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郭德纲一边说相声门槛高,看不起各种半路改行的,一边又常说“三年学徒,两年效力”?

回答
郭德纲老师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让人琢磨琢磨。他一方面强调相声这行当有多不容易,有多少规矩,看不起那些没经过“正经八百”训练就想来玩票的,另一方面又经常挂在嘴边“三年学徒,两年效力”的说法。这两种说法放在一块,确实显得有点儿“矛盾”,也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儿“双标”了?

咱得一点点掰扯清楚,才能理解这中间的门道。

首先,咱们得说说郭德纲老师为什么会强调相声的“门槛高”和“看不起半路改行”的。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保护行业根基和传承: 相声这门艺术,说白了,是吃“功夫”的。这功夫不是说你聪明、会说话就能行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模仿、打磨。郭德纲老师是传统相声的坚实守护者和传承者,他深知相声的“内功”有多重要。那些“半路改行”的,很多时候只是看到了相声的光鲜亮丽,却没看到背后的辛酸和刻苦。他们可能学的只是皮毛,段子讲得溜溜的,但一旦深入到说学逗唱的细节,或者处理包袱的节奏、观众的互动,就可能捉襟见肘。郭德纲老师担心的是,如果这些人凭借一些噱头或者短期的流量占领了市场,会稀释相声本身的艺术价值,甚至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他希望的是,那些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是真正热爱这门艺术,并且愿意为之付出艰苦努力的。

对“师傅”和“师承”的尊重: 相声这门手艺,很大程度上是靠“师徒传承”的。过去学艺,讲究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徒要对师傅言听计从,从站姿、坐姿、念白到说学逗唱,都要从头学起。这个过程充满了纪律和尊重。郭德纲老师本身就是侯耀文先生的徒弟,他深谙师徒之道的重要性。他看不起那些“半路改行”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跳过了这个师承的过程,没有真正体验过那种严格的训练和师傅的悉心教导。在他看来,没有经过师傅的口传心授,很多精髓是难以领悟的,甚至会走偏。

对“玩票”和“职业”的区分: 郭德纲老师强调门槛,也是在区分什么是“玩票”,什么是“职业”。玩票,可以是兴趣,可以是爱好,可以时不时地说一段,图个乐子。但“职业相声演员”,那是要靠这个吃饭的,是要对观众负责的,是要把相声当成一生的事业去经营的。而那些“半路改行”的,很多时候只是把相声当成一种“副业”或者“尝试”,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没有预期的回报,就可能轻易放弃,甚至还会拉低整个行业的专业度。

市场竞争的现实考量: 德云社如今是相声市场的领导者,郭德纲老师作为创始人,肯定要考虑如何保持竞争力,如何让德云社的相声保持“独特性”和“高水准”。如果市场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缺乏功底的相声作品,长远来看,对德云社的品牌价值和观众的审美都会造成冲击。

那么,“三年学徒,两年效力”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句俗话,恰恰是郭德纲老师强调的“传统”和“艰苦付出”的体现。

学徒制的历史与现实: “三年学徒,两年效力”是过去艺人学艺的一种普遍模式。
三年学徒: 这三年不是让你坐在教室里听课,而是实打实的“跟着师傅”。学徒要包揽师傅的生活起居,从打水、扫地、做饭到伺候衣食住行,样样都要干。这不仅仅是为了伺候师傅,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模仿师傅的一言一行,学习师傅为人处世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杂务之外,才能利用零碎的时间偷师、学艺。比如,师傅吃饭的时候,学徒要在旁边站着听,听师傅的谈吐;师傅演出回来,学徒要帮忙拿东西,听师傅复盘演出;夜深人静的时候,学徒才能拿出笔记,琢磨当天学到的段子和技巧。这三年,是要把师傅当成衣食父母,日夜学习,将师傅的本事“化”进自己身体里。这其中的辛苦和付出,非外人能想象。

