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短了,好多情节拍得很仓促,如果能展开细细的拍就好了。
黛玉性格的塑造,为了表现她的傲气,连最起码的礼貌都不讲了,这哪是大家闺秀?连府里的丫鬟婆子都不如!
最明显的两次,一次是薛姨妈让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顺道给姑娘们送宫花,薛姨妈交代得清楚,三春每人两支,黛玉两支,剩下四支给凤姐。可周瑞家的图方便,顺路都送过了,剩下两支给黛玉了,确实有点不对。原著中是黛玉往盒子里看了一眼,问周瑞家的是单给我一个呢,还是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黛玉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了也不会给我。
可电视剧里成了黛玉把花拿在手上,一边把玩一边问周瑞家的,周瑞家的回答后她把花往盒子里一扔,当场发火,还头一扭朝周瑞家的翻了个白眼!也亏她能扔得那么准,跟练过似的,也亏87版把书里的小锦盒变成了一个大纸盒,不然还真扔不进去!
当时我就在想宝玉怎么会喜欢她?就站在身边看着她这种脾气还能喜欢她?薛姨妈给贾家姑娘奶奶们礼物,没必要一定要带她,人家眼里有她,高看她一眼,才带着送了她一份,她扔花是打谁的脸呢?薛姨妈是个长辈啊,大家小姐能对一个送她礼物的长辈这么没礼貌吗?长辈给她花给错了呗,什么都不给她才对呗,这要是传出去,薛姨妈老脸往哪搁?以后还有敢再送她礼物的吗?还是每次送礼物只能送她一个,不许送别人?哪有这么闹腾的?
当时我还在想一个问题,既然她扔了,这花大概是不要了,那这花怎么办了?是还给薛姨妈了?还是周瑞家的自己留着了?还回去薛姨妈肯定生气,大概是周瑞家的自己留着了吧,或者扔了?
按电视剧里的做法,她既然扔了如果再收,不光打薛姨妈的脸,连自己的脸都打了。不收也不应该,长辈的礼物她就这样给扔了,到时问起来或传出去,不光薛姨妈生气,王夫人也没面子,她以后怎么再见薛姨妈和王夫人?连下人们都得嘲笑她没家教。
还有一次是湘云说龄官长得像她,原著中是说宴席一时散了,黛玉就跟宝玉生气,嫌他给湘云使眼色了。可电视剧里改成了黛玉听见一句话没说,阴沉着脸当场起身就走了!拜托,那是在摆宴席,一家子都在呢,还有薛姨妈宝钗湘云这些客人,黛玉身边坐的就是贾母,她在跟谁摆威风呢?!一个大家闺秀能这么没礼貌吗?长辈,客人在座一声招呼不打就离席?谁惯得她!
别说只是一句玩笑话,就是当真骂她,长辈没骂完她都不能走!您当是现代呢,长辈这边说着,孩子那边跑没影儿了,那时谁敢?她这不是有性格,不是清高,就是没家教!没规矩!别说贾母他们不能让,连下人们也得笑话她!
其他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但对人物的歪曲抹黑属实恶心。因为有了这部剧,很多人对黛玉的印象就是娇滴滴、矫情、小心眼儿。对袭人宝钗的印象可更沾不了好了,简直是绿茶biao、重心机、每天就想着和林黛玉抢贾宝玉……
只拍了36集,太少了。
情感偏向太重,某种程度和红楼梦没关系。
并列最惨:袭人和宝钗。
惨绝人寰的惨,好的不拍,坏的编排。
她们俩的坏印象,87版功不可没。
王夫人也惨。
不是很坏就是比较蠢的一个人,处处刻画心机。
黛玉也惨。
顶多有点小性嘴不饶人,但是完全没那么小气上不得台面。
史湘云也惨。
判词那么明显的守寡,偏要沦为船妓,凭空污人清白。
王熙凤确实好(演员功不可没),但是她太好了,一骑绝尘艳压群芳。。
我愿称87版为,凤姐传。
那必须是王熙凤对贾瑞的勾引!
