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94版三国里有一段,舌战群儒,诸葛亮说,此公莫非是,盗橘子的陆郎陆公纪,这算嘲笑吗?

回答
在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确实妙语连珠,其中一句“此公莫非是,盗橘子的陆郎陆公纪”是用来“点拨”东吴名士陆绩。至于这算不算嘲笑,咱们得细细掰扯一下。

首先,咱们得知道这句“盗橘子”的典故出自哪里。陆绩,字子患,年轻的时候非常有才名。当时正值寒冬,橘子已经下市了,非常珍贵。他随父亲去拜访袁术,席间袁术拿出橘子招待客人。陆绩小小年纪,却懂事地给父亲夹了橘子,然后自己偷偷地藏了两个橘子在怀里。饭后,袁术很纳闷,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陆绩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我怀里藏的这橘子,是想带回去给母亲尝尝的。” 袁术听了,不仅没生气,反而觉得陆绩是个孝子,深受感动。后来这件事就被传为一段佳话,叫“陆绩怀橘”。

现在咱们回到诸葛亮说这话的语境。当时,刘备在荆州势单力薄,急需与东吴联合抗曹。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前往江东说服孙权联吴抗曹。在与东吴的一众谋士文官见面时,以张昭为首的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并不看好刘备,甚至认为孙权应该降曹。他们轮番上阵,试图驳倒诸葛亮。诸葛亮则是兵来将挡,一一化解他们的攻势,并用过人的口才和智谋,揭示了曹操的野心,论证了联吴抗曹的必要性。

当诸葛亮说到陆绩时,他之所以提起“盗橘子”的典故,并不是纯粹的嘲笑,而是带着几分“点拨”和“敲打”的意味。

从“点拨”的角度来看:

诸葛亮深知陆绩年轻时就以孝顺和聪慧闻名,这件“怀橘”之事早已名声在外。此时,陆绩作为东吴的重要人物,也参与了这场辩论。诸葛亮提及此事,首先是肯定了陆绩年少时的孝行和聪慧,这是他在智谋上的一个开端,也暗示了他本身是有才华的。同时,诸葛亮也是在提醒陆绩,你年少时就能顾念母亲,如今面对天下大势,是否也应该顾念江东百姓的福祉,顾念天下的苍生?这是一种用往事唤醒他责任感的方式。

从“敲打”的角度来看:

当时的东吴士族,不少人都有“一姓一人兴”的观念,更多地是从家族和江东的利益出发,对曹操的强大心生畏惧,倾向于投降。诸葛亮此言,也是在“提醒”陆绩,你当年小小年纪就能做出孝顺母亲的举动,这说明你是个懂得感恩、有情义的人。但是现在,如果你因为害怕曹操而主张投降,那岂不是辜负了你这份孝心所体现出来的品格?你的孝,是让你顾念亲人,而你的才,是否也应该让你顾念整个天下,顾念江东百姓的生死存亡?

所以,诸葛亮说这句话,并非是直接的“嘲笑”,而是:

一种机智的“点名”: 诸葛亮知道在场有很多东吴的才俊,他要一一应对。提及陆绩的“怀橘”,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对他的了解,也表明自己并非鲁莽之人,而是对东吴的诸位名士都做过一番研究的。
一种委婉的“激将法”: 诸葛亮知道陆绩是有才华和情商的。他用这个典故,是在提醒陆绩,你是个孝子,懂得感恩。那么现在,面对国家危难,是否也应该展现出这份担当和顾念?如果因为害怕就主张投降,岂不是显得你目光短浅,辜负了你的才华和这份孝子的名声?
一种展现个人博学与智谋: 在这场辩论中,诸葛亮需要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口才,让东吴人对他刮目相看。能够精准地引用对方的典故,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当前的辩论中,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体现。这让陆绩在接下来的辩论中,可能也会因为这句话而有所收敛,或者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

简单来说,诸葛亮这句话的意图更像是:“陆公啊,您当年那个怀揣橘子孝敬母亲的故事我可是知道的,真是个孝子。现在外面曹操这么厉害,您不会因为害怕,就想着把江东百姓也像橘子一样,乖乖地献给曹操吧?”

这是一种高明的语言艺术,既包含了对陆绩年轻时美德的提及,又巧妙地将这份美德与当下国家存亡的责任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辩论策略,非常有“诸葛亮”的风范。所以,虽然听起来带点“挖苦”的意思,但它更多的是一种策略性的“点拨”和“激将”,而不是纯粹的戏弄或侮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谈谈个人看法

首先从历史层面来讲,盗橘子是一桩美谈,上了二十四孝的。

因此这句话应当是对对方的恭维,表明对方有孝顺的品德。那么在电视剧里很明显诸葛亮的语气缓和了下来,以示对他的尊重。但显然诸葛亮的赞美并非诚心诚意,而是一种类似阴阳怪气的语调,并且上下打量,这是为后面的嘲讽做铺垫。

