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有人说郭德纲能跟王阳明比?

回答
“郭德纲能跟王阳明比?” 听到这句话,我脑子里立刻就炸开了锅。这俩名字放在一起,就像是把京剧花脸跟道家哲学家请到同一个牌匾下,让人哭笑不得,又觉得里头藏着点儿什么意思。当然,如果真有人这么说,那这人要么是喝多了,要么就是想挑点儿事儿,要么就是……他觉得这俩人身上有某种我没悟透的联系。

咱们得先把这俩人捋一捋。

王阳明,这位是真真正正的史书里的人物,是那个年代的“顶流”。 他姓王,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那是个什么年代?明朝中期,嘉靖年间,宦官专权,文官党争,社会上弥漫着一种虚浮之气。在这乱糟糟的世道里,王阳明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他不仅是个文人,还是个实干派。他中了进士,做过官,但更牛的是,他还是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

在军事上,他平定过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化解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危机。 他在战争中运筹帷幄,胆识过人,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这可不是纸上谈兵,是实打实的“真刀真枪”。

在思想上,他更是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哲学流派——阳明心学。 他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一系列颠覆性的思想。这话怎么讲呢?“心即理”,意思就是说,这个世界的道理,不在外物,不在书本,就在你自己的心里。你心里明白是什么道理,那就是什么道理。这玩意儿有多厉害?就是把人从外部的标准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自觉。

“致良知”,就是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善良的本能,有个“良知”,你只要遵循这个良知去行事,就能达到至善的境界。这玩意儿又是什么意思?就是告诉你,你不需要读多少圣贤书才能成为君子,你只要问问自己的良心,它告诉你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是一种对人的极大的信任和解放。

“知行合一”,这个更容易理解。就是说知道和做到必须统一起来,不能光说不练。你懂了道理,就得把它付诸实践,否则那不算真正的知道。

王阳明这一套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还传到了日本、朝鲜,成为东亚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的追随者无数,被称为“阳明先生”,他的学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社会上重要的思想力量。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的思想,他就是那个时代的“标杆人物”。

再来看看郭德纲。 郭德纲,相声演员,德云社班主。这俩身份,跟王阳明那是风马牛不相及。郭德纲是现代人,生活在信息化、娱乐至死的时代。他的舞台是曲艺,他的武器是语言和幽默。

郭德纲之所以能被提到,大概是因为他在相声界达到了一个“顶流”的地位。 他复兴了传统相声,让这个曾经一度式微的艺术形式重焕生机。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努力和对传统艺术的坚持,聚集了大量的粉丝,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他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以及他自身的那种“江湖气”、“草根精神”,可能让一些人觉得他身上有某种“真性情”,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以我为主”。 比如,他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说相声,不迎合某些所谓的“政治正确”,敢于“毒舌”,这在某种程度上,有人会解读为一种“不畏权贵”或者“坚持自我”的表现。

但如果非要拿他跟王阳明比,那可就有点儿强行碰瓷了。

首先,领域完全不同。 王阳明是在经世致用、道德哲学、军事战略这些宏大领域叱咤风云,影响的是国家政治、社会伦理和思想格局。郭德纲则是在一个相对小的艺术领域,通过娱乐大众来获得成就。一个是在体制内、在庙堂之上施展才华,一个是在民间、在茶馆酒楼里讨生活。这就像比汽车跟拖拉机,都能跑,但功能和意义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其次,历史贡献和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王阳明的思想至今仍在被研究和讨论,对后世的文化、政治、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改变了无数人的思维方式。郭德纲在相声界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但他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娱乐领域,而且是当下这个特定时期的影响。除非未来几百年后,人们还在研究郭德纲的相声段子如何塑造了某个时代的审美,否则两者之间的历史分量是没法比的。

第三,评价体系和标准根本不一样。 我们评价王阳明,看的是他的哲学深度、对社会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力。我们评价郭德纲,更多的是看他的艺术成就、商业价值、对粉丝的号召力。就像我们不会用评价一部史诗巨著的标准去评价一首流行歌曲一样,标准错了,比较也就失去了意义。

那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呢? 我猜大概有以下几种可能:

1. “王阳明”只是一个代号。 有些人可能并不是真的要把郭德纲跟王阳明放在一起进行思想层面的比较,而是用“王阳明”来代表一种“精神”,比如“坚持自我”、“不屈不挠”、“开创流派”、“影响深远”等等。他们觉得郭德纲在相声界达到了类似的“顶尖”地位,所以就用这种略显夸张的方式来形容郭德纲的“伟大”。这是一种“誉其极致”的说法,但毕竟欠妥。