87版《红楼梦》里贾瑞、王熙凤在宁国府花园分开走时,安排了一个王熙凤拍贾瑞肩膀,还回头妩媚娇羞一笑的镜头,这是实打实的败笔。
原著中王熙凤一直在敷衍贾瑞,想快点脱身,从未想过以后和贾瑞再有牵扯。可经87版《红楼梦》这么一拍,就造成一种王熙凤故意勾引贾瑞上套,为“毒设相思局”铺路的现象,也让观众觉得王熙凤真狠真阴真毒。
实际情况是,如果贾瑞后来不三天两头来聊骚,王熙凤压根不会管他,后来的毒设相思局是凤姐正常的反击,而非处心积虑的害人。
87版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对宝钗后期的处理。把宝姐姐阴谋化了。
87版和大部分读者一样,在钗黛之间有明显的倾向。这其实也难怪编剧,因为曹雪芹自己虽然意在“兼美”,其笔触和感情,也对宝钗更为冷静,而对黛玉有所偏爱。
毕竟宝钗的个性相对不讨喜,圆融无瑕,却也少了一些真实和趣味。“山中高士晶莹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黛玉则情趣盎然,笑泪毕见,让人觉得亲切可感。
但是宝钗是有格局的,在知书达理周全妥帖之下,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超凡的人生洞察。
87版后半部分,在黛玉死之前,安排了宝钗和紫鹃的一场戏。紫鹃见黛玉病情危重,央求宝钗让薛姨妈提议宝黛姻缘,被宝钗言辞拒绝,并且很严厉地斥责紫鹃:林姑娘生病也不是为这个。你要是真为林妹妹好,就别引着她想这些。
紫鹃不可能去和宝钗讲这样的话,而宝钗也绝不会为了嫁给宝玉而变得这样冷漠和疾言厉色。
宝钗不仅对黛玉有真挚的感情,她自己也有极高的自尊自爱,绝不是死乞白赖非要嫁给宝玉。她不可能也不屑于动用手段和心计去成为宝二奶奶,也不屑于和王熙凤争夺管家权。
而抄家之后,宝钗一身平民素衣,来到袭人和蒋玉菡家找宝玉,宝玉走了,她抱着衣服痛哭,仿佛她全部的希望都落空了,全部的人生都无望了。
这还是喜欢《寄生草》,念“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宝姐姐吗?这还是对六祖故事娓娓道来,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宝姐姐吗?
87版的结局,把一个通透超脱的宝姐姐,生生演成了一个纠结在凡俗利益情感中的痴情妇人。
有些高洁美好的灵魂,是不能放在普通人的家长里短勾心斗角的逻辑里面去理解的。悲剧可以把她毁灭,但不能让她庸俗。
其他红楼梦相关回答:
演员年纪太大了。年纪一大,所有少男少女的懵懂和茫然都变成了心机。
进大观园的时候,宝玉才十三四,也就是初二的年纪。宝钗过生日是十五岁,金钏儿死的时候也是十五,是高一的年纪。晴雯死的时候,才十六,高二的年纪。
一开始就安排了三个人初会的时候暧昧眼神,直接把红楼梦完全变成了三角恋。显示的是三个人从一开始就是爱情,都完全没有成长线了。
故事本来是,黛玉初进贾府才六岁,母亲就死了。
不是一个成年人边上围着一圈奴才。而是一个孩子身边围着一群陌生的大人。
到一个陌生地方,王夫人让她坐边上的椅子她都不敢坐。小小年纪那么懂规矩,是多么可怜。
宝玉见黛玉的砸玉,是表现他的喜欢和一种孩子式的讨好,不是一见钟情,而是见到一个新来的漂亮妹妹的莫名亲近。
