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俄军还有庞大的规模与部分先进装,以及残存的大纵深理念,足以在一些小面积战场制造巨大的破坏力,威胁得了欧洲。
俄军的后勤能力明显不足,数字化与制导弹药不足,我国北边的几个集团军守住不成问题,对我们的威胁不大。
俄罗斯军队的表现真的有点烂诶
ORYX整理了从开战以来双方的损失(Oryx是OSINT里证据最全的,所有的战场损失统计都有相应的照片和影像证据支持),
其中俄罗斯截至3月11日的损失:
坦克损失173辆,其中62部被击毁,2部被重创,31部被丢弃,其中78部被乌克兰俘获。装甲战车损失106辆,其中48部被俘获,步兵战车损失155辆,其中64辆被俘获,装甲运兵车损失61部,工程车辆损失36辆,Aircraft损失12架,包括5架SU-25, 2架Su-30SM, 4架Su-34,1架An-26,Helicopters损失12架。而当中值得留意的是俄罗斯的装甲部队经常因为缺乏燃料停滞,从而被Ukraine打击和俘获,然后俄罗斯后勤车队的损失其实更为严重,Logistics Train损失两个,后勤车队损失了310辆各类卡车、油罐车,很明显Ukraine对俄罗斯的后勤进行了很有针对性的部署和打击,毕竟 Infrantry wins battles, logistics wins wars. If you stop the fuel trucks, you stop the tanks
事实上在战前,美国陆军兼Nato资深的专业人士Alex Vershinin 在评估俄罗斯对欧洲未来的可能的地面进攻时,曾经研判俄罗斯在脱离了本土的铁路网后,部队作战在logistics上存在很多弱点
俄罗斯在本土有很完善的铁路运兵体系来调动部队,继承了苏联的遗产,但是一出到境外作战就是完全不同的theatre了,在后勤上属于Sustaining offensive operation。战前美军情报机构对俄军入侵乌克兰的意图的研判很有可能是基于观察俄罗斯在边境铁路节点的后勤集结,从后勤准备的规模来判断俄军的进攻意图,后来证明是非常准确的
这类攻势行动需要的logistics特点是,高的燃料使用量,需要根据进攻情况灵活快速补给,需要达到最大吞吐量来执行高强度任务,因应可能发生的高损失率进行维修和替换,根据战术需要将提前准备的补给在可允许情况下前置,通讯线路需要延伸,需要有及时的载具和人员损失评估,补给分类上需要优先保障:
1类补给 食物和水,(这次有监控拍到俄军饿到进乌克兰商店抢食物的情况,明显后勤工作没做好......),
3类补给品各类燃料(这次不少俄罗斯装甲车辆缺少燃料而滞留被乌克兰人用拖拉机拉走......),这种补给需要精确的supply estimate来分析作战行动的机动细节,计算每种载具大概消耗的燃料量,例如美军一个armor company带14辆B2 Bradley在较为崎岖的地形进行一天的行动,16小时战术待命外加8小时穿越机动就需要大概2330加仑燃料,精确计算好每种载具需要的燃料,可以尽量减少补给缺口从而维持进攻
另外是5类补给ammunition,7类补给医疗品,和repair parts
俄罗斯如果有美军同行们对logistics的重视程度,他们的表现就不会是这副模样,诸如建Brigade support area以及维持足够的防御
美军一直在思量Forward Support company(FSC)如何准确将下次任务的后勤需求发给Brigade support battalion(BSB), 然后BSB整合FSC的需求,规划后勤计划去支持前线单位,Distribution的方式都要考虑是直接送至unit还是到一个supply point,另外logistics其实是consumer导向的,成功的后勤任务总是从能够快速了解各处部队的需求开始
Alex Vershinin认为俄军十分依赖铁路网,能维持国内的defensive operation,但止于边界的铁路节点,然后需要将补给从铁路卸到卡车上,一旦出了边境,俄军的卡车运输会受限于数量和范围,假设现存的战区路网可以使满载的后勤卡车以45 Mph速度行驶,作战范围是距俄罗斯边境45英里,一个后勤卡车大概一日可以完成三趟trips(需要时间装货、卸货、维修、调度),但当深入战区到90英里,后勤卡车只能完成一日两趟trips,到180英里处下降至一日一趟,当地形复杂或者关键设施例如关键桥梁/道路被防守方破坏时,后勤效率可能更低,假设后勤能力能够刚好保障一支俄罗斯装甲部队在45英里的推进,到了90英里处补给保障能力大约下降33%,到了180英里下降66%,离Suppy dumps越远,补给能力越低。
The Russian army does not have enough trucks to meet its logistic requirement more than 90 miles beyond supply dumps.
目前的战况验证了Alex的研判,目前俄军缺乏足够的后勤车辆去完全满足超过90英里的进攻行动的持续补给需求,因而需要时时停顿,如果进一步需要达到180英里的攻击范围,俄军需要补充大量的后勤车辆,甚至调用大量民用车辆,或者夺取机场用airlift
俄军经常使用的炮兵和多管火箭炮需要占用大量的后勤车辆来运送笨重的弹药,一次齐射就需要56至90辆次卡车进行补给,而对燃料和水的补给,俄军比北约的日补给能力依然有不少的差距
北约的军事顾问极为有可能提示Ukraine重点关照俄罗斯的logistics challenge,例如让俄军远离补给站,游击袭扰俄罗斯的后勤车队,切断破坏道路桥梁
乌克兰军队目前的战术越看越像是现代版的费边战术,(费边战术是一种拖延迂回的战术, 不急于达到目的,用时间拖住对手,回避主力会战,不断消耗对手,来自古罗马的费边将军,在前217年的Battle of Lake Trasimene中罗马军队被汉尼拔的迦太基军队击溃后,费边被选为独裁官,费边认为罗马虽然主力决战可能难以击败汉尼拔,但是汉尼拔的strategic objective是罗马陷落才可能成功,而且迦太基的补给线太长,因此罗马军用迂回战术,不和敌人正面决战,而是利用熟悉的地形消磨迦太基军队,不断以小规模部队袭击敌人补给线,效果很好
乌克兰军队目前依托大城市来和俄罗斯军队周旋,乌克兰的路网结构里各处城市都是交通节点枢纽,然后乌克兰军队化整为零完全不进行主力会战,不断消耗俄罗斯,而且很多乌克兰道路网比较落后,并不适合行军,
春季化冻后的泥泞更加影响俄罗斯的进攻,俄罗斯的各类装甲车辆受到不少的损失,这套费边战术更令俄罗斯头疼的是NATO的情报支持,自开战以来大量的北约ISR侦查和监听平台一直在乌克兰附近游弋,和天上的satellites一齐观察俄军的动向
而美军将情报与乌克兰共享,有不少媒体已经多次透露,在战场信息的获取上乌克兰能够多次占得先机
俄罗斯空军的表现同样一般般,乌克兰并不是原装正版的北约,俄罗斯空天军却依然无法达到air dominance,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也不够,而且出动sorties的规模甚至无法和30年前的海湾战争的美军相比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对俄罗斯空军目前的奇怪表现进行了分析
Justin Bronk提出三种潜在可能性,一种是俄罗斯空军故意留力以震慑Nato,但这种情况不太合理,如果俄罗斯空天军通过大规模的空中行动在乌克兰上空建立稳定的air dominance,展示令人窒息的压制力,不就正可以更好震慑北约各国,还可以降低地面部队的损失,why not?
第二种可能是俄罗斯空军缺少足够的精确制导武器,所以出现SU-34低空放非制导炸弹的情况,然后落入Stinger的射击范围,这同样难以理解,防区外武器可能真的比较贵,但是类似JDAM这种利用炸弹尾翼附件加导航系统的武器并不特别贵(25000美元),而且准确度高,可以中高空投放避开Stinger这些Manpads.
最后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俄罗斯空军在很多方面的能力存疑,缺乏早期预警,态势感知不足,SEAD压制防空系统的能力不足,复杂的协同配合能力和作战规划能力不足,交战到现在依然有部分能运作的乌克兰空军飞机,S-300和山毛榉防空系统,所以俄罗斯空军对中高空进入部分战区依然有很深的顾虑。Austin Bronk偏向这种解释,他观察到俄罗斯空军之前在叙利亚的作战经验并不是特别有效果,皆因叙利亚反对派太弱,没有多层次的防空体系,而俄罗斯空军在叙利亚的行动只是较为简单的单机、双机、偶尔四机编队的简单任务,涉及多种机型和特种机型大规模协同进攻依然很难见到。俄罗斯空军在高威胁的区域进行规划、协调大规模复杂的空中联合作战的能力(包括压制防空系统SEAD, 攻势制空OCA和近距空中支援CAS的作业的细致度,电子战战机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的疑问
Justin Bronk更指出多数俄罗斯飞行员的训练时间(100 h per year)只有北约同行一半不到,同时缺乏与北约同行相比拟的飞行模拟设备来训练在复杂战场环境的先进战术,美军同行经常需要在恶劣天气,逼真的模拟地面和空中威胁下进行训练,为了通过训练他们需要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复杂的任务,这对于真实战场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需要大量的时间,Red flag的训练场景是模拟现实威胁,还通常涉及大机群包括多个国家的各种战机和辅助机队的协同作战,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训练比较欠缺复杂性,因此到战场上应对复杂的环境会缺乏效率
虽然美军的文件最近经常提起Great power competition,但是按照俄罗斯目前的表现来看,美军对主要adversaries在技术上依然占据极大的优势
Samuel Huntington在文明冲突论里花了不少篇幅写Torn States撕裂国度这一概念,指一个国家内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体系就容易内部撕裂,通常是西方与非西方文明的冲突,乌克兰是明显的例子,西部地区非常西化,非常向往西欧的自由和繁荣,东部比较保守亲俄,Putin利用此机会肢解东乌克兰,而在普京的眼中,乌克兰在2014年的政局变天,会改变乌克兰作为缓冲国的地位,因此普京一直千方百计防止乌克兰倒向西方的局面发生,这次下了出兵全面入侵的赌注,而无疑俄罗斯民众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完美的展现了一直没有思想信仰的帝俄军队应该有的样子。
一个字,穷
没钱就是没钱,经济垮了啥都会跟着垮。知乎上一直有种风气,觉得经济不重要,只要集中力量,就能保证军队的不受影响。牺牲掉次要方面,国家就能想干的任何大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俄罗斯带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垮了没有任何一方面可以独善其身。
经济不一定换来作战力(参考沙特),但是没钱,肯定难有战斗力
因为穷,俄军不得不使军队充斥着经验和意志都低下的一年制义务兵。这些人受过的训练严重不足,不仅技战术水平差劲,作战意志更差。无数段视频反应了,俄军大部队在没有足够的军官和合同兵做指挥员带领的情况下,听见枪响就跑路,车队首尾车一炸就全车队扔下装备逃命.....俄军装甲部队行军,居然炮管清一色全指前方...你以为俄军想要这些义务兵吗?11年军改,谢尔久科夫的目标就是要把俄军合同兵比例逐步提升到70%。结果因为没钱,现在又倒退回了40%,就是说十个兵里六个是第一年没训练的新兵蛋子
因为穷,俄军的装备里充斥着古董,次品,总之是打仗会掉链子的东西。视频里乌军从阵亡俄军坦克兵身上搜出的是中国产的民用对讲机;从被俘士官身上搜出的手机发现他们一直在用手机上传下达命令,因为公发的工具一直是坏的一直没给修....从被俘俄军士兵身上搜到的军用口粮,过期三年了....
