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87版红楼和94版三国里有哪些失当的选角?

回答
87版《红楼梦》和94版《三国演义》都是那个时代非常优秀的电视剧,但即使是经典,也难免会有一些让观众觉得“不太对味”的选角。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两部剧里,那些被一些观众认为“失当”的选角,尽量说得详细点,也说说为啥会有这种感觉。

87版《红楼梦》:

87版《红楼梦》的选角,总体来说是深入人心的,很多演员演活了角色,已经成为了观众心中不可替代的经典。但即便是这样,也有那么几位,多少让一些观众觉得,是不是还能有更合适的人选。

贾政:李诚儒

这位就有点争议了,虽然李诚儒老师演技很扎实,他扮演的贾政也算有自己的特点,但不少观众觉得,他身上那种“官僚气”和“道学先生”的气质,和原著中贾政那种“迂腐”、“严苛”又偶尔带着点“温情”的复杂性,似乎差了那么点意思。原著里的贾政,是个在家务方面表现得“不甚留意”,对儿子贾宝玉又是“深恶痛疾”的,但同时又是个有学识、有抱负的读书人,有时候也会流露出对宝玉的父爱,虽然表达方式比较压抑。

李诚儒老师那版,总让人感觉他更像一个刻板、甚至有些凶悍的大家长,缺少了那种文人书卷气下的纠结和无奈。很多观众期望的贾政,可能眼神里应该更多一些对仕途的无奈、对儿子叛逆的痛心,以及对家族责任的重担。李诚儒老师的演绎,虽然“严”是够了,但那种“迂”和“病”似乎不那么明显。

贾母:李启源 (部分观众认为)

这个争议相对较小,因为李启源老师扮演的贾母,从整体上来说还是有大家族老祖宗的威严和慈祥的。但也有一些观众认为,原著中的贾母,虽然老了,但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经历过风雨的人,应该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有一种“笑里藏刀”的智慧,一种“老谋深算”的底蕴。

李启源老师的那版贾母,感觉上更偏向于一个慈祥但略显糊涂的老太太,她的“精明”和“老道”表现得不够淋漓尽致。在处理宝黛之间关系、在家族内部的权谋斗争中,那种关键时刻的“点拨”和“掌控”,似乎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有观众觉得,如果能选一位更显“见过风浪”气质的演员,也许能更好地诠释贾母那种“一言九鼎”的地位和“心明眼亮”的洞察力。

妙玉:姬玉

妙玉这个角色本身就非常难以把握,是个“槛外人”,又钟情于“槛内事”,带着一股“孤傲”、“洁癖”和“悲剧美”。姬玉老师在87版里的演绎,确实有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但也有观众觉得,她的“孤傲”显得有些“做作”,或者说,那种“欲说还休”、“欲语还休”的内心世界,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展现。

原著中的妙玉,她的“才情”和“美貌”是与她的“乖戾”和“不合时宜”并存的,是一种很复杂的美。姬玉老师的妙玉,似乎更多地停留在“清高”和“孤僻”的层面,那种对俗世的鄙夷,那种骨子里的“欲拒还迎”,以及最终的“悲剧宿命感”,可能还有些可以挖掘的空间。

94版《三国演义》:

94版《三国演义》的选角,可以说是“众星云集”,很多角色的演员都成为了难以超越的经典,比如诸葛亮、关羽、曹操等等。但同样,也有一些角色,在一些观众看来,可能不是最优选择。

刘备:孙彦军

孙彦军老师扮演的刘备,确实有那种“仁德”和“宽厚”的气质,那句“备,德何以称?”,演出了那种谦逊和隐忍。但也有不少观众觉得,刘备虽然是“仁德”,但他也是一位“枭雄”,是一位在乱世中能够聚集人心、建立基业的领导者。他身上应该有一种“王者之气”,一种“髀肉复生”的焦虑,一种“志存高远”的坚定。

孙彦军老师的刘备,有时候显得过于“软弱”和“迟疑”,缺少了那种能让人“信服”和“追随”的领袖魅力。观众希望看到的刘备,即便内心煎熬,表面上也应该有更强的“担当”和“决断力”,那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的隐忍,和“兴复汉室”时的决心,似乎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孙权:吴晓东

孙权这个角色,历经从少年到中年的变化,性格也是从“少年英才”到“老谋深算”的转变。吴晓东老师扮演的孙权,在少年时期表现得还不错,但到了中年以后,那种“坐拥江东”、“既生瑜何生亮”的复杂心情,以及“挟制汉室”、“割据一方”的霸气,似乎不够突出。