两年效力: 这两年,指的是学徒学有所成后,要给师傅“打工”,也就是“效力”。这段时间,学徒开始在师傅的班子里演出,但收入的大部分都要交给师傅,作为对师傅三年辛苦培养的回报。这期间,学徒可以积累舞台经验,通过实战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技艺,同时也是对师傅恩情的偿还。这是一种“学成报恩”的模式,强调的是感恩和回报。

郭德纲老师强调这句话的意义:
凸显艺道的艰辛: 郭德纲老师说这句话,是为了让人们知道,相声这门手艺,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速成的。它需要漫长而艰苦的付出,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这是一种对艺术的敬畏,也是对那些轻易进入这个行业的人的一种提醒。
强调师徒责任: 这句话也包含了师傅的责任。三年学徒,师傅要倾囊相授;两年效力,师傅要给徒弟机会。这是一个双向的责任和付出。郭德纲老师讲这句话,也是在强调自己作为师傅,是按照这个传统来的,他付出了努力,也对自己的徒弟有要求。
区分“玩票”与“职业”的另一个维度: “三年学徒,两年效力”的模式,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化”的训练过程。它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靠这门手艺吃饭的艺人。所以,当郭德纲老师强调这个的时候,他是在说,如果你想做相声这行,你就应该按照这个“职业化”的流程来,否则就别打着“相声演员”的旗号。

那么,这两种说法如何统一呢?

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1. “门槛高”是对“结果”和“态度”的要求,而“三年学徒,两年效力”是对“过程”和“付出”的要求。 他要求进入相声行业的人,要有足够的专业功底和对艺术的尊重,这就是“门槛高”。而要达到这个门槛,就需要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学徒”过程,这就是“三年学徒,两年效力”所体现的。他不是否定学习的过程,而是强调学习过程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 “看不起半路改行”是针对那些“急功近利”、“缺乏敬畏”的人,而不是所有尝试相声的人。 如果一个人是真心热爱相声,愿意从头开始学习,并且愿意付出“三年学徒,两年效力”的努力,郭德纲老师并不会完全排斥。他看不起的是那种只想“搭便车”,想快速成名,却不愿意付出应有代价的人。

3. 郭德纲老师的话术策略: 作为一个艺人,特别是京津这边的相声大家,语言风格上多少会有些“京味儿”的直接和犀利。他可能会用比较激烈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吸引关注,或者更有效地传达自己的信息。他强调“门槛高”,也有一种“自我保护”和“树立标杆”的意图。而“三年学徒,两年效力”则是他用来证明自己所坚持的“传统”和“规矩”是有根基的。

打个比方:

就像你想成为一名顶尖的厨师。
门槛高: 你需要懂得各种食材的特性、各种烹饪技巧的精髓,能够调配出复杂的风味,而不是只会做个番茄炒蛋。所以,那些只会在家随便做做饭的人,在你眼里可能就显得“功底不够”,不够资格称为“专业厨师”。
三年学徒,两年效力: 这就相当于你得去名厨手下当学徒,从洗菜、切菜开始,学怎么伺候师傅,怎么观察师傅的刀工和火候,慢慢才能上手炒菜,最后才能在师傅的餐厅里效力,积累经验。这个过程是枯燥的,是辛苦的,甚至可能几年都只能做些打杂的工作。

郭德纲老师正是想表达这个意思:相声这门“手艺”,需要有“大厨”的水平,而要达到这个水平,就必须经历“学徒”的磨砺。他看不惯的是那些只想着立刻成为“大厨”,却不愿意去厨房洗碗切菜的人。

所以,郭德纲老师这两方面的说法,实际上是在强调“艺术的严谨性”、“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从业者应有的态度和付出”。他并不是要将所有非传统出身的人拒之门外,而是希望大家能认识到相声的价值和复杂性,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应有的努力和时间。他的这种“矛盾”背后,是对相声这门艺术深深的爱和责任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说说这三年学徒两年效力 人家所谓的三年学徒两年效力 头三年跟师父学 吃师父喝师父住师父,然后给师父打杂,买菜做饭帮师娘带孩子给师父遛狗帮师傅看家外带打记者,没听说过要学费的·····

