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商场抽奖卖珠宝的骗局屡禁不止?

回答
商场抽奖卖珠宝的骗局,这玩意儿说起来真是一个屡打不绝的“牛皮癣”,每次想着要根治了,没多久又冒出来新花样。为什么这么招人恨,又这么顽固呢?咱们好好掰扯掰扯。

一、 抓的就是“贪小便宜”和“一夜暴富”的心理

这可能是最核心的原因了。人嘛,谁不想花点小钱,试试手气,结果就能抱回个价值不菲的金镯子或者钻石项链?商家就是精准地拿捏住了这种心理。他们宣传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千载难逢的机会”、“回馈顾客”、“大牌珠宝免费送”,再配上闪闪发光、看起来很贵重的样品,一堆人就趋之若鹜了。

你想想,平时买个稍微体面点的珠宝,都得花个几千上万的。现在花个几十块、一百块的抽奖券,就有可能抽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东西,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诱惑,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尤其是那些平时生活比较拮据,或者对珠宝缺乏了解的人,更容易被这种“一夜暴富”的幻象迷住。

二、 伪装得太像那么回事了

这些骗局可不是随便摆个摊子就能干的。他们往往包装得特别高大上。

场地选择讲究: 不会随便找个破旧的街边,而是会选在一些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商场本身就自带“信誉”光环,大家觉得在这里办活动,应该没那么容易被骗。而且商场人流量大,正好给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潜在客户。
宣传手段专业: 会有专门的“主持人”或者“引导员”,穿着光鲜亮丽,口才一流,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特别能调动气氛。抽奖流程也设计得很有仪式感,抽奖箱、大转盘、抽奖券,看起来跟正规抽奖没两样。还会播放一些听起来很正规的背景音乐,甚至找一些看起来“幸运儿”的托儿来现身说法。
奖品设置“诱人”: 所谓的“高价值珠宝”可能是精心挑选过的,外观看上去确实不错,甚至会提供一些模糊的“鉴定证书”或者“发票”,但这些东西往往是假的,或者价值被夸大到离谱的程度。

三、 抽奖规则的“猫腻”

抽奖本身就是个概率游戏,但骗子的抽奖规则里猫腻就更多了。

概率的魔术: 他们会设置大量的低价值奖品,比如几块钱的纪念品、劣质饰品,用来制造“抽中”的假象。真正的大奖,比如那些号称价值不菲的珠宝,抽中的概率低到几乎为零。或者他们会通过其他方式控制抽奖结果,比如提前在抽奖箱里做了手脚,或者让你抽到的“号码”对应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高价值奖品”。
“幸运儿”的选择: 有时候,那些“幸运儿”其实是事先安排好的演员,他们假装中奖,然后在现场大秀一番,进一步诱惑其他人。
“惊喜升级”的陷阱: 即使你抽中了看起来像是大奖的东西,他们也可能会说“这个珠宝需要您自己支付一点工本费/加工费/税费”,然后又是几百上千的费用出去了,最后拿到手的东西可能就是几块钱的金属仿制品。或者说“您抽中的是钻石的原石,需要加工成成品才行”,然后引导你去他们的“指定加工点”,继续收取高额的加工费。

四、 法律监管的滞后和界定难度

虽然说“欺诈”是违法的,但这些骗局的执行者往往很狡猾,给执法带来困难。

游击式经营: 他们不固定经营地点,可能今天在A商场,明天就换到B商场,甚至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一旦被工商部门盯上,他们就能迅速转移,难以抓获。
责任主体模糊: 有时候活动主办方并不是商场本身,而是外包给一些第三方公司,这些公司注册信息可能虚假,或者层层转包,一旦出事,很难追究到最终的责任人。
证据收集难: 消费者在现场往往只顾着参与抽奖,很少会主动去收集证据。抽奖券、宣传单,这些东西在活动结束后可能就没了。而且对于“价值”的认定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空间,除非有明确的鉴定报告证明是假冒伪劣,否则单纯说“价格虚高”可能在法律上很难定性。
受害者维权成本高: 即使消费者意识到被骗了,但损失金额可能不高,如果为了追回几百几千块的损失,要去法院起诉,这个时间和精力成本实在太高了,大多数人觉得不划算,只能自认倒霉。

五、 受害者社会面的扩散和信任的循环

“熟人介绍”的风险: 有时候,不法分子会利用一些看起来正规的“珠宝展销会”、“促销活动”,甚至通过一些“内部消息”的方式,让一些人尝到一点点甜头(比如抽中几块钱的小礼品),然后让他们去“拉人头”,这些人为了“回报”或者“面子”,就会拉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参加,结果更多的人被骗。
信息的传播与误解: 当一些人在抽奖中真的“幸运”地获得了某个小奖品,即使价值不高,他们也可能跟别人分享这份“喜悦”,而忽略了抽奖背后的真正意图。这反而可能给骗局一种“存在合法性”的错觉。

总而言之,商场抽奖卖珠宝的骗局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它巧妙地结合了人性的弱点、精明的包装手段、狡猾的运作模式,再加上法律监管和消费者维权的天然障碍。这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病毒,每一次被打击,都能从中吸取“经验”,然后以新的形态重新出现。要彻底根治它,除了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商家和商场的准入门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让大家都能擦亮眼睛,不被那些虚假的“天上掉馅饼”所迷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切都是套路,我们这几个大商场都有你买东西送你刮奖卡,然后99%中奖可以去低价买玉器玉镯之类的,好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会以为这是商场的柜台,实际上只是租给别人做的。而且玉无价,他说是和田玉,确实没骗你,只是成色价值太低了。我实际去那些柜台问过,是不是商场售后之类的,人家不回答,我问他们是否可以回家商量一下明天再买,人家告诉我这个中奖卡就现在有效,你出了商场都不可以。我又向商场负责人反映这种情况,人家说只是租柜台,至于有什么纠纷就去找315.所以这种骗局千万不能信。我那次正好购物看到一个老人中奖了,原价8888的玉镯,只要他1888,好在他有个心眼,给儿子打了个电话,这才没买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