因为穷,俄军的后勤做的一塌糊涂。我也纳闷,有些俄军是怎么被无人机炸到没法还手的,直到视频里乌军在路边发现了因为没油被抛弃的完好无损的铠甲,通古斯卡(这俩车打无人机蛮厉害的,但是是烧油大户,后勤黑洞....)和其他车辆。被击毁的T80,被发现爆反被发现好多干脆就是过期的没换过,根本没起作用,怪不得被各种大路货反坦克武器一打一个洞.....载具坏了就地抛弃,因为备件没有,修不了,后勤也跟不上.....
因为穷,情报工作也是一塌糊涂。没钱养情报机关,进军乌克兰的俄军手里只有东乌的地图是准确的。基辅北面的被俘俄军身上搜出了苏联时期的地图。这些公发的地图,俄军自己都不使用,打仗时候宁可用离线手机地图......
看我这几天发知乎的人都知道我一直觉得乌克兰胜利的可能性大,但是我这里要说个真实感受
感觉俄军作战计划问题不大,指挥机关大的方向没错误,遇到问题碰了钉子反应也很快,就是下面带不动,下什么命令做什么调整吃的都老是败仗....
不知道,不好说……
看到一个等红绿灯的俄罗斯部队行进视频
就觉得离谱……
这不是穷能解释的……
美军这辈子是打不出来了。。。
“今天我所看到的是,这个巨大的陆军或军队并不那么强大。”---------------------------爱沙尼亚国防军司令马丁·赫列姆中将
“如果你看看另一面的情况,你会发现它已经算不上是个对手了。”--------------------赫列姆的同僚、爱沙尼亚空军司令劳诺·西尔克准将对俄罗斯空军的评价
“克里姆林宫把过去的20年花在试图实现军事现代化上,但大部分预算被偷走,挪用在塞浦路斯的巨型游艇上。身为军事顾问,不能把这些告诉总统。所以他们用谎言向总统搪塞。波将金军队。”-----------------------叶利钦当政时期的外交部长安德烈·科济列夫
“军队的部署完全不合逻辑,为实战做的准备几乎没有,士气低落得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显然没有告诉军队,他们将被派去打这场战争。”----------------------------国防研究机构CNA的俄罗斯研究主管迈克尔·科夫曼
未见北约强国对俄军做出评价,只从这些小国和研究机构流露出的言论可以看出北约军队已经不把俄军作为对手看待,这也是欧美各国一轮接一轮制裁的原因,一个马保国而已。
虽然与北约军队相比,指挥低能,组织混乱,武备已经落后到形成代差,但相较乌克兰,俄军仍有相当大的的武备数量、火力和战术优势,其优势未得充分发挥的原因限于乌克兰的特殊情况。
泥泞
乌克兰地势过低,再加上平原排水不畅引起的地下水位过高,演化出了生态学中“草原沼泽化”现象。成规模部队在这种地形进出两趟,就会变成一滩烂泥,使装甲单位、辎重单位举步维艰。
路网
装甲单位一旦陷入沼泽,完全无力自拔,所以双方的机动和作战都围绕道路进行,所有公开照片都可以看到战斗主要发生在公路或公路附近。
2月末的乌克兰平原,天气转暖,冻土解冻导致路基塌陷,路面无法通行。没别的办法——只能出钱维护,但乌克兰人均GDP3000美元,依它的财力,只能维护干线。
依上二图,乌克兰的路网密度非常低,加上支线道路缺乏维护,在冻土解冻期可使用的道路更少。
与想象中任意驰骋的大草原不同,乌克兰现在是“千里泽国”。那些主干线,就像是暴雨后小区好心人在积水里摆的砖头,非走不可。
接触面
一战中布鲁西洛夫攻势的灵魂就是接触面,把索姆河战役中40公里长的战线扩大为400公里,多点进攻,对手无法判断主攻方向而不敢随意投放预备队,一旦某点打出缺口,马上从缺口纵深突击包抄。后面诸如德国闪电战,苏俄大纵深进攻,中、日军队擅长的大量小型单位多点渗透全部视布鲁西洛夫为灵魂导师。
现在简单了,就这么几条能用的路,不用美国人的卫星,连一个村长都知道俄国人从哪条路过来,既不用担心俄军的包抄(喜欢野外包抄的都在沼泽地里等拖车),也不用担心俄国人的火力优势(火力太猛,路彻底打坏了,自己也过不去),俄国人的火力优势和战术优势化为乌有。
双方的接触面就是一条公路的宽度,并排放三辆坦克,任俄国人坦克再多,一次只能出三辆,数量优势又荡然无存。
俄国人有力使不出,战斗一胶着,路边的野地就成了标枪手的天堂,专拣软柿子捏,所以俄国人现在把渣土车,面包车、大客车全拖到前线一一补给车损失惨重。补给跟不上,前面还打个毛,也有可能普丁根本没想过战斗会打这么多天,没准备这么多补给。
这支车队能被安然围观5、6天的原因是,其未深入攻击出发地200公里以上的距离,这个距离刚好是俄陆基中远程防空导弹能控制的范围。
俄罗斯的麻烦还不仅仅在今天的乌克兰,多少年以来,大家看它就是个蛮不讲理的二逼,虽然恨它不讲理,还是怕它狠,乌克兰这么一打,大家都乐了,就这?后面我估计埃苏丹要第一个跳出来挑事了。
也巧,在这次战争中大出风头的土耳其TB2无人机由一家私人企业生产,老板以前做汽车零部件配套,大儿子管销售,老二从美国名校毕业归国,负责技术,这个老二娶了埃苏丹的女儿,所以是埃苏丹如假包换的亲家。TB2成名于阿塞拜疆一亚美尼亚冲突,可以挂4枚导弹(美国的掠食者挂16枚导弹),中文互联网嘲笑其是三流货,但从实战看是相当不错的利器。
如果普丁梗着脖子还要坚持,俄国人要考虑准备一些防御设施了,欧美的军援最终会使乌克兰军从量变到质变,毕苏斯基的“维斯瓦河奇迹”再次上演大有可能。
还有个经济体量的问题。俄罗斯以美元计价的GDP确实已不如广东,但这并不能真实反映俄经济水平。因为卢布是纯自由兑换货币,决定卢布汇率的是市场供求关系(而不是中国般的外汇管制),而俄国经济受大宗商品行情、制裁、战争等外部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卢布兑美元汇率波动剧烈,进而导致以美元计价的俄国GDP波动也大。例如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导致卢布兑美元汇率腰斩,2015年以美元计价的俄GDP下跌40%以上,但俄各项经济活动仍基本正常,只有少数行业受制裁影响有些下降,故而以卢布计算的实际GDP只下跌了2%左右。所以俄国的经济实力被大大低估了。根据购买力平价方式计算的俄实际GDP相对客观,约4.2万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位居世界第六。
很多人提到基辅还没攻下来,所以俄罗斯不行了。
大家没觉得俄罗斯对基辅有一点围点打援的意思吗?
如果说攻不下基辅,是因为基辅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强攻,特别是拦截了一波又一波的导弹,那确实是防下来了。
问题是并没有,纯粹是俄罗斯进攻停滞了,为什么呢?
俄罗斯火力不足?不能攻打平民?
你们把战争想得太好了,如果一个战队有一个战士被平民杀害,你说这个战队会不会屠村?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俄罗斯在等北约出手?
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你们总觉得长途机械化行军里大量装备被丢弃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48小时中40辆坦克趴窝,进行修理后也造成了25辆的非战斗减员——军改前一个装甲营才31辆坦克。
说俄军为啥不回收的,为啥不问问解放军为啥就修了15辆?或者想想俄军本身就人力不足的问题?