而且不但砸玉,当时应该还是生气和哭闹。所以贾母在宝玉砸玉的时候,会哄宝玉,就是在哄小孩。
宝钗进府的时候,是哥哥刚惹下祸事,薛姨妈和宝钗住贾家是希望借贾家来教育薛蟠。有求于贾府,也应该谨小慎微,所以非常谦让。八七版初会,完全没有薛蟠的戏份,这个连提都没提。
八七版中,宝钗对姐妹们都只是摆设,和宝玉见面才是重头戏。
事实却是当时薛家两兄妹和贾家孩子根本没有见过。
而且如果正式见面的话,有男人的时候,礼貌上应该是所有男的在一起。
也就是说薛蟠在的时候,应该是薛蟠,和宝玉贾环贾琏一起。然后宝钗和姐妹们一起。然后宝玉不愿意和弟兄一起,而是经常到姐妹这边。
宝钗是因为在贾家住,而且贾家帮忙解决了她哥哥的事情,所以对贾家孩子从来都非常客气。
宝钗和宝玉根本一开始不认识。而且宝玉和黛玉是一直住一个院子里最亲近的。而且李纨管姐妹们是管的三春和黛玉,对史湘云和薛宝钗是应该客气的。因为这两个人是亲戚,不是贾家人,不属于她管。
宝钗住贾家,但是一开始也就是常来往的邻居,她是和母亲住另一个院子的。
第八回,金玉的时候,说宝钗在家养病,好几天没有到贾府,宝玉觉得应该去探望。说明宝钗本来就不是天天到贾府的。而且宝钗到贾府也是更经常见王夫人,她经常是去的王夫人的院子。
而宝玉和黛玉根本都不住王夫人院子。这两个人都住贾母院子,平时也是陪贾母吃饭的。所以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一个是家人,另一个是亲戚。
黛玉对宝玉或者宝玉对黛玉,一开始应该都是更偏于亲情依靠,而后来才变成爱情的。
一开始说的很清楚,宝玉对所有人都一样,是不分亲疏的。
黛玉是第八回说起金玉良缘的时候才第一次想到还有婚姻这回事情的。
是二十三回,看西厢记才知道有爱情这个东西的,是初中时候瞒着父母看爱情小说的感觉。
林黛玉如果二十五六的话,她碰到别人不给她开门就想父母,碰到中秋节就想父母,没事不是落泪,就是长嘘短叹,就比较奇怪。
问题就是林黛玉才十四岁,初二的年纪。她六岁的时候母亲死了,十二岁的时候父亲死了。当然是没事的时候就落泪,单独的时候就躲起来偷偷地哭。
宝玉是二十七回才知道所有女的不是都喜欢自己的。
三十二回,金钏儿的死应该对宝玉影响比较大。应该是相当于你初中的时候,知道一个和你比较好的同学,因为和你有关的事情死了的感觉。贾政打宝玉,在宝玉心里应该是没有金钏儿死掉来的重要。
还有就是,因为旁白都被删掉,而不是加入内容,差不多所有支线都被砍光了。
十二金钗里只有宝钗和黛玉,其他人都没有怎么拍。
拍元春的时候,重点拍了父母和孩子的感情,元春对姐妹们和宝玉的感情,没有表现好。就看不出她为什么让姐妹和宝玉住大观园。
迎春和惜春身世部分完全被删了,就是路人甲。
还有人知道李纨是十二金钗之一不是老妈子嘛。
也就是说,八六版的长处是宝钗宝玉黛玉王熙凤拍的好,虽然和原著有偏差,但是还能自圆其说。
短处就是除了这几个人,支线差不多全被砍或者被坑了。
为什么!!!!
为什么在一开始,宝黛钗初会荣庆堂(根本就没有这个地方好吧)的时候制造一种暧昧的三角恋气氛!!!
为什么安排袭人一脸得意的表情和王夫人告密,最后又安排袭人进谏,让元春赐婚!!
为什么安排宝姐姐在黛玉病危的时候怒斥丫鬟!!!
为什么冰清玉洁的史大姑娘会成为船妓!!!!
为什么?!!
