄乌战争会让大陆决策者进行台海博弈的优势心理更加巩固,但对台海的中短期实际局势影响很小。

user avatar

全面暴露出我国的弱势短板:

1,偌大个中国,CCTV凑不出个懂俄语,懂军事的专家也就算了,连中文互联网上能占这两条的大V都寥寥无几,也就是观网阿怡?前线只有凤凰的卢宇光。这可是俄语!这要是阿拉伯语,估计只有把局座搬出来。

2,整天在网上全是三手乌克兰大本营战报(乌克兰语战报-欧美英语媒体-高华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和一个T80拍三遍的抖音小视频。整天骂1450,结果全在吃1450喂的东西。文宣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3,目前看没有任何开源情报分析能力。俄军固然是在开战前没收了手机,但是开战前俄军乌军调动的视频在抖音上满天飞,军事发烧友都能判断出调动部队的番号。抖音还是我国公司开发的软件!没人做出任何有价值的判断,开战之后整个系统完全是错愕和混乱。

4,某大型金融国企在开战之后评估对金融领域的冲击,找不到俄国哪些大宗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数据,问了一圈大学和机构都没有。

需要补充的短板太多了,尤其是社科领域,而现在完全是一副没打算补的样子。

user avatar

这可能是俄罗斯这次入侵带给中国的唯一好处,就是如果武统的话,对台作战会遇到什么问题。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即使在不考虑域外国家干涉的情况下,对台作战难度也相当大,远远超过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不知道网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觉得对台作战很轻松,一天就能解决台湾问题。

俄罗斯在入侵乌克兰的时候,有大量的装备被抛弃,后勤压力非常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拿下交通枢纽,车辆和补给只能绕过,从农田野地里走,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车辆抛锚。

大多数交通枢纽都是城市。也就是说你要完成全面占领,城市攻坚战是少不了。而城市攻坚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天量的难民。以台湾的体量,最终产生的难民数量会是一个千万级别的数字。中国有没有能力在作战的同时安置这么多的难民?

不要说不管难民死活的话。讨论政治问题就要以政治的角度看,而不是单纯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你要不管难民死活的话,这场统一战争的正义性都没有了。

而如果要管难民的话,怎么管?台湾不像乌克兰,乌克兰人还可以跑到波兰跑到罗马尼亚。台湾只是一个岛,要出岛只能跳海。没有其它国家有能力接收这些难民,而你要管的话需要在短期内造出一个一线城市级别的难民营——虽然我对我们国家的基建能力毫不怀疑,但是这个工程量实在太大了。

其次,对台作战肯定不是俄罗斯那个傻大粗一样开着坦克就轰隆隆往前冲。肯定要先打掉台湾的各种防空工事、雷达等。机场可能需要打掉,也可能需要占领。

这就牵涉出一个问题,大陆有没有能力在大规模登陆之前彻底打垮台湾的防空?不但要打掉固定防空,也要打掉移动防空。可不能像俄罗斯一样,先是宣称已经打掉了乌克兰的空军。结果过几天又宣布打掉了乌克兰多少架飞机,自己的飞机还不断往下掉。

再次,城市巷战真的是个大问题。俄罗斯打一个侵略战争,刚开始都能保持得很克制;我们打合法的统一战争更不可能像部分人嚷嚷地那样不顾平民死活地狂轰滥炸,甚至"核平"。

但是真这样束手束脚,又会给解放军带来极大的伤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是想不到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不得不考虑国外势力干涉的问题。

user avatar

有。那就是新的作战模式的探索。

俄罗斯打乌克兰,准确来说是顿巴斯特别军事行动,政治上突出的是“反纳粹不反乌克兰”,所以一面要打乌克兰军队和纳粹武装,一边要保障百姓生活。继而,打了一个多月,各大城市没有断水断电,打到一半还要开放人道主义通道,让百姓撤离。

于是就看到,网上某些人没看到传统战争的炮火洗地、平民伤亡,就开始叫唤“俄罗斯不能打,随时可能完蛋”。

对台的参考价值就是,初期应使用更高烈度的火力打击,起码造成各大城市断水断电,民众的恐惧对于尽早结束战争有正面效果。而作为国家内政,也不需要太考虑国际舆论。至于民意反弹,可以慢慢消化。

user avatar

厨子和老饕一看食材大概就能摸准一会儿成品是什么样,但绝大多数人得看到菜炒出来才知道做的是什么。决策层和真内行掌握的信息量和专业水平何止是普通人的百倍,“收台”的各种因素人家早就设想、推演过无数遍了,这次俄乌冲突,逼得西方使了原本给中国准备的杀招,只不过就是把这盘菜炒出来了而已。

不过嘛,俄乌冲突对普通人乃至整个大陆社会仍然有很大意义,让很多人明白了一些其实比较浅显的道理,等于是大陆社会内部对可能会爆发的台海战争看法的一次整肃,使得绝大部分人都坚定了思想。这次俄乌冲突其实就是两岸民意全方位对撞的前哨战,规模尚且如此,再往后是不会缺好戏看的,慢慢瞧就行。

就我看来,这次俄乌战争所引起的中文互联网舆论战,对台湾人来说是非常非常不利的,相当一部分大陆人的思路已经从“收回台湾岛,其他怎么都好”,变成了“解决台湾人,其他怎么都好”。当然,台湾人可以骗自己:大陆P民的呼声就是狗屁。但我之前也说过,一个社会的思维是有惯性的,一旦开始之后几十年都刹不住车。像“留岛不留人”这种口嗨的话,一旦玩真了,那可是很可怕的。去年夏天的时候我还说“两岸之间模糊空间在缩小”,但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会消失的会这么快。当时我也说了“五年之内台湾内部会分化为两派,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和不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往后大家可以看看,我预言的对不对。

