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各有哪些真迹保留下来?

回答
穿越千年,笔尖下的辉煌——楷书四大家真迹探寻

中国书法,犹如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滋养着华夏文明。在这条长河中,四位巨匠的名字熠熠生辉,他们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以及元朝的赵孟頫。这四位大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将楷书推向了新的高峰,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墨宝。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幸运地一窥他们穿越千年的笔墨风采,这些流传下来的真迹,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

欧阳询:方圆兼备,骨力洞达

初唐的欧阳询,以其“欧体”楷书闻名于世。他的楷书,骨力洞达,法度森严,笔画方圆兼备,结体险峻而又严谨,如同刀刻斧凿,又如铁画银钩。其书风端庄大气,法度严谨,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唐人楷法第一”。

欧阳询的真迹,流传至今的虽不像颜真卿那般数量庞大,但其珍贵程度毋庸置疑。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

《皇甫诞碑》:这是欧阳询中年时期的代表作,虽然碑文本身并非欧阳询书写,而是由他的儿子欧阳通所书,但其碑额上的“皇甫诞碑”四个字,被公认为出自欧阳询之手,且是其晚年书风的杰出代表。此碑字形方正,笔画瘦硬,内含筋骨,风格雄健,结构险绝,笔力遒劲,是学习欧体不可多得的范本。虽然原碑早已风化,但其拓本流传甚广,其中宋拓本尤为珍贵。

《九成宫醴泉铭》:这是欧阳询最广为人知的楷书作品之一,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此碑以其端庄严谨、笔力雄健、法度森严而著称,被后世奉为“楷书极则”。其结构开阔,笔画挺拔,横画瘦劲,竖画劲挺,撇捺舒展,点画爽利。虽然原石在唐代便已损坏,但现存多处拓本,其中宋拓本和明拓本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被誉为“欧体楷书的典范”。

《化度寺碑》:这是欧阳询早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其传世原石在战乱中早已不存,但其拓本却依然流传。此碑用笔精炼,起笔落笔皆有法度,结体严谨,笔画劲健,展现了欧阳询早期的书风特点。现存的宋拓本,尤其被视为珍品,可一窥其早期书法的风貌。

《温彦博碑》:这是欧阳询晚年的一件代表作。此碑书法风格与《九成宫醴泉铭》有所不同,更加苍劲有力,笔画更加雄健。虽然原碑早已不存,但其拓本,尤其是宋拓本,至今仍是重要的研究资料。

除了这些著名的碑刻,还有一些零散的法帖和尺牍,如《梦奠帖》,也被认为是欧阳询的真迹。这些作品虽然尺寸不大,但笔势生动,墨迹淋漓,更能直观地感受到他笔下的筋骨与神采。

颜真卿:雄浑跌宕,气势磅礴

唐朝的颜真卿,以其“颜体”楷书开创了新的气象。他的楷书,雄浑跌宕,气势磅礴,用笔厚重,结构开张,笔画丰腴而又遒劲,充满了阳刚之美和庄重之感。他的书法,既有丰腴肥美的特点,又不失筋骨,被誉为“颜筋”。

颜真卿的真迹,流传下来的相对较多,也更具多样性,既有碑刻,也有大量墨迹:

《多宝塔碑》:这是颜真卿早期创作的一件重要碑刻。此碑字体端庄,笔画严谨,结构紧密,但又带有颜体早期特有的丰腴和遒劲。其结构匀称,用笔稳健,用墨浓重,展现了颜真卿逐渐成熟的书法风格,是学习颜体书法的重要入门之作。

《颜勤礼碑》:这是颜真卿晚年的一件代表作。此碑书法风格雄浑饱满,用笔厚重,结体开张,气势恢宏,充分展现了颜体书法晚期的成熟与大家风范。其笔画圆润劲健,结构稳重而又洒脱,极具感染力。原碑虽已断裂,但拓本流传甚广。

《祭侄文稿》:这可以说是颜真卿最负盛名的墨迹真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实际上,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楷书笔意,尤其是在情绪激动的部分,更显其书法功力的深厚。这篇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被安禄山杀害的侄子而写,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和真挚的情感,笔势跌宕起伏,时而遒劲有力,时而急促淋漓,展现了颜真卿书法雄浑、朴茂、自然的独特风格。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伯父文稿》:与《祭侄文稿》类似,这同样是一篇情感真挚的书稿,虽然名气不及《祭侄文稿》,但同样是研究颜体书法的重要资料。其风格与《祭侄文稿》相近,同样体现了颜真卿书法雄浑、古朴的气质。

《告伯父文稿》、《争座位帖》:这两篇也是颜真卿重要的墨迹真品,都展现了他书法晚年更加成熟、更加奔放的风格。《争座位帖》更是表达了他对朝政的不满和正直不阿的品格,其书法也随着情感的起伏而变化,极具艺术张力。

《王孙令》、《干禄字说》:这些都是颜真卿的一些零散墨迹,也同样是研究其书法风格的重要依据。《干禄字说》是一篇关于官禄的论述,其书法工整,结构严谨,展现了他书法严谨的一面。

