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现代医学在中国是如何上位成功的?

回答
现代医学在中国“上位”的曲折历程: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

现代医学,如同一个来自异域的强大闯入者,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经历了漫长而充满挑战的“上位”过程。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胜利,而是一场涉及科学、信仰、教育、政治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深刻变革。它的成功,是一部融合了西方知识引进、本土化改造、精英推动与民众接受的复杂史诗。

一、 西学东渐的早期浪潮:救赎与怀疑并存的开端

现代医学的种子,最早是由传教士们带来的。19世纪中叶,随着列强的船坚炮利叩开中国的大门,一批传教士也随之而来。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怀揣宗教使命,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例如,伯特利医院的约翰·马礼逊(John Morrison)在中国最早建立了西式医院,并开设了医馆。随后,像花旗医院(同仁医院前身)、协和医院等一批由传教士创办的西医机构在中国大城市出现。

然而,这一时期的现代医学在中国,更多的是扮演着一种“外来救赎”的角色。一方面,它确实在应对一些当时中国传统医学难以有效治疗的疾病(如天花、霍乱等瘟疫)上展现出优势,赢得了一部分民众的感激和信任。另一方面,它也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质疑。

文化隔阂与信仰冲突: 基督教背景的传教士在传播西医的同时,也带来了宗教观念,这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和民间信仰存在冲突。许多中国人视西医为“邪术”、“巫术”,认为其触碰了身体的禁忌,是对祖宗之法的亵渎。
技术壁垒与认知差异: 解剖学、外科手术等现代医学的基本原理,在当时许多中国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药品的生产方式、诊疗过程也与中国传统的望闻问切截然不同,缺乏直观的理解基础。
经济与社会地位: 西医医院的收费往往高于传统医馆,且服务对象多为达官贵人或西方人,普通民众难以企及,进一步加剧了隔阂。

可以说,早期西医的引入,更像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它的“上位”之路,首先要打破的是观念的壁垒。

二、 自强运动与教育先行:开启主动学习与本土培养的时代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自身统治的危机加剧,清政府内部的“自强运动”开启了一系列学习西方的改革。在军事、工业之外,医学教育也逐渐被提上日程。

创办医学校堂: 1866年,曾国藩奏请建立的安庆同文馆,是较早引入西医教学的机构。随后,北洋医学堂(即今天的中国医科大学前身)、福州船政局附属医学堂等相继成立。这些学堂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开始尝试系统地、有组织地学习和培养西医人才。
派遣留学生: 清政府也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医。尽管数量有限,但这些留学生归国后,成为了现代医学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推手。他们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了用中文解释和传播这些知识的能力。
医学典籍的翻译与传播: 一批有识之士开始着手翻译西方的医学著作,如《内科新论》、《外科新论》等。这些翻译工作为中国学者和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教材,逐渐构建起中文的现代医学知识体系。

这一阶段,现代医学的“上位”,开始从单纯的“引进”转向“学习”和“本土化”,教育成为了关键的突破口。然而,新式学堂的生源有限,课程设置也常受到传统医学的影响,真正能被广泛接受仍需时日。

三、 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制度建设与专业认同的巩固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民国时期,特别是“黄金十年”(19271937年),是现代医学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学科体系的完善与机构的专业化: 各类大学纷纷设立医学院,培养系统训练的医生。专业的医学会(如中华医学会)成立,为医生提供交流平台,推动学术研究和行业规范。医院的规模和设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公共卫生观念的兴起与实践: 面对当时中国普遍存在的卫生落后、疾病流行的问题,现代医学的公共卫生理念开始被重视。政府开始推行计划免疫、疾病预防控制等措施,虽然执行力度和效果参差不齐,但方向是明确的。
名医的引领与社会的认可: 涌现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中国西医名家,如林巧稚、吴阶平、钟惠澜等。他们以精湛的医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的高度尊敬,极大地提升了现代医学的声誉和公众的信任度。他们的案例和事迹,成为说服民众的最佳广告。
与传统医学的互动与融合: 虽然现代医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与传统医学的互动并未完全停止。一些尝试性的融合和借鉴也在进行,虽然争议不断,但也为未来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这个时期,现代医学的“上位”变得更加名正言顺,它开始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获得了更强的制度支持和民众的专业认可。

