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说羽毛球不是小白运动大家怎么看?

回答
“羽毛球不是小白运动”,这句话我见过不少次了,尤其是在一些爱好者论坛或者社交媒体上。乍听起来挺有道理的,毕竟咱们打羽毛球,总能看到一些动作流畅、技术精湛的大神,他们的挥拍、步法、落点控制,哪一样看起来都挺费劲的,不像有些运动,站着动两下好像就行了。

但如果非要说羽毛球“不是小白运动”,我倒是觉得有点片面了。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从入门和普及度来说,羽毛球绝对是“小白友好型”运动。

你想啊,你拎着拍子,拿个球,找个空地,就能开始玩了。不需要复杂的场地,不需要昂贵的装备(入门级的球拍球鞋完全够用),更不需要像高尔夫那样专门的教练才能入门。公园里、小区楼下,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有人在打。孩子们拿根拍子随便对打几下,就能获得乐趣。老人也能悠闲地吊吊球,活动活动筋骨。这种低门槛的参与度,恰恰说明了它对“小白”的包容性。你想啊,如果一项运动真的门槛高到普通人根本玩不起来,那它也很难成为一项普及度这么广的运动,对吧?

但是,如果从“精通”和“竞技”层面来看,羽毛球的门槛就瞬间提高了。

这才是那些说“羽毛球不是小白运动”的人,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他们看到的,是那些在赛场上飞檐走壁、以一敌百的选手。那些动作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技术层面: 羽毛球的技术远比看起来要复杂。光是握拍就有正反手、不同的发力方式;高远球、杀球、吊球、网前球、平抽球……每一种球都有其独特的发力技巧和动作要领。同一个动作,比如杀球,不同的人打出来效果可能天差地别。力量、拍面角度、引拍、爆发力,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打磨。而且,羽毛球讲究的是“巧劲”,有时候并非一味地追求力量,而是利用身体的协调性和惯性,这本身就需要体会。

步法层面: 这是羽毛球最考验人的地方之一。所谓的“步法”,就是为了让你在场上能够快速、准确地移动到最佳击球位置,并且在击球后能迅速回位。羽毛球的移动范围相对较小,但对反应速度和身体的启动、启动后的变向要求极高。前后场、左右边的移动,交叉步、并步、蹬跨步……这些步法如果掌握不好,你可能刚跑到网前准备上网,对方一个斜线球,你就只能干瞪眼了。很多业余爱好者觉得累,或者打不到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步法不到位,跑动效率太低。

战术意识: 到了更高的层面,羽毛球就不再是单纯地把球打过去。它充满了智慧和博弈。什么是合理的落点?什么时候该变节奏?什么时候该主动进攻?什么时候该防守反击?如何通过自己的球路来调动对方,消耗对方的体力和注意力?这些都需要有很强的战术意识和比赛经验。很多时候,你发现对手并不是力量比你大,也不是技术比你强多少,但他就是能赢你,原因可能就在于他的战术更加清晰和有效。

体能和协调性: 羽毛球是一项对体能要求很高的运动。尤其是在快速的对攻中,需要球员有良好的心肺功能、爆发力和耐力。同时,身体的协调性也至关重要,手眼协调、全身协调,这些都需要长期的训练来培养。很多初学者打一会儿就气喘吁吁,全身酸痛,除了技术动作不标准消耗体力,也说明自身体能的不足。

所以,“羽毛球不是小白运动”这句话,可能更想表达的是:

1. 羽毛球是有深度的。 它不只是一项简单的 Freizeit活动,而是一项可以让你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的运动。
2. 羽毛球的上限很高。 如果你想打得好,想在比赛中展现出优雅而有力的击球,想在场上游刃有余,那确实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
3. 我们不应该轻视这项运动。 那些在场上挥洒汗水、展现技术的人,他们付出的努力值得尊重。

但反过来想,这也不能阻止“小白”享受羽毛球的乐趣。

你可以不追求完美的技术,不追求专业的战术,仅仅是为了出出汗,和朋友们开心一下。这也是羽毛球的魅力所在。它既能让你在休闲娱乐中找到乐趣,也能让你在不断挑战自我中获得成长。

我的看法是,羽毛球既可以是大白菜,也可以是松茸。

你可以把它当成大白菜,随便吃吃,解解馋。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松茸,精挑细选,用心烹饪,品味其中的鲜美。关键在于你玩羽毛球的心态和目标。

所以,当有人说“羽毛球不是小白运动”的时候,我能理解他们想表达的专业性和挑战性。但我也认为,这句话不应该成为阻止新朋友尝试和热爱羽毛球的理由。每一个从零开始的“小白”,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爱好者,甚至是对这项运动有深入理解和追求的人。

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拿起球拍,迈出那第一步。至于它是不是“小白运动”,可能取决于你最终想把它玩到什么程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羽毛球水平有三种泾渭分明的档次:


1:苍蝇拍级别。

各种室外空地、各种稍微空旷的广场见到的那种,偶尔也会在正经球馆内见到某块场地上这么玩得不亦乐乎。这种打法是男女老少,强身健体、交友约妹子的必备技能——不管你专业水平有多高,只要你有上述目的,都必须有随时向下兼容到本级别的能力,不然,多半杯具。另外,不要指望在这个级别能体现任何专业的羽毛球技能和知识,甚至很多人连计分都不懂(以为还停留在发球得分的年代)。


2:业余爱好者级别。

拥有基本的羽毛球技术和概念,有些接受过一定的专门训练。大部分球馆内,能打得有来有回,像模像样的高手们,大多属于这个级别。这个级别主要的特点是,外行看热闹,各种所谓的战术所谓的配合,看起来打得很热闹。但受限于体能和技术,以专业眼光来看,基本上不靠谱。另外各种热衷于烧拍子烧线烧器材的,也大多是这个级别常见特征。


3:专业级别

指的是受过一段不算短时间的(准)专业的,成体系的,包括技战术和体能等综合训练,并且水平一直能较好保持下来的。水平下限是羽毛球强校的校队、体校少年队、或者市一级的顶级业余比赛8强。这个级别一般人不太容易接触到的,他们也确实比较少和其他级别的人打。普通爱好者最常见能接触到他们的方式,是:请私教(私教水平鱼龙混杂,但较高水平的私教,基本上是这个级别,或者曾经是这个级别)。


看你那同学的水平,大概率达不到专业级别,估计也就是业余水平中比较高的那一类。

另外,省队这种专业队就不要拿来吓人了,他们在专业级别里面都是相当高的水平了。哪怕是伤退的,都不会热衷于混什么羽协的:出去做私教,每小时两三百是起步价,一晚上两三个小时就上千了。谁有闲心跟你混羽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