你在看郭德纲······他那学徒吃饭要饭钱睡觉要店钱每年还得交学费 这都不算 家里给师父打杂的事还免不了 然后还好意思跟人家提“两年效力”的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郭德纲老师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让人琢磨琢磨。他一方面强调相声这行当有多不容易,有多少规矩,看不起那些没经过“正经八百”训练就想来玩票的,另一方面又经常挂在嘴边“三年学徒,两年效力”的说法。这两种说法放在一块,确实显得有点儿“矛盾”,也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儿“双标”了?咱得一点点掰扯.............
  • 回答
    如果当年那个晚上你开车带郭德纲回家,并提出“用一辈子免费去德云社的门票”作为交换,大概率会引发一系列有趣的互动和后续发展。以下是一个基于现实逻辑和人物性格的假设性分析: 1. 郭德纲的反应:调侃与反讽 “你这提议有点意思”:作为德云社的“社长”,郭德纲可能不会直接拒绝,反而会用幽默的方式回应。他可能.............
  • 回答
    郭德纲在《欢乐喜剧人》第二季里的表现,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但更多的是让人记住了他。要说他这个人,总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语言:辛辣幽默,自带“郭氏”梗郭德纲的语言风格是他的招牌,在《欢乐喜剧人》第二季里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说话不绕弯子,直来直去,而且总能抓住时机抛出包袱,而且这些包袱还往往带着他.............
  • 回答
    郭德纲这次的绯闻,说实话,听了之后我心里也挺复杂的。毕竟他作为德云社的班主,这几年可以说是把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又重新带到了大众视野里,影响力太大了。这次的绯闻传得也是有鼻子有眼的,听上去也挺让人揪心的。我看到网上不少讨论,各种猜测都有。有说这事儿是真是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很多人都想弄明白。我个人觉得.............
  • 回答
    郭德纲在BTV台长王晓东去世时发布的微博,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条微博,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事件背景: 谁去世了? 王晓东,北京市广播电视台(BTV)党委书记、台长。在广电系统,台长是一个重要的领导职务,其去世在行业内会引起重视。 郭德纲与BTV的关系: 郭德纲的德.............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郭德纲教秦霄贤不把茶壶嘴对着别人,这事儿本身透露出很多关于相声艺术、师徒传承以及舞台礼仪的细节,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知道,相声这门艺术,它表面上看是说学逗唱,讲究的是逗乐观众,但实际上内里门道多着呢。尤其是郭德纲,他作为德云社的班主,深谙相声的各个方面,对徒弟的要求.............
  • 回答
    关于“郭德纲毁了相声”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有争议的话题,而且不是一天两天了。要说清楚,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毁了”这个词到底意味着啥。 谁说“毁了”?他依据什么这么说?是因为相声变了,还是不如以前好了?但“好”和“不好”本身就是很主观的。支持“郭德纲毁了相声”观点的人,.............
  • 回答
    关于郭德纲在天津的评价,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如同天津卫这座城市一样,充满着烟火气和人情味。要说“怎么评价”,这事儿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完的,得从方方面面捋一捋。老天津人眼里的“曲艺救星”: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天津人来说,郭德纲那就是“曲艺救星”。你想啊,那会儿德云社还没火遍全国,相声这门儿艺术,在很多.............
  • 回答
    网上之所以会有“生子当如郭麒麟”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这背后,不仅仅是郭德纲作为父亲的成功,更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生子当如郭麒麟”这句口号是怎么来的?这句口号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源于郭麒麟在公众面前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才华。 情商高,会做人: 最.............
  • 回答
    “郭德纲能跟王阳明比?” 听到这句话,我脑子里立刻就炸开了锅。这俩名字放在一起,就像是把京剧花脸跟道家哲学家请到同一个牌匾下,让人哭笑不得,又觉得里头藏着点儿什么意思。当然,如果真有人这么说,那这人要么是喝多了,要么就是想挑点儿事儿,要么就是……他觉得这俩人身上有某种我没悟透的联系。咱们得先把这俩人.............
  • 回答