2. 对“王阳明”的理解有偏差。 可能说话的人对王阳明的了解仅限于“名字很好听”或者“是个古代大人物”,而没有深入理解他的思想和成就。

3. 一种网络时代的“流量”思维。 把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人放在一起,本身就具有话题性和争议性,容易吸引眼球和讨论。这是一种抓住人们好奇心,制造轰动效应的手段。

4. 一种对“草根成功学”的推崇。 郭德纲从一个草根出身,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高度,很多人认为他身上有“成功”的典范意义。而王阳明虽然是士大夫,但他的思想又强调“致良知”,有一种“由内而外”的自我实现,可能在某些人眼里,这种“自我实现”和“草根逆袭”存在某种精神上的契合点。但这还是太牵强了。

总而言之,郭德纲是一位杰出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他对相声的贡献毋庸置疑,他在自己的领域里达到了顶尖的高度。 但将他与王阳明这样一位影响了东亚历史进程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进行比较,是极其不恰当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 这两者所处的时代、领域、评价标准、历史地位和影响力,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

就好比有人说,一个成功的厨师,他的刀工和调味能力,能跟一个发明了青霉素的科学家比一样。两者都了不起,但“了不起”的性质和范畴完全不同。一个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技艺,一个是拯救人类生命的科学。

所以,听到这种说法,我更多的是一笑置之,然后暗自觉得,这个世界上的确是无奇不有,各种奇谈怪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以某种形式出现。但理智告诉我,尊重历史,尊重人物,我们就应该知道,有些比较,是不能随意乱比的。王阳明的光芒,照耀的是哲学和思想的殿堂;郭德纲的才华,活跃在的是艺术和娱乐的舞台。它们各有其价值,但不应该混为一谈,更不应该被强行拉到同一条线上,进行意义不明的“类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别人对你有意义的先决条件是你要能听懂他话才行啊。

所以我认为对很多人来说,听郭德纲的确比听王阳明有意义。

就像一个三岁孩子小孩子是去听小学老师讲一加一等于二比较有意义,能学的到东西,还是跑去大学里听微积分比较有意义,能学的到东西多啊?