对于袭人和宝钗有明显的负面引导。
我不是说大家不可以不喜欢她们,但是87版红楼直接表现的她们就是坏人,这一点我很不喜欢。
读原著的时候对宝钗扑蝶那一段也很不喜欢,但是总体上还是很欣赏她的,感觉她还是很有君子之风的;但是87版红楼几乎在每一处都要告诉你:薛宝钗是小人。就是张莉太漂亮了、也太像书里描写的“脸若银盘、眼如水杏”了,所以还是能看下去,但是每次一看那个心机眼神的特写还是感觉有点难受。
从我个人的理解上讲,曹雪芹应该不是要将袭人宝钗和黛玉晴雯放在对立面上,虽然他们之间会有一定的冲突,但是不是为了表现谁好谁坏,他总体的情感倾向是赞美女性,而不是搞女性内部的对立。
1.选了一个奇丑无比的林黛玉
B站 第十集 05:30 这跟美沾边吗?
正面全脸
评论有人说我故意截丑图故意把脸拉长,问题是央视也用这个镜头,央视发的脸也这么长,是央视混入黑子了吗?
有人说的截图比例问题
不仅演员选的丑,角色诠释也有问题
林黛玉的小性子那是只对着贾宝玉去的,嘴上说话灵巧,有时候还来一句“母蝗虫”这样的神吐糟,她因为史湘云拿她比戏子跟贾宝玉闹脾气,一点都不耽误第二天她跟史湘云一起玩。
看87红楼梦,会觉得林黛玉就是一个隔三差五就拈酸吃醋,动不动就使小性子的小心眼女人
问题是前八十回里不那样,后四十回里也不这样
其他版本的红楼里林黛玉也不这样
2.镜头动不动就怼脸,非得让人看演员脸上的粉有多厚,上一秒还拍人的半身,下一秒就怼了演员脸上去,搁现在任何一部剧有这种镜头早就被喷骂翻天了,87版粉丝还吹上了
关于说不怼脸看不清楚表情的
第九集,袭人过年回家晚上回来这一段,宝玉因为袭人要走气跑了,镜头给了袭人一个镜头,袭人的眼神表情还有内心
完全表现了出来,
但是下一秒,袭人的脸占据了屏幕的大部分
还是第九集,宝玉和袭人说话,袭人让宝玉好好读书
开始镜头里俩人是这样的
宝玉抬头,看着还算正常
镜头拉近成这样
没几秒的功夫,成这样了
后面袭人捂嘴
这只是87红楼梦里莫名其妙怼脸的一部分
有人说怼脸镜头里脸铺满了屏幕是因为16:9,我特地调回了4:3
结果依然是怼脸之后脸铺满了屏幕。
3.薛宝钗志得意满的样子让人以为她的毕生追求就是前期跟林黛玉抢贾宝玉后期跟凤姐抢管家权
4.李纨是寡妇不假,但是她不是老妈子
5.贾宝玉选角失败,真的不好看
6.史湘云的结局莫名其妙,87版还给人家安排了一个爹
7.道具布景太low,老太太屋里,王夫人屋里布置的还挺好的,但是其他的就拉垮了。就是87红楼梦屋内布置大概啥水平呢,就是现在苏州那些小规模园林的屋内布置水准,房子是旧的,但是屋子里的陈设一看就是后来布置的,而且布置的就很大通套那种。可是细节又做的不行,像林黛玉住的潇湘馆里的屏风,框架都歪了。这道具做的就有点粗糙了。
8.薛宝钗进贾府的时候,贾宝玉上前,林黛玉的表现还有她走到贾宝玉旁边,镜头给到薛宝钗,然后再转回宝黛。这个气氛营造的太诡异了。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理解的,我的感觉就是
林黛玉的表情好像在说:宝玉,你前女友回来了。
贾宝玉:是啊,她回来了。
薛宝钗:呦,好久不见你俩在一块了?林妹妹,我来喽。
宝黛牵个小手手,贾宝玉:林妹妹,你放心,没人能把咱俩分开。
10.后期林黛玉病重,紫娟跟薛宝钗说希望薛宝钗能提一提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事,当时薛宝钗那个反应,就……我这两年看的时候就觉得这还是书里那个薛宝钗吗?书与剧,人设差距也太大了吧。87编剧笔下的薛宝钗该不会真的把嫁给贾宝玉当做毕生理想吧
11.袭人与王夫人,87版里这两位不管是与书还是与其他版影视形象,都是不一样。书与其他版,是能感受到袭人的好与王夫人的优点的,但是87版就……
