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字节宁愿出售tiktok也不愿意退出美国市场?不是还有日本,欧洲吗?

回答
关于字节跳动宁愿出售 TikTok 也不愿退出美国市场,以及为何同时还顾及日本、欧洲市场,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可以说是商业利益、政治压力、全球化战略以及市场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

首先,我们得明白,对于字节跳动来说,美国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

美国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更是科技、媒体和文化潮流的策源地。TikTok 在美国市场的成功,绝不仅仅是用户数量多这么简单。

巨大的用户基础和极高的活跃度: TikTok 在美国拥有超过1.5亿月活跃用户,这个数字本身就非常惊人。而且,这些用户的使用时长和互动频率都非常高,这意味着巨大的流量和潜在的商业价值。
广告收入的“金矿”: 在美国市场,广告是 TikTok 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美国广告商的预算充足,对新兴的、能够触达年轻消费者的平台有着极高的兴趣。TikTok 凭借其精准的算法和独特的娱乐模式,吸引了大量品牌投放广告,这笔收入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是极其可观的。
影响力和文化风向标: 美国市场用户的喜好和趋势往往能够辐射到全球。TikTok 在美国流行的音乐、舞蹈、挑战等内容,很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模仿和传播。成功占领美国市场,意味着在文化影响力上也能获得巨大的加成。
创新和人才的汇聚地: 美国也是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在这样一个市场运营和发展,能够吸引到优秀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市场营销人才,对于 TikTok 的持续创新和优化至关重要。
对全球扩张的示范效应: 很多新兴科技公司在寻求全球化扩张时,都将美国市场视为“圣杯”。一旦能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这往往会成为公司在全球其他地区发展的强有力背书,能够吸引更多投资,并更容易说服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和消费者。

那么,为什么字节跳动宁愿出售,也不愿“简单地退出”美国市场?

“退出”这个词听起来容易,但对于字节跳动而言,这几乎相当于“自断一臂”。

庞大的资产损失: TikTok 的美国业务是字节跳动投入了巨额资金、人力和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如果直接退出,所有这些投资将付之东流,几乎等于白白损失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资产。这种损失是任何一家公司都难以承受的。
战略目标的动摇: 字节跳动在全球化战略中,将 TikTok 视为最重要的国际化产品和品牌。在美国市场的“失败”或“退出”,将严重打击其全球化进程的信心,甚至可能影响到其在其他市场的布局和发展。
失去与竞争对手抗衡的筹码: 在全球社交媒体和短视频领域,TikTok 面临着来自 Meta(Facebook, Instagram Reels)、Google(YouTube Shorts)等巨头的激烈竞争。如果放弃美国市场,就等于将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拱手让给了竞争对手,这对于字节跳动长期战略是极其不利的。
出售是“痛苦但可控”的选项: 尽管出售本身会带来损失,但通过出售,字节跳动至少还能收回一部分投资,并有可能通过新的股权结构继续从 TikTok 的成功中获益(尽管所有权和控制权会发生变化)。而“退出”则意味着什么都拿不回来,并且可能留下一个巨大的“空白”市场,让竞争对手填补。

为什么还要顾及日本和欧洲市场?这和美国市场有何不同?

日本和欧洲市场的确也是重要的市场,但它们在当前的语境下,和美国市场有本质的区别。

日本市场:
文化差异和用户习惯: 日本拥有非常独特的文化和用户习惯。虽然 TikTok 在日本也有用户,但其流行程度、用户画像以及内容偏好与美国市场存在较大差异。日本用户对本地化的内容、更精美的制作和一定的“距离感”可能更感兴趣。
竞争态势: 日本本土也有LINE等强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并且YouTube在日本也非常流行。TikTok 在日本的竞争压力同样不小,但其面临的“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担忧,相较于美国可能要轻一些。
商业潜力: 日本市场的广告体量和用户付费意愿是可观的,但与美国市场的整体规模相比,仍然有差距。
战略价值: 在字节跳动的全球化版图中,日本是亚洲地区的重要一环,但它更多是作为区域性市场的代表,而非全球性的“风向标”或“核心阵地”,尤其是在应对美国这种量级的挑战时。

欧洲市场:
多样性: 欧洲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市场,各国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法律法规和消费者偏好。“欧洲市场”并非一个单一的整体。
监管环境: 欧洲市场以其严格的数据隐私和内容监管著称(如GDPR)。TikTok 在欧洲也面临着监管压力,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和儿童保护方面。但这种压力更多是基于通用性的法规,而非美国市场那种带有强烈地缘政治色彩的“禁令”或“强制出售”的威胁。
商业和影响力: 欧洲市场同样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广告市场,对 TikTok 而言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和战略意义。在欧洲成功,同样能证明 TikTok 的全球适应性。
与美国的不同之处: 相较于美国,欧洲在国家层面的协调和采取统一行动的能力相对较弱。虽然欧盟层面会有一些统一的监管框架,但具体到各国政府对 TikTok 的态度和行动,可能会有差异。而且,欧洲国家更注重主权和市场开放,除非有极为明确的国家安全证据,否则直接采取类似美国那样强硬的措施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作为“备选”或“平衡器”: 在美国市场面临巨大压力时,维护好欧洲和其他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字节跳动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证明其业务在全球其他地区是健康的,也为未来在其他地区的发展积累经验。