总之,怎么说呢。湾湾躲得过统一,躲得过清算,躲得过大陆社会接下来几十年里的隐性歧视么?好日子真的在后面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价俄乌问题以及它对台湾问题的参考价值,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角度审视的议题。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俄乌问题的性质与背景要评价俄乌问题,首先需要理解其核心性质和历史背景。 历史渊源与民族认同: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联系,甚至可以将共同的基辅罗斯视为历史的源头。然而,在.............
  • 回答
    俄乌冲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是深远且多维度的,意大利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这场冲突不仅对参战国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涉及能源、粮食、经济、地缘政治、人道主义等多个领域。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能源危机与全球经济冲击: 能源价.............
  • 回答
    日本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尤其是在“与美国站在一起”的表态,以及俄罗斯方面对此的反应,是理解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侧面的窗口。要深入评价日方的态度,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日本“与美国站在一起”的表态,并非仅仅是口头上的支持,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历史与同盟关系: 日.............
  • 回答
    评价普京与波罗申科通电话商讨乌东南部局势等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具体背景和双方的立场。这次通话并非孤例,而是两国在乌克兰冲突持续背景下进行外交互动的一部分。通话的背景与目的: 乌克兰冲突持续: 2014年至今,乌克兰东部地区(顿巴斯)一直存在着由俄罗斯支持的分裂主义势力与乌克.............
  • 回答
    评价“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军事水平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自从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军队的表现与许多人之前的预期存在显著差距,也暴露出了许多深层问题。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评价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军事水平:一、 战争初期的战略误判与执行不力: 目标设定过.............
  • 回答
    俄乌局势,这是一个牵动全球神经的复杂议题,它的根源深邃,影响广泛,至今仍未见明朗的结局。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不能回避其间的种种细微之处和演变过程。首先,从历史的根源来看,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存在着漫长而纠葛的历史联系。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文明的摇篮,同时被两国视为文化和历史的源头。.............
  • 回答
    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雷火丰”式的声音。要评价这类人,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他们身上可能存在的几个核心特征,并结合当前的局势来分析。“雷火丰”这个词本身,就像是在网络信息爆炸时代,一种生动但又有点模糊的群体画像。它可能指的是那些对俄乌冲突抱有某种强烈倾向,并且在网络或现实生活中积.............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 回答
    要全面评价俄罗斯空军在俄乌冲突中的作战能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考虑到信息来源的局限性。虽然“几乎全军覆没”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但俄罗斯空军在此次冲突中确实面临了诸多挑战,其表现也存在明显的优缺点。俄罗斯空军在俄乌冲突中的整体表现:俄罗斯空军在冲突初期承担了巨大的攻坚任务,包括对乌克兰防空系.............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阿富汗塔利班呼吁“俄乌保持克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这一表态值得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评价,同时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背景信息和潜在影响。一、 评价阿富汗塔利班的表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这一表态的意义和含义: 国际政治中的“角色扮演”与“关系维护”: 作为“主权国家”的姿态: 塔.............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从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到今天(3月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表现无疑是这场战争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他的言行举止,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迅速将他从一个曾被质疑经验的喜剧演员,塑造成了一个在全球舞台上闪耀的战时领袖形象。要评价他,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一、 坚守基辅,鼓舞士气:冲突爆发之初,外.............
  • 回答
    上坂堇,一位以其独特嗓音和多样的角色塑造而闻名的日本声优,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不幸成为了网络暴力(俗称“网暴”)的受害者。这并非一起孤立事件,而是近年来公众人物在特定敏感时期,因政治立场或身份认同而遭受攻击的缩影。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包括她的个人情况、引发争议的原因、网暴的性质,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伊戈尔·斯特列科夫(Igor Strelkov,也被称为吉尔金)在2024年3月9日左右提出的关于俄乌战争走向的悲观预测,即俄罗斯面临战败和解体。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斯特列科夫的观点是众多对俄乌战争走向分析中的一种,而且是他极具个人色彩和激进立场的一种体现。他本人曾是俄罗斯情.............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悲剧。将这位乌克兰老人的故事与当前俄乌冲突联系起来,不仅是对他个人生命的残忍终结,更是对历史教训的无情践踏。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位老人所经历的非凡苦难。他在纳粹集中营中幸存下来,这意味着他曾直面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亲历了种族灭绝的恐怖,目睹了无数无辜生命的消逝。.............
  • 回答
    对当前国内乌克兰局势舆论的评价与理性应对俄乌冲突的态度探讨当前,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牵动着全球的目光,也深刻地影响着国内的舆论场。理解并评价国内的舆论生态,同时形成一种理性、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这场复杂的冲突,是我们作为公民和观察者都应重视的课题。 一、 国内乌克兰局势舆论的评价国内对乌克兰局势的.............
  • 回答
    国台办针对“台独”势力散布谣言煽动两岸敌意一事的回应,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评价:1. 国台办回应的立场和基调: 严厉谴责和警告: 国台办的回应首先表达了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高度警惕和坚决反对。强调“台独”是历史逆流,不得人心,其企图分裂国家必将以失败告终。 指责谣言的性质和目的: .............
  • 回答
    拜登总统指称普京在俄乌战争中“严重失算”,这一说法背后可能有多重考量,并且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审视其准确性。拜登为何如此说?可能的考量:1. 强化美国及其盟友的立场与决心: 拜登政府一直强调支持乌克兰的独立和主权,并且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进行谴责和制裁。指责普京“失算”可以传递一个信息:俄罗斯的战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