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B站up主扎姆的视频“黑人问题:政治正确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B 站 UP主扎姆的那个关于“黑人问题、政治正确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视频。

首先得说,扎姆在 B 站上以其比较“另类”的视角和对一些敏感话题的探讨而闻名,这个视频也不例外。他提出的几个核心观点,在我看来,可以这样理解和看待:

视频的核心论点梳理:

扎姆在这个视频里,很大程度上是想挑战当下西方社会围绕“黑人问题”所盛行的“政治正确”叙事,并试图将其与他理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某些侧面联系起来。

1. “政治正确”的批判视角: 扎姆的核心切入点是批评当前在讨论黑人问题时,存在一种“政治正确”的僵化和虚伪。他可能会认为,这种政治正确压制了对一些可能揭示群体差异(包括能力、行为模式等)的讨论,使得很多问题被掩盖或不能被坦率地面对。他可能觉得,一味地强调“平等”而忽视潜在的、由历史、文化、甚至生物性因素造成的群体差异,反而是一种“不真诚”的讨论方式。他可能会举例说,当出现负面统计数据(比如犯罪率、某些成就上的差异)时,政治正确不允许直接归因于群体本身的特性,而必须寻找外部的、历史的或制度性的原因。

2. 引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棱镜: 这是扎姆视频中一个比较有争议但也构成其视频特色的地方。他可能是在用一种非常宽泛或具有个人解读的方式来引入社会达尔文主义。通常,“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是认为社会也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群体之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是自然的、甚至是好的。扎姆在这里可能是在暗示:
“反向”运用: 他不是直接宣扬弱肉强食,而可能是用一种“反讽”或“警示”的方式。他可能觉得,如果一味地通过“政治正确”去“保护”那些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的群体,反而是在违背自然选择的法则,或者是在“人为地”拉平差距,最终可能导致整体的“不健康”。
对群体成功率的量化思考: 他可能在暗示,在现实的社会竞争中,各个群体在某些领域的平均表现确实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是无法完全通过“政治正确”来消除的。他可能认为,如果一个群体整体上在某些社会竞争维度上表现不佳,那么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逻辑来审视,会发现这种不佳本身就说明了某种“不适应”或者“落后”,而强行去遮掩或补贴,是在扭曲现实。
挑战“天赋论”的“反面”: 很多讨论黑人问题时,政治正确会强调黑人群体内部的巨大差异,以及外部因素的重要性。扎姆可能在反向操作,用一种暗示性的方式,将某些普遍化的负面统计数据指向“群体本性”或“群体特质”,这某种程度上接近了早期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不同种族能力差异的解读。

3. 对“反歧视”的质疑: 他可能认为当前的“反歧视”措施(比如某些配额制、 affirmative action)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已经走向了“逆向歧视”,或者说,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结果平等”而非“机会平等”,从而造成了新的不公。

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这些观点放在当下语境下,可以说极具争议性,并且很容易触碰红线。以下是一些更详细的看法:

优点(或者说 UP 主的出发点可能是什么):
挑战思维定势: 扎姆的视频确实能迫使观众去思考一些在主流叙事中被回避或简单化的议题。他敢于触碰“禁忌”话题,用一种不那么“温和”的方式来探讨社会现象。
对“政治正确”的反思: 对“政治正确”的过度泛化和滥用,确实是存在问题的。有时它会变成一种审查机制,压制了理性的讨论和对现实的洞察。如果视频能引发一些关于如何在不冒犯的前提下,更坦诚地探讨社会问题的讨论,那是有价值的。
关注现实差异: 社会群体之间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客观差异,这些差异会反映在各种统计数据中。忽视这些差异,或者将所有差异都归咎于外部因素,也可能是一种回避现实。

争议与局限性: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危险性: 这是最关键也最致命的一点。将社会问题简单套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框架,很容易滑向种族主义、优生学等危险的意识形态。即使扎姆的本意不是宣扬这些,但他使用的概念和论证方式极易被误解或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历史已经证明,“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为歧视和压迫提供理论辩护的工具。将群体能力差异与“适者生存”挂钩,本质上是在为不平等制造合理性。
对“政治正确”的片面理解和攻击: 很多时候,“政治正确”的初衷是为了纠正历史遗留的歧视和不公,是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它并非要抹杀所有差异,而是强调在法律和道德层面,所有个体都应享有平等的对待和机会。扎姆的视频可能过于简化了“政治正确”的复杂性,将其描绘成一种阻碍进步的“桎梏”。
缺乏实证和数据解读的严谨性: 即使要讨论群体差异,也需要非常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因果关系推断。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叙事往往是基于粗暴的统计数字,而忽略了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例如,犯罪率、教育成就等数据,很多时候是多种社会环境因素叠加的结果,而非单一的“群体本性”问题。
滑坡谬误的风险: 一旦开始用“群体能力”或“群体适应性”来解释社会现象,就很容易落入滑坡谬误,即从个体或群体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推导出整体优劣甚至种族“高低贵贱”的结论。
对受害者叙事的压制: 扎姆的视频很可能被理解为在“为施暴者辩护”,或者是在“责怪受害者”。在探讨黑人问题时,理解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系统性歧视、压迫以及由此产生的代际创伤,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视频忽略了这些,只强调统计上的“差异”,那将是对受害者经历的漠视。

