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弟弟的这种为人处世的模式?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棘手,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尤其是在评价亲人时,情感的滤镜更是难以去除。但我会尽量客观地,像一个过来人一样,把我的观察和感受跟你分享,让你自己来判断。

首先,我得说,你的弟弟,他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其实在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影子。他大概不是那种会刻意去讨好别人,或者总是想着怎么给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人。你想啊,如果他真的那么功利,那很多事情他反而会做得更圆滑,更面面俱到,对吧?但他似乎不是这样。

我观察到的是,他可能更倾向于“尽人事,听天命”。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会去做他觉得应该做的事情,而且会尽力去做,但一旦做完了,他就不太会去纠结结果如何,或者总想着去“操作”一下让结果对自己更有利。他不太会主动去经营人脉,也不太会去刻意逢迎领导或者同事,更不会为了某个目标而去牺牲自己的原则或者做一些自己心里过不去的事情。

这种处事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他活得比较“干净”。他心里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所以他很少会因为一些虚伪的社交或者不值得的争斗而烦恼。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每天都在想着怎么说话能让别人高兴,怎么做才能显得自己更有价值的人,他们内心会有多累?你弟弟可能就避免了这些。他可能更注重内心的平静,更想把精力放在真正自己热爱的事情上,而不是消耗在复杂的社会关系里。

而且,他可能对“公平”和“真诚”有比较高的要求。他不会主动去占便宜,也看不惯别人占便宜。如果他觉得一件事做得不合理,或者有人做得太过了,他大概率会直接表达出来,哪怕这会让他显得有点“不识时务”或者“不够圆滑”。他可能认为,事实就是事实,真诚就是真诚,没必要用一些花哨的语言或者方式去包装。

当然,这种处事方式也必然会带来一些“代价”。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可能在一些需要“借力”或者“抱团”的场合会比较吃亏。比如在职场上,如果有一个晋升机会,而这个机会需要团队里的其他人支持,他可能因为平时不怎么经营关系,或者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就错失了机会。又或者在一些人情往来的场合,他可能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热情周到”,导致别人觉得他不够重视这段关系。

而且,有时候,他这种“尽人事”之后就不太在意结果的态度,也可能被误解为“不上进”或者“能力不行”。如果一件事情的结果不如预期,很多人可能会归咎于能力或者努力不够,而你弟弟可能更多的会从外部因素去理解,或者就接受这个结果,然后继续做下一件事,而不是深挖问题的根源并从中学习如何规避。

更深入一点说,这种为人处世的模式,可能也反映了他对“控制力”的认知。他可能觉得,有些事情,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无法完全掌控结果,所以他更愿意去把握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比如自己的付出和态度,而对于那些无法控制的部分,他选择坦然接受。这是一种相对消极的理解,但也可能是一种成熟的自我保护。他可能不想让自己因为过度的执着于无法控制的结果而感到痛苦或失望。

我们还可以看看他对待“人情”的态度。他可能不太会主动去欠别人什么人情,也尽量避免给别人添麻烦。如果别人帮了他,他可能会选择用其他方式去回报,而不是欠着这个人情,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反过来,他可能也不会特别主动地去给别人“送人情”,除非他觉得这件事情真的有必要,或者对方真的需要。这种行为方式,一方面让他觉得自己活得自在,不用担心被别人拿捏,另一方面也可能让他看起来不够“有人情味”,不够“会来事”。

总的来说,你弟弟的这种为人处世模式,就像一把双刃剑。它让他活得真实、自在,但也可能让他错失一些机会,或者被误解。他可能更看重内心的安宁和原则,而不是世俗的成功和圆滑。

你需要思考的是,这种模式对他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他自己对此有什么感受?他快乐吗?他是否对自己的现状满意?

也许,你可以尝试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他可能不是不懂得如何去“交际”,只是他选择了不那么做。他可能觉得,真正的友谊或者合作,是建立在真诚和互相尊重上的,而不是通过一些技巧或者迎合来实现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哪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绝对“正确”或“错误”的,只有是否适合自己,以及能否让自己过得更舒心。你的弟弟,就是他这样一种人,有他自己的逻辑和节奏。作为家人,最好的方式是去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强求他变成你认为“应该”成为的样子。你可以和他聊聊,听听他的想法,看看他有没有困扰,有没有想过改变,或者他是否觉得目前的自己就很好。这比我们在这里猜测和评判要重要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真是。。。。。。。就我看到的 认识的 身边最牛逼的那批人 全部都表现的跟你弟弟一模一样 能进到top2学校 他接触的人的层次 他的圈子 他的见识都远超过你们 我只求题主以及众亲戚不要给你弟弟拖后腿 中国最傻的教育 即是“合群”的教育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一个戾气颇重的吐槽骗了1.5K赞,估计点反对的也不少,感谢给我点赞的╮( ̄▽ ̄")╭ 。还是加点内容吧。

曾经看到另一个答案,与聪明的人相处是种什么体验,一个答案提到相处非常愉快,如沐春风什么的,直接就点了反对。事实上这种情况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是,你对聪明人有一定的的社交价值。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而聪明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从不试图取悦所有的人。