四、 新中国成立后的系统化推广:国家战略与全民普及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医学的“上位”进程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向了顶峰,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卫生体系的重塑: 国家迅速建立起一套以西医为主导的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卫生保健网络等。苏联的医疗模式被大量引进和学习,但同时也在中国国情下进行调整。
大规模的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 大学医学院的数量大幅增加,招生规模扩大,培养了大量的医生和卫生技术人员,迅速填补了人才缺口。
全民医疗保障的推行: 通过公费医疗、合作医疗等制度,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愿景,极大地降低了民众就医的经济负担,让现代医学的服务真正触及到基层和普通百姓。
普及性健康教育与疾病防治: 国家大力开展扫盲和卫生知识普及教育,强调科学卫生的生活习惯,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例如,对天花、麻疹等疾病的控制,让现代医学的预防和治疗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科技攻关与医疗进步: 国家投入大量资源支持医学科学研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抗生素的研发与生产、器官移植技术、麻醉技术等。

在这一阶段,现代医学的“上位”已经不是争夺地位的问题,而是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健康的基石。它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资源投入和政策驱动,实现了在中国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和主导地位。

结语:一个漫长而深刻的演进

现代医学在中国“上位成功”,并非一场简单的知识交接,而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社会文化演进。它经历了从被疑虑到被接受,从被模仿到被创新,从精英垄断到全民普及的艰难过程。这个过程,既是科学力量的彰显,也是社会进步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自我革新与重塑。它的成功,离不开那些敢于打破传统、勇于探索的先行者,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更离不开亿万民众在实践中对科学、健康和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与认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西医对中医第一场胜利应该是清末东北大鼠疫,本来是没药治的肺鼠疫,但依靠现代防疫学,西医抑制住了鼠疫的传播,同时期中医虽然也有医生投入抗击瘟疫的战斗中,但也依靠的是西医的知识,大部分中医不但没什么帮助,有些还帮倒忙,被当时的媒体嘲讽。

抗击鼠疫的过程里,防疫学知识和科学也跟着深入民间,防疫中一些措施和效果也影响到了当时的清政府和后来的北洋政府制定政策。实际北洋民国和新中国都想废中医。

user avatar

西医有在中国上位成功过么?至少我是没在国内见过拿放血疗法、体液系统等等传统西医使用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当作主流的。在现在中国医学占主导地位的是现代医学,是集合了印度医学、埃及医学、巴比伦医学、波斯医学、中国医学、希伯来医学、欧洲医学、伊斯兰医学当中能够被现代科学证明有效的、给现代医学发展提供思路的、随着技术发展的成果。