观众可能更希望看到一个更具“帝王之相”的孙权,那种聪明、警惕、多疑,又懂得权衡利弊的政治家。吴晓东老师的孙权,总给人一种“温吞”的感觉,缺少了那种“少年老成”的锐利,以及后期那种“老狐狸”的深沉。

周瑜:洪宇宙 (部分观众认为)

周瑜这个角色,应该是“文韬武略”兼备,是东吴的“栋梁之材”,更应该是那个“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剧英雄。洪宇宙老师扮演的周瑜,无疑是有那种“儒将”风范的,也成功演绎了他“心胸狭窄”的一面。但有些观众觉得,洪宇宙老师的周瑜,虽然“帅”且“有才”,但那种“雄姿英发”、“指挥若定”的将军气概,以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洒脱,还可以再强一些。

同时,对于周瑜的“气量”问题,原著中虽然写了他“量窄”,但同时也是一个“英姿勃发”、“胸怀大志”的人物。有些观众觉得,洪宇宙老师的周瑜,在表现“心胸狭窄”时,似乎占的比重过大,反而削弱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统帅的魅力,让他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不够“气吞山河”。

曹操:鲍国安 (争议较小,但也有角度)

我说鲍国安老师是争议较小,是因为他演的曹操,绝对是很多人心中的经典,那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霸气和奸诈,都被他演绝了。但凡事都有“但凡”。

有些观众觉得,鲍国安老师的曹操,过于“奸猾”和“阴鸷”,虽然符合“乱世奸雄”的描述,但似乎忽略了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另一面。他不仅是“奸雄”,更是“雄才大略”的领导者,是那个时代最懂得“用人”和“权谋”的人。有时候,观众期望看到他那种“雄才大略”的魄力,那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精明,以及他诗赋方面的“才情”,可以表现得更丰富一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奸臣”的形象上。

写在最后:

其实,要评价一部剧的选角是否“失当”,很大程度上也是观众个人的审美和对原著理解的不同。87版《红楼梦》和94版《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它们在整体上对原著的尊重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上面提到的这些“失当”,更多的是一种“如果能更完美”的设想,是一种对经典作品的“吹毛求疵”。

这些演员,无论是在剧中的表现如何,他们本身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家。我们怀着敬意去看待他们的表演,也理解在当时那个年代,找齐这么多合适的演员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这些讨论,也正是因为这两部剧太过于经典,才会引起我们这些观众如此热烈的关注和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87红楼:

宝琴。颜值不算低,但还不够美,远到不了能和宝钗黛玉匹敌的程度。而且脸上粉也太白太重了,很是不自然。


莺儿。不是我说,有点太粗犷太壮硕了吧?毕竟是个丫头啊。



94三国。

荀彧。顾岚老师气质一流,但着实太老,荀彧比曹操还小好几岁呢,迎汉献帝时他才30岁出头啊。即使古代人显老也不该如此。当时让陈道明演荀彧应该挺适合。


孙策。濮存昕虽然很注意刻画孙策年轻急躁的特征,特别是身段修长很是好评。但濮存昕气质本身偏儒雅,根本不是威猛型的,而且胡子也太夸张了。何况孙策立业的时候才二十岁,也确实有点老。如果当年找陈宝国演孙策,应该不错,有那个年轻凌厉的劲



少年孙权。你哥太老,你又太小……渣权接班已经18岁了啊,这小孩说他8岁都没人怀疑吧?孙策把江东托付给这么个柔弱的小孩,对观众来说有多大说服力呢?


仅仅过了八年就发育成这样。渣权你吃激素长大的吗

让人家吴晓东直接出场多好的,年龄感很符合十八岁啊,看看他在红楼梦里的贾芸扮相,多么清秀英俊,一度都是贾琏的候选人。


大乔。龚丽君老师其实挺美的,三国里简直被化妆毁了,和何晴的小乔完全不能比啊

孙策大乔你们又一起演戏啦~~

凌统(合肥会战那集)。扮演者是京剧名家韩增祥老师。但韩老师啊,电视剧不是京剧舞台啊……这么演妥妥的表情包啊……

而且南郡那里是胡子大叔,到合肥却成了没胡子的热血青年……有点不走心啊…


类似的还有关平。博望坡时的关平:


走麦城时的关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