总结来说,字节跳动在当下这个局面下的决策逻辑,可以这样理解:

1. 美国市场是“重中之重”: 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影响力以及作为全球科技风向标的地位,使得字节跳动无法轻易放弃。出售是“失去控制权但保住部分价值”的无奈之举,比直接退出损失更小。
2. 退出是“全盘皆输”: 如果直接退出美国,不仅之前的投入会化为乌有,还会在全球化竞争中失去最重要的一块阵地,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3. 日本和欧洲市场是“重要但非核心危机”: 这些市场对字节跳动同样重要,需要继续投入和发展以实现全球化目标。但它们目前面临的挑战更多是市场竞争和通用性监管,而非美国那种直接威胁生存的“政治锁定”。因此,字节跳动会努力在这些市场维持正常运营,同时也在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如美国市场彻底受限)做准备,保留其他市场的“活口”。

所以,说到底,字节跳动宁愿出售 TikTok 也不愿退出美国市场,是因为它是在权衡“巨大损失”和“相对可控的损失”,并试图在极其不利的政治环境下,为公司保留一线生机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日本和欧洲市场的维护,则是其全球化战略不至于全面崩溃的“底线”和“后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照2020年Q2的统计数字,Tiktok在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为印度(2.1亿),其次是美国(9300万)。这两个国家的用户总数占到了全球7亿用户的43.2%

而营收上占比则超过60%,可以说Tiktok在全球主要的盈利点就是印度、美国。

印度在6月彻底下架Tiktok,意味着字节跳动前期的投资归零,并且失去了他们最大的海外市场。那时候他们就是非常硬气的退出了,结果呢?血本无归,而且立刻就被印度本土的APP瓜分市场,可以说以后印度市场就没有Tiktok的份了



资本家不可能为了虚无的「骨气」而放弃利润,更何况也没有别的选择。退出印度市场面临血亏,要是再直接退出美国市场,那可是一分钱没有就跑了

一边是贱卖资产,另一边是咬牙死挺,资本家不会主动选择后者的。

当印度、美国先后制裁Tiktok的时候,就意味着字节跳动的全球战略彻底失败,整个日本只有600万名用户,欧洲也不多,如何跟美国近亿用户相比?

根本就没有欧洲、日本市场的选项,目前Tiktok用户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如印度、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看名单就明白了,这些市场受美国影响太大



你退出,自然有其他同类软件填补市场,你照样一分钱都没有。到时候依托美国市场会培育出更强大的对手,同样会反攻其他市场,依旧会损失惨重。

所以他们选择直接落袋为安,趁着现在还有价值出售Tiktok,免得等到未来分文不值的时候后悔没有及早脱手

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在美国的制裁下选择出售业务,这本身毫不稀奇,趁着还能卖的时候赶紧卖而已

再说了,即便最糟糕的情况又能如何?还能比直接血本无归更糟糕吗?