这年头就不要指望人类和冷战一样武德充沛钢铁洪流了,能打个类似俄罗斯的混合战争或者类似法国的薮猫行动都算是常任理事国级别了。
俄罗斯因为穷,有些细节并不成功。
但瑕不掩瑜,俄罗斯军队总体表现可圈可点,向大家展示了工业国大兵团机械化战争是怎样的。也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教训。
事实证明,刑不上五常,礼不下黑叔。
首先,俄罗斯是世界性的军事强国,尽管俄军现在很穷,现代化程度也不太高,但这个结论依然是没问题的。
而乌克兰是一个国土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4000多万的欧洲大国。尽管乌克兰自苏联解体以来发展不顺,但国力和军力至少比近些年发生战争的那些中等国家要强很多。
上一次我们看到世界性军事强国对实力相对较强的中等国家开战,还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而当时伊拉克军队相对于美英联军的实力差距,绝对比现在乌克兰军队面对俄军时的差距还要大得多。
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在有绝对优势,还有内部策反萨达姆军队的助力下,依然从3月20日打到了4月14日,才基本结束主要的军事行动。
这一次俄军对乌克兰开战,其对乌军的优势,显然没有2003年时美英联军对伊军的优势那么大。而且俄军在这次对乌作战时,空天军及重火力的使用受限,还要受到北约军事动向的压力,而乌军则能得到北约的军事情报支援和武器弹药的支援,那么这个仗打的复杂程度更是罕见的。
而这一次的俄乌之战,规模更大、复杂程度更高,有很多问题都很值得我们思考。所以我们在看俄乌之战的时候,首先得摒弃掉之前看治安战和小规模战争的固有思维。
比如在治安战中,我们绝对看不到师级重装部队的机动作战;在小规模战争中,我们也不会看到重装部队上百公里的履带行军。
以2020年的纳卡战争来说,整个纳卡面积才4400平方公里;而这次的俄乌之战,随便一个州就是几万平方公里。像这几天打得比较胶着的哈尔科夫,实际上仅人口就达140万人——相当于亚美尼亚全国人口的一半。
所以这样的仗至少得跟2003年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作战相对照(纯军事角度而言),还有些参考意义。至于像什么“一小时二十分钟占领乌克兰”那种奇葩言论,你也不看看坦克全速开进,才能在这点时间内跑多少?
所以把上面的这些情况搞清楚,再去看俄军的推进速度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TB-2无人机,这玩意本身的技术性能不高,乌军装备量也不大,没办法对俄军形成整体性的威胁。但是由于战场范围广大,在得到情报支援的情况下,少量的TB-2无人机出击并取得战果,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大家现在总是认为大国对小国出击,必然是摧枯拉朽,一定要零伤亡、零损失。其实说实话,就是打中东那些军队,也不可能是零伤亡、没损失。
打体量较大的国家和军队,而且到了面对面接触的程度,有损失其实很正常,甚至说这个损失会不会小。比如俄军装甲部队在开进过程中,很多坦克、装甲车辆的损失问题。从现在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的损失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第一:在俄军重装部队开进和作战状态中,被乌军的坦克、反坦克武器和炮火所毁伤的,这属于是直接战损装备;
第二:在俄军开进途中因为各种因素自己“遗弃”掉的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坦克、装甲车、火炮、自行高炮、卡车等,而且这个数量还不少,比直接战损还要大,而这一部分车辆的损失又分两种情况:
其一,坦克装甲车辆被乌军缴获和破坏;
其二,被当地民众破坏、拆解或拖走。
对于前面的直接战损我们不用多说,这是战争中常见的情况,而我们重点谈一下后面的这种情况。由于近20年来,世界上爆发的战争多是治安战、小规模战争或是乱七八糟的混合战,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大规模正规军的常规作战,因此对于重装机械化部队远程机动、奔袭作战这种情况,看到的很少,而这一次俄乌战争由于战线长、战场范围大等因素,俄军部队就广泛实施了这种作战。
重装部队的长途推进,不是大家平时开一辆私家车在高速公路上跑个几百公里那么简单,坦克等履带式装备也并非大家潜意识中认为的那么“坚强”。坦克等履带式装备的摩托小时比较珍贵,长距离行军时一般都是靠铁路运输或拖车机动,只有到战场附近时才履带行军加入作战。
如果是数百公里的履带行军和作战,一方面会消耗大量的油料,另一方面对坦克本身的损耗也是很大的,坦克的故障率会升高。当然了,其他装备在战场上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以短暂的2008年俄格战争为例,俄军全部车辆为4033辆,其中便有800台次出现故障。当然,这种情况不是俄军特例,而是普遍现象。因此,重装部队的长距离机动作战,对后勤保障的要求非常高。
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美军第3机步师远程突袭巴格达常为人所称道。其之所以能成功,就离不开第3机步师本身就很强大的伴随保障力量,同时也离不开美军后勤部队源源不断地为第3机步师提供支援。
然而由于机械化部队的油料、弹药、水、食物等消耗量巨大,第3机步师也不得不数度停下脚步,还出现了一天只能吃两顿饭的情况。由于配件缺乏、战场抢修和后送条件不成熟,第3机步师也遗弃并摧毁了故障装备。
而在给第3机步师提供补给的过程中,其后勤线也屡遭伊拉克民兵的袭扰,第507维修连在迷路后即遭遇了伊军,结果出现了10余人阵亡和被俘的损失。美军为了维护后勤线的安全,不得不分兵停驻,延缓了进攻速度。在这里我们简单提一下我军的朱日和军演,在朱日和军演中有个环节是战场机动,其实就是模拟整建制部队战场开进环节的。
2014年的北剑1405演习是日后跨越系列的前奏,当时参演的装甲旅在两天时间内行军200多公里,期间也出现了40辆坦克故障的情况,其中战场修复15辆,但剩余的还是影响了随后的实兵对抗。
后来我们将200多公里的战场机动提升到了300多公里,考验的就是部队的组织开进能力和战场抢修能力,使得我军在实兵演习中就能得到极大的锻炼,对各种情况的出现能有预想的了解和应对。
但是,整个世界上能够这么搞的国家其实只有我们和美国。由于各种消耗比较大,因此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陆军是玩不起大规模的整建制、全流程实兵对抗的,包括俄军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俄军之前搞师改旅,后来又搞旅改师,其实这么折腾的背景是俄军没有足够资源来搞数字化旅,只能是结合俄军现状进行新老装备的结合和调整。
为了能让俄军形成即时战斗力,其搞出了所谓的营级战斗群,这玩意说起来很唬人,其实是俄军资源不够。只能集合旅团力量加强到主战营,形成拳头罢了。比如俄军有10个旅,那么可以组合出10个营级战斗群。但是俄军有10个营,却无法让这10个营都能成为完整配置的营级战斗群。
所以从整建制师、旅来看,俄军的整体状态反倒不是那么好,而且由于有限资源加强到了主战装备,因此俄军在后勤力量上是比较缺位的。
在这次俄军对乌克兰作战中,其重装部队显然处于高强度的机动挺进状态中,老式的坦克、装甲车出现故障那是很正常的情况,而因为缺乏油料导致车辆无法行驶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按照常规处理方式,故障后可进行战场抢修或后送维修,油料缺乏后则停驻以待后运油料补给。
但是,俄军这次对地面机动的进度要求很紧,上述的处理方式显然是要耗费时间的,因此其便采取了“扔掉”损坏装备,继续前进的思路。
当然了,俄军这种“遗弃”装备,不是说这些坦克和装甲车辆真的就不要了,而是留在当地,让后续部队来回收。不过很显然,不待这些装备被回收,很多就已经被乌克兰军队或当地民众缴获、进一步损坏掉了。
因此我们看乌军现在的不少“战果”,都是只有俄军的车辆,却没有俄军的人。而在乌军进一步破坏这些装甲车辆前,它至少表面上看还是比较完整的(当然俄军一般会拆掉核心装备)。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不留下几个人看管呢?因为留兵多的话,会直接影响突击部队的兵力,留兵少的话,由于遗弃车辆比较分散,因此留驻兵力会更加分散,容易被消灭。所以对于俄军重装部队遗弃车辆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为其肯定是将突击速度放到了第一位,甚至是不惜代价地突击。
这种突击是为了良好作战态势的形成,以俄罗斯现在的策略来看,很大可能是以良好的态势来“以打促谈”。即便后续谈判不顺利,良好态势达成后,由于各部队已经到位,那么接下来的作战会更得心应手些。至于故障装备的损失,在俄军看来应该是服务于总体目标的。
可以说这个思路其实是对的,以俄陆军现在的状态来说,它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因为以俄军现在的资源,它玩不起全部现代化,也不大可能大力提升后勤保障力量的实力。但这种情况其实能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因为俄军没有这个实力不代表别人没有,在实战中能保证全员全装,那肯定比缺胳膊短腿的抵达预定目标,要强得多啊!
