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社会高度发达,女性在养活自己之外完全有能力独自抚养后代,男性的社会地位会有什么变化?

回答
在一个社会高度发达、女性在经济上独立且具备独自抚养后代能力的背景下,男性的社会地位确实会经历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并非简单的取代或反转,而是一种结构性的重塑,会渗透到家庭、职场、文化等方方面面。

一、家庭与亲密关系中的地位重塑:

经济依附的减弱与权力平衡的转移: 过去,男性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身份,是其在家庭中拥有较高话语权的重要来源。当女性不再需要依附于男性来获得经济保障,甚至在养育后代方面也具备独立能力时,这种经济上的不对等关系被大大削弱。男性的“养家糊口”不再是唯一或首要的价值体现,他们在家庭决策中的影响力可能会受到挑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情感支持、共同责任分担、个人魅力等)来争取。
“提供者”角色的多元化与情感陪伴的凸显: 男性在家中的角色不再被狭隘地定义为“面包师”。相反,情感支持、育儿参与(即使不是绝对的“主要”提供者)、家庭事务的分担以及作为伴侣的情感价值会变得更加重要。一个善于倾听、能够提供情感慰藉、积极参与家庭生活、懂得如何与伴侣和孩子建立深层连接的男性,其家庭地位反而可能提升,成为“情绪稳定器”或“情感伴侣”。
婚姻动机的转变: 当婚姻不再是经济上的必需品时,人们结合的动机将更多地转向情感契合、共同成长、生活伴侣等层面。男性需要展现更强的吸引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人格上的。缺乏真诚情感连接或沟通能力的男性,可能更难找到理想的伴侣。
父职角色的重新定义与价值提升: 即使女性有能力独自抚养,许多家庭仍然会选择有父亲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男性的“父亲”身份价值会更加凸显,其参与育儿的质量和深度将成为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一个积极参与孩子成长、引导孩子价值观、与孩子建立深厚父子/父女关系的父亲,其在家庭和子女心中的地位会非常稳固。反之,那些缺席或敷衍的父亲,其家庭地位会进一步边缘化。

二、职场与社会贡献中的地位变化:

“男性职业优势”的消解与“能力导向”的强化: 随着女性在各行各业的崛起和经济独立,过去一些基于生理性别或社会分工形成的“男性职业优势”将被大大削弱。例如,在体力劳动密集型或高风险行业,女性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安全保障来参与。社会将更加看重个人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等普适性素质,而非性别标签。
竞争的加剧与多元化价值的回归: 在“人人都能养活自己”的社会里,职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不再是男性天然占据优势的领地。女性在职场上的表现将更加普遍化,她们的成功与否将更多地取决于自身努力和能力。男性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也要认识到“能力”本身是多元化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男性为主导的评价体系。
“责任”与“担当”的内涵扩展: 男性在社会上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经济上的“顶梁柱”,更可能被期待承担更多元的社会责任。这可能包括在科研、艺术、公益、技术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做出贡献。男性需要在各个层面展现其价值,而不仅仅是在经济回报上。
父权结构的松动与对等话语权的争取: 随着女性在社会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强,男性过去在一些公共领域和决策机构中占据的绝对主导地位可能会发生变化。政策制定、文化传承、社会规范的形成将更加多元化,需要倾听和整合不同群体的声音。男性需要学会与女性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塑造社会。

三、文化与心理层面的影响:

男性气质的重塑与多元化解读: 当经济实力不再是衡量男性价值的唯一标尺,传统的“阳刚”形象可能会面临挑战。力量、独立、冒险等特质仍然重要,但温柔、共情、耐心、居家能力等被视为“阴柔”的特质,也可能成为男性受推崇的品质。男性气质将更加多元化和包容化,不再被单一模板所定义。
“竞争性”的适度调和与“合作性”的凸显: 长期以来,社会文化往往鼓励男性在竞争中获胜,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女性在经济和社会竞争中也同样强大时,男性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但同时,这种环境也可能促使男性更加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女性并肩作战,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对“男性特权”的反思与调整: 社会的高度发达,本身就意味着公共服务和资源分配会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支撑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基于历史形成的“男性特权”(例如在某些领域被优先照顾或隐含的优待),可能会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强调公平竞争和机会均等。
新的“成功”标准的出现: 男性价值的实现将不再是单一维度的“事业成功”或“经济富足”,而是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意义的家庭生活、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个人品格的完善等。这种对“成功”的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会为男性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要求他们具备更全面的素质。