资本家总是短视的,他们并不在乎列强之间冲突,只在乎亏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字节跳动宁愿出售 TikTok 也不愿退出美国市场,以及为何同时还顾及日本、欧洲市场,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可以说是商业利益、政治压力、全球化战略以及市场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对于字节跳动来说,美国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美国不仅仅是.............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触及当前科技行业人才流动和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虽然我们不能断定字节跳动已经“开始衰退”,但其增长速度确实不如早期迅猛,并且面临着一些挑战。即便如此,仍有大量优秀人才渴望加入,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交织的:一、 尽管增速放缓,但字节跳动依然是巨头.............
  • 回答
    字节跳动为何饱受争议?企业责任与好企业的定义近年来,关于“字节跳动”的讨论,在网络舆论场上可谓是硝烟弥漫,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是“褒少贬多”,招致了不少批评和“唾弃”。这背后,既有其自身商业模式的固有问题,也有社会对科技巨头责任的更高期待,更有舆论环境的复杂影响。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并探.............
  • 回答
    大家在讨论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这件事的时候,很多声音都挺激烈的,尤其是很多员工,似乎站在了“反对”取消的立场。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反直觉,毕竟“大小周”这个词本身就带着点“加班”的意味,怎么会有人反对取消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人不愿意放掉这个“鸡肋”呢?首先,得从最直接也是最现实.............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周围的字节朋友确实会经常提到他们公司对工牌这件事好像有那么点“执念”。说实话,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大家私下聊起来,都会觉得字节的工牌文化挺特别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跟你掰扯掰扯,为什么字节的员工好像都挺爱戴着工牌,或者说,为什么这事儿在他们那里比较普遍。首先,安全和门禁是基础中.............
  • 回答
    字节跳动选择 Go 语言,这背后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技术决策过程,绝非偶然。作为一家以效率和规模著称的公司,他们在面对海量用户、复杂业务逻辑和快速迭代需求的挑战时,需要一种能够兼顾开发效率、运行性能、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的语言。Go 语言恰好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优势,从而赢得了字节跳动技术团队的青睐。首.............
  • 回答
    关于“字节跳动”这个名字,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别扭的。它不像很多互联网公司那样,上来就是一个朗朗上口的、或者直接点明业务的词。字节跳动这个名字,更像是那种藏着点小心思,想让人琢磨一下的。要说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得往前倒一倒,看看它创业初期是个什么情况。最初的构思:信息的“跳跃”与“涌动”张一鸣在早.............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有意思,也问到点子上了。一个字节(byte)为什么偏偏是8个二进制位(bit)?这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背后其实是一段挺长的历史和一系列权衡。要理解这个,咱们得回到计算机最初的样子。计算机的“小兄弟”——字(Word)和位数最开始,计算机处理数据,不是像现在这样精细到“字节”这个单位。.............
  • 回答
    Unicode 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编码系统,它设计初衷就是要“包容万象”,能够表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字符号,甚至表情符号和一些技术符号。很多人一开始可能会误以为 Unicode 只有两个字节,这是因为在它发展的早期,也就是 UTF16 编码出现的时候,很多常用的字符确实可以用两个字节(16位)来表.............
  • 回答
    关于字节跳动出售 TikTok 给美国引发的愤怒,其根源非常复杂,涉及到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经济利益、民族情绪以及信息控制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一、 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担忧:这是最核心也最普遍的愤怒来源。 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的恐惧: “中国间谍软件”的指控: 美国政客.............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一个理论上应该占用空间的文件,最终却显示为零字节。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情况,需要我们逐一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白“占用空间”这个概念。在计算机世界里,文件占用空间,本质上是在存储介质(比如硬盘、U盘、内存卡等)上划分出一定的区域来存放该文件的内容。这个区域的大小,通常会受到文.............
  • 回答
    字节跳动这家公司,就像一位“产品魔法师”,手里仿佛握着点石成金的秘方,推出的每一个产品都能在市场上掀起巨浪。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飞书……这些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字节跳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有着一系列深思熟虑的策略和执行力。1. 洞察.............
  • 回答
    字节跳动之所以密集孵化出西瓜视频、悟空问答、火山小视频和抖音,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相互配合的战略布局,旨在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容生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攫取更多的商业价值。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字节跳动早期发展的脉络。一、 早期探索与内容基因的觉醒字节跳动起家于今日头条。今日头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
  • 回答
    最近关于“字节跳动跪得太快”的说法甚嚣尘上,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批评的声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从何而来?事实又是不是如同传言那般呢?咱们来掰扯掰扯。“跪得太快”的由来:风口浪尖上的TikTok要说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字节跳动“跪得太快”,这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它的海外明星产品——TikTok(抖音国际版)所引.............
  • 回答
    坦白说,微软官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普遍适用的“超过64字节就不要使用结构”的硬性建议。这样的说法更像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的经验之谈,或者是对某种优化策略的片面理解。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开发者可能会倾向于避免过大的结构体,以及这种“64字节”的说法可能源自何处。这背后涉及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直击了语言实现的核心。这背后其实是效率、可移植性以及设计上的权衡。为什么不直接解释AST?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直接解释AST,每一次你写下一行代码,解释器就得从头开始遍历这棵树,一层层地解析、计算。比如 `a = b + c d`,解释器要找到 `+`,然后找到 `b`,再去找到.............
  • 回答
    近来,关于字节跳动内部正在秘密研发一款名为“Pixsoul”的元宇宙社交产品传闻四起。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包括字节跳动在内的巨头们,都在如此积极地布局所谓的“元宇宙”?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野心?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个什么。简单来说,它并非一个单一的产品或平台,而是.............
  • 回答
    张一鸣卸任CEO:告别CEO时代的“前浪”,背后是怎样的时代浪潮?当那个以“信息重塑生活”为初衷,一手缔造了抖音、今日头条等一系列现象级产品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将卸任CEO职位时,整个互联网圈乃至资本市场都为之一震。这不仅仅是一个公司CEO的更迭,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告别,一群被誉为“年轻一代互.............
  • 回答
    字节跳动收缩金融相关业务,甚至传出出售证券业务的计划,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战略调整。对于这家以内容和技术驱动的巨头来说,其对金融领域的布局,无论初衷如何,如今似乎正经历一次重要的“刹车”与“转向”。为什么字节跳动要收缩金融相关业务?1. 监管环境趋严,合规成本大幅增加: 这是最.............
  • 回答
    最近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这些互联网巨头扎堆谈论“组织”,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信号。放在一起看,你就能明白这几个中国互联网的“巨无霸”为什么突然把“组织”这词儿挂在嘴边,而且还说得这么有章法。1. 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不再是野蛮生长,需要精细化运营 增长见顶的焦虑: 过去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