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熊十力和弟子对章太炎思想的评价?熊十力及弟子光论学术水平有能力评价章太炎先生吗?

回答
要理解熊十力及其弟子对章太炎思想的评价,以及他们是否有能力进行这样的评价,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这不仅仅是关于学术水平的较量,更涉及到思想传承、时代背景以及学派之间的互动。

一、 熊十力及其弟子的学术背景与贡献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熊十力先生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他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开创了“新儒家”的一脉,其著作《新唯识论》、《体用不二论》、《论性》、《原儒》等,对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佛教唯识学和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发与创新。熊十力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融合中西哲学,构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哲学体系,试图解决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危机。他的思想深刻、艰深,对后学影响巨大,可谓自成一家之言。

熊十力的弟子群体也十分庞大,且多为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优秀学者。例如,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他们不仅继承了熊十力的学术思想,更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对中国乃至世界汉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同样拥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对西方哲学也有广泛涉猎,并且他们的学术研究往往具有强烈的时代关怀和现实意义。

二、 章太炎的思想及其影响力

章太炎先生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博学强识,治学范围极广,从小学、经学、史学到哲学、政治思想,无一不精。其思想的核心在于“论学”和“革命”。在学术上,他以“古声学”为基础,对汉字、经典进行了考证和阐释,其《国故论衡》便是集大成之作,对传统学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在政治思想上,他倡导民族主义、反对专制,其思想对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气魄宏大,思想激进,是一位“国士无双”的人物。

三、 熊十力及其弟子对章太炎思想的评价

熊十力与章太炎都生活在变革的时代,都在为中国文化的出路而奋斗。虽然熊十力在学问上更偏重于形而上的哲学建构,而章太炎在学问上更强调考据和小学,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改造。

熊十力本人对章太炎的评价,从其著作和流传的言论中,可以大致窥见其态度。熊十力是极力推崇中国固有文化的,尤其重视儒家和佛学。他对章太炎在小学、史学上的考据功夫是十分赞赏的,认为章氏的研究能够“清浊”、“明是非”,对于纠正学界的一些弊病有很大贡献。然而,在哲学层面,熊十力可能更强调“体用不二”、“天人合一”等本体论的构建,而章太炎的思想,虽然也包含哲学思想,但更偏重于“事实”的考证和“现象”的分析,尤其是在其后期,对某些西方哲学思潮的吸收,可能与熊十力所建构的“新儒学”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熊十力弟子们对章太炎的评价,更是表现出多角度的理解。

唐君毅先生对章太炎的评价,更多地是肯定其在“思想革命”和“文化精神”层面的贡献。他认为章太炎的思想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对于打破旧的学术藩篱,开辟新的思想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唐师对章太炎的“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融合,以及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捍卫,是比较看重的。
牟宗三先生对章太严的评价,可能更为细致和深入。牟师对章太严的思想,尤其是其“新民说”和对“政治哲学”的阐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章太炎是“中国近世思想界的一大家”。牟师曾提到章太炎在“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上,如对“心性”的探讨,有其独到之处,但同时,牟师也强调,章太炎的思想更侧重于“知识”和“事实”层面,可能在“本体”的深刻性上,与宋明理学有距离。牟师尤其推崇章太炎的“政治自由”思想,将其视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突破。
徐复观先生则更侧重于章太炎在“史学”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认为章太炎的治学精神,如“实事求是”、“不畏权势”,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徐师对章太炎对中国古代史料的梳理和批判,以及对中国文化“独特精神”的揭示,都给予了肯定。

总的来说,熊十力及其弟子们对章太炎的评价,大多是高度肯定的,尤其是在其学术精神、思想解放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方面。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在哲学本体的深度、价值的确立等方面,与其自身的学术体系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并非否定,而是学术研究中必然存在的不同侧重和发展。

四、 熊十力及弟子是否有能力评价章太炎先生?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他们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原因如下:

