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一、二战刺激科技发展、工业生产,而疫情却似乎没有刺激医学发展(口罩生产不算的话)?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我们得承认,从表面上看,二战和一战对科技和工业的“刺激”效果,似乎比新冠疫情来得更为直接和迅猛。但实际上,疫情对医学的刺激同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与战争有所不同,而且它触及的领域更为复杂。

首先,我们来聊聊战争对科技和工业的“刺激”。

战争的“需求”与“驱动力”是压倒性的、生存性的:

军事需求是第一驱动力: 战争的本质是为了生存和扩张。一旦国家卷入战争,所有资源都会被高度集中到军事领域。这就像一个国家被逼到悬崖边,唯一的目标就是活下去,并且战胜对手。在这种极端压力下,一切非军事化的科研和生产都会被边缘化或停止,资源倾斜是必然的。
“用钱不是问题”的研发环境: 战争时期,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调动资源。为了赢得战争,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进行军事技术研发。很多研究项目可能在和平时期因为成本高昂、回报周期长、或者伦理问题而被搁置,但在战争时期,这些顾虑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比如原子弹的研发(曼哈顿计划),其耗资和投入是惊人的,但它的紧迫性使得这些都不再是障碍。
“试错”成本相对较低(对社会而言): 虽然战争本身是残酷的,但对于军事技术的“试错”来说,一旦某个技术被证明能带来战场优势,哪怕还有不足,也会被迅速推广应用。战争提供了最严酷、最直接的测试场。你造的飞机不行,敌人会用炮弹告诉你;你研发的通信设备不行,敌人就会截获你的情报。这种反馈机制是强制性的,也是高效的。
工业生产的全面转型: 战争会迫使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围绕军事生产进行调整。民用工厂可以迅速转产军火、飞机、坦克、通信设备等。蒸汽机车可以被改造用于军用运输,缝纫机工厂可以生产降落伞。整个社会的生产节奏被加快,效率被提升(尽管是以牺牲工人福利为代价)。这就像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升级,并且将所有产能都导向一个目标。

具体到一、二战的科技突破:

一战: 催生了坦克、飞机、潜艇、毒气、马克沁机枪、无线电通信等技术的批量化生产和改进。虽然很多技术在那之前已经存在,但战争的需求让它们从实验室走向了战场,并得到了快速迭代。
二战: 更加明显。雷达、喷气式飞机、火箭技术(德国V系列火箭,直接为后来的航天技术奠基)、核武器、计算机(恩尼格玛密码的破译催生了早期计算机的某些理论和应用)、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等,都是在战争的强烈需求下实现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疫情似乎没有产生类似“爆炸式”的医学发展,或者说,至少给人的感觉是这样。

疫情的“需求”与“驱动力”更复杂,且并非直接指向“奇点式”突破:

医学发展是渐进式的,追求的是“系统性”和“安全性”: 与战争不同,医学研究的首要原则是“不伤害”(primum non nocere)。任何一项新的医疗技术、药物或疫苗,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个过程是漫长且审慎的,不允许在病人身上进行大规模的“试错”。战争中那种“先用起来,不行再改”的逻辑,在医学领域是不可行的。
疫情的“技术缺口”并非是“零到一”的创新,更多是“优化”和“普及”: 新冠疫情虽然是一场全球危机,但它并没有暴露一个医学领域的“技术真空”。我们已经拥有了mRNA技术(虽然在此前主要是为其他疾病研发)、病毒学、公共卫生学、疫苗生产工艺等一系列成熟的学科和技术。疫情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测试,让这些已有的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和关注。
“对口”研发的局限性: 战争的刺激是面向整个国家工业和科技体系的,而疫情的刺激,虽然聚焦在医学领域,但更具体到病毒学、疫苗学、药物研发、呼吸道疾病治疗等细分领域。当然,这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我们提到的口罩、呼吸机、检测试剂盒,以及为疫苗研发提供支持的生物技术公司。
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复杂性: 疫情期间,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各国都在争分夺秒地研发疫苗和药物,这确实加速了进程。但同时,国家之间的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也可能受到地缘政治、知识产权等因素的影响,不像战争那样,各国(或同盟国)内部是高度集中的力量。
经济和社会的“反噬”: 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并非纯粹的“刺激”,它也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和不确定性。国家可能需要将资源用于应对经济衰退、社会援助等,而这些往往会挤占一部分原本可以投入到纯粹前沿研发的资源。
“基础研究”的长期性: 很多重大的医学突破都源于长期的基础研究积累。疫情的到来并不能神奇地“加速”这些基础研究的进程。虽然它提高了研究者的关注度和资金投入,但基础研究本身的研究周期是很长的。