1、缺乏中高机或者轻高机,依靠传统机械化部队进行狂飙突进,导致受履带车辆影响,速度有上限,差不多也就是100多公里了,顺便说下,美军当年在伊拉克飙车也是这速度…影响了合围速度,而部分突进部队缺乏相应轮式车辆,只有箱式军车和虎式,防护能力太低,导致产生很多不必要的伤亡,网上很多俄军伤亡和被俘的照片就是乘坐此类车辆的军人
毛子不是没有对应的轮式车辆,但是因为穷,数量有限,装备此类装甲车的部队未成建制。
2、缺乏精确制导武器,地面部队和空天军都缺乏精确制导武器,以基辅和哈尔科夫为例,毛子首轮有限的精确打击并未让基辅的部队彻底瘫痪,而哈尔科夫,更是打成了传统的城市攻坚战…换我军和美军会怎么打?我军大概率会制导远火安排的明明白白,美军大概率会上SDB给你扬了。
而空天军的精确制导武器就更匮乏了,根据毛子国防部的战报来看,整个空天军是作为搜索打击工事和压制乌军防空的…但由于缺乏预警机、电子对抗机和加油机,毛子直到今天为止,才彻底压制了乌克兰防空体系。
同样的,精确制导武器的匮乏让俄空天军无法对乌克兰地面部队进行有效打击,无法为俄军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援。其结果就是,整个战争中,俄空天军显得非常酱油…
3、后勤保障跟不上,俄军军费实在有限,只能有侧重的选择,其结果就是重作战,轻后勤,导致俄军在这次乌克兰狂飙突进的行动中,后勤掉队…大量非战斗损坏的车辆被丢弃,轻易遭到乌抵抗部队的损毁,网上俄军很多损毁的装备照片就这么来的,车辆没油,坏了就直接丢弃,然后让路过的乌克兰老乡一把火烧了…而后勤辎重部队又脱离和落后作战部队太多,导致辎重部队频遭袭击,又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而哈尔科夫方向的俄军甚至因为后勤出现了迟滞(耽误了整整1天),导致部队没有迅速去跟南部的俄军汇合,完成包围。
4、信息化作战能力低下…俄罗斯在多地出现了久攻不下,缺乏地面引导地面或者空中进行大规模精确打击,迅速夺取重要目标的能力,哈尔科夫和基辅都是这种例子,哈尔科夫导致久攻不下,而基辅更要命的是大量俄军止步基辅近郊,丧失了重要的窗口期。然后,毛子把2S4给拉出来了……这……
当然,这些都是没钱导致的,但俄罗斯这次军事行动,从作战计划和指挥水平以及作战水平上可以看出依然是一支传统的机械化部队强军…但不近则退,俄罗斯显然不应该是冷战时代的军队,相信俄罗斯自己也不满意,可俄罗斯军费真的不够,再加上新了一轮的制裁,势必导致俄罗斯经济进一步萎缩,到时候俄军能否保持现状,都是个未知数啊。
我看很多人说俄军依然很强,是的,确实依然很强,但军队的强弱,真的就是相对的…
但抗美援朝那个时代,我军拥有最好的轻步兵,可面对美军的机械化,你说我们强不强?
同样的,在今天这种连法国都已经迈进信息化军队的门槛的时代,就算拥有一支传统的机械化军队…俄罗斯就真的愿意么?
借用一下苏联电影《解放》的截图:
铠甲被农民拖回家里去了,真是奇幻。以后可以拿铠甲当作稻草人吓唬乌鸦麻雀。麻雀:你礼貌吗?
我也奇怪当初是谁发明战斗民族这个词的。毛子实际上也就是地特别大、血特别厚、人有点神经病罢了
毛子对外战争大多数打得费拉不堪,即便赢了,也是主基地被拆掉,死一半人(输了就不谈了)。也就欺负欺负晚期的满清、奥斯曼的本事。
有史以来最拉胯的法西斯国家不再是意大利辣!
感觉俄军的后勤可能出了比较大的问题。
看到一个知乎er翻译整理的双方公开可见(视频,照片)的装备损失汇总,俄军相当一部分损失是被俘,其中不少看上去完好无缺,就这么扔在路上不要了。被遗弃的装备不乏装甲车,步战车这类交通工具,还有T-80、铠甲-S、通古斯卡……固然兵贵神速不能计较一车一枪的得失,可这么个扔法,就是美军也没那么阔气啊
唯一解释就是俄军后勤可能出了问题,这些装备就跟当年德军的老虎一样,缺油开不动或者抛锚了没人回收维修,就被扔了。。。
另外毛熊防空没见多好啊,乌军进口的土耳其TB2已经有了不少战果,(疑似)把毛熊的山毛榉都轰了。话说在叙利亚的俄军和东乌的俄罗斯人民志愿军这么多年就没总结出什么反无人机战术么。。
P. S. 俄军义务兵役年限自2008年起由2年缩短到1年,这要是不打仗倒还没什么,问题是毛熊太爱打仗了。。。现在俄军义务兵基本就是菜鸟,上了战场不成为“绿色牲口”就不错了。
不打仗的话毛熊经济状态这几年一路出溜,这些义务兵退役时候转业工作不好找,又接受了军队的训练,还年轻气盛,俄军简直是批量出产街溜子。。。
什么水平,侵略的水平!俄罗斯曾经侵占中国150万领土,为俄罗斯叫好的是中国人吗?
3月6号更新:
引用一张知乎网友Simon3852的图片。俄空军在26小时内损失了8架战机,包括先进的苏-34,王牌飞行员被俘。这些都有图片为证,可信度相当高。
回复中很多人对大量俄军陆军装备被遗弃,认为是俄军大范围穿插急行军的必要损失。现在开战十几天了。。。急行军到哪了?急行军急到几千万美元的装备被乌克兰老农拆了卖钱,这是急行军去打外星人吗这么造?
就算退一万步说吧,陆军急行军,空军也急行军?俄罗斯空军一年新入列的战机才几架啊?经得起一天被干掉8架这么造?
现在有人已经不吹急行军了,开始圆:“这是正常战损”。战损是正常的,一天这么多战损是不正常的。这句小学生都能看懂的话,我估计有很多人看不懂。
3月2号更新:
Russian Ministry of Defense spokesperson Maj. Gen. Igor Konashenkov said Wednesday that 498 Russian military personnel have been killed since the invasion of Ukraine and 1,597 have been wounded.
这是俄罗斯自己公布的数据。如果和乌克兰公布的数据加起来平均一下的话,伤亡大几千肯定是没跑了。被俘虏的可能更多,因为乌军公布的俘虏照相当多且可信度很高。
这还是在没有大军团大决战,以及没有开始血腥巷战的情况下。。。如果决战和巷战开始,伤亡破万是不可避免的。
——————————————————
以下是原答案:
非常差。
很多人说俄军目前是留手了,估计平民什么的。行,有道理,你说的对。
但是留手归留手,派几十年前的破坦克上前线,不怕寒碜吗?小兵坐在没有防护的破坦克里被人家一发导弹轰上天,这啥意思啊?留手归留手,这样送人头的吗?
还有人说,俄军这次才打了5天,就围了基辅,不算慢了,美军打伊拉克还几十天呢之类的。对,天数都对。
问题是美军那几十天展现出来什么?人家展现出来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明显是领先当时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东西,中国当时眼睛都看直了,战还能这么打?
俄罗斯这几天展现了啥?古董装备巡回展吗?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术,你不知道的以为是80年代在打仗呢。像21世纪战争的样子吗?
俄罗斯常规军事力量的表现,跟马保国一样,一上台全露馅了。俄罗斯无论是常规军力还是经济水平,都已经配不上大国这个称号了。
我很早就说过,现代战争靠的是无人机、隐身战机、精确制导导弹,这三样东西,看着俄军那些富有年代感的坦克装甲车,我就知道俄军不行,都2022年了,打起仗来,一点科技感都没有,导弹也没发射多少,无人机更是几乎没有,感觉就如同打升级版的二战,俄军的装甲部队和导弹阵地,还时不时的被乌克兰的无人机炸。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力量拉跨之极,幸亏打的是比他弱小几十倍的乌克兰,要是跟美军交战,那就是被碾压吊打的命运。
俄罗斯现在就是个泥足巨人,虚的很,不行就是不行,无论黄俄们给俄爹戴多少个高帽子,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1、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2、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以上两句话,是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对战争性质的描述。很不幸,俄罗斯在这次冲突中,这两条发生了冲突。
普京说特殊军事行动只针对纳粹,目的是乌克兰去军事化和中立化。换言之,俄罗斯不想让他成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一次快速的军事行动,所以暴力的使用很克制。
于是给了乌克兰人和中国网友一种错觉,就是俄军很拉。
假设真如各位所说,俄罗斯就是单纯拉胯,玩不了高精度打击,并且也没有克制,那么起码我们能看到以下两个现象。
1、开战第一时间,电站、通讯基站直接干报废,乌克兰现在还有网,你敢信?
2、什么精确制导,别扯淡,“龙卷风”直接火箭弹齐射,图-95带着绝不精确的航弹把基辅地毯轰炸了。
这个都做不到,只能说俄罗斯是克制,而不是拉胯。另外,俄罗斯真拉的话,也不用你中国网友隔空品鉴,真以为美国和北约不想打吗?还不是知道自己要是过去,俄罗斯可不会像对待乌克兰兄弟那样客气。
你预设立场认为俄罗斯就是为了灭国而去,那你绝对看不懂这场冲突,洗洗睡吧。或者你可以再看看普京说的两个目的——中立和去军事化,这时你会发现战争依然在向俄罗斯的既定目标推进。
去军事化是一个客观的事,一千多个军事设施已被俄军报废,你说俄罗斯的目的是不是正在实现?
至于中立化,这就需要泽连斯基点头了。以这个目标看冲突走势,一切就很明朗。
1、快速闪击一波,最好情形直接吓崩乌克兰,签城下之盟。
2、第一方案为奏效或未完全奏效,则后续部队快速挺进和突击部队汇合,准备进入常规攻城阶段。
这两天差不多就是由1向2转化的阶段。突击部队后勤耗尽,后续部队正在部署。
然后键盘侠就觉得,五天拿不下乌克兰,俄罗斯真拉胯。
自己查查美国收拾伊拉克用了多长时间。
当然,俄罗斯很快就会让键盘侠失望了。因为普京担心的国际舆论问题西方已经帮他解决了——已经连猫都制裁了,你克制有啥用?
