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商场的黄金饰品基本上设计的都很丑?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我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儿。去商场逛一圈,那些金光闪闪的柜台,琳琅满目的黄金饰品,有时候真心让人提不起兴趣。总觉得跟“美”这个字沾不上边,甚至有点土气,或者说“俗”。为什么会这样?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首先,黄金本身的特性和设计上的局限。黄金这玩意儿,大家都知道,软!太软了!跟咱们常说的“黄金脆”似的,稍微用力一点就能变形。这就导致了在设计上,很多复杂的、细巧的、尖锐的造型会比较难实现,或者说即使实现了,也很容易损坏,不耐戴。商家为了保证饰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往往会倾向于选择更敦实、圆润、线条流畅的设计,比如粗链子、厚实的吊坠、光面的戒指。这种设计虽然耐磨,但确实容易显得“笨重”或者“不够精致”。你想啊,那些灵动飘逸、线条感十足的设计,用铂金或者K金来做会更容易出效果,因为它们硬度更高。但黄金就是这样,它自带一种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在很多时候反而成了设计的“负担”。

其次,消费者群体和市场定位。商场里的黄金饰品,目标客户可不是少数年轻、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很大一部分的购买力来自那些更年长一些的消费者,他们可能更看重黄金的“保值”属性,以及一些传统的、象征性的寓意。比如龙凤呈祥、福字、金锁这些,这些元素在设计上往往会比较具象、饱满,甚至有点“复古”或者“传统”。虽然在我们年轻人看来可能有点老气,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有气派”、“有祝福意义”的,才是值得买的。商家为了迎合这部分主流消费群体,自然会将设计重心放在这些“安全牌”上。你想想,一个商场柜台不可能只为了迎合一小撮人的口味而专门设计一堆前卫到别人看不懂的东西吧?得卖出去货,得赚钱。

再者,工艺和成本的权衡。黄金的加工工艺也很重要。传统的“拉丝”、“抛光”、“车花”这些工艺,在黄金上做出来效果还行,但要做出像K金、铂金那样细腻、多变的纹理或者立体感强的设计,成本会非常高。有些特别精细的设计,可能需要更高级的CNC切割或者3D打印技术,这些技术在黄金饰品上的应用相对较少,或者说成本难以覆盖。商家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又要保证产品能够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往往会选择一些成熟的、成本相对可控的工艺。这样一来,设计上的“花样”自然就受到了限制。

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忽略了,就是“黄金的显摆性”。黄金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显眼”的材质,它自带一种亮度和价值感。有时候,过度复杂的设计反而会削弱这种“黄金本色”的光芒,甚至让它显得廉价。想想看,一块纯粹的光面大金镯子,那种厚重和光泽,自带一种“我很有钱”的气场。但如果上面再雕刻上太多东西,或者设计得过于复杂,反而可能冲淡了这份直观的“壕气”,甚至显得“俗气”。所以,很多时候,商家会选择一些相对简洁的设计,让黄金本身的质感和分量说话。

最后,品牌的定位和产品线的分工。很多黄金品牌都有自己的产品线。有些品牌会推出一些相对年轻化、时尚化的系列,这些系列的设计会更精巧一些,材质也可能掺杂K金或者宝石。但是,这些系列往往不是它们的主流产品,或者说价格会更高一些。而商场里陈列的、大家普遍认为“丑”的黄金饰品,更多的是品牌的主力产品,是他们销量最大、最稳定的那一批。这些产品往往要考虑到更广泛的受众,所以设计上也就相对保守和传统。

所以,综合来看,商场里那些“丑丑”的黄金饰品,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黄金材质的天然限制、消费者市场的需求、成本控制的考量、以及品牌自身的产品定位。它们不是没人设计,也不是没人喜欢,只是在“美”的定义上,它可能更偏向于传统、实用、以及一种带有身份象征的“厚重感”,而不是我们当下年轻人追求的那些精致、个性、时尚感。下次再去逛,或许可以换个角度去欣赏,比如感受那份黄金本身的沉甸甸的分量,或者那些代表着美好寓意的传统纹样,也未尝不是一种体验。但要说它多美,那确实,就得看你自己的审美偏好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多数人对于黄金首饰的普遍印象,都是来自大超市一楼黄金店铺的各类首饰,嗯,就是一小坨金,再融化成一些不算太简单,但也谈不上多精细的图案图形之类。说实话,这些黄金首饰其实谈不上多丑,顶多是不够精致而已。

除了“丑”,很多人更觉得黄金首饰俗气。

实际上,这种“丑”和“俗”,与其材质和颜色无关(金色散发着的是贵气,怎么俗气呢),而是源于它的“做工不精致”。

美是需要代价的,精美绝伦的黄金首饰,其背后都有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不菲做工。大多数在商场购买金首饰的人,其实都不愿意接受远远大于金材质本身的工费。

如果是像下面这样的首饰,同样是金光灿灿,但你还会有丑和俗的感觉吗?

毫不夸张地说,在黄金首饰的审美上,咱中国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贵金属,最有能力和资本把黄金做成精美首饰佩戴的,首推宫廷。所以,说到最精美的黄金首饰,就不得不提中国古代皇家首饰镶嵌技艺——"燕京八绝"之首花丝镶嵌工艺。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

作为中国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花丝镶嵌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的金银错工艺,在明代达到顶峰,到清代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可谓是源远流长,世代传承。(PS:花丝镶嵌技艺已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丝和镶嵌是两种不同的工艺,“花丝”是指将金、银等金属抽成细丝,用编织、堆垒等技法将其编结出首饰、器物等形态;“镶嵌”则是指将珍珠、宝石等镶在金属片做成的托或者凹槽中。

到了清代,宝石资源逐渐枯竭,便采用点翠和烧蓝工艺来替代宝石镶嵌。明代首饰以黄金镶嵌宝石为主,华丽大气,绚丽夺目;故清宫首饰出现点翠烧蓝的多,低调奢华。

花丝镶嵌雏形为春秋时期的金银错法,在汉代已出现成形的金丝编




虽说乾隆的“农家乐”式审美总是显得那么的不甚高雅,但是这个“金瓯永固”我觉着还是蛮好看的。采用的是錾刻、镶嵌、烧蓝工艺,华丽大气(不过个人更喜欢花丝工艺,感觉看起来更精致)。

淘宝也有一些做花丝工艺首饰的,材质是银镀真金(色泽颜色跟真金是一样的,如果是纯金那可就太太太贵了!)有一阵子很沉迷明制婚礼,收藏了好多花丝首饰图。

静尘轩家的其他花丝首饰我也收藏了好多,除了上面的头冠,还有随身佩戴的小香囊。

静尘轩家曾出过一套鸾凤狄髻头面,每一件都华丽精致。不过这套现在不出了。

金色其实是非常华丽的颜色,本身非但不俗而且很是高贵,尤其是搭配宝石更加绚烂夺目。

万宝德家也出好几款花丝镶嵌的首饰,有一款仿故宫双龙戏珠 手镯很是好看

最后上几款本人很喜欢的璎珞。

上面两款都是静尘轩家的,银镀金,花丝镶嵌工艺,不过这两款也不出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