柳公权:骨力秀美,筋骨峻拔

唐朝的柳公权,与欧阳询齐名,并称“欧柳”。他的楷书,骨力秀美,筋骨峻拔,用笔瘦硬,结体紧密,笔画挺拔,带有“骨力”之称。其书风清秀刚劲,结构严谨,是唐代楷书的另一高峰。

柳公权的真迹,同样以碑刻为主,但也保留了一些墨迹:

《玄秘塔碑》:这是柳公权晚年所书的代表作,也是“柳体”楷书的巅峰之作。此碑字体严谨,笔画瘦劲,结构紧凑,开张有力,结体险峻而又端正。其用笔锐利,撇捺舒展,点画劲健,充分展现了柳公权书法“骨力”的特点,被誉为“柳体楷书的代表”。

《神策军碑》:这是柳公权为“神策军”所书的碑文。此碑同样展现了柳公权瘦劲、峻拔的风格,但相比《玄秘塔碑》,结构更加开阔,用笔更加圆润一些,但依然不失筋骨。

《冯承素摹兰亭序》(题跋部分):虽然《兰亭序》原作已失,但唐代书法家冯承素的摹本是现存最接近原作的。在一些版本的《冯承素摹兰亭序》中,后人题跋时,常常会模仿柳公权的风格。虽然这些题跋并非柳公权本人所书,但可见其书法对后世的影响力。

《蒙诏帖》、《杜审言诗帖》:这些是柳公权为数不多的墨迹真品。它们展现了柳公权在尺幅上的书法功力,用笔精到,结构严谨,充满了筋骨之美,是研究其书法风格的重要佐证。

赵孟頫:秀丽圆润,风流婉转

元朝的赵孟頫,是元代书法的集大成者。他的楷书,秀丽圆润,风流婉转,用笔柔和,结体舒展,笔画劲健中带有圆润,结构严谨中透着洒脱。其书风融合了晋、唐、宋的优点,自成一家,被誉为“元代书法的代表”。

赵孟頫的真迹,是四大家中数量相对较多,且风格多样的一位,既有碑刻,也有大量墨迹:

《胆巴碑》:这是赵孟頫早期的一件楷书碑刻。此碑字体端庄,笔画遒劲,结构严谨,是其早期书法风格的代表。

《三门记》:这是赵孟頫中年时期的一件重要作品。此碑书法风格雄浑,用笔沉着,结构严谨,体现了其书法的厚重感。

《吴门表》:这是赵孟頫晚年的一件代表作。此碑书法风格更加成熟,用笔圆润,结体舒展,笔画流畅,展现了其书法的风流婉转之美。

《洛神赋》:赵孟頫曾多次书写《洛神赋》,其楷书和行书版本都非常有名。其中楷书版本,笔画圆润,结构秀丽,充满了文人雅致的气息。

《道德经》:赵孟頫也曾多次书写《道德经》。其楷书版本的《道德经》,用笔流畅,结构严谨,笔画均匀,展现了他书法成熟时期的风采。

《寿春帖》、《千字文》:这些都是赵孟頫重要的墨迹真品。它们展现了他书法多样的风格,从严谨到洒脱,从劲健到圆润,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代书宗的深厚功力和非凡造诣。

《秋兴八首》(部分楷书部分):虽然《秋兴八首》以行书闻名,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楷书的笔意,体现了其楷行结合的功力。

总而言之,欧阳询的严谨峻拔,颜真卿的雄浑跌宕,柳公权的骨力秀美,赵孟頫的秀丽圆润,共同构成了中国楷书的辉煌篇章。这些流传下来的真迹,不仅仅是笔墨的堆砌,更是他们精神、情感和艺术追求的载体。每一次与这些墨宝的近距离接触,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对艺术的朝圣。它们穿越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书法的奥秘,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题主所谓的真迹是指墨迹,还是包括碑刻。碑刻的话那有很多的,墨迹如果局限于楷书,那么几乎是没有多少,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应该是没有楷书墨迹传世。赵孟頫时代较近,而且他写字也多,相对墨迹多一些。但是,学赵的人太多,学的像的也很多,所以很多作品是不是确认为他的真迹还存疑。比如《汲黯传》,很多人主张是俞和的作品。

书法和鉴定有一定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学字大多数关注字本身的好坏优劣,至于是不是某个名家的真迹其实还是次要的。灵飞经不是钟绍京的作品,并不减低字本身的水平。

user avatar

感性邀答,上面一位朋友说的比较全面了我补充一下望指教

欧阳询 《仲尼梦奠帖》 《千字文帖》 《张翰帖》《卜商帖》《九成官》《皇甫诞》等等很多

颜真卿 《祭侄稿》 《湖州贴》 《刘中使贴》《鲁公三稿》《麻姑仙坛》《颜勤礼《颜家庙》《裴将军诗贴》很多不一样列举

柳公权 .《蒙诏帖》《神策军》《玄秘塔》等等

赵孟頫 《洛神赋》 《秋声赋》 《前后赤壁赋》 《胆巴碑》《三门记》赵的太多了

user avatar

欧阳询 《仲尼梦奠帖》 《千字文帖》 《张翰帖》

颜真卿 《祭侄稿》 《湖州贴》 《刘中使贴》

柳公权 ....没怎么研究

赵孟頫 《洛神赋》 《秋声赋》 《前后赤壁赋》 太多了...