直接打吧,没准暴力展现充分了,抵抗反而更小。战争这事古人经的多,看得透彻,你违背了基本原理,费力不讨好的。
至少说明普京重视核力量是很明智的
常规力量都给人逗乐了
以后提常规军力的时候不要再提“中美俄”了
确实不如巅峰苏军犀利。但目前表现来看,俄罗斯依然是个大陆军国家,陆军军事水平依然在这个星球的第一梯队。空军的实际作战能力依然是全球前三。
俄军能大规模使用伞兵、装甲部队进行诸兵种联合作战,仅这一点就可以甩开五常之外的其他国家,包括三哥、德国、日本、宇宙国、土鸡这些油管五常。俄军能执行大纵深、多轴线的连续突击作战,能有效、果决地执行穿插敌方纵深的作战。部队能坚决执行战役战术任务,不会随意使用智能设备泄漏军机。不愧为陆军大国。
其疾如风,开战就突破乌克兰纵深80公里,出现在基辅城外。
其徐如林,进城不扰民,坦克还遵守交通灯。士兵面对乌克兰大妈质问,不动粗不杀人,自己默默走开。不会用社交账号乱发军事行动信息。
难知如阴,俄军总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执行纵深穿插的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等多支俄军主力仿佛消失了一般。士兵保你
侵掠如火,开战第1天就瘫痪了乌军的指挥系统,信息中心。第1天就夺取制空权,全歼了乌海军,第5天就取得了完全制空权。摧毁军事设施1533处,54个指挥所,52个雷达站,484辆坦克和装甲车,60架战斗机。几十万俄军在乌克兰境内大规模穿插,如入无人之境,赫尔松,别江斯克等黑海亚速海沿岸城市被攻占。乌军主力已被包围在第聂伯罗、梅利托波尔,扎波罗热,马里乌波尔之间。
不动如山,没找到很好的例子,乌军目前为止没打出什么凌厉攻势。除了用机动部队反突击俄军轻装伞兵外,面对俄军合成营,没组织起任何有效的反突击作战。
开战第7天,乌克兰各战役集群就已经处于俄军的深远包围中。目前看俄军完成包围圈闭合只是时间问题。
俄军的战略意图和作战细节在这篇回答中有详细分析,不再赘述
在对比俄罗斯军力问题时,我们必须把交战双方的实力摆出来。乌克兰的军力是相当强悍的。在欧洲也是仅次于俄罗斯的存在。
在稀宗多次地明确地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遣美军参战,很多人将乌克兰的寄希望于波兰和德国的军事干涉。很明显缺乏起码的常识。
波兰陆军(wiki)
作战人员:7.7万
坦克:1010
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3110
直升机:250
德国陆军拥有:
作战人员:6万
坦克:328
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3728
直升机:223
乌克兰陆军(wiki)
作战人员:20.9万人,还有约11万名准军事人员
坦克:2596+(T-84:165+,T80icon:340,T72:300,T64:1791)
步兵战车:2600
装甲人员运输车:1600
其它各型装甲车:8000+
从直面战力上看,乌克兰可以把波兰和德国同时按在地上打。
大陆军时代,单个的旅、团是没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师一级的作战单位是战场上独立作战的最小单元。一个标准的装甲师会配有1个坦克团,2个摩托部旅或机械化旅,师属炮团以及通讯、侦察、防空、电子、后勤等单位。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会编入一些加强单位,比如坦克营、重装营、防空营、陆航大队等。
这是大国与大国对决时的标准配置。但是在新时代大国之间的直接对抗因为战略核武器的存在而微乎其微,战争形势更多的是大国对小国的作战。这种情况下使用师级作战单位去对付小国就是高射炮打蚊子严重战力溢出。如果把师拆成营团去作战,无论坦克团还是机械化团都缺乏独立的作战能力,坦克需要伴随的步兵和防空掩护,机械化团需要坦克,防空团急需要坦克也需要步兵掩护。
基于以上形式的变化,美军的军改就是斯特瑞克旅代替师成为战场上的最小独立作战单位,主要装备为斯特瑞克装甲车。在面对一些紧急突发事件时,该旅拥有着快速反应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到达战场进而掌控形势。斯特瑞克旅的邪路在于斯特派克轮式装甲车虽然公路机动力优秀,但是越野机动力差,防护力不足,只能用于低烈度的治安战。
斯特瑞克旅作战前提是己方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因为斯特瑞克旅以轮式装甲力量为主,必须依靠公路机动,这样无疑更容易遭到敌方空中单位和战术导弹打击。由于防护力弱,野战适应性差,斯特瑞克旅遇到强敌一般是呼叫空中打击,由空军的游弋的猎杀机群和伴随陆军的武装直升机解决战斗。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空军,所以斯特瑞克旅防护力弱、战场适应性差的弱点并不致命,但其实也给美军带来很大的苦头,尤其是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表现拉胯,所以现在美军内也有废除斯特瑞克旅改回重装师的呼声。
俄军面对的是乌克兰这样拥有2596多辆主战坦克、4200多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上万装甲车辆,有完备的机动火炮部队、野外防空部队,当之无愧的欧陆第二大陆军大国。使用轮式装甲车进行作战无异于自杀,所以以主战坦克和履带步战车为主的营级战斗群是比斯特瑞克旅更好的选择。
2008年俄格冲突后,俄军发现传统军队编制体制无法适应现代战争,俄军没有效法美军“师改斯特瑞克旅”的道路,而是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营级战斗群”,以适应新时期的作战要求。组建“营级战斗群”取代坦克营、摩托化步兵营、机械化步兵营等传统单位。“营级战斗群”成为俄陆军部署在冲突地区的基本单位。
事实证明美军的“师改斯特瑞克旅”是条邪路,现在正在往回改。而营级战斗群的效果可以通过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冲突中的表现看出。俄军营级战斗群经常与乌东民兵武装并肩作战,并借助后者的力量实施侦察和警戒,以弥补“营级战斗群”兵力不足的缺点。一旦从无人机和电子单位侦察获得战场情报,营级战斗群立即动用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等远程火力对乌军重要目标进行压制或杀伤,因此具有极高的作战效率。
五角大楼在总结2014年俄乌冲突时提到,营级战斗群的灵活作战模式让按照美军指导组建起来的乌克兰政府军大吃苦头。此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一直拥有单方面战场信息透明,这使得战术级和作战级指挥之间能频繁通信。但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有能力将空中监视、电磁探测和传统的观察员等情报资源整合起来,同样能掌握战场态势。美军习惯将战术行动中心作为战场前沿的重要通信节点,缺乏隐蔽措施和机动能力,结果导致根据美军教官指导行动的乌军很容易被俄军定位其指挥中心,俄方可立即呼唤远程火力将其摧毁,使乌军战场通信中断。
营级战斗群在面对低烈度的作战时,营级战斗群就可以完成作战任务。当面对敌人主力部队时,多个营级战斗群又可以进行联合作战。
营级战斗群的优势在于灵活,既可独立作战,又能集中使用
既然讲了美俄的军改,就不得不讲下中国军改,以免有人碰瓷。说实话不想讲,因为有点跑题。
应对新时期的作战特点,中国陆军军改既不同于美、俄,但是又能看到两国的影子。
师改旅:轻型中型和重型合成旅vs斯特瑞克旅
不同于美国的合成旅,中国的合成旅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合成旅。以重型合成旅为例:其主要装备为99a型坦克和04a型步战车,此外还有承担着火力打击任务的PLZ-05自行火炮等等一大批重型装备。中型合成旅和轻型合成旅也装备着相对应的武器装备,因此在面对不同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出动不同的合成旅加以应对。
中国接受了美国师改旅的思路,但是并没有一味的轻装化,毕竟中国陆军从来不像美国陆军一样没有制空权就没办法作战。
合成营vs营级战斗群
合成营成为陆军机动作战基本单元——解放军军报
中国军改除了师改旅外,还有一个重点是合成营。合成营不能简单理解成缩小版团,虽然合成营营长标准军衔为中校,属于副团级。军改前营一级都单一兵种,步兵营就是纯步兵,炮兵营是纯炮兵,坦克营是纯坦克。如今的合成营是把单一兵种降低到连一级,然后把若干个单一兵种连队进行合成,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
合成营的基本作战单位包括:步兵,坦克,炮兵。合成营的标准配置为5个战斗连队,1个炮兵连,1个支援连、1个保障连。合成营会根据作战任务不同,进行不同的编制,也就模块化,编什么看任务。
2014年上和军演公开露面的合成营装备包括:合成营2辆指挥车,10辆99A坦克,30辆04A履带步兵战车,6辆120自走迫榴炮。同时上级配属加强了6辆122自行榴,6辆35mm高炮,3辆04a车体的侦查型,4辆工程车。合成营人数800左右。
可以看出中国军改的合成营有跟俄罗斯营级战斗群有很多相似之处。相比1000多人的俄罗斯营级战斗群,中国的合成营人数在800人左右。说明中国军队的信息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更高。
俄军发言人今天公布俄军伤亡情况和战役成果:
俄军498人阵亡,1597人受伤。
乌克兰军以及民族主义分子2870人死亡,3700人受伤,572人被俘。
俄军摧毁乌军军事设施1533处,54个指挥所,52个雷达站,484辆坦克和装甲车,60架战斗机。
从战损比上看俄军的伤亡还是很严重的,一线作战人员占部队总数的50%左右,一个营级战斗群1000多人,一线作战人员500多人。伤亡严重的原因跟执行纵深突击这种作战形式有关。因为要快速的撕开敌人防线,所以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快速控制战略要点的目的,甚至使用没有重武器的伞兵进行突击。
等到穿插到位,就会发现大量被包围的乌军因为四面受敌和后勤断绝而投降。遭到穿插的军队初期可以造成敌人重大伤亡,后期突然就投降了,前后对比反差非常大。
解放军在朝鲜、在中印、在中越战局中多次使用大规模纵深穿插,虽然越军可以在解放军穿插初期给解放军造成重大伤亡,但是一旦解放军完成穿插,将越军分割包围,越军只有单方面被攻击的命运。德国镰刀闪击法国也是一样,刚开战的时候英法联军打的有模有样,甚至联军的战损比德军还略少,结果克莱斯勒装甲集群完成穿插后,法军100多万主力只能投降。法军战线瞬间崩溃。给人的感觉法军前后反差很大,其实这是装甲突击和大纵深突击的典型特点,初期的战术损失并不重要,只要能完成对敌人的纵深突击,就能取得决定性战果。
我判断这次战争大概最多持续30-40天,结束的时候乌军的伤亡投降比会达到1比20。大概1万乌军伤亡,20万乌军投降。
我发现很多人喜欢那俄罗斯陆军跟美军对比以此得出俄罗斯陆军很废的结论。如果你们拿苏军、解放军,哪怕拿德三陆军去对比,说俄罗斯战力下滑严重,还有说服力。竟然拿美军出来说事,如果拿美军出来比,这次俄罗斯陆军的表现可以全面压盖住美国陆军。
这次俄罗斯陆军打出来的多轴线的大纵深突击战术,是中国对越作战之后的全球首次。二战结束后,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美军进行了那么多次军事行动,他的陆军从来没有打出来过战役级的大纵深突击,纵深穿插的战术。
美国的陆军在朝鲜在拥有绝对制空权制海权的情况下,依然被志愿军的纵深穿插战术打的一路溃退,从清川江转进到汉江。
自美国建国以来。
美国的陆军就从来没有单独击败过任何一个陆权强国。
从来没有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取得过战役级别的胜利。
从没有使用过大纵深突击,纵深穿插这种战役作业。
大毛太看重面子,
难道想买几千台长航时无人机,兔子会不答应吗?