12.凤姐,有点太过于凸显她的精明强干,一从二令三人木,她跟贾琏的夫妻关系是有明显变化的,但是87版并没有拍出来从,反倒把令和木拍的很彻底。
13.结局,
87红楼最大的恶就是把后四十回彻底改掉了。
四大名著不是随便什么网文,而是历史久远的名著,观众看它们,是要看对原著的还原,就算原著有不好的地方,也代表着历史的足迹,编剧最大的忌讳就是魔改。
虽然现在基本公认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不是同一个人写的,水平差距也很大,但毕竟除了程高本以外没有任何一本勉强拿得出手的续书,作为一个整体的红楼梦除了程高本也没有替代品,就算它狗尾续貂,也是一份无法取代的历史遗产,为读者所熟知,而且程高本主要坏在文笔不行,细节差,但剔除掉一些糟粕后,悲剧结局的脉络依然是可取可用的;而电视剧本就不需要每字每句去还原原著文字,所以程高本的文笔这一最大缺陷完全可以规避。在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抛弃,极为不智。
千万不要说什么87结局是“红学大师们的考证结果”,就算考证的内容完全是对的,但考证出大致的方向和真正写出来之间的差距差不多相当于窜天猴和火箭的差距,考证的结果并没有实体作品流传,只是一种学术作品,而把它真正呈现为实体的艺术,有极大的难度,事实证明最后几集魔改从艺术角度既仓促又潦草,根本无法独立,最后还是得把焚稿拿出来救场,否则更难看。
有缺陷的美也是美,既然历史无法十全十美,那么按照现实流传下来的东西老老实实演,把观众熟知的东西还原出来,也就够了。87红楼的结局,体现的只不过是红学大师们高估自己实力的失败。
我曾经盛赞过87版的精致。但是近几年越来越不喜欢它了,没别的,因为吃相越来越难看了。
87版的营销之路,最早能追溯到艺术人生的20周年聚会。这个节目实际上看着还算正常,节目组请来了众位演员,导演,剧组人员,大家回忆过去,讲述幕后故事,令人感动。
但是也是从这里开始,87版的营销就开始走歪了。
最初,它的营销就是请演员上各种综艺节目,同样的故事到处讲,越讲越多,越讲越细,仿佛大家还记得80年代那几年一样。我现在三十岁,让想十年前做过的大事,说实在的,我是回忆不了那么详细。所以这些演员的讲述里到底有多少水分,不得而知。
然后,就是让这些演员们开始浅显地谈原著,尤其是刘心武上过百家讲坛后,好几个综艺都提问过关于原著的问题,比如对秦可卿怎么看,对林黛玉怎么看,对薛宝钗怎么看。但是你看那些演员们像是看过红楼梦的吗?我记得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就说过,林黛玉就是成天哭哭啼啼的,他不喜欢,不是他的菜。这种二极管思维明显就是没深入研究过红楼梦。如果这是台本,演员不指出来?如果这是演员临时发挥,下意识就说了个这?但也无妨,毕竟人家就是个演员,而且贾宝玉的演员说自己不喜欢林黛玉,也有节目效果。
再后来,王扶林导演年事渐高,没办法到处参加综艺了,几个演员大概也赚够了,有些参加过87版创作的剧组人员就坐不住了,尤其是周岭老师。最初是在学校讲课,怼10版,发现回应不错,就开始到处讲。到现在开了个账号讲。但是他讲的不是87版,他讲的是作者。最开始从衣食住行这种小点说,后来索隐派开始复兴,他就开始讲曹雪芹了,一上来就给曹雪芹按回了曹家沟里。
实际上周老师讲的我几乎每期都听,但是都有很多漏洞,他拿不出最直接的、能证明曹雪芹就是江宁织造曹家人的明确证据。如果曹雪芹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为什么曹家家谱没有这个人?如果曹雪芹一个人文学造诣深厚,为什么历史上完全没有留下来除红楼梦以外任何关于曹雪芹的作品?