---学渣一个,仅是记忆中所有,不代表全部。补全还得请大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穿越千年,笔尖下的辉煌——楷书四大家真迹探寻中国书法,犹如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滋养着华夏文明。在这条长河中,四位巨匠的名字熠熠生辉,他们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以及元朝的赵孟頫。这四位大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将楷书推向了新的高峰,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墨宝。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幸运地一.............
  • 回答
    老话说,“宣纸有三宝:生宣、熟宣、半生半熟。” 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像是写字人手中的笔,不同的纸,能写出不同的韵味来。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三样,再说说写楷书,到底用哪种好。生宣:那股子“野”劲儿你想啊,生宣就像个未经雕琢的璞玉,它的吸水性特别强,墨一上去,就“咕嘟咕嘟”往里渗。这个“渗”,可不是一滩.............
  • 回答
    对于一位完全没有书法基础的初学者,想要直指瘦金体,这就像一位从未爬过山的人,一上来就瞄准了珠穆朗玛峰。瘦金体以其挺拔、秀丽、骨力内蕴的风格独树一帜,但它的笔画特征,尤其是那些细瘦且极具变化的点画,以及撇、捺的飞扬姿态,都建立在对基本笔画和结构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所以,作为入门,我们不能直接拿起瘦金体.............
  • 回答
    在《西游记》的开篇,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个令人啧啧称奇的场景:那只刚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尚未接受任何系统的文化教育,却能一眼看懂石壁上刻着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这八个大字。这似乎与我们对“学习”的常识认知相悖,但细细品味原著的描写,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西游.............
  • 回答
    在中国广袤的历史长河与当代的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无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女性,她们在各自的领域内,以非凡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了我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以下是一些在我看来堪称女性楷模的人物,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她们的故事,并力求以真诚的笔触展现她们的风采,避免任何刻意的AI痕迹。一、古往今来,不.............
  • 回答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多少偏远山区的女孩们通往知识与希望的道路。她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云南丽江贫困地区,创办华坪女子高中,用自己的血汗浇灌着“大山里的花朵”。她的名字,早已被无数受助者和敬仰者刻在心中,成为“时代楷模”的代名词。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用生命践行教育使命的女性,也未能逃脱.............
  • 回答
    在中国广袤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闪耀着人性光辉、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男性形象。他们或许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或许是默默奉献的科学家,或许是感人至深的普通人,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男子汉”应有的担当、智慧、勇气与情怀。一、 智慧与担当的化身——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指引方向的先行者谈及.............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书写工具、历史演变和审美观念等多个层面,并非仅仅是“楷体”与“草书”的简单选择。阿拉伯字母的书写方式之所以形似“蚯蚓”的弯曲流畅,与我们熟知的汉字“楷体”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首先,我们得明白,阿拉伯字母的书写风格并非天生就如此。它的演变与当时主要的书写工具和载体紧密相关。在纸张尚未.............
  • 回答
    学习书法,尤其是初学者,对于路径的选择确实是门大学问。你提到一年多浅学唐楷(赵孟頫《妙严寺记》),然后想深入魏碑(如《李壁墓志》),这样的组合会不会“走弯路”,或者是不是会“没有初学平正”?我得说,这个担心很正常,而且非常有道理。咱们一点点捋清楚,把里面的门道讲得明白些。首先,唐楷和魏碑,它们的基本.............
  • 回答
    张桂梅获得“时代楷模”的称号,这是对她几十年如一日深耕教育、默默奉献的肯定,也是对她精神内核的最高褒扬。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首先,“时代楷模”这顶帽子本身的分量就很重。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奖项,而是国家层面对于那些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能够引领社会风尚、具有强大感召力的人物给予的最.............
  • 回答
    刘备的“去楷归谦”以及后来举荐袁谭为茂才,投奔袁绍的种种举动,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些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现代的道德标准,而是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处境以及历史发展的逻辑来审视。首先,刘备早年辗转于战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审时度势,寻找出路。他虽然出身名门,但家道.............
  • 回答
    评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许桐楷医生,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毕竟作为一名在顶尖口腔医院执业的博士,他的能力和声誉自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希望能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首先,从学历和专业背景来看,许桐楷医生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博士。 这本身就代表了他拥有扎实的.............
  • 回答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表彰形式总结全面脱贫的伟大历程。这场大会不仅是一次对过去奋斗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未来的庄严宣誓。以下是我对大会细节的梳理和情感共鸣: 一、大会的核心细节1. 历史性时刻 时间与地点:2021年2月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