难道想买几万发大口径精准炮弹,兔子会不答应吗?
哦,我的上帝呀,瞧瞧我们的圣母玛利亚们在做什么,他们竟然买了毛子撒旦的天然气!
哦,这真是太糟糕了,要是山姆大叔知道了,一定会用他的臭皮鞋狠狠亲吻他们的屁股
(山姆大叔一直是美国的象征)
第三次更新:
战争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没有人会为了赢得战争而发动战争。
好,理解了这点以后,我们来讲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的好处和坏处。
最大的好处国家核心安全利益得到了保障(不要跟我说乌克兰还没入北约,我已经对这一论据在原回答中有过大段的反驳了)
而最大的风险就是俄罗斯经济能不能顶住西方的制裁了(我在三月初就说俄罗斯能顶住西方的制裁)。
但现在很明显的情况是,西方现在能给的制裁基本已经全给出来了,但俄罗斯的经济不仅顶住了,而且表现得比我想得还要好很多
即使俄罗斯被移出了Swift,欧洲还是得捏着鼻子用卢布去买天然气
而俄罗斯本国的能源和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生活日用品可以从中国进口,也就是说,对于俄罗斯大部分人民来说,它们的生活质量不会因为制裁而受到影响,只是俄罗斯的富人阶级可能没有奢侈品可以消费了。
为什么一个国家打仗要速战速决,因为一旦对方进入战时经济,战争机器开动以后,如果不短时间内打垮对方,对方就会不断造血,而你会因为对方的不断造血而不断失血(参考苏联和德国)
但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什么情况呢,是乌克兰在丧失制空权后,后勤被切断了,工厂被轰炸,人员无法大规模训练(会被轰炸)
换句话说,乌克兰已经丧失了自我造血能力了,现在只能靠北约不断给它输血
即使现在有北约输血,这些装备能不能在丧失制空权的情况下送到前线都是个问题
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在乌克兰丧失自我造血的能力情况下,它已经没有必须要快打的理由了
而俄罗斯现在确实选择了叙利亚模式,也就是像在叙利亚那样慢打,俄罗斯现在也将俄军最高指挥官换成了在叙利亚战争中指挥俄军的德沃尔尼科夫
快打就是,给定一个目标,不计金钱和代价完成这个目标
叙利亚模式就是,给你一定量的钱,你指挥官自己看怎么最高效的利用这笔钱去打,反正钱就这么多(对了,补充个信息,俄罗斯在叙利亚表现得非常好,俄罗斯用远少于美国的钱,和少量俄军,支持叙利亚政府打败了美国及其在叙利亚的代理人,现在俄军支持的叙利亚政府军已经基本)
选择叙利亚模式有什么好处呢
1. 不断给北约,尤其是欧洲放血
2. 控制俄罗斯的战争成本
3. 让难民有充足的时间涌入欧盟,尤其是让反俄的那部分乌克兰人有时间润。
很多人觉得人口多是好事,其实不是,在现代来讲,有时候人口其实是个负担(就比如美国拒绝菲律宾并入美国,即使菲律宾是美国殖民地),尤其是如果那些人不支持你的统治的话更是如此
所以俄罗斯现在可以看着能源和卢布上涨,一边站着把钱赚了,一边揍乌克兰
俄乌战争可能短期内不会结束了,但我断言俄罗斯一定会取得胜利,大家可以插个旗之后过来看。
第一次补充(3.24):
我很好奇有很多人究竟有没有看战报或战线
我可以给大家看下俄罗斯国防部的战报(你要是说连五常的国防部发布的官方消息不相信的话,那我也没办法,你可以说它有水分,但我觉得水分一定比那些民间媒体要小得多)
然后这是战前BBC公布俄俄乌双方装备和在役人数
大家应该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乌军装备的损失有多大
我看到很多人夸美国说美国情报准确,因为美国说俄罗斯伤亡两千人,俄罗斯国防部三月二号公布的数据还真是两千人
反观,乌克兰第一周(三月一日)公布的俄军战损是一万人
所以,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了吗,美国公布的俄罗斯战损跟乌克兰差距极大,反而与俄罗斯的数据极为接近,所以我说俄罗斯国防部的战报比乌克兰和民间媒体要准确和客观,这没有毛病吧?
英文战报
中文战报
BBC给出的双方装备数据(不考虑质量只考虑数量)
好的,我再补充一个信息
你们知道美国还公布了一个数据是,美国五角大楼说,截止3月8日(开战两周多)95%的俄军的战斗力完好无损。
另一个非官方消息是目前乌克兰绝大部分军队都已经被分割线包围了,属于慢性死亡了,
然后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
如果俄罗斯真的那么拉垮的话
为什么俄罗斯导弹轰利沃夫,直接扇北约耳光,北约为什么不敢入场
为什么波兰自开战以来,连经济制裁都不愿给俄罗斯,是因为他们亲俄吗?
为什么连美国要波兰给乌克兰几架米格29(然后补F16给波兰),波兰表示:你美国要给你自己给(从德国给),老子不干
为什么伊朗敢那么跳
为什么德国总理直接对乌克兰代表说你们就要完蛋了,我们不准备给你援助,直到美国施压才给了点装备。
如果大家觉得自己比他们更了解实际情况的话,当我没说。
如果有想要跟我吵的人,想要给我贴标签的人,我表示你说的对,我是沙比,粉红兔,黄俄,南拳,理中客,精日,精美,高华,行走的五十万……
我去美国读大学是不是就是精美兼高华
我自学日语,喜欢二次元是不是就是精日
我怼原神女性改服装是不是就是南拳,怼zf不管上海xhl楼案管点鸡毛蒜皮的东西是不是就是行走的五十万
如果有人觉得我发出我知道的消息就是精俄的话,那就是吧,反正你们高兴就好
对了,还是一样,点赞过百回复评论区的问题
评论区有朋友提到了预备役,我来回复一下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是只能赢不能输的,它承受不起输的代价
俄罗斯法律是说不能用义务兵,但真的打急了谁还管你这个啊
乌克兰现在直接都不准成年男子出境了,这难道符合法律吗,真逼急了的话没人会管法律或人权的。
俄罗斯不动用义务兵,预备役,和调集其它军区的剩余兵力恰恰说明俄罗斯还没到逼急的时候,也就是俄罗斯认为,前线目前的兵力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加兵了,大家能理解吗
第二次补充:
鉴于这个回答突然点赞多起来了,为了感谢大家的肯定和捧场我就再来补充点内容吧
很多人提到了基辅
基辅还没有四面和围是没错,但这可能是俄罗斯故意不围死的
因为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治安战
留出一条通道来,让反俄的,想润的乌克兰人赶紧润,对俄罗斯来说并不是件坏事
不然把他们强行留下来的话,之后治安战的难度是会显著上升的
然后,大家如果想判断局势的话,又没办法理性的自己分析的话
看看国际上各国的实际行动就好了,别看他们嘴上说什么,嘴上说的是给人看的,做的才是他们自己认为的
北约声明绝不入场,波兰到现在为止连经济制裁都不敢给……
外媒报道的:泽连斯基说乌克兰从开战至今除了50吨石油以外什么援助也没收到
这个消息够可靠了吧
本来北约给的军事援助就很少,结果还没送到乌克兰手里
其次可以看看卢布的汇率
华尔街大佬或者其它投资大佬的消息绝对比你们要广要准,卢布上涨,至少意味着,他们觉得俄罗斯要赢
这个大爷叫做米尔斯海默,冷战著名战略大师
对了,他是美国人,美国智库
所以,是各国政府,美国智库和华尔街大佬的消息和判断准,还是营销号准,大家就自己判断咯,再多的我也懒得说了
我给大家个建议,提出质疑我是可以的,像最高赞的评论那位兄弟一样,有理有据不扣帽子。
想反驳也是可以的,但先看完我的论证逻辑和证据,并且反驳至少给出个图片或链接,消息来源别是营销号就行。
扣帽子和不给证据瞎讲的的我都已经懒得回复了,毕竟是个学生,没那么多时间回复,略表歉意。
然后我很高兴这次的评论区,大家没有给我贴标签扣帽子,非常感谢,之前着实是被人给贴标签扣帽子搞怕了
作为一个新人答主,我感到有些受宠若惊,这个回答发出去三周都只有12个点赞,结果昨天开始点赞突然爆增,从12涨到了900
在此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肯定,真的非常感谢
(对了,各位朋友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的话可以点个关注吗,哈哈哈哈感觉自己有点厚脸皮)
下午暂时没有时间更新,抱歉啊,晚上有时间的话我会来更新一下
然后评论区好像有点吵起来了,
嗯,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的辩论,而不是盲目的吵架
原回答
我给乌克兰献上一计打败俄罗斯的良策——直接空投中国网友做乌军指挥官向俄军摊牌,有中国网友做乌军指挥,乌军必从此所向披靡,兵锋直指莫斯科,坑杀40万俄军指日可待。
还有一计,再空降一些网络上的反战圣母到俄乌前线发表演讲,俄军乌军听完后哭得稀里哗啦,放下武器投靠正义的灯塔,普京听完愧疚自杀,塞尔维亚人听完连夜感谢北约当年轰炸肢解南斯拉夫,北约听完热泪盈眶决定出兵进攻中国来解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
网友:乌克兰等得起,俄罗斯等不起
俄罗斯:啊对对对
网友:俄罗斯穷得连空天军都出不动了
俄罗斯:啊对对对
网友:乌克兰歼灭了多少多少俄军,俄军连战果都不敢公布,俄罗斯跑得连装备都不要了,俄军要输了
俄罗斯:啊对对对
网友:俄罗斯四天连个近在咫尺的基辅都没打下来,俄罗斯要输了
俄罗斯:啊对对对
网友:俄罗斯已经把全部预备队都投入战斗了还没打赢闪电战,俄罗斯要输了
俄罗斯:啊对对对
调侃结束,说真的
俄军主力没有被发现,空天军没有出动——被发现的都已经被消灭了(幸存者偏差)
乌克兰军队说歼灭了多少多少俄军——伤亡数字准不准我不知道,战线的位置应该还是准的,乌东部主力都被包饺子了,P社玩家应该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发现俄军遗弃装备——你猜俄军为什么要遗弃装备?