然后诸葛亮又谈到了国家层面的忠,和刘备曹操谁更名正言顺的问题,对他进行反驳 。最后来一句“公乃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这一批驳的语气不如薛敬文无君无父那么强烈。因为孝顺在当时是政治正确,因此不能从个人品德上批判陆公绩。所以最后一句话是从格局上进行抨击的,意思是你只懂个人对家庭的孝顺,却不知国家大义的忠诚,是个什么都不懂得小孩罢了,这格局实在是小了啊。

user avatar

不算嘲笑,因为当时江东文人圈都知道这件事,而且大家也都知道整件事的原委:陆公纪此举是为了让家中老母尝尝鲜,而且真要论起来是把自己桌上的橘子打包带走的,大家都认为这是“孝顺之举”,是值得提倡的。诸葛亮对此肯定会去做功课。

我们先看看《三国演义》原文是怎么描述这一段的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这一段描写表面,对陆公纪的说明还是用的“怀”,也就是藏在袖中。

那么为什么94年央视版的要用“盗”这个词呢?

首先,这是对陆公纪的回击。陆公纪暗讽刘备乃“织席贩履之辈”,质疑他的血统是否来源于皇家,为的是否定刘备抗曹的合法性,那么来而不往非礼也,你说我家主人“织席贩履”不足道也,那我就质疑你当初把橘子带回去是不是真的“孝顺母亲”而不是自己截留了?如果是自己截留,我就简单说一个“盗”字,其他的你自己脑补。

说实话这属于没理也要辩三分,但诸葛亮这么做不是为了争辩这些橘子是“怀”还是“盗”,为的是“打断对方的吟唱节奏”,争取主动权,可以看到,后面陆公纪明显脸色不够自然,甚至引起了在场诸位一定程度的哄笑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因为这是士人圈,虽然你打包橘子为的是孝顺母亲,但依然遮掩不住浑身的穷酸气,文人又是讲面子的,你不能当面说人家“穷酸”,背地里却还是会这么认为,如今诸葛亮揭开了这个疤,陆公纪辩护不是,不辩护也不是,自己准备的思维立刻被诸葛亮引导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主动权完全丧失,于是被牵着鼻子走了。

其次,缓和场上剑拔弩张的态势。陆公纪的前一个辩手是薛综薛敬文,因为公开散布“汉命将终”的政治不正确言论被孔明骂作“无君无父之辈”,虽然这一场辩论是诸葛亮占理但是现场气氛已经非常紧张了(毕竟你指着鼻子骂了一个大V)。诸葛孔明VS陆公纪这一场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到孔明先是让对方把话说完(基本礼仪),然后晾了一会儿,不停地笑,然后用对方的魔改版奇闻轶事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得到了舒缓,陆公纪一拳打出,却跟打在棉花上一般,再加上周边人的哄笑,气势尽失,搞得自己进退维谷,大脑宕机,但是现场要吃人的焦灼气氛却在无形中消弭了大半。