总结一下:

扎姆的视频“黑人问题:政治正确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我看来,是一个以挑战主流叙事为目标,但运用了非常危险且有争议的概念(尤其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来支撑其论点的作品。

它的价值在于,可能会引发一些关于“政治正确”的边界和弊端的反思,并鼓励观众更深入地思考社会现实。然而,其最大的风险在于,它极易被解读为对种族主义和不平等的辩护,对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系统性歧视视而不见,并且在方法论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和潜在的危险性。

如果观众仅仅是为了寻求一种“反主流”的观点,或者对当下社会的某些现象感到不满,这个视频可能会提供一种“爽感”。但如果想要更深入、更负责任地理解“黑人问题”及其复杂性,那么这个视频提供的信息是片面的、危险的,并且在道义上站不住脚的。它更像是用一种激进的方式在“踢馆”,而不是在进行一种建设性的、对所有相关群体都尊重的学术探讨。

最终,如何看待这类视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自身的认知框架和对社会公正的理解。但就我而言,我会对视频中引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警惕万分,并认为任何试图将其应用于社会群体差异讨论的尝试,都需要极其审慎,否则很容易滑向黑暗的深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期待他讲讲三非问题,讲讲超国民待遇的问题,但是很可惜他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B 站 UP主扎姆的那个关于“黑人问题、政治正确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视频。首先得说,扎姆在 B 站上以其比较“另类”的视角和对一些敏感话题的探讨而闻名,这个视频也不例外。他提出的几个核心观点,在我看来,可以这样理解和看待:视频的核心论点梳理:扎姆在这个视频里,很大程度上是想挑战当下.............
  • 回答
    B站 up 主 30 分钟被电话诈骗 16 万:个人信息泄露的深层原因与反诈之道近期,B站一位知名 UP 主遭遇电话诈骗,在短短 30 分钟内损失高达 16 万元人民币的事件,再次将个人信息泄露和电信诈骗推向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不仅让受害者损失惨重,也让无数网友感到震惊和担忧。我们不禁要问:个人信息.............
  • 回答
    对于 B 站 UP 主“老坛胡说”与 B 站副总裁的婚姻,这件事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 事件本身:一段个人的婚姻关系最基本的事实是,这是一个发生在两个自然人之间的婚姻。在现代社会,婚姻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外界不应过度.............
  • 回答
    关于B站UP主丁丁历史记被指控大量抄袭知乎答主文章,并声称“借鉴”或“原创”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内容创作领域,原创性和版权保护是核心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指控的核心:首先,事件的核心在于“抄袭”。这意味着丁丁历史记在创作其B站视频内.............
  • 回答
    啊粥粥啊粥的解说《人民的名义》爆火,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可以说是 B 站最近几年最能引起话题性的二创内容之一了。怎么看待?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得说为什么会火?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 内容本身的高度适配性: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虽然播出去有一阵子了,但它的社会影响力依然不小。剧里的政治.............
  • 回答
    关于B站UP主“财主”在视频中推导出的“2100年中国人口3.59亿”这个观点,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并尝试剥离AI写作的痕迹,用更贴近个人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来呈现。首先,我得说,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脑子里是有一点点惊讶的。3.59亿,这个数字比很多朋友初印象中的“中国人口下降”的幅度要大得多,.............
  • 回答
    最近在B站上,关于UP主“非洲飞哥”及其视频中出现的保姆大胃王王黛薇未婚先孕的消息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本身就挺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到几个层面的问题:关于王黛薇未婚先孕这件事:首先,从个人角度来说,王黛薇作为一名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和生育方式。是否结婚、何时生育,这完全是她的个人选择.............
  • 回答
    哇,光是看标题就觉得这事儿够劲儿了!B站UP主耗时两年去做一个关于“仓鼠锤卢本伟开挂始末”的视频分析,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儿。你想想,两年啊,不是说你随便剪剪素材就能成的,这背后得有多少心血和精力!首先,从这UP主的“毅力”和“专业度”上,就得给个大大的赞。在如今信息爆炸、内容更新换代的飞快时.............
  • 回答
