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成功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通过军爵制快速形成了新的利益阶层,并能压制住旧贵族,其他改革措施都有先例可循。而吴起变法类似于建国的“三反五反”,只抓政治不抓经济民生。
我们先梳理下春秋战国的变法得失。
中华5000年历史,唯一的一次“变法狂潮”就发生在春秋战国。变法的目的都是加强中央政府对国家资源的控制,增加财政收入,以应对激增的战争支出。在变法措施上,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扩大税基,以土地私有制改革激发农民种地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
2、打击旧贵族,向农民直接征税,防止税收被贵族截留;
3、实施国营政策,国家控制自然资源和物资买卖,赚取高额收益。
商鞅变法在制度层面彻底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取得了成功。
一、管仲变法
第一,促进农业生产。将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分配给农户,土地不能买卖和转让。管仲没有打破当时的土地制度,只是重新分配了。
第二、开创盐铁专营之先河。盐池和矿山的所有权是国家,开放给民间生产和经营,政府进行统购统销,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第三、开国营色情行业。当时设置了7500间妓院,由国家统一管理,从中收取税收。管仲被称为妓院祖师爷。
第四、重视商业,鼓励贸易和消费。但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低下,并不具备商业的条件,这一举措对当时齐国的财政收入影响有限。
管仲没能进行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旧贵族没有解决,齐国一世而衰。
二、晋国版打土豪分田地
先是晋献公“打土豪”,即打击公族,公元前669年尽杀群公子,本家四代通通杀死。
然后晋献公之子晋惠公着手进行财政改革,开始“分田地”,将贵族占有的土地返还给农民,承认土地私有,这样原来进入公族口袋的田赋充实了现在的政府财政收入。
由于收拾了四代公族,相比齐国,晋国强势延续了较长时间,持续百年。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晋平公被合称为“晋国六霸”。
然而贵族春风吹又生,小的诸侯霸占田地,又开始一点点的蚕食财政,形成六卿专政,晋国逐渐衰落。
三、鲁国“初税亩”,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公元前 594 年,鲁国的季文子实行了“初税亩”,无论公田还是私田,一律按照实际耕种田地的亩数来收税,够狠够准,税率为1/10。正式确立起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全意义上的税收制度,比晋国更彻底。一下子私田兴起,“隐民”剧增,税基大大扩大,政府收入增加,国家变强大。
但只是肥了中间的贵族,其他方面鲁国维持不变,在诸侯国的存在感不高。
四、李悝变法
第一,土地政策上,沿袭鲁国的土地制度。
第二,打击贵族,废除世袭制度,根据能力来选拔官吏,取消世袭俸禄。这一条显示了李悝相比前人的前瞻性,但执行得并不彻底,宗室贵族的儿子继续霸占田地,农业税还是收不上来。
第三,实行“平籴法”,丰年时,官府按等级买进一定数量的余粮,灾年时,官府也按平价卖出一定数量的粮食。
李悝变法有其不彻底性,一些被动过“奶酪”的贵族利益阶层一直伺机报复,李悝、魏文侯相继离世之后,改革力量没能压制住旧势力,魏国又退回到了从前。
五、吴起变法,专业打土豪
吴起也参与了李悝变法,跑到楚国后,吸取李悝变法失败的教训,将变法的核心放在打击贵族。
第一,免除贵族三代以上无功人员的官职,收回俸禄;
第二,勒令一些民愤较大的旧贵族,迁移到边远荒凉地区去垦荒生产,没收他们原来的封地,收回征税权。
吴起改革简单粗暴地直接剥夺贵族利益以弥补国家财政,迅速激化了矛盾;没有涉及农民利益,使得改革缺乏稳定的社会基础。只抓政治,不抓经济和民生,这种古代版的“三反五反”运动,即使改革多进行几年,也避免不了失败的结局。
公元前381年,吴起被贵族用乱箭射死,变法失败,楚国回到老样子。
六、商鞅变法
第一,“废井田,开阡陌”,照搬鲁国改革,但商鞅做得更决绝:强迫人们只能种地,堵住其他出路。资源国有化、商品重税、户籍登记、取消货币以实行以物易物,将老百姓死死地限制在土地上。
第二、控制粮食买卖和所有自然资源国有化。盐铁专营的深化。
第三,军爵制度,取消贵族所有的爵禄。商鞅直接收回特权,只以“短平快”的军功论赏;并且,全国上下,只要有军功,就能获得相应的爵位。这一军爵制度可为开天辟地,快速将贵族制度打破得彻彻底底,解决了困扰历代改革者的贵族阻扰问题。科举制与军爵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军爵制度是商鞅变法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第四,“不许思想”的愚民政策。让农民专心务农,不致意志涣散,把人变成了种地机器。这是商鞅变法区别于改革前辈的独创,认识到了思想灌输的重要性。“只有一种思想”,与“不许思想”一脉相承。
商鞅变法很幸运地延续了下来,走出了历代改革人亡政息的怪圈,这主要是因为:
1、变法带来的财政增长十分明显,呈几何级增长,10年时间秦国财政收入增加20倍,到公元前342年,秦国财政收入超过六国总和的一半;
2、通过军爵制度巧妙地将内部矛盾以战争方式对外转移,军功客观而且快速,不像文官升迁比较主观而且缓慢,因此秦国快速形成了军人阶级这个新的利益阶层,能够压制旧贵族;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关键原因。
3、商鞅虽被车裂,但旧势力也一并被铲除,这是新君为稳固自身的政治斗争,与变法本身无关。
管仲开创盐铁专营政策,国营政策成为集权国家快速扩充财政收入的不二法门;
季文子建立土地私有制下的全民税收制度,解决了最基本的税基问题;
商鞅利用军爵制彻底打掉贵族这个中间层,解决了税收流失问题,国家得以能够对民众直接征税;
商鞅发扬光大历任改革者的有利措施,辅之以愚民政策的意识形态全面化,终于成功,从而将秦国国力带上新的台阶,奠定了统一六国的物质基础。
更多正宗的历史知识,请@公众号“拿破仑小炒”。
因为。一,时间太短。才五六年。
二楚国王室贵族势力太强。
楚国在打下一块地盘,常常会把王室子弟任命为一地县公。(理论上不世袭,实际操作上不清楚)
这些县里 陈蔡,东西不羹四县,赋皆千乘。
一个县就是春秋中等国家的实力。(这四个县本来就是国名,陈国就是田氏的母邦)
伍子胥在吊打楚国主力,最后还是在封君的反扑中退出楚国近幾。
让商鞅去六卿时代的晋,也无法改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