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古人对三国这段历史经过1000多年的研究、褒贬善恶。
而今人仅仅以个别领袖、专家的吹捧而非议古人观点。
某教授吹曹操“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部分曹粉转手就凭着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印象黑他伪善、扯什么真小人好过伪君子,双标玩得喜人。
古人为什么说曹操“一生诈伪”?
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灭掉袁家班后,头也不回地把根据地搬到了冀州。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当然,我没见过屠灭后妃子嗣的文王。
“万姓以死亡”——屠城数次
“白骨露于野”——摸金校尉
“生民百遗一”——官渡杀降
“千里无鸡鸣”——“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冤杀崔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饮酒丧德,为正世风”,下令禁酒。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彧卒于寿春”
曹操的确是人中龙凤、政治领袖,但要说他“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仁主,那就扯淡了。正史里曹操哭的次数可多于刘备,相反,刘备经常怒,当然,没干过屠城的勾当。
很多人的逻辑就是,发现白布上面滴了一滴墨,就愣说白布比黑布还黑。
同意
@柾木天地说的:
一个人见了面捅你三刀,你表示“这人好,率直个性,我喜欢。”
一个人见面跟你笑着打招呼送你快糖,你偏想“这人虚伪,狡诈,定是伪君子。”
妙。或许刘备是伪君子,但是伪君子至少比真小人好,毕竟前者还装一装。
我们谁不是伪君子,再是贤妻良母,我就不信您对荧幕里和生活中帅哥小鲜肉没有过一点点大胆的想法。但是你要是付诸于行动就是犯罪了,至少也是道德问题。
可想而知,一个社会全是伪君子还能和谐共处,一个社会全是真小人那就完蛋了。
为啥这么多人黑刘备,赵云,诸葛亮,因为历来我们对他们评价太好了,捧上天了,引起了大家反感。就算是雷锋那么好,天天宣传他,大家也会逆反。但我们要清楚,你再怎么黑,刘备都比曹操干净。屠城这种事洗不白的。
本来外卖叫的鸡排饭都已经到了我应该愉快地来大快朵颐还不是来讨(si)论(bi),但看到某个答案还是忍不住了。
首先关于曹操屠城的事,古文中确实屠有攻打和屠城两种说法,但仔细看一下三国志的话,武帝纪中满满的“屠”字,连孙十万这事都至少干过两次,但“屠”字你根本从先主传中找不出来……虽说刘备一生败仗不少,但你不能说他一辈子都没攻打过哪儿吧。
你要说陈寿不会春秋笔法,我是不信的(抠鼻
关于徐州屠杀有《后汉书》记录,不过那上面记载又略显夸张,其实比较好的佐证倒是荀彧的建言和曹操南征时十万百姓自发地跟着刘备逃命的事实了,曹阿瞒名声太好了嘛……
至于刘备这块被称之奸雄或者虚伪的我是一直没琢磨透他们的逻辑,大耳的道德污点撑死了也就夺西川这一块,其他和曹操比那真是干净的多的多,结果一看真有拿曹操屠城拿出来洗地的:
“屠城其时是很正常的军事手段。”问题是我刘备那么多年也没屠啊?
“彻底服从命令的军队,才有可能屠城。”其时曹军主力青州兵打着打着还能劫掠自己人,被于禁所止。
“屠城应证明了曹军的军纪严格,有组织、有计划的发扬统御理念。”诸葛丞相打造那么多年的蜀汉精兵,居然没找哪儿屠一屠显示军容风釆,惜哉。
与其说跟风褒贬人物而不去批判性思考,我倒是觉得有的人是看笑傲江湖的岳不群,把自己的脑子都整糊涂了,看谁都是:
一个人见了面捅你三刀,你表示“这人好,率直个性,我喜欢。”
一个人见面跟你笑着打招呼送你快糖,你偏想“这人虚伪,狡诈,定是伪君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