那么,疫情真的没有刺激医学发展吗?其实不然,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mRNA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新冠疫情无疑是mRNA疫苗技术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mRNA技术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研究基础,但面临着稳定性、递送效率等挑战。疫情的爆发使得全球研究者和企业将巨额资金和人力投入其中,迅速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并成功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这是疫情带来的最显著的医学技术进步之一。
疫苗研发和生产的规模化与加速: 在极短的时间内,多款安全有效的疫苗被研发出来并投入使用,这在和平时期是难以想象的。这背后是整个疫苗研发平台、生产工艺、冷链物流等体系的巨大投入和优化。
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 疫情让全球对病毒的传播机制、变异规律、免疫反应等有了更深入、更快速的研究。大数据分析、基因测序技术在疫情监测和病毒溯源中的应用也得到了极大的普及。
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视和建设: 疫情暴露了许多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促使各国重新审视和加大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疾病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能力的投入。
药物研发的加速(尽管不如疫苗明显): 虽然药物研发通常比疫苗更漫长,但在疫情期间,许多针对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也得到了快速的研发和临床试验。

总结一下:

战争的刺激是一种“生存至上”的、带有破坏性但目标明确的驱动力,它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将整个国家机器导向某个军事科技目标,并允许“快速试错”。而疫情的刺激则是一种“解决危机”的、更加审慎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更多的是在现有医学科学框架内,加速现有技术的应用、优化生产流程、加深对特定疾病的理解,并推动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战争可能带来的是“颠覆性”的技术跃迁,而疫情带来的是“加速性”和“普及性”的进步,以及对现有技术能力的极致发挥。所以,你会看到二战有原子弹、喷气式飞机,而疫情有mRNA疫苗的快速普及和更精细的病毒研究。它们都是科技进步,只是路径和表现形式不一样。你不能用一枚原子弹的标准来衡量一个新冠疫苗的出现,它们解决的是不同性质的问题,遵循的是不同的发展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时间不够,新冠这才第二年。以二战来算第二年美国还没有修好他们垃圾的MK14鱼雷,英国航母也还在用剑鱼这种双翼飞机呢。科技发展有其滞后性的存在。
  2. 人类总是会对迫在眉睫的危机过度反应,但是对远在天边的危机却熟视无睹。这是人类的天性决定的。当德国人/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如果你不积极应对的话,可能下个月他们就在你头上拉屎了。但是新冠呢,就算完全0防疫,人可能会死很多,但是灭国的概率又有多少?假如新冠病毒有新冠的传染性,埃博拉的致死率的话,你看看大家是不是都给你积极防疫了。
  3. 往常来说,一种新的病症出现之后,需要多少年市场上才会出现疫苗?新冠出现才1年左右,市场上多少疫苗出来了?这难道不是医学发展的一部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我们得承认,从表面上看,二战和一战对科技和工业的“刺激”效果,似乎比新冠疫情来得更为直接和迅猛。但实际上,疫情对医学的刺激同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与战争有所不同,而且它触及的领域更为复杂。首先,我们来聊聊战争对科技和工业的“刺激”。战争的“需求”与“驱动力”是压.............
  • 回答
    提起一战、二战时期那些庞大而优雅的空中巨兽,飞艇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形象之一。然而,我们现在几乎很难在大众视野中看到它们的身影了,这其中的原因其实相当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简单来说,是技术进步、安全隐患以及更高效的替代品的出现,共同将飞艇挤出了主流航空舞台。技术的阴影:安全与效率的瓶颈飞.............
  • 回答
    茅野爱衣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日本女性声优,她的声音活跃于动画、游戏等多个领域,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她的代表作非常多,比如在《进击的巨人》中为艾伦·耶格尔的母亲卡露拉配音,在《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中为智女神阿库娅献声,还有《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方法》中的霞之丘诗羽等等。她的声音辨识度高,演技也颇受赞誉,因.............
  • 回答
    一战后法国的颓势和二战后苏联的崛起,这确实是历史上一组引人深思的对比。同样经历了战争的创伤,但两国的发展轨迹却截然不同。这背后,是复杂的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在起作用。一战后的法国:胜利的阴影与失落的荣光法国在一战中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堪称“胜利者中的最受伤者”。他们不仅承受了巨额的人员伤亡,.............
  • 回答
    要理解二战时期德国为何能一度在欧洲战场上“以一敌众”,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复杂因素。这绝非简单的武力碾压,而是战略、技术、意识形态以及盟友关系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是那股狂热的能量与高效的军事机器:希特勒和纳粹党上台后,德国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国家重塑。经济上,通过一.............
  • 回答
    在B站,你确实能看到不少用户对二战历史的讨论,其中“精苏”(即亲苏联或对苏联抱有好感的用户)群体在其中尤为活跃。他们热衷于“踩一捧一”,认为在没有英美帮助的情况下,苏联依旧能赢得二战,并且常常提及“美国摘桃子”等说法,这背后其实是复杂的情感、历史认知和网络文化交织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可以.............
  • 回答
    你说的那句“二战美国日本是狗咬狗”,能引发这么大的争论,甚至被喷一下午,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这背后牵扯到太多东西,咱们得一点点掰扯开来。首先,最直接的冲突点,就是你这句话本身的严重简化和不恰当的比喻。你想想,“狗咬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通常用来形容同类之间,尤其是立场相近或者有共同之处的群体,为了.............