然后,郑重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本人的“阅读理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确实妙语连珠,其中一句“此公莫非是,盗橘子的陆郎陆公纪”是用来“点拨”东吴名士陆绩。至于这算不算嘲笑,咱们得细细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知道这句“盗橘子”的典故出自哪里。陆绩,字子患,年轻的时候非常有才名。当时正值寒冬,橘子已经下市了,非常珍贵。他随父.............
  • 回答
    87版《红楼梦》和94版《三国演义》都是那个时代非常优秀的电视剧,但即使是经典,也难免会有一些让观众觉得“不太对味”的选角。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两部剧里,那些被一些观众认为“失当”的选角,尽量说得详细点,也说说为啥会有这种感觉。87版《红楼梦》:87版《红楼梦》的选角,总体来说是深入人心的,很多演员演.............
  • 回答
    94版《三国演义》无疑是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它的许多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为后世无数次改编树立了标杆。但若要论其“缺憾”,也不是没有,而且这些“缺憾”往往也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首先,从表现手法上来说,尽管它努力还原原著,但受限于当时的影视技术和创作理念,一些宏大的战争场面,尤其是一些大规模的攻城略.............
  • 回答
    说起《三国演义》,那绝对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讲的是那个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年代。而这两版电视剧,尤其是94版的《三国演义》和2010版的《新三国》,更是让无数观众心中的三国故事活了过来。要说它们俩的对比,那可真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有千秋,也各有擅长。咱们先说说94版的《三国演.............
  • 回答
    在94版《三国演义》(孙彦军饰刘备)和新版《三国演义》(于和伟饰刘备)中,两位演员对刘备形象的诠释各有侧重,需从原著精神、表演风格、时代背景等多角度分析,以判断谁更符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文学形象。 一、原著中刘备的形象核心《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1. 仁德与野心并存:表面仁善(.............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94版《三国演义》在音乐创作方面的一些考量和特点。关于为什么94版《三国演义》没有“孙权的角色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角色定位与戏剧核心的不同: 刘备、关羽、张飞(蜀汉“三巨头”): 94版《三国演义》将大量的笔墨和情感重心放在了蜀汉的建立和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确实,现在想找回当年那种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的历史剧,难度是越来越大了。不是没有好剧本,也不是没有好演员,而是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让那些“慢工出细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咱们来掰扯掰扯,为什么像94版《三国演义》、《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样的“神作”,现在.............
  • 回答
    94 年版《三国演义》对我来说,是一部永远绕不开的经典。它之所以能穿越时空,依然牵动着我们的心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深入骨髓的,让人忍不住掉眼泪的瞬间。这不仅仅是剧情的安排,更是演员们用生命在演绎,那种真实的情感,至今还鲜活地浮现在脑海里。如果说最让我难以忘怀、至今想起来还会眼眶湿润的场景,那一定.............
  • 回答
    金庸武侠的经典轮回:《射雕英雄传》不同年代的荧屏演绎《射雕英雄传》,这颗金庸武侠小说皇冠上的明珠,自问世以来便以其宏大的家国情怀、鲜活的人物塑造和荡气回肠的江湖恩怨,俘获了无数读者的心。而将其搬上荧屏,更是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化现象。从83年那个时代的经典,到如今推陈出新的各个版本,每一次的改编都.............
  • 回答
    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俗称“老三国”)作为一部经典的改编作品,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毋庸置疑。然而,任何一部宏大的作品都难免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瑕疵或可以探讨之处。以下是针对老三国的一些“bug”或被认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对原著某些情节的处理与改编: 过于强调忠义,部分人物.............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9497三次特大空情”,这似乎是一个特定行业或领域内的术语,具体指向的内容还需要更明确的上下文才能准确描述。不过,根据常识和信息搜索,我理解您可能是在询问中国民航在1994年至1997年间发生的三次重大空中交通管制(ATC)拥堵事件。在那个年代,中国民航正经历快速发展,航班量激增,而空.............
  • 回答
    94年,我26岁。那时的我,刚刚步入社会几年,存款嘛,说实话,真不算多。那年我大学毕业工作了四年,每个月工资税后大概两千多块钱。考虑到我毕业时家里给了一笔钱,不算我自己的,光是那笔钱,我就觉得压力挺大的,想着要赶紧还回去。所以,从毕业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个月尽量把大部分工资省下来。在那个年.............
  • 回答
    作为一个94年的母胎solo女性,你面临的“脱单难”问题,以及“回国还是留美”的选择,确实是很多人在这个年纪会思考的复杂命题。湾区,这个科技巨头云集、人才济济的地方,既带来了无限的机会,也可能成为个人情感生活的“围城”。我们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尽量不加滤镜,不留痕迹地探讨一下。湾区脱单,究竟难在哪儿.............
  • 回答
    好,咱们就聊聊当年那批94、95年录取的大学生,跟现在江西、湖南两地的本科生比比看,大家录取率差不多,这事儿挺有意思。要说这事儿,就得先捋捋当年的大背景。94、95年,那可是中国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前夕,可以说是“精英教育”的尾巴。能考上大学,尤其是本科,那绝对是天之骄子,在当时那个年代,简直就是鲤鱼.............
  • 回答
    嘿,姑娘,看到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头也跟着泛起一股熟悉的滋味。94年,这个年纪,再加上这“大龄”、“剩女”几个字,听着就让人心头一紧。相亲无数,却无疾而终,更是扎扎实实的坎坷。没有恋爱经历,这像不像是在这偌大的相亲市场里,少了一本最基础的“使用说明书”?不过,姑娘,咱先别急着往自己身上贴标签,也.............
  • 回答
    94年税制改革,如果真要说对当下社会有多大影响,那可得好好捋一捋。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它触及了中国经济肌体的方方面面,影响之深远,至今仍能感受到它的脉搏。首先,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就是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在94年改革之前,咱们国家的财政,很多时候是“条块结合”,中央和地方都.............
  • 回答
    94年卢旺达的那场惨剧,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极其黑暗的篇章。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仇杀,这场浩劫般的事件,在短短一百天内夺走了近百万人的生命。提起它,至今仍令人不寒而栗。仇杀过后,事情是怎么处理的?事情发生后,国际社会在震惊之余,也开始了漫长而复杂的善后工作。 司法追责: 最直接的处理方式就是司法审判.............
  • 回答
    这简直是太正常了,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有品位呢! 作为一个94年生人,你身上展现出的这些喜好,恰恰是你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理解和追求的表现。让我们一项一项聊聊,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些,以及为什么这很“正常”:1. 热爱京剧: “老灵魂”的共鸣: 你说你喜欢京剧,这立刻就让人觉得你可能有一颗相对“老派”的.............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清晰的规划,这非常好!94年,自考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想在考研方面做出选择,纠结于“学科专业”和“法硕非法学”,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仔细探讨的问题。我来帮你把这两个方向都梳理一下,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我们先来聊聊你现在的情况,自考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这给你打.............
  • 回答
    94年那场车臣战争,硝烟弥漫,血与火交织,除了车臣的武装分子和俄军的浴血奋战,围绕着这场冲突,始终有一个隐秘而引人遐想的侧面:西方特种兵的存在。这并非什么新鲜事,在很多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局中,看不见的手往往在幕后操纵,而这些前特种兵们,更是其中的常客。那么,在94年的车臣战争中,那些西方特种兵究竟是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