总而言之,在一个女性经济独立且能独自抚养后代的社会,男性的社会地位并不会因此而贬低或消失,而是会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转型。他们将不再仅仅依赖经济实力来确立自己在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而是需要通过情感连接、深度参与、能力多元化以及更具人文关怀的品质来重塑自己的定位。这种变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它要求男性拥抱变化,重新认识并发挥自身的价值,最终在更平等、更包容的社会结构中找到新的、更充实的存在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话就没逻辑了。

孟子他妈都懂得一个人带着他搬三次家,最后把他抚养成一大伟人。抚养后代的能力从来不是决定男性女性社会地位的关键因素。你要是愿意的话,把一个孩子养大,没什么难,你也可以。这并不需要什么强大的能力,大多数有正常工作的人都做得到。这个社会上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也不是因为女性没办法养活后代,不得不委身于男性。所以原题目中的逻辑本来就不成立。或者按原题目逻辑,男性地位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现在大多数女性如果想的话,自己独立就能养活。

可问题是,假如我是女性,我自己完全有能力养活,并不妨碍我找一个人分担,让我过得更加轻松,更加有质量,让养出来的孩子更有发展前途。人类社会从来都是一个向上仰望不断发展的阶梯。按你的逻辑,人类社会吃饱了那一天就不应该再发展农业了。我都能自己喂饱自己了,我还为什么要在农作物上花心思?因为我想在更轻松的条件下喂饱自己,我还想更轻松的喂饱别人,我还想吃得更好…………一个家庭光靠母亲完全有能力也可以把孩子养大,也有无数人已经这样做了,但是有父亲存在的话,家庭的负担会轻一点,培养孩子会有更多的预算,孩子的人格成长,由于父亲的介入会更多元更健全………我们的社会早就过了,你能不能来决定的那个时代了。几千年前就过去了。

user avatar

说的好像两千年前没有寡妇把孩子带大似的。

只要你愿意,怎么会没有能力独自抚养后代?

别说亲妈了,浑身是病的爷爷奶奶也能独自把后代抚养成人。

问题是,假如你能找个男人帮你出一大份力的话,你找还是不找?你是能找到,还是找不到?

男性的社会地位,你都说是社会地位了,不是家庭地位,对吧?

哪个男人的社会地位是看她老婆能不能独立养孩子决定的?

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价值,本质上就是没有性别的,一个董事长,你说ta男的女的?能做好,变性人都行。