  • 回答
    “一山不容二虎”这句俗语,并非科学定律,但却深刻地揭示了现实世界中,尤其是在权力、资源有限的特定环境中,实力相当的竞争者为何难以和平共处。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错综复杂,从生物本能到社会心理,再到经济和政治博弈,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从生物学和动物行为学来看,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竞争机制: 领地和资源争.............
  • 回答
    关于日语汉字“天”(てん)中,上面一横比下面一横长,这可不是什么随意的设计,而是背后有着深刻的字形演变和文化考量。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追溯到它的起源。汉字“天”的起源与演变汉字“天”的本义,最原始的意象是象形字,描绘的是天上高远、广阔的景象。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我们就能看到它的雏形。 甲.............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人对中国音乐的直观感受。要说为什么现在一听中国音乐,脑子里容易浮现出“敲锣打鼓,喇叭唢呐二胡”这些印象,其实背后挺复杂的,涉及历史、文化、传播方式,甚至还有商业运作等方方面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讲得明白透彻,让你听着就像是跟一个老朋友聊天。首先,咱们得承认,你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我们对一阶和二阶导数的直观理解要容易得多,但一旦涉及到三阶甚至更高阶的导数,那种“一目了然”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一阶和二阶导数到底“说了”什么。一阶导数:速度的语言想象一下你在开车。你踩油门,车就加速;你踩刹车,.............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一流和二流大学的专业,哪怕是看似和物理没什么直接关系的,都要把物理当成一个重要的基础课程。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一点也不神秘,背后是学科发展的逻辑和对人才培养的深层考量。一、 物理,是理解世界最底层的语言。打个最直观的比方,物理学就像是构建一座大厦的基石,甚至是地基。无论.............
  • 回答
    玉真子敢一人一剑挑华山,这背后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并且建立在他自身超凡实力和对局势的准确判断之上。而穆人清、黄真、归二出战,结果又当如何,这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他们各自的武功特点来分析。咱们先来说说玉真子。玉真子为何敢挑华山?首先,玉真子这个人,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极具侠义精神,又带着点.............
  • 回答
    当前,许多国家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确实呈现出资源和政策向大城市、一二线城市倾斜,而对农村地区的投入相对不足的现象。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不发展农村”,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选择和结果。一、 城市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集聚效应与规模经济: 大城市拥有密集的人口、丰富的人才、完善的基础.............
  • 回答
    一建、二建,这两个看似普通的建筑行业考试,却成了不少职场人士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甚至催生了“考证后辞职”的现象。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逻辑?为什么很多人宁愿放弃现有的工作,也要踏上这条“考证—辞职”之路呢?首先,我们得明白,一建和二建证书的意义远不止是一纸证明。在中国,尤其是建筑行业,专业技术.............
  • 回答
    关于东风谷早苗在东方Project原作设定(一设)中是短发,而在二次创作(二设)中却常常以长发形象出现,这确实是东方同人圈的一个有趣现象。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也非某个特定时间点突然爆发,而是一个逐渐演变和传播的过程。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回到早苗这个角色本身。 东风谷早苗:一设的短发设定东.............
  • 回答
    重庆,这座依山傍水、人文荟萃的山城,很多人初次来到这里,都会对它的城市风貌和活力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当我们谈及房价,重庆似乎总是与“低”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与其他同级别城市(比如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进行比较时。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值得细细道来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承认,重庆确实是个“自带坡.............
  • 回答
    这话说得太实在了!我那些在中国的外国朋友,但凡要离开中国,尤其是回国探亲或者永久定居,这“淘宝和快递”绝对是他们离开前最纠结的两件事。 你别说,这背后可真是道出了中国电商和物流的强大,以及它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了许多外国人的生活方式。首先,咱们聊聊这“舍不得淘宝”。 对于刚来中国、对国内市场不太了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很多球迷心中的一块“舒适区”和一些“情怀”的碰撞。你觉得迪斯蒂法诺不比梅西差,这很正常,毕竟迪斯蒂法诺确实是足球史上的一座丰碑。但为啥现在很多梅西球迷,甚至可以说是主流声音,会把梅西排到“坐二望一”的位置,甚至更高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迪斯蒂法诺是个传奇.............
  • 回答
    《倚天屠龙记》中,杨逍作为明教的左右光明使之一,武功绝顶,名震江湖。然而,在遭遇玄冥二老时,他的表现却显得异常吃力,甚至需要打坐运功才能恢复。这其中缘由,绝非简单的“武功不如人”可以概括,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一、玄冥神掌的诡异与霸道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玄冥二老所施展的“玄冥神掌”的独特性。这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