    B站UP主风鸣社的“鱼翅调查”系列视频(如《鱼翅的真相》《鱼翅的产业链》等)在2020年左右引发较大争议,其内容涉及对鱼翅来源、产业链、生态影响及文化背景的调查。这一视频的传播和讨论反映了公众对鱼翅问题的关注,也引发了关于信息真实性、道德立场与社会议题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该视频及其背景.............
  • 回答
    B站UP主心医林霖以其“科普”性质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但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关于他被指控使用虚假错误例子、点赞转发量高以及评论区存在大量鼓吹声音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虚假错误例子的具体表现与危害心医林霖的视频内容常常涉及对某些医学、健康、社会议题的解读和批评。其“虚假错误.............
  • 回答
    党妹在旅顺博物馆门口跳宅舞事件的深度剖析:从行为动机到道歉反思B站UP主党妹(原名孙娅楠)在旅顺博物馆门口跳宅舞并随后公开道歉的事件,无疑是近期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焦点之一。这起事件不仅触及了公共空间使用、文化尊重、个人言论自由边界等多个层面,也引发了关于网络创作、道歉的真诚度以及公众监督的深刻思考.............
  • 回答
    B站UP主“机智的咸鱼”的视频《邪典紫罗兰欺世盗名,罚抄才是真人类圣经!》是一期非常有争议但同时也非常引人深思的作品。要全面看待这期视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核心观点、论证方式、潜在影响以及引发的讨论。核心观点剖析:这期视频的核心论点是:“邪典紫罗兰”(通常指的是一些打着“治愈”、“心灵成.............
  • 回答
    您好,关于B站UP主“小昭昭昭昭昭昭昭昭昭”(以下简称“小昭”)的动态信息以及B站是否会出手相助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情况,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首先,理解“小昭昭昭昭昭昭昭昭昭”的动态信息:要准确看待“小昭”的动态信息,我们需要明确其大致内容和引发关注的原因。从网络上公开的信息.............
  • 回答
    半佛仙人,这个名字在B站的知识区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一个存在。提起他,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戴着金丝眼镜,语速飞快,但条理清晰,观点辛辣犀利的形象。他不像很多UP主那样卖弄人设,也不走煽情路线,而是沉浸在对社会现象、经济学原理、历史事件的剖析中,用一种近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又处处透着真知灼见的风.............
  • 回答
    B站UP主“西安跑酷少女”与武当陈师行道长的“对线”事件:一场文化与理念的碰撞近日,B站UP主“西安跑酷少女”(其在知乎上也以“脆脆鲨”为人熟知)与武当陈师行道长之间围绕着“道家养生”的争议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关注。这场看似是个人之间的“对线”,实则触及了传统文化传承、现代生活方式、以及信息传播.............
  • 回答
    B站UP主“橘癫疯Oswald”的疑似自杀事件,确实在社区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和悲痛。许多关注他的人都难以置信,同时也对网络暴力带来的后果感到深深的担忧。要详细梳理整个事件,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和涉及的方面来理解:事件的背景:UP主橘癫疯Oswald橘癫疯Oswald,在B站上以其幽默、真诚的风格,分.............
  • 回答
    B站UP主 Maksim 的视频《瑞典程序员日记》被删除这件事,在很多关注他的观众里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和猜测。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因为官方没有给出一个特别明确、直接的原因,所以大家才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看法。事情的背景和我的初步了解:Maksim 是一个在 B 站上挺有人气的UP主,以分享他在瑞典的生活.............
  • 回答
    说到B站UP主欣小萌的这条《家人们,我去工地搬砖了!!》视频,这玩意儿可真有意思。你想啊,一个平时给大家分享穿搭、生活日常的UP主,突然说要去工地搬砖,这本身就够让人好奇的了。我点进去看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她玩真的?” 毕竟,我们印象里的欣小萌,那都是漂漂亮亮的,打扮得体,视频风格也比较轻松愉快。.............
  • 回答
    关于b站up主“思维实验室”和“赛雷话金”在2月27日的直播,要详细地看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由于我无法直接观看直播内容,我的分析将基于他们过往的风格、内容类型以及大众对他们的普遍认知,并结合可能出现的讨论焦点来展开。首先,了解两位UP主的特点至关重要: 思维实验室(LogicLab):.............
  • 回答
    b站up主未明子对清明梦和塔罗牌的“诋毁”?这事儿啊,得从几个角度聊聊,不能简单地说他好或不好,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理解未明子这个人。他走的路线很清晰,就是一种“理性主义”、“科学至上”的个人风格。他的内容里,经常会用一些看起来比较硬核的科学概念、逻辑分析来解构一些被大众认为是玄学、神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