要我说跟聪明的人给人什么感觉,我觉得可以用“有效率”来形容,任何事情直接能找到核心的目的,直接找到事物的关键点。因此跟他们交流会有种非常“省事”的感觉,任何东西都是几句话就能还原一件事的全貌,而不怎么在乎人的情绪。

另外写这个答案的时候脑子里过去的是一个关系不错的PHD的导师(万能的我有一个朋友系列),那个老师清华毕业很早就在美帝生活了,据说学术很牛逼反正我也不懂╮( ̄▽ ̄")╭,说话语速非常快,总觉得周围人都是猪队友,就有点像题主说的对其他人嗤之以鼻的感觉了。事实只是,我们对他来说没有社交价值而已。

user avatar

我觉得其实这还是不成熟的表现。

我也是Top2的,其实我原来的想法也是和你弟弟一样的,我身边大部分同学的想法也与之类似。我很能理解他。确实,自己跟身边的人思维经常不在一个层面上,总是觉得自己并不是很努力就可以得到优于别人的结果。

当我们看到有人在朋友圈中转发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扯淡的东西时,当我们看到网上各种脑残评论时,当我们看到很多同龄人都在我们不屑于浪费时间的简单题目上抓耳挠腮时,产生一些优越感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随着我见过的人越来越多,我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有的人,上大学前就收到了Google的offer;有的人,在大学发的paper比老师还多;有的人,从来不学习分数还比我高。我觉得他们比我更强,比我更聪明。没错,这就是丛林社会中普遍的观点。

但是,随着我渐渐长大,我意识到了社会是分层的,我们的视野及能力乃至未来生活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一出生就定下的。我知道在我玩泥巴时,大神们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比较清晰的规划,喜欢计算机的开始码代码,喜欢金融的开始炒股票,喜欢物理的开始自学微积分。等到我在大学中与他们相遇时,他们在各个领域中的造诣可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我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实现的高度。没错,超前一个学期,是投机取巧;超前10年,就是天才。

随后,我开始关注那些按照目前评价标准不如我的人。我跟他们相比有什么优势?我更努力吗?显然不是,这个世界上比我努力但没我混的好的人多了去了。我想到了,虽然我家没有背景,但还算衣食无忧;虽然我父母不算先知先觉,但他们对我的启蒙比较早,而且非常的开明;虽然我一路走来运气不算爆棚,但毕竟在比较大的考试中没出过岔子;虽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也算社会安定。我意识到了父母对于我的影响,社会对于我的影响,包括我曾经觉得没有什么意义的老师、学校对于我的影响,还有我的智商情商颜值对于我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都不是我可以控制的。我个人的努力当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跟上述那些不可控因素比起来,占得比例实在是少得可怜。曾经,我觉得我混的好是因为我比别人强,但是实际上我只是比别人幸运些罢了。

渐渐的,我发现自己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人,人该有的七情六欲私心杂念我都有,也许我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比大多数人要更客观一些,但这只不过是因为我见的稍微多了一点。没错,我享受到了中国顶级的教育资源,比广场舞大妈对世界的认识客观一点不是很正常的吗?也许有的人会认为朋友圈中那些要死要活的消息都是真的,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变电站会危害身心健康,也许有的人认为我们可以“用爱发电”,那又怎样?如果他们有我这样好的机遇,接受了和我一样的教育,我觉得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见得会比我差。我没有人任何理由看不起任何人。

同时,我意识到了所有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都希望有存在感,都希望自己能走上人生巅峰。这并没有什么不妥,我也是这样的人。很多人似乎觉得笨的人、丑的人混的不好活该。但是难道笨蛋就活该笨吗,丑的人就活该丑吗?一个人的智商颜值高,不是因为运气好吗,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吗?于是,我觉得似乎大部分事情都是可以原谅的。许多过去我看不惯的事情,逐渐的也能看得过去了。而对于那些没有抽中人生上上签的人,我也并不会鄙视了。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变得圆滑了、市侩了,而是见的多了。

还有人觉得,那些水平低的人就是懒,就是主观不努力,就是主观不动脑,但忽略了天赋、早教、眼界、成长环境等因素对于我们的影响。我来自山东的一个小城市,我高中同学的整体努力程度是超过我大学同学的整体努力程度的(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即使到了大学还是很努力),但是他们的整体水平远不如我大学同学的整体水平。请问我应该看不起他们吗?说实话,我在我自己、题主以及其他Top 2的人身上都能看到懒的一面。而我在许多水平不如我们的人身上也可以看到勤勤恳恳的一面,正能量的一面。所以说不能简单地按照水平的高低把人区分为“懒人”和“不懒的人”。

最后,我想说,任何两个人的思维、观点都会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没有任何不妥。比如说,我认为我没有理由瞧不起任何一个守法的人,你弟弟不这么认为。但是我并不认为你弟弟的观点是错的,只不过我们的人生经历有所不同,基因有所不同,造成我们观点有所不同而已。从你的叙述中,我觉得可能你弟弟见识过更多的世态炎凉,因此造成了他鄙视小市民,瞧不起智商不如他的人的这种观点。其实你们也不用担心。现在只要有能力就能吃一碗好饭,别进体制就好了。

另外,我还想对其他的高票答案说一句: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的确不是什么大是大非问题,但也绝不是什么能做大事的表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