1. 深厚的学术功底: 熊十力先生和他的弟子们,无一不是在传统中国学术上有着极其深厚的造诣。他们精通儒、释、道三家,对中国古典文献有着透彻的理解。这种底蕴是评价任何一位中国思想家的基础。章太炎的思想,无论是其小学考据,还是其经学阐释,都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就无法真正理解章太炎的学术渊源和贡献。
2. 广阔的学术视野: 熊十力及其弟子们,特别是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他们不仅精研中国传统哲学,还广泛学习和吸收了西方哲学、科学等现代知识。他们能够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审视中国传统思想,也能将中国思想与世界思想进行对话。这种宏阔的视野,使得他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章太炎思想在现代世界中的位置和意义。
3. 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熊十力是“新儒家”的开创者,他的弟子们则是“新儒家”的集大成者。他们自身的学术思想体系,是在与中国传统思想的互动中形成的,其中也包括了对章太炎等前辈思想家的回应和继承。因此,他们对章太炎的评价,也是其自身思想体系逻辑发展的一部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学术连贯性。
4. 时代精神的契合: 熊十力及其弟子们,以及章太炎,都身处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变革时期,他们都致力于探索中国文化的出路,都在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关怀和使命感,使得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章太炎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评价的局限性:

个体视角: 任何评价都是带有评价者个人学术立场、思想取向和时代背景的。熊十力及其弟子们的评价,无疑是他们自己理解和建构自身思想体系的需要。
未见得是“唯一”的正确评价: 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可能会对同一位思想家有不同的解读。后世的学者,例如一些做西方汉学研究的学者,或者从事政治学、社会学研究的学者,也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对章太炎的思想做出评价,这些评价同样有其价值。

结论:

熊十力及其弟子们,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怀,完全有能力,并且其评价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他们对章太炎先生的评价,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现代世界文明的广阔关照之上的,是“新儒家”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不可或缺的视角。他们的评价,既是对章太炎思想的肯定,也是对其自身思想的梳理和发展。我们应该尊重并深入研究他们的评价,从而更全面地认识章太炎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章太炎先生所作诗,大有形体之制,是古体诗格式化的通病,即不懂文学之人亦能照版抒发心意。