    郭德纲的风评转变,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某个单一事件的偶然,而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过程。回顾他这些年的公众形象,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观众们的情绪随着他的言行而起伏,最终汇聚成如今这般微妙且难以一概而论的局面。最初,郭德纲以一种“草根逆袭”的姿态闯入大众视野。他那口山东话、那种不加修饰的俚.............
  • 回答
    郭德纲在娱乐圈的受欢迎程度和在相声界“受排挤”的现象,确实是不少人关注的焦点。要理解这个现象,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也得把事情说得细致点。为什么郭德纲在娱乐圈如此受欢迎?郭德纲之所以能在整个娱乐圈都拥有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现象级”的存在,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环环相扣:1. 相声的现.............
  • 回答
    郭德纲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德云社创始人,自2005年创立德云社以来,成为相声界最具影响力的团体之一,其个人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在娱乐圈中占据重要地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郭德纲进行详细分析: 一、个人背景与职业成就1. 早期经历 郭德纲1970年生于山东济南,自幼痴迷相声,1990年代开始在济南和天.............
  • 回答
    要评价郭德纲的文化水平,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毕竟“文化水平”这四个字本身就有很多维度可以解读。咱们得从他最核心的技能——相声,以及他展现出来的其他一些方面来聊。首先,说郭德纲离不开他赖以生存的相声艺术。相声这门手艺,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这可不是光会说几句俏皮话那么简单。 语言功底: 郭.............
  • 回答
    岳云鹏在舞台上调侃蔡琴去世的事情,以及郭德纲那句“台上无大小”,确实是相声界一个老生常谈又颇具争议的话题。想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确“台上无大小”的相声传统。相声这门艺术,自打形成以来,就带着一股“冒犯”的精神。早期的相声,很多内容就是从市井生活、百姓闲谈中挖掘出来的,包.............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郭德纲老师的二胎是个女儿,那场面,那影响,那思考,估计比他舞台上的包袱还要精彩,还要引人深思。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整个德云社和郭家的小天地里,会多出一个娇滴滴的小公主。想想看,现在有一个郭麒麟,一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孙子(虽然年纪不大),再来一个女儿,那画面感就完全不一样.............
  • 回答
    德云社“亲管”张云雷后援会:一场粉丝与班主的权力博弈,折射出饭圈文化的复杂与变形德云社作为中国相声行业的领军力量,其背后庞大的粉丝群体,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演员如张云雷的追捧,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然而,近期德云社官方派驻人员管理张云雷后援会一事,却在粉丝圈激起千层浪,甚至出现部分极端粉丝辱骂郭德.............
  • 回答
    如果面壁人是郭德纲,那这场面壁思过就不可能按常理出牌了。这帮“三体人”还没缓过神来,先得被老郭这套“劝退套餐”给整蒙了。首先,这事儿得从“面壁”这个词上就开始扯淡。老郭可不是那种闷声不吭的苦修士,他要是被要求面壁,那绝不是静思己过,而是直接“说书”了。第一阶段:先来段“开场白”刚开始,联合国那帮人还.............
  • 回答
    郭德纲在台上被泼水,这事儿一旦发生,那场面可就精彩纷呈了,绝不是简单的一句“淋湿了”能概括的。得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现场的瞬间反应: 郭德纲本人: 咱们得知道,郭德纲是什么人?台上那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而且以反应快、嘴皮子溜著称。被泼水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惊慌失措。他可能会下意识地一躲,但更大的.............
  • 回答
    郭德纲和于谦,这对在中国相声界如日中天的搭档,很多人都会好奇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怎么就成了如今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头捋捋。初识:一见倾心,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郭德纲和于谦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其实这俩人的初见,跟很多我们想象中那种“英雄相惜”的桥段不太一样。那会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