别整天找男女问题说事,搞乱中国无非就是种族、性别、地域上各种搞对立,你哪个美国基金会资助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一个社会高度发达、女性在经济上独立且具备独自抚养后代能力的背景下,男性的社会地位确实会经历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并非简单的取代或反转,而是一种结构性的重塑,会渗透到家庭、职场、文化等方方面面。一、家庭与亲密关系中的地位重塑: 经济依附的减弱与权力平衡的转移: 过去,男性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身.............
  • 回答
    产能过剩,这个词听起来总是带着点沉甸甸的、似乎是进步的另一面。那么,它究竟是不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标志呢?产能过剩,并不直接等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得先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什么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简单来说,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它包含几个核心要素.............
  • 回答
    中国宣布暂停对77个国家的债务偿还,无疑是近期国际舞台上一个重要的经济和外交举措,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要理解这一举措为何能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暂停债务偿还的背景:全球经济困境与脆弱国家的需求首先,理解这一举措的背景至关重要。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多重挑战: 新冠疫.............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社会上所有女性都不收彩礼,那男女关系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一层一层地扒开来看,想想会发生什么。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婚姻的门槛降低了。彩礼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有时候确实是男女双方家庭经济实力的一种体现,但同时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尤其对于男方家庭来说。如果这项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关乎人类社会存续与发展的命题。如果抛开道德和责任感,即便是最尖端的科技,最遥远的征途,也可能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招致毁灭。想象一下,没有道德约束的科技会是什么样子?人工智能可以强大到无法想象,但如果它们缺乏对人类生命的尊重,或者被用于纯粹的掠夺和控制,那么它就不是解放者.............
  • 回答
    如果社会普遍不婚,性别矛盾是缓和还是加剧,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它触及了社会结构、个体选择、经济基础以及文化观念等多个层面,绝非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更像是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不婚的普遍化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反应又会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性别关系。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缓和”的可能性: 个人.............
  • 回答
    如果社会上所有男性都一致拒绝支付彩礼,这无疑将会在男女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结构中掀起一场巨大的变革。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婚姻的“成本”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当下,彩礼虽然名目繁多,但其核心意义往往被解读为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养育女儿的补偿,以及对未来婚姻生活的一种经济承诺。如果这一环节消失,那么婚姻的起.............
  • 回答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没有预警,没有征兆,所有年满十二岁以上的人类,就这样从地球上消失了。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灾难,但如果我们抛开情感的冲击,冷静地分析一下,留下来的孩子和年轻人,他们有可能重建文明吗?首先,最直观的冲击是巨大的劳动力和知识的真空。成人是社会运转的基石,他们承担着绝大多数的生产、管理、教育.............
  • 回答
    如果社会真的由女性主宰,那画面会相当耐人寻味,而且我想,会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不是简单的“女皇上台,宫廷剧上演”那么简单。这是一种权力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想想决策模式和优先事项。女性主导的社会,我相信,在宏观决策上,更可能倾向于长远规划和整体福祉。那些需要耐心、细.............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设想,如果人类社会突然冒出一批食人的怪物,其带来的冲击将是颠覆性的,整个世界的运转方式都会为之改变。与其说是“变化”,不如说是“崩塌与重塑”。首先,最直接、最原始的反应会是 恐慌和混乱。想象一下,那些我们熟悉的面孔,一夜之间变成了捕食者,以同类为食。最初,消息可能会被压制,被.............
  • 回答
    《太空旅客》的世界观,那种舒适、便利且技术高度发达的太空旅行,人类社会能够沿着现在的轨迹稳定发展,那么达到那样的水平,我认为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具体来说,可能需要 两到三个世纪,甚至更久。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线性推导,而是涉及到多个层面,每一个环节的突破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跨越。首先,我们需要拆解一下.............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鸟类社会真的像我们一样,开始研发制造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它们会走上和人类相似的“水→陆→空”的发展轨迹吗?这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设想,如果我们抛开它们本身就具备的飞行能力,而是从它们需要突破物质限制,创造新的移动方式的角度去思考,可能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或者说,它们可能会走出一条截.............
  • 回答
    一个社会如果允许未婚女性通过人工授精生育,这无疑会带来深刻的社会变迁,尤其会触及“剩女”现象和女性因年龄增长而不婚所遭受的轻视。让我们来细致地探讨一下,这两种焦虑和轻视是否会因此消解,或者以何种形式转变。“剩女”焦虑的根源与变化“剩女”这个词本身就带有社会压力和标签化,它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女.............
  • 回答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社会,每个人都恪守着自己的原则,做任何事情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没有所谓的“后门”,也没有靠着人脉或者亲戚关系就能一路顺风顺水的人。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理想国?但如果真到了这一步,这个社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首先,最直接的感受会是公平感的极大提升。当每个人都知道机会均等,成功的标.............
  • 回答
    这是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涉及到社会认知、审美标准以及“美”的本质等诸多层面。如果全社会都对一个被普遍认为是“丑女”的人做出了统一的“美女”评价,那么她是否会“变成”美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到底是什么。在现实生活.............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电影里、游戏里玩过多少次了。但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人类文明会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哗啦啦全塌了?我觉得没那么简单,也肯定不是那么绝对的“是”或者“否”。咱们先掰扯掰扯为啥会有人觉得文明会崩溃。崩溃的理由,听起来挺吓人的: 生化危机,直接的威胁是“吃人”: 这个是.............
  • 回答
    “知足常乐”这句老话,听起来温情脉脉,似乎把我们引向一种安逸、平静的生活哲学。但仔细一想,它又好像和我们身边那些“不安分”的创造者、推动者们格格不入。拿埃隆·马斯克来说,如果他“知足”了,可能就安心在PayPal赚的钱里安享晚年,也就不会有SpaceX那改变星辰大海的宏图了。再想想社会整体,如果大家.............
  • 回答
    设想一下一个不存在国家、没有阶级、生产资料归全人类共有的世界。在这个被称作“全球性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生活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绝非一个简单的乌托邦,而是基于一系列根本性改变的社会运作模式。首先,经济基础的重塑是核心。在这个社会里,所有的工厂、农场、矿山,以及所有的技术、知识和资源,都不再属于私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遗传、选择性生育以及人口特征演变的复杂性。简单来说,如果一个社会真的只允许身高最高的10%的人生育,那么这个社会的身高 理论上会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这种增长并非无限,并且会受到很多实际因素的制约,最终可能达到一个平台期,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让我来详细展开说说。首先,.............
  • 回答
    设想一个世界,在这里,死刑的最终宣判权不再掌握在冰冷的法庭和严谨的证据链中,而是交给了互联网上那些活跃的、拥有投票权的网友。这是一个由无数个“点赞”和“反对”组成的极端权力场,而社会生态,也因此染上了浓重的数字迷幻色彩。首先,信息传递的方式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媒体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而更像是舆论的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