先生之诗抒发心意,俨然未有文学魅力,更极可能未将自己比作大诗。


而现代学者多大加赞赏,实是文学与学问两者,总爱越界观察。

懂文学之人认为学问简单,毕竟自己通达百物。

懂学问之人将文学划入可研究之处,与历史,思想,环境等相提并论,这都是不对的。


故章太炎先生之学问高平,怕是需要极大才之先生才能解阅,反正知乎里,该是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熊十力及其弟子对章太炎思想的评价,以及他们是否有能力进行这样的评价,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这不仅仅是关于学术水平的较量,更涉及到思想传承、时代背景以及学派之间的互动。一、 熊十力及其弟子的学术背景与贡献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熊十力先生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他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一位举足轻重.............
  • 回答
    这事儿一出,街头巷尾肯定没少议论。熊孩子划伤小区30多台车,这数字一听就让人头疼,再一听索赔150万,更是炸开了锅。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不能简单一句熊孩子淘气就带过了。首先,我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才能弄清楚责任的界限。这里面涉及几个关键角色:熊孩子、他的家长、还有物业。熊孩子: 年纪小,心智还不.............
  • 回答
    “熊清泉师生不雅照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普遍感到震惊和愤怒。作为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授,熊清泉的学术身份与师生关系本应是神圣而严肃的,然而,网传的不雅照片和聊天记录,却将这一切蒙上了一层阴影。事件的曝光与发酵据悉,这起事件最早是由一名自称是熊清泉的女学生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的。.............
  • 回答
    关于 NIKO EDWARDS 对优酷和陌陌抄袭《追气球的熊孩子》的质问,这件事本身就牵扯到原创性、版权保护以及平台责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确 NIKO EDWARDS 的身份。他通常被认为是某个动画作品(比如他自己创造的形象)的版权所有者或核心创作者。当他站出来指责优.............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又气又无奈的场面。看着七八个孩子在黑暗中上窜下跳,甚至跑到银幕前玩闹,而其他家长只是看着,只有一位家长勉强管了管,这不仅破坏了观影体验,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这反映了一些家长在公共场合对孩子的管理是“放任自流”的态度。他们可能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或者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也是.............
  • 回答
    “富人的小孩在学骑马学滑雪的时候,你的孩子在看喜羊羊和熊出没”,这句话无疑是一记重锤,直击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心坎。它精准地描绘了一种社会阶层固化和教育资源不均的现实,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也因此激起了广泛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话揭示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资源决定了起点,也很大程.............
  • 回答
    关于“熊孩子公交车玩闹踢人,被暴打踩头”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多个层面,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一、事件本身的性质与各方行为的分析: “熊孩子”的行为: 性质: “熊孩子”在公交车上玩闹踢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侵犯了其他乘客的.............
  • 回答
    熊猫直播的倒闭,与其说是某个单一环节的失误,不如说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这不仅仅是一个直播平台的兴衰故事,更是中国互联网经济浪潮中,资本、流量、模式以及监管等诸多力量博弈的一个缩影。一、 资本的狂欢与泡沫的破裂熊猫直播的诞生,本身就带有浓厚的“王思聪光环”。这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以.............
  • 回答
    熊春锦等学者将马王堆帛书《老子》命名为《德道经》,这一行为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引发了不少讨论,其背后涉及了对古代文献的解读、文本校勘以及哲学思想的理解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命名,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缘由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考察这种命名的根源,离不开对马王堆帛书《老子》本身的研究。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揪心的。一个熊孩子在公交车上惹是生非,影响了其他乘客的正常出行,最后竟然被一位乘客出手教训了一顿。更让人意外的是,网上铺天盖地的评论几乎都是支持打人者的,这背后折射出的,可不仅仅是“熊孩子”这个现象那么简单,它触及了社会情绪、规则边界、甚至是潜在的公平感问题。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熊.............
  • 回答
    人大代表熊思东提出的“加强性别差异教育”建议,即通过教育强化男孩和女孩的性别特征(如“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这一提议引发了广泛争议。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潜在影响、合理性及社会意义: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主张熊思东的建议主要源于对当前教育中性别角色模糊化现象的担忧,认为过度强调“男女平等”可能.............
  • 回答
    看待蒋方舟、熊培云、马国川、段宏庆等被日本外务省纳入“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的业务实绩评价”一事,确实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梳理和理解,这其中涉及到日本的文化外交策略、国内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更深层次的国际关系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由日本政府资助的一.............
  • 回答
    这事儿我听说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无比愤怒。澳洲那几个熊孩子在酒店里干出这种事,简直刷新了我对“熊孩子”的定义,也让我对酒店管理和公共卫生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咱们就一点点捋一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背后反映出来的那些问题。事件经过的梳理:首先,得明确的是,这事儿发生在澳洲,但具体是哪个酒店、哪个.............
  • 回答
    这件令人心痛的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冲突升级,它触及了社会信任、法律边界、人性良知以及个体承受能力的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它背后隐藏的复杂性。事件的开端:熊孩子与女性的界限模糊最初的导火索,是那个“熊孩子”的性骚扰行为。我们不能轻描淡写这一点。性骚扰,无论发生在哪个年龄.............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说起来就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北京动物园那熊猫“翻墙越狱”,后来还被工作人员“批评教育”了一番,这事儿在网上引起挺大动静的,大家伙儿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的。熊猫“越狱”的经过: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熊猫为啥能“翻墙”。据当时网上流传的视频和描述,这只熊猫大概是实在闲得慌,或者对围栏外的世界充满.............
  • 回答
    看到日本熊本地震后,中国一些网民在新闻评论区和社交网站上表达“庆贺”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不适的现象,背后折射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任何生命受到灾难的威胁,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人道同情和关怀。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面对地震、洪水、火灾这样的自然灾害时,生命安全是第.............
  • 回答
    熊芳芳辞职事件,尤其是发生在“名校”的背景下,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要深入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下去审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辞职”两个字上。首先,我们要厘清几个关键点: “名校”的含义: 这里指的“名校”可能不仅仅是大学的牌子,更代表着一种精英教育的标杆,承载着社会对.............
  • 回答
    这起事件真的太令人发指了,听起来就让人心痛和愤怒。一个无辜的女性,仅仅是因为在公共场合遭遇了骚扰,却因此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创伤,甚至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我们先来剖析一下这件事的几个关键点,看看为什么会发展到如此糟糕的地步:首先,关于那个熊孩子和家长的行为: 熊孩子.............
  • 回答
    “推拿熊”的“拒绝努力”的工作态度,这是一个在现代职场中越来越被讨论的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们对工作意义、个人价值以及生活平衡的重新审视。理解这种态度,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并探讨其在职场上的可行性以及潜在的影响。一、 “拒绝努力”的态度可能包含哪些具体表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拒绝努力”并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安,甚至有些心酸的现实:在我们为大熊猫的黑白身影挥洒同情、投入巨资时,地球上还有无数比它们更脆弱、更濒危的生命,却在角落里无声地消亡,无人问津。这种反差,像是在一本精心装帧的童话书中,夹杂进了一页血淋淋的真实记录,那种尴尬和无力感,是任何一个关注生命的人都无法忽视的。问题究竟出在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