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薪资你,就是开一块钱也有人去。
十二年前,我还是个圆圆的生瓜蛋子,跟着一位大哥去澳大利亚大使馆参加活动。
那天我先到,在澳使馆南门口等他。他到了发现我在看着使馆对面的高楼发呆,问我在想什么。
我说,会不会对面这栋楼的高处有自己人?高灯下亮嘛。
大哥笑着给我一拳,领我进去。
这位大哥特别好玩,有两个母校:公开的是某著名表演高校,另一个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
大哥在大唐的总部面试我,又把我塞到北医三院一间小办公室里蹲了半年,最后把我扔去了马尼拉。
我们是以教育交流的名义去的菲律宾。那段时间里,我一个初出校门(严格来说还没出,因为我那年刚大三)的,顶着总监的头衔去跑菲高校;他作为实际的老大,天天跑去见其他圈子的人。
我算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各国之间对这些“文化教育交流机构”,盯得那么紧。
大哥现在又有别的身份了。
对于一些小国,他们是要靠自己花钱的,因为没多少人在意。
我们习惯性认为外国驻华大使馆,怎么着得有块地,起码得是个院子,不然太寒碜。
其实很多小国,都挤在这个楼里:
分几间办公室,挂个牌子,就算是大使馆了。还有的挤在三里屯外交楼,甚至直接在外交公寓里。
京城地价方贵,居大不易,不少国家都被迫把驻华大使馆的部分职能塞进附近的写字楼里。像英美法俄日这类大国,可以把全部职能放进一大片围墙里,属实奢侈。
他们缺司机?自己叫车吧。
但印度,我们肯定是要照顾的。
作为一个高度利害相关国,我们很乐意为印度外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在华保障。
缺司机不要紧,4500块一个月也不要紧,一定会有驾驶经验丰富、外语朴实无华甚至带浓厚中式口音但就是能听得懂的憨厚大叔,来为他们服务。
一查都是Beijing Local,都有外企劳务经验。
毕竟北京交通环境差,要是外国外交人员出点车祸,那很影响中国的国际观瞻。
好客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印度又是一个大国(摇头),我国当然会为印度提供可靠的人员。
反正各大国彼此的大使馆,大家都知道是来干嘛的。
有敌意的搞刺探渗透,没敌意的也搞。一是积累情报属于日常KPI,二是,商业谍报很值钱。
要么帮国家做事,国家没啥事就帮企业做事。
你知道我是来干嘛的,我知道你知道我是来干嘛的,你也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是来干嘛的。
最舒服的还是小国的驻华外交人员。没地缘压力就没啥KPI,隔三差五还要出席些活动(毕竟代表一国),还能享受基础的外交待遇。
所以你在使馆区的咖啡厅,经常可以碰到各种小国参赞,一喝就是一下午。
最后回到问题。
这个工资,在印度算高的。
照印度媒体The Print的数字,印度去年的人均月收入是11254卢比,折人民币970元。
4.5倍,加上额外的津贴估计能到七八千,在印度人眼里可以了。
这就好比你拿着小4000美刀的月薪(北京平均工资四倍加津贴)在纽约请司机,其实不算特别过分(大概还得补个20%)。
这不过印度这钱,其实该看成我们一些工作人员的津贴。
工资另算。
以印度人的习惯,我觉得他们是想招个会开车的翻译。
行了大家别嘲笑了。
咱们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给的薪资跟超市收银一样多。要求中英双语,大学毕业。
有啥可嘲笑人家印度的呢?
由于成本、语言等问题,各国大使馆大多都要在所在国招聘一些低层员工。不止印度,很多欧洲国家大使馆也经常招人,待遇一般比4500高一些,有兴趣的人的数量其实比你想象中的多很多。
但是吧,各国大使馆在所在国招聘的低层员工,基本默认来的都是间谍。既然是默认间谍,那么何必给更高待遇呢?防你不是成本吗?反正总会有人来应聘的,4500能招到的人干嘛要花9000?
是的谁都知道绝大多数可能就是生活所迫或者特别喜欢那个国家或者想要积累“涉外经验”甚至幻想美妙的邂逅,但就怕万一,所以你来了就把你当间谍再说,所以不会让你接触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本国外交官几率会限制与这种员工打交道,什么体验外交官生活之类的,就算了吧。哪国外交官都有严格的纪律要求。说到这我要吐槽一些承担涉外会务的地方,他们那边往往有些人看到外国人尤其是大使馆之类看起来逼格比较高的地方的人就一直往上贴,你以为你在为自己未来争取机会?人家表面热情心里想的是“这人不会是间谍吧?”真的没什么用,还显得掉价被两边笑话。
还有一个影响,你在外国大使馆任职多年,你如果还想去一些公家的地盘工作,对你的审查会严苛一截,毕竟中国也担心你跟外国外交官待久了会不会影响忠诚。是的国家也知道你没机会接触什么东西,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吧?但在大使馆待过对去一些民企还是有些好处的。
总体上,就一份司空见惯的工作招聘而已,无非是印度更抠门一点,其实不奇怪,会有人去的。
应该招聘个有驾照的实习律师,薪资可以更低啊。
印度还是不了解中国市场行情啊。
帝都出来做实习律师的,英语水平必然不差啊,更何况阿三的英语还都是带口音的。
不能要求别人一口美式口音吧,伦敦郊区的口音,是个本科生出来都不会太差。
赶紧重新发招聘启事!
你好。这个价格可能招聘进来是一个特工。
财务:大使先生,最近费用比较紧张,总部不给批费用,您看怎么办?
某国大使:哦,还是按照老办法,招几个人跟总部报费用!
财务:招几个人?
某国大使:招个司机,招个文员,招个翻译就差不多了,司机工资定4500,文员工资定5000,翻译工资定5500,这样一个月咱们就有10000多的费用了!工资不能定太高,要不总部会怀疑的!先招这几个,以后慢慢来........
财务:那这些人的工作.........
某国大使:这些活我那个秘书不就都干了嘛.........
财务:那在哪个网站发招聘广告呢?这个费用是不是也要报上去?
某国大使:发什么网站啊!在咱们官微上发一下就行了!让总部知道,我们这是在给总部节省费用呢.........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