基辅还没有沦陷——谁care基辅啊,我也不知道微博知乎天天热搜上挂着基辅干嘛,东乌那十几万人才是乌克兰手里的筹码,只要吃掉东乌主力,乌克兰就只能投降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是永远得不到的
东乌的饺子已经包好了,
北约已经明确不入场了,就算想入场,那几万人也干不了什么
乌克兰拿什么筹码跟俄罗斯谈呢,知乎上一堆唱衰俄罗斯的,不是收了钱就是蠢
不会真有人以为国与国之间还有正邪之分吧,或者五常有哪个是大好人吧
不会真有人以为普京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发动战争吧?
不会真有人以为乌克兰三天不投降,俄罗斯就输了吧
俄罗斯经济再困难,打个一个多月没有问题,还有大部分人好像忘了还有某个东方大国,当然这个东方大国嘴上是说不站队,然后反手就跟俄罗斯签了小麦法案
但乌克兰主力已经在东乌被包了饺子,补给一断,能坚持个一周不投降就不错了,军队主力被吃了,不投降怎么办?靠打游击吗?
北约?北约边境那几万人拿个锤子入场,而且你以为为什么俄罗斯剩下的军队为什么在边境线上不动
说俄罗斯已经使出全力的,怕是忘了还有白俄罗斯吧,一边说白俄站俄罗斯,一边忽略白俄军队
白俄那可还有几万人呢。。。
分享点我这几天看到的消息
互联网上的网友:
开战前:因为疫情原因,此次战争改为线上(B站微博知乎相关信息最高赞基本都是这个)
刚开战:俄罗斯几小时就能灭了乌克兰
开战了几天:俄罗斯竟然几天了还没拿下乌克兰,俄罗斯输了
真的,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手动分割线
分享点外网的离谱信息:
翻译:乌克兰人正在为一名身份不明的战斗机飞行员欢呼,据称他击落了六架俄罗斯战斗机。他被誉为空降英雄,重新点燃了乌克兰抵抗俄罗斯军队的希望。许多乌克兰人认为英勇的米格-29飞行员在空对空战斗中击落了六架俄罗斯军机。然而,乌克兰政府和军方还没有证实任何飞行员击落了六架俄罗斯飞机。
最高赞评论翻译:这名飞行员显然对那架喷气式飞机有丰富的飞行经验。他的勇气值得授予国家勋章。
我不在乎这是不是真的。我爸爸是二战时的飞行员。这个试点鼓舞了 ,给了人们希望。上帝保佑基辅人民
我:。。。
对了,这个还是离谱消息中不那么离谱的一个了,还有更离谱的 比如下面这两个
手动分割线
统一回复下评论区朋友的一些评论
1. 俄乌战争之后的治安战
俄罗斯打下乌克兰以后的管理与治安战确实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想的那么大
一个原因是乌克兰东部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与俄罗斯同文同族的,并且俄罗斯也在努力克制对乌克兰东部平民造成伤害
第二个原因是俄罗斯的治安战实力还不错,至少从俄罗斯与美国在叙利亚的角力来看,俄罗斯的治安战实力要显著强于美国
第三个原因是乌克兰城市化率高,乡村相对阿富汗,叙利亚等要少,且地形平坦,没有打游击的基础
所以,俄乌战争之后的治安战是个问题,但我觉得没有评论区一些朋友想的那么大
2.俄罗斯的经济损失
首先,在这次战争开打前,俄罗斯政府就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减小损失了,比如抛售美元等外汇,囤积黄金等
其次,西方能给俄罗斯的有力制裁大部分制裁实际上已经在克里米亚战争后给了,当然,效果也很显著,俄罗斯在2014之后经济有着显著下降。
但问题在于什么呢,在于俄罗斯就算不打乌克兰,西方也不会撤销这些制裁,而俄罗斯如果打了乌克兰,西方能给的制裁其实没有那么多,且大部分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也就是说,实际上大部分成本是沉没成本。
还有就是俄罗斯的大部分商品贸易其实是无法替代的,比如能源,没有了俄罗斯,欧洲这40%的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缺口是没有国家可以补上的(如果有朋友可以给出新闻之类的证据反驳我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贴出来)
另外,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俄罗斯被移出swift系统等制裁,对西方和俄罗斯有害,而对中国有利,也就是说中国其实是赢了两波的,是真的赢了的。
我不否认俄罗斯亏了,但中国绝对是血赚的。
3.从整体上来讲,我不觉得俄罗斯发动战争是亏的
因为乌克兰已经涉及到了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利益了,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北约在乌克兰部署防御性导弹,俄罗斯的核威慑将大大降低,进攻性导弹的话对俄罗斯就更加危险了(美国是有在欧洲的一些北约国家部署进攻性导弹的)
不要说乌克兰还没加入北约,我就说一个事实,美国在九十年代向俄罗斯承诺(是向俄罗斯,不是苏联),北约不会往东德以东东扩半步,但实际上什么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北约一直扩到了乌克兰,相当于已经把监控和机枪要架俄罗斯家门口了,美国承诺了都能不遵守承诺,何况现在北约还没有承诺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真的已经无路可退了,如果现在在俄罗斯的核心国家安全利益上退了,那北约就知道俄罗斯根本不敢打,可以随意一步步接着逼近俄罗斯底线。
俄罗斯不是没想过对欧美和解甚至投降,普京甚至在2000年向小布什请求加入北约(普京亲口承认),美国不接受。
对与俄罗斯来说,即使这场战争会导致经济制裁等损失,但它没有办法,只能打,不反击就等死,没有其它选择了。而且这场战争打完了以后可以解决现有的一系列威胁国家核心安全利益的问题,对俄罗斯来说还是值得的。
对了,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讲,其实我是不那么希望俄罗斯打的,因为我本人是个英国留学生,而俄罗斯发动战争会引发西方国家反华情绪的上升。。。
最后我本人比较年轻气盛,所以有的时候会忍不住与人争论,先说声抱歉,请大家见谅。
以PLA的实战记录来说,看不起俄军这件事,我认为比较奇幻。
下面一堆答案说俄罗斯差。这是典型的高估了中美陆军的能力。
人民子弟兵是纪律强得多,但不能用核弹,不能用战略轰炸机,居民未清空就不能用大炮无差别轰炸城市建筑。这三条一下来,进度也差不了太多。
何况俄军军纪表现的比美军好的多。这样一对比,我军最多是大炸逼上做得更好,少死几个上将,少丟一些装备。
但战线能有多大差别呢。最多就是少用三五天,然后一样在雨季陷入泥潭。总之,雨季前做到如今的战线,这显然是俄军做计划时应该分析出来的最大可能。
何况乌军显然大面积的换整为零,混入人民中间。如果强攻,必然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中。毕竟不像北约打南斯拉夫,摆明了就是要殖民。结果今天塞尔维亚人民依然记恨北约。
苏联最后20年的军事思路,是在核弹帮助下中进攻的,俄罗斯军队第一敌人是北约,他们这么多年来的主要战法也是在核弹帮助下防守。
其实看我们朱日和,最热闹的时候,也是伴着核弹作战的。
也就最近4-5年,多了一些斩首作战训练和反恐训练。
说起反恐,中俄军队最近举行过多次了。中国胜在钱多,但并没有在战果上拉开明显差距。没有了人民的帮助,反而陷入异国人民的仇视中的情况下去作战,还要限制炸毁楼宇数量。相信差距会更小。
这次俄罗斯最突破大家刻板印象的地方是在不扰民方面,都快赶上PLA了。这样下去,一年半载就能打出革命根据地的感觉来了。
但这样更加提醒了我们。要打台湾,那个是山地更多的岛屿。比乌克兰富裕多了,而且还没有那么多军阀割据。总想48小时打下台湾,不考虑别的。这是不合适的。甚至,1周拿下台湾,应该视为概率不高的事件。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对台湾人民的心理战,减少战后治理难度呢?看看北约这次的怂样,看看克里米亚快速拿下后俄罗斯被制裁了8年。看看我国都还没干啥就已经被加码制裁。
显然,将来我国也不要幻想用速胜来换取少制裁,不要幻想陆军登陆后就能吹枯拉朽。要注意到台湾极端分子不少,会混入民众中逼迫我军要么无差别轰炸,要么进展缓慢损失大幅增加。
最好的,对台湾人民误伤最少的打发,反而是俄罗斯这种,全力去恐吓和抑制美日澳军队,然后封锁台湾航运河和领空的同时,用轰炸干掉所有的军事设施。留下混入城市里的轻武器和轻装甲。
占领台湾东海岸和西海岸中间人烟稀少地区。外加阿里山高点。分割成南北两个城市群。限制人员往来。
这样就可以做到不杀人,任由他们自我生存。还可以提供渡船,允许他们和平的单程离开。
通过10年的封锁,让台湾人民自觉发起阶级革命。这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宣传。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有很好的收益。比强行军管好的多。
实际上最近几十年,打千万人口的地区,无论伊拉克,阿富汗,还是利比亚,要结束战争都是很漫长的。一开始打烂,后面建设和维持统治的费用一点不比打仗少。还不如长时间窒息战略。
就像明清朝管西南用了几百年。我国管西北用了六十年还有很大反复。台湾,要有三十年规划的耐心。要做到持续两代人:大陆比台湾富裕会难多,驻军和普通居民之间有几十公里隔离无人区。
信息化水平糟透了,明码通信,精锐特种部队竟然用价值200元,毫无加密功能的淘宝对讲机,很多民间无线电爱好者帮助乌克兰,试图破解俄军无线电,结果发现俄军竟然是明码通信...