而这些问题,周老师都选择性失明了,完全给不出一个可以说服别人的逻辑。他甚至写的87版结局逻辑都不对路,探春和亲贾宝玉送嫁,他给的解释是古代有兄长送嫁的习俗,但是贾探春被南安太妃认成女儿去和亲,严格意义上来说,贾探春都不是贾家人了,贾宝玉凭什么送嫁?贾宝玉都下落不明,贾元春指的哪门子婚?王熙凤支持木石姻缘是为了继续掌握荣国府的管家权,合着前面王熙凤说自己想抽身退步都是拍着玩的?贾政在原著里犯罪了吗,为什么抓贾政?贾政被抓了,贾宝玉是罪臣之子,参考年羹尧,家族里甚至不留成年男性,剩下的也都流放了,结果因为北静王几句求情,皇上“念及年幼无知”,已经结了婚的贾宝玉就被放了,还能自由活动变成平民?
87版是原著吗?不是。87版删改的人物和台词之多,让我曾经想写相关文章时感到无从下笔,因为太多了,根本数不过来。其实说它剧本问题,角色删改问题,我觉得都无所谓。我自己就是做编剧的,遇见小说ip改编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想怎么把文学语言转化成画面语言。举个例子,贾宝玉去找林黛玉,原文写潇湘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放到电视剧里怎么表现?你只能拍几个竹子的镜头。至于删改人物和故事,我更是觉得很正常,因为红楼梦没有结局。没结局,就得自己写结局,87版的大佬们又觉得程高本的结局不好,自己写结局必然不能周全所有伏笔,所以必然需要通过删改人物和情节来保证自己剧本的完成度。再不济,我也不会把一个电视剧当成原著去看。
但是现在87版完全是奔着“我是原著”去营销的,带跑了多少观众?现在它营销的嘴脸,跟六老师当年到处开花有什么区别吗?
补充:
有很多人说上节目做自媒体怎么了,又不影响剧。
麻烦这群人看看我所说的,我没否认87版精致和细心,我只是讨厌这种打着文化牌来营销的行为。对于电视剧来说,它的创作团队每个人都跟这个剧紧紧相关,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这个剧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
你看综艺节目时,看到晴儿的演员抱着老佛爷的演员大哭的时候,看到演孝庄的宁静和穿着正白旗铠甲的多尔衮马景涛重逢的时候,你激动吗?如果换个小花演孝庄,换个小鲜肉穿着铠甲演多尔衮,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站在台上演孝庄秘史,你还会那么激动吗?
87版同理,正因为是这个团队的人出来讲,你才会看,才有流量。他们都是靠着87版这个名头来讲东西才会有人关注的。不信随便打开一个视频网站,搜搜红楼梦三个字,你看看多少完全不出名的人做过视频?你见过吗?
周岭老师做自媒体,目的是什么?是做学问吗?目的无非是为了宣传自己是87版编剧的身份,以此卖出版的剧本。
一个剧本260多块钱,比很多版本的原著都贵,追究其价值又有多少?内容不如原著丰富,本身的逻辑漏洞也很多,演员现在活跃在一线的也屈指可数了,凭什么定价这么贵?难不成比原著还珍贵?这些钱又做了什么?
我不鄙视赚钱。在我看来,钱是最干净的,想赚钱,就大大方方地说想赚钱就行了。你可以做视频,写文章,买流量,夸这套剧本装订多么精美,里面的资料多么珍贵,有多少明星的独家签名照。非要通过讲原著,踩别的版本电视剧,暗示自己写的是最接近原著这些方法,靠着原著这棵苍天大树,搞一个通过删减内容来曲解原著的东西赚钱,吃相未免太难看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