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少了一个足够。
高超音速滑翔导弹有着类似于弹道导弹的飞行方式,在前半段需要采用火箭助推器将其送入高空,然后释放弹头,使其做滑翔飞行,一般速度也可以达到马赫数5以上。虽然运行方式与弹道导弹差不多,不过由于在超高速飞行时,弹头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会急剧上升,普通弹道导弹的弹头在如此高温之下相应的制导系统会失去作用,所以如何选择材料并保持制导能力是此类导弹研发的难点。目前已知测试成功和部署的高超音速导弹包括中国的DF-17,俄罗斯的Kh-47M2“匕首”、3M22“锆石”、RS-26“先锋”等。美国虽然也在大力推进类似的武器研发且上马的种类很多,不过最近的测试却不是那么成功,前几天使用B-52轰炸机携带的AGM-183A就因为无法发射而宣告测试失败。
可以说,在此类武器的研发和部署方面,美国已经落后了,而且是严重落后的那种。毕竟中、俄已将此类导弹进行实战部署了,美国却还在努力的测试当中。a
既然已经落后了,美国在同步发展高超音速导弹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地去研究如何防御这种导弹的攻击。不过相关的报告显示,现阶段以美军所掌握的技术来看,想要防住此类武器的打击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在美国人看来,要想防御高超音速导弹有四个难点需要克服:
首先、硬件上的不匹配。现在美国虽然部署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但这类系统主要针对的目标是传统的弹道导弹,它的工作方式是从导弹发射阶段就开始利用红外侦察手段去追踪导弹的全过程,从而计算出导弹的飞行轨迹和落点,然后在其飞行途中或末端进行拦截。
但是高超音速导弹与传统的弹道导弹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没有那么明显的红外特征,也就是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和天基探测系统根本就不知道这枚导弹是从哪里发射的?飞行轨迹如何?要打到什么地方去?无法计算轨迹、弹道和落点,没有这些数据,拦截导弹也就无从下手了。
第二、飞行高度和地球曲率的影响。弹道导弹的飞行高度和距离都很大,加速阶段起码要爬升到超过100千米以上的高度之后才可进行第二阶段的飞行,在较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陆基和海基探测系统可以捕捉到相关信息,这也就为导弹防御系统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和反应时间.
而高超音速导弹则不需要如此复杂的轨迹,其飞行高度仅为30至50千米左右,飞行距离也没有弹道导弹那么远,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设置在陆地和海上的探测系统一般只有在导弹接近后才有可能反应过来,不过由于其运行速度太高,探测到之后留给系统的反应时间基本也所剩无几,所以想要精准拦截根本没有时间。
第三,不可预测性。导弹防御系统运行的基本原则就是能够根据导弹的飞行轨迹去计算出末端落点,弹道导弹在再入大气层后它的轨迹基本不会发生变化,拦截起来相对容易。可高超音速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是可以进行速度和方向上的机动,比如我们所说的乘波体运动,没有所谓的飞行轨迹可以预测的导弹你让导弹防御系统怎么去拦截。
第四,预警时间短。这类武器之所以叫高超音速导弹,最大的特点就是飞得快,马赫数5的飞行速度是什么概念呢?音速是340米/秒,五倍呢?1720米/秒,这只是一个入门速度,现在据说已经开发出马赫数10以上的导弹了,那么它的速度就是3400米/秒,1分钟的飞行距离大约在20.4千米,这怎么拦截?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