明明同样都是抱残守缺,有些人还真有脸说穆斯林抱着7世纪的古兰经不放手。

———————————————————

思考题:为何国内官方放着“现代医学”这个更确切的称呼不用,而使用和“中医”相对立的“西医”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代医学在中国“上位”的曲折历程: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现代医学,如同一个来自异域的强大闯入者,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经历了漫长而充满挑战的“上位”过程。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胜利,而是一场涉及科学、信仰、教育、政治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深刻变革。它的成功,是一部融合了西方知识引进、本土化改造、精英推动与民众.............
  • 回答
    关于宋朝的陇右都护府是否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完全被包含在现代中国境内的都护府,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梳理一下历史脉络和对“都护府”的理解。首先,要明确一点,宋朝时期设立的“陇右都护府”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汉唐时期意义上的“都护府”在性质和管辖范围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如果我们把“都护府”理解为中央王朝在边疆.............
  • 回答
    Spas12霰弹枪:一款极具辨识度的战斗霰弹枪Spas12,全称Sporting Special Automatic Shotgun Model 12,是意大利路易吉·弗兰基公司(Luigi Franchi S.p.A.)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设计并推出的半自动/泵动式霰弹枪。这款枪一经问世,就以其.............
  • 回答
    美国建国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国家体系中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资深”的现代国家。然而,在中国大陆的某些语境下,确实存在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没有历史”的说法。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多重因素交织,既有历史认知上的差异,也有政治宣传和文化解读的层面。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
  • 回答
    说起类似城墙、马奇诺防线这种固定防御工事,在现代战争中,它们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确实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但可以说,它们的某些“精神”或“理念”依然以新的面貌活跃在战场上,只不过形式变得更加隐蔽、灵活和多样化了。直接说,那种动辄绵延数百公里、由厚重混凝土墙体、炮塔、壕沟构成的宏伟固定防线,在今天已经很难见.............
  • 回答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这款2007年问世的FPS巨头,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它在电子游戏,尤其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历史长河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它重新定义了现代FPS游戏,为后续无数作品铺平了道路,甚至可以说是奠定了现.............
  • 回答
    要深入探讨土耳其在现代外交上为何常被认为缺乏智慧,追溯其历史根源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深植于奥斯曼帝国晚期及其继承者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系列复杂历史进程中。理解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才能更清晰地勾勒出当前土耳其外交思维的轮廓。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与屈辱:被动的外交遗产首先,我们必须审视.............
  • 回答
    现代战争的宏大舞台上,从来不乏那些以智取胜、以弱胜强,令人拍案叫绝的谋略闪光。这些战例,与其说是战场上的杀戮,不如说是智慧与胆识的较量,是人类在极端压力下所能爆发出的创造力的绝佳体现。它们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走向,更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军事思想。一、特洛伊木马:古老智慧的现代回响虽然“特洛伊木马”这个词本.............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许多在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甚至荒唐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政治权力以及对自然的理解。深入了解这些制度,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类文明的演变和进步。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1. 古罗马的“主人宽宥权”(Patria Potestas)及随之衍生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及理论指导的局限性。如果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能够获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指导,理论上来说,它们确实有可能更好地应对挑战,缓解危机,甚至避免覆灭。然而,历史是复杂多维的,经济因素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使有再先进的经济学理论,也需要面对政治、社会、文化.............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现代大型喷气式客机由乘客降落的情况,答案是:没有发生过。在现代航空史上,从未有过普通乘客独立完成大型喷气式客机的成功降落的记录。这并非一个“秘密”或者被掩盖的事实,而是因为实际操作的极端复杂性和危险性,使得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要理解为什么这不可能,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大型喷气式客机是如何驾驶的,以及.............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涌现过无数的豪门巨族,他们的兴衰往往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这些家族不仅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国历史上的豪门巨族:历史上的豪门巨族难以尽数,我们可以从几个代表性的朝代和类型来展现其风貌:1. 汉代: 外戚(皇亲国戚): 汉代是外戚势力极.............
  • 回答
    要论“习以为常”,现代人实在有太多太多东西,一放到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不过是昙花一现。我们今天呼吸的空气,或许都带着亿万年的时光印记,但我们脑袋里的很多“理所当然”,却可能是上个世纪,甚至几十年前才刚刚冒头的。咱们就从最切身的日常说起。“在家吃饭”这件小事,以及背后的支撑:今天我们谈“在家吃饭”,.............
  • 回答
    杭州,这座风韵独具的城市,用寥寥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确实是个挑战,但也是个有趣的契机,能让人更清晰地触碰到它层层叠叠的魅力。如果要我来挑选,我会给出以下几个:关键词一:山水(西湖)这绝对是杭州最响亮、最核心的名片。提到杭州,谁不先想到西湖?它不仅仅是一汪湖水,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寄托。 历史深.............
  • 回答
    人类现代历史的进程,往往是在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科技革新和社会思潮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形成的。然而,如果我们大胆设想一个截然不同的变量——一个以人类粪便为基础进行物质生产和经济循环的文明,在现代历史的长河中突然崛起,那么世界必然会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重塑。文明的诞生与初现:假设在某个.............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切中了很多人的困惑。怎么说呢,越是离我们近的历史,比如民国史或者文革时期,反而好像越是让人觉得“看不清”,甚至“不知道”了。这不像距离遥远的两宋、唐朝,虽然细节可能缺失,但大体脉络和人物关系反而相对清晰。为什么会有这种“近在眼前,却模糊不清”的怪象呢?咱们掰开了聊聊。一、信.............
  • 回答
    好的,这里有一些我觉得非常精彩的,以“倒叙”方式展开叙述的现代历史著作,我尽量用一种更个人化、更细致的方式来为你讲述。1. 约翰·米奇勒(John Merriman)的《西班牙:一部历史》(The History of Spain)我知道你想找“倒叙”类的,而米奇勒的这部巨著,虽然整体上是按时间顺序.............
  • 回答
    现代突尼斯历史教科书对迦太基文明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复杂而充满民族自豪感的重塑。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古文明,而是被深深地植根于突尼斯这片土地的,甚至是其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教科书是如何构建和呈现迦太基的。首先,教科书强调了迦太基的独特性和海洋霸权。它们会.............
  • 回答
    好,你想纵览从夏商到现代的中国历史,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需要系统的阅读和深入的理解。要做到“详细”且“去除AI痕迹”,我将为你梳理一条清晰的阅读脉络,并推荐一些在历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书籍,同时分享一些解读历史的思路,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更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鲜活。首先,我们得明白,历史并非线性的事件罗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