许多被俄国进攻的国家,都通过暴打老毛子成就了赫赫威名。
冬季战争时,俄国人被芬兰人杀得心胆俱裂。与此同时芬兰人还在行为艺术方面显示了很高的素养,创作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俄棍”。
(“白色死神”西莫海耶)
(传奇军神 劳利托鲁尼)
阿富汗部落民兵,基本上只能算是19世纪的古代军队,但俄国仍然被拖入泥沼9年,灰头土脸丢人现眼。苏联因此土崩瓦解。
很多人觉得车臣特种兵很厉害?猜猜他们在谁身上打出的名号?而他们其实只是一帮轻步兵,特长是种棉花,现在也开展了网红业务。
俄军还在格鲁吉亚表演了系列剧——毛军官花式扑街集锦。
我不想说日本,难受。
俄国人在珍宝岛偷袭中国边防军,引发严重冲突,以为稳压中国一头。但现实是,打不过中国,还吃了大亏。被缴获的T62还在中国军事博物馆,要不要去看看啊?冲突中老羞成怒的俄国人,也声称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呢,是不是看起来有些眼熟?
这次乌克兰会如何呢,很令人期待呢。
战斗民族指被人口还没苏联军队多的芬兰打成九比一的伤亡比.
指被波兰反推的苏波战争..
还有1980入侵阿富汗打到自己解体的重量级。
更指开战第一天号称《一小时22分灭亡乌克兰》《已经彻底瘫痪乌克兰空军》的俄罗斯外宣部..
已经半个多月了,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举步维艰,这样的结果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我们指的是常规军事实力,从现代战争的角度来看,不仅距离美国有巨大的差距,甚至于和我国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实力从目前来看仅仅是比二战稍微强一点
不客气的说,如果说没有所谓的战略威慑力量存在,以我国现有的军事实力,甚至于可以在军事上碾压俄罗斯军队,收复曾经在历史上被割让的领土,只是现在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做而已,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了军事的质量以及军队战争的长远度
这场俄乌战争也许是最让精俄与精普的同学们痛苦无比的战争了,因为他们已经快要找不到粉饰俄罗斯强大与普京强大的理由了,阴谋论也快用完了。
俄军将在一天内消灭乌军
俄军在一天内掌握了制空权
俄军在两天内掌握了制海权
俄军将在三天内占领基辅让乌军投降
俄军将在五天内占领基辅
俄军已经摧毁了乌1500个军事目标
俄军已经摧毁了乌2100个军事目标
俄军已经摧毁了乌3000个军事目标
……
普京在下一盘大棋
普京在下一盘大棋
普京在下一盘大棋
……
悲哉,痛哉,呜呼哀哉……
呜呜呜……
呜呜呜……
呜呜呜……
中国俄粉普粉们的哭声响彻了宇宙!
俄罗斯军队给人一种贫穷的感觉,战争准备不充分,战前思想动员工作不到位。
明显武器装备被腐败贪没了。现在看俄军,明码通讯,电话指挥,苏34投铁炸弹,指挥车这种重要载具随便一扔还不摧毁。很怀疑苏34投的铁炸弹会不会在仓库明细账上是精确制导炸弹。
我们或许有必要清查一下武器仓库和实弹演习所用武器装备,会不会咱们仓库账也是对不上的。军队一直是腐败案件的高发区,而党指挥枪,群众路线一直是解放军的制胜法宝,应严防腐败问题影响军队战斗力,俄军的前车之鉴需要警惕。
不愧是穷逼帝国主义,看这个视频笑死我了。如果在这么打下去,真应该考虑跳船了。https://www.zhihu.com/zvideo/1483901244016553984
我真的觉得知乎有些军盲魔怔了,在扬买办一个动态下随手跟一个粉丝说了句俄军战斗力不行就把我拉黑了。
开战至今俄罗斯的表现都已经表现出捉襟见肘家中没粮下锅的态势了,不用精确制导武器不进行夜战我都可以用担心平民伤亡圆过去,多条战线彼此拉扯也可以说是在下大旗,但是军队抚恤这块是真的把前面这些扯谎的底裤都撕得一干二净了,阵亡者一人才补贴10万人民币,作为对比解放军阵亡家属能够得到的抚恤金基本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上在职期间40个月的工资,按照现在35000人均收入的标准是差不多100万,还不包括对家属和子女的安置和未来学习等的优待。
光是补贴这块中国就比俄罗斯多了十倍以上啊,更别提美军的待遇了,自古军队战斗力一靠思想二靠待遇三靠装备,所以难怪很多俄军战斗欲望一点都不强。
从伤亡补贴就能看出很多东西了,3000人的伤亡补贴加一块还买不起一枚俄罗斯布拉莫斯导弹。别问为啥俄罗斯不用导弹了,他连自己人都不舍得花钱,还舍得花钱用这种一次性赔钱货吗?
除此之外,路边随手拍到俄军丢弃的辎重装备甚至坦克,这种一看就是平时没有进行长距离急行军演练,坦克这种大疙瘩跟古代重骑兵似的,长距离迁移行军都要靠保养,只有在短距离冲刺才使上劲,连续行军一两百公里履带发动机出问题的事情比比皆是,高速行军下直接报销都有可能,解放军的做法是平时就做高强度演练,车出问题了后面的人怎么修好继续跟上,这是个系统调配问题,你不演习就像俄军一样,车坏了后勤跟不上了,只能被乌克兰平民“俘虏”了。
至于说俄军有这方面的演练吗?还是那句话,从你补贴多少就能看出来你做没做了,解放军一次这种演练就要坏几十辆车,有些根本修不好直接报销,一辆坦克就是一千万人民币的开销,俄罗斯舍得花这钱?
除此之外,信息化作战呢?解放军每个合成营分散开来都能成为一个信息节点彼此支持,俄罗斯做得到吗?第一天空降基辅机场的空降兵,如果能随意呼叫制导导弹和隐形战机辅助不能支撑得了吗?是不是这人连后方节点信息都联系不到。
换成中美这仗怎么打?先是隐形战机敲掉你的信息节点机场和指挥中心,然后导弹群轰下去把你的子节点干掉了,接着电子战机预警机上来切掉你的通信网络,战斗机护航辅助。结果到现在还有乌克兰飞机能够起飞是怎么回事?你的苏57呢?苏27苏35呢?我能理解为啥没有电子战机的迹象,一架歼16挂电子战吊舱价格就直逼歼20了,俄罗斯估计是真没钱。至于沿海城市直接用岸炮和对地导弹提供支持,比如海军直接部署三四艘055,就能提供一百多枚鹰击对地导弹的支持,敖德萨这些地方至于打到现在这么僵持?
俄罗斯这次真是拉胯得底裤都没有了,动员20万军队里面还有一大部分是缺少战斗欲望的义务兵,这水平就不提压制北约了,东边的韩国,日本看了没想法吗?
接触过俄军的都知道那是一群什么生物,虽然乌克兰也半斤八两。
真人真事。某中国商人在俄军地盘杀了一个竞争对手。本来都以为要出事故了,结果大家都看傻了。当地军阀直接问他要了据说50万美元,结果是那个商人成了当地的荣誉市民,被杀的人全家拘留。(不知道国内能不能搜到,据说死的人也是中国人,华人还是大陆国籍不清楚)
这样的军队你告诉我打仗?俄罗斯当兵是要交钱的。比如一个士官2万,少校5万,普通士兵5000(单位都是美元)。各个地区不一样不过大同小异。你告诉我这群gou兵花这么多钱进去为了啥?不就为了捞更多吗。所以私卖军火,情报(全世界俄罗斯军火最便宜),打劫商人,查封市场,还有保安护卫。
所以28号我就预测过这个结局了,你让一群花了钱送进去的人拼命?估计送钱的父母先得把你扬了。
完了普京为了对付军队腐败,成立了类似锦衣卫一样的组织(毕竟特务出生),结果那就是一群吃拿卡要的东西,还不如苏联时期的政委。
所以这样的军队你把他们想成去前线捞钱捞政治资源的商人就行了。战后俄罗斯会不会变成各个军阀各自为政大家拭目以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