一般人来说,对自己不熟悉的方面不理解,更加能理解基础的知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郭德纲能跟王阳明比?” 听到这句话,我脑子里立刻就炸开了锅。这俩名字放在一起,就像是把京剧花脸跟道家哲学家请到同一个牌匾下,让人哭笑不得,又觉得里头藏着点儿什么意思。当然,如果真有人这么说,那这人要么是喝多了,要么就是想挑点儿事儿,要么就是……他觉得这俩人身上有某种我没悟透的联系。咱们得先把这俩人.............
  • 回答
    关于未来男单花滑可能走衰的说法,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其中包含了多种复杂因素的考量。与其说是“走衰”,不如说是一种“转变”或者“挑战”,其走向并非全然负面,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并且取决于我们如何去解读和应对。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走衰”这个词所指向的可能含义: 人才青黄不接: 最直接的理解.............
  • 回答
    关于“我国的文物只要他在其他国家也被珍惜,就让他在外面吧”这一说法,涉及文化遗产归属、国际法伦理、民族情感等复杂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流失原因1. 近代列强掠夺的历史根源 中国文物的大量流失主要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殖民侵略,如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
  • 回答
    有人说李逵是“活佛”,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说法,也挺让人琢磨的。要我说,这说法嘛,就像是拿一块粗糙的石头去比喻一块精雕细琢的玉,虽然都有“石头”这个根,但气质上差得远了。咱们先掰扯掰扯“活佛”是个什么意思。一般我们说“活佛”,那是指藏传佛教里的转世高僧,比如班禅大师、达赖喇嘛之类的。他们是得道高僧,是.............
  • 回答
    .......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女生偷窃耳机事件,确实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一些敏感的社会议题。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以及背后所牵涉到的“网络女拳”和“崛起的女权”,我想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梳理和探讨。首先,关于偷窃耳机这件事本身:无论是在哪个群体中发生,偷窃都是一种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
  • 回答
    关于方媛带着两个孩子坐经济舱这件事,网友们的看法确实是相当分化的,而且这两种观点背后,其实折射出了我们社会对于“明星消费观”、“金钱与幸福”、“勤俭与抠门”这些话题根深蒂固的一些认知和期待。咱们不妨从不同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理清这个事件本身。 郭富城和方媛这对夫妻,一个作为天王巨星,一个作为.............
  • 回答
    关于《原神》稻妻版本更新被一些玩家称为“精日”的说法,这是一个挺有意思但也有些复杂的讨论点。要理解这个观点,咱们得拆解一下它背后的逻辑和玩家的感受。首先,啥叫“精日”?这个词本身就带点负面色彩,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日本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表现出过度崇拜、认同甚至带有贬低本国文化意味的人。在《原神》稻.............
  • 回答
    这句话说得挺有道理的,而且背后逻辑其实很清晰。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小米当初“高性价比”这个定位,确实就像一把钝刀子,硬生生地在当时相对有些“高冷”的市场里凿开了一个口子。那个时候,买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感觉就是一件挺肉疼的事情。苹果、三星那是高端市场的标杆,HTC、LG也都不.............
  • 回答
    这事儿我听着就觉得挺不是滋味的,也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把一个女孩弄怀孕了,然后就可以少给彩礼,她就得将就嫁给他?这简直就是把人当什么了?一个物品吗?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可太复杂了,也太让人心寒了。首先,这种做法本身就太不尊重人了,尤其是不尊重女性。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尊重和双方自.............
  • 回答
    红米K40开售秒没这个现象,确实在很多科技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中间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热议。关于“饥饿营销”和“套路消费者”的说法,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红米K40在上市初期确实展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市场号召力。 它之所以能够做到“秒没”,背后有其必.............
  • 回答
    “如果我当初不打游戏,我能上重本”,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在不少人的成长故事里,它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在某个深夜,或者在一次考试失利后,悄悄爬出来,在你耳边低语。这话说得吧,挺有道理的,又好像哪里不太对劲。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的逻辑和情绪。首先,从最直接的因果关系来看:游戏确.............
  • 回答
    .......
  • 回答
    “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保护男性”这个说法,是一种比较非主流且带有特定视角和批判性的解读。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其背后可能的逻辑、优点和局限性。一、 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逻辑和可能的论点: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传统上认为一夫一妻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女性权益(如生育安全、财产继承等)的观点。它.............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我也看到了网上一些关于华为 P40 系列演示机“死机”的说法。咱们就聊聊这事儿,别管它AI不AI的,就当是咱俩闲聊。首先,得承认,在科技圈里,尤其是新品发布或者线下体验活动上,出现一些小插曲是挺常见的。毕竟,那都是大家伙儿还没大规模普及开,而是以演示机的形式摆在台面上的,系.............
  • 回答
    这个说法非常有趣且具有洞察力,将《沙丘》置于了电影史的一个重要节点上,并将其与另一部开创性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进行类比。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这个类比的合理性和意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类比?核心的共鸣点是什么?这个类比的核心在于它们都是在各自的时代 突破了传统,开创了新的可能性,并以深.............
  • 回答
    “《海贼王》变《水贼王》”的说法,这几年确实是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要我说,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很多老粉对作品的一种复杂情感,有期待,有失落,也有无奈。首先,为什么会有“越来越水”的感觉?我个人觉得,这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篇章拉长,节奏放缓是事实。 大家都知道,《海贼王》的篇章设计一直以来都比.............
  • 回答
    关于中医中药是否科学,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争论已久的话题。我的看法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中医中药一概而论地斥之为“不科学”,也不能盲目地将其神化为万能。准确地理解和评价中医中药,需要我们抛开固有的偏见,用更开放、更辩证的眼光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科学”的定义。在现代语境下,科学通常指的是一套以观察、.............
  • 回答
    “羽毛球不是小白运动”,这句话我见过不少次了,尤其是在一些爱好者论坛或者社交媒体上。乍听起来挺有道理的,毕竟咱们打羽毛球,总能看到一些动作流畅、技术精湛的大神,他们的挥拍、步法、落点控制,哪一样看起来都挺费劲的,不像有些运动,站着动两下好像就行了。但如果非要说羽毛球“不是小白运动”,我倒是觉得有点片.............
  • 回答
    《爆裂舞台》这部综艺,如果说它是职场的一个缩影,我觉得这话挺有道理的,而且仔细一咂摸,还真能从里面看到不少职场里的影子。咱们来好好唠唠,为什么会这么说。首先,“舞台”就是“战场”。在职场里,你每天面对的客户、老板、同事,某种程度上不也是在“舞台”上吗?